- 相关推荐
散文欣赏:无染寺游记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经常看到散文吧?散文是抒发作文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那么你真的知道要怎么写散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散文欣赏:无染寺游记,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散文欣赏:无染寺游记1
清明假期,几位“空巢妈妈”闲来无事,相约自驾去无染寺游玩。一行四人刚好一车。俗语日:三个女人一台戏。更别说四个女人,一路叽叽喳喳,好不热闹。第一次去,人生路不熟的,大家分工合作:驾驶的,手机导航的,看路标的,配合默契,竞没走弯路,顺利到达。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到的好处是车少、人少,省去排队的麻烦。泊好车后,顺路而上,映入眼帘的是一棵大树,看着文字标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论着上面的字读什么,哈,最后还是依靠高科技的帮助-使用手机上网查出了字的正确读法。电子科技时代的旅游生活也方便哦!
站在树下,环顾四周,远处的青山连绵,山下几排瓦房错落有致,房前一条小溪自上淙淙而下,溪水清澈见底。溪旁路边有村民摆卖一些野生农产品,在此的村民过得真乃逍遥神仙生活也!唯一的一条山路依偎在溪流边,蜿蜒通向远方。路两边开满迎春花儿,路面收拾得清爽洁净,步行在此,轻松愉快。说说笑笑间,沿溪流而上。溪流忽然开阔,依着青山成了一个浅浅的小谭,潭水明澈通透,潭底几条小鱼游来游去,岸边绿树倒映水中,好一付山水画儿,令人陶醉!突然一同伴自言自语道:“水至清则无鱼,这么清澈的水,竟然见到鱼儿。”大家七嘴八舌,有的认为是山上的雨水冲下来的,有的认为是人为放养的,天马行空,任想象驰骋。
设想谈论间,继续前行。溪流已逐渐变窄,从洁净的岩石上缓缓流下。至此始,放眼前眺,一片片岩石覆盖,岩石那么纯净,那是一种自然中散发出来的'净,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净,一种温暖人心的净。坐在岩石上,看着清澈的溪水从石间轻轻地、无声无息流过,忍不住用手撩拨着这清水,感受着这石、这水的清、净、静。游览完王母娘娘洗脚盆、玉屏池、仙女池景点后,更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高耸纯净的岩石、清净的水、阳光与水折射后在岩石壁上形成波光鳞动的七彩光线,一静一动,静动相宜,让人如处梦幻中。
似梦似幻中,随众人继续前行,一条山路出现在眼前。人在路上走,溪水在两岸的树木掩映下缓缓流动,碧绿的青山近在眼前。很想探寻溪水的源头,行走的脚步不由自主加快。一段路程后,山路消失了,是一片宽阔的岩石地,一条弯曲窄窄的溪水穿插其中静静流动着,一群游人聚集在这里,大人坐在石头上或聊天,或野餐,孩子们不顾春水的微寒,拿着水枪赤着脚在溪水里嬉戏,孩子们的欢笑声与大自然美景融为一体。对面树林小径树立的牌子上写着“游人止步”,有障碍物阻挡着,寻源的念想只好到此为止。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既然无法前行,就地欣赏美景好了。且不说三面环绕的青山,也不说那撼动人心的纯净岩石和溪水,只说在这天然去雕琢的自然美景中,心中充满了纯净的美好。脑子里突然蹦出了一喜拍唯美画面韩剧导演说过的一句话:“我自身有着这样的价值观,觉得纯净的东西是美的。”虽然韩剧情节老套简单,公式化流程制作,但唯美的画面给人一种向往的冲动,特别是蓝色的大海、白色的雪、绿色的原野,五颜六色的花海等自然元素的加入,满足了观众的审美情趣和喜好,造就了中国二十年韩流热潮,带动了韩国旅游等经济产业的发展。眼前纯净的美景如果在韩剧中,会拍出怎样的美仑美奂?更别说央视四台播放的《百山百川》里中国的那些无与伦比的自然美景,这能打造出多少个“济州岛”名扬海内外,在文化产业引领方面值得国人思考的东西确实多!
正在无限遐想之际,突然“啊”的一声,身旁一位同伴喊了起来,原来一只小壁虎爬到另一位同伴腿上,歪着小脑袋好奇看着。同伴笑了,顺手拿起身旁的小树枝,抖抖腿,小壁虎飞快地跑到小树枝上,落地后,一眨眼工夫,无影无踪。看着淡定从容的同伴,大家打趣到:“胆真大,以后喊你‘张大胆’”。打闹嬉笑间,“华侨美女”,“民族风”,“太阳花”绰号也量身定制出来。秀美的自然风光唤醒了一群中年妈妈孩子般的童稚,激发出心中无限的美好!
顺原路返回,在景区门口上车时,仰头看门牌,一同伴口中念道着:“无染寺,无染寺,寺院在哪里呢?”经她一说,同伴们恍然醒悟,是呀,整个上午看到的是浑然天成的自然美景,深深体会了“无染”两字的名至实归,可“寺”呢,没看到香烟缭绕的寺院,也没看到和尚、道士之流的。是否象说评书那样“欲知后事,且听下回分解!”留给前来游玩的我们一个丰富的想象空间!
散文欣赏:无染寺游记2
无染寺,多么出尘脱俗、诗意而佛性的名字,仿佛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她坐落在威海市文登区昆嵛山主峰泰礴顶南麓,始建于东汉桓帝永康年间。据《宁海州志》记载,早在战国时期曾建有一座庙宇,取名“无染院”。唐代的《无染寺碑》记载:“松蔓森邃,崖谷幽奇,大川激沧海之浪,极顶峭虚危之宿,院额“无染”,堂房四匝间松挂,张凤翅以翰翔;殿宇一基架梁椽,砌龙鳞而偃骞。僧延冬夏,实为养道之方,额清节庭,永晴高峰之势。可见当年的宏观胜况,现寺院已倒塌,仅残址犹存,僧人道士也杳如黄鹤。
可以说,作为寺庙则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远去了暮鼓晨钟,也暗淡了刀光剑影,只有青山依旧在,泉水万年清。
关于描写无染寺山之秀美、崖之险峻、水之灵秀的文章,抖音、今日头条、百度等各大平台俯拾皆是,前人今人之述备矣!
我心生向往,早有游寺意,无奈俗事缠身,今日方始登临。
在山脚下很远处就震惊于这座山之髙大雄伟,待进入无染寺内,更生顶礼膜拜之心。层恋耸翠,直插云霄,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记得伟人语: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在万米大峡谷的谷口处是一潭清泉,泉水清澈见底,游鱼碎石,直视无碍。碧峰与天光云影倒映水中,如梦如幻,好似一幅可以折叠的山水画卷,不禁想到唐温如的“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我也真正理解了苏轼为何会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的担心。
再往上走,是王母娘娘的洗脚盆,观其形状的确像是一个超大号的洗脚盆,我和友人戏称:果然仙人就是不同凡响,脚盆都这么大。友人则笑着告诉我:“现在是少雨季节,溪中虽流水潺湲但稍显婉约,如果在雨季来玩,峡谷上方是飞泉流瀑,谷中则是猛浪若奔,气势恢宏。”
王母娘娘洗脚盆上方是仙女池,应该是仙女们沐浴之地,鞠一捧清泉在手,蓝天白云亦为我所有,轻轻一嗅,似乎带有落花的.清香,尝一口,清冽甘甜,口齿生香,此水若煮茶酿酒,绝不逊于醉翁之酿泉。
仙女池所在地地势较为平坦开阔,谷中游人,多于水中之锦鲤;池中泉水,清于澄澈之碧空。遥想当年,王母洗脚,仙女沐浴,肯定是天兵天将把守,闲人免进,到而今我等凡夫俗子、纭纭众生皆可在此濯缨濯足,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我们参观了帷幄洞,昆嵛山是有名的革命根据地,1935年中共胶东特委发动的“一一四"暴动,指挥部就设在无染寺,游击队队长于得水就在帷幄洞内养伤,我们在此瞻仰遗址,凭吊先烈。在回程时,我们参观了昆嵛山革命纪念馆,这里也是党建教育基地和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生活在尘俗之中,我们很难做到纤尘无染,现在生活节奏也快,因此需要经常稍做停顿,等一等自己的灵魂。来到这清幽的红色革命教育之地,放慢脚步,放飞心灵,提升自己的修养,净化自己的灵魂,做到: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感谢我的好同事,清早驱车几十公里,从文登来威海接我们,游览途中嘱予作文以记之,时2020年10月6日。
散文欣赏:无染寺游记3
国庆假期,来到了向往已久的无染寺。
无染寺座落在胶东半岛昆嵛山南坡,青山绿水间静卧着几个小塘。但这可不是一般的小池塘,相传王母娘娘曾在此洗过脚。
坐了将近一个小时的车,我们来到寺前。一下车,扑面而来的是纯纯的空气,让我精神一爽,清亮透了。那夹杂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和悠悠虫鸣的微风,仿佛是欢迎我们一般,扯动着我的衣襟,轻抚着我的脸颊。迈开步子,我微笑着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
想象着寺庙的宏大,我信步走上山,却有种被戏弄的感觉。所谓的无染寺,只是一个供奉着王母娘娘的小道观,有几个小道士在守着。我苦笑了一下,拜拜王母,失落的向前走去……
沿着小路往前走,转过一个弯,突然眼前一亮,大有“柳暗花明”之感:拨开树枝,三个连起来的池塘映入眼帘。远远地,那池塘的'形状好似人脚似的。如果传说是真的,那王母娘娘也应该有双大脚了吧。塘不深,水却清的很,塘底的石头连纹路都清晰可见。我突然理解了无染寺的内涵,这个名字重点在“无染”而不在“寺”。远离喧嚣,在天地间凝聚成小小的一方净土,来让人们卸去身心的疲惫。我刚才心里的失落随着哗哗的流水流走,剩下的只有无限的舒爽。
看到有的游人坐在池边,脱了鞋袜享受着王母娘娘的待遇。我来了兴致,学着他们脱鞋伸脚,不想山上的泉水凉得很,让我一个激灵。慢慢的,看着水没过脚背,丝丝凉意从脚向上浸润了整个身体。我闭上眼睛贪婪地享受着来自上天的恩赐,体味王母当时洗脚的感觉。
却不想我旁边不远处有个小女孩不小心滑了下去,水不深,但池底很滑,她每次努力但都无法站起来。她害怕得大声喊妈妈。池边有男人拿着竹竿,把小女孩拖回岸上。总算是有惊无险,一时间女孩的喊声,妈妈的安慰声,游人的嬉笑声混着泠泠的水声奏响了一曲动人的乐章。我聆听着,享受着。睁开眼睛掬起一抔水,湖水从指间流走,清凉从手掌渗入。
同行的人催了,我才恋恋地穿上鞋,回到了无染寺前。看着写着无染寺的牌子,我的心静如水。
散文欣赏:无染寺游记4
昆嵛山无染寺,座落于主峰泰礴顶南麓,相传为“为居之者六根清净,大得解脏”的意思,但是当地人却说无染寺乃是齐后钟无盐之墓所在,最初称为无盐院,后以诈化诈叫做无染寺,百度百科上说无染寺始建于东汉桓帝永康年间,《宁海县志》更说它建于战国时代,这其中显然有误,而无染寺真正昌盛却是在唐代,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也始于唐代,现存唐代无染寺碑上写道:“院额“无染”,堂房匝四间松挂,张凤翅以翰翔;殿宇一基架梁椽,砌龙鳞而偃骞。僧延冬夏,实为养道之方,额清节庭,永晴高峰之势”,意思是说,无染寺如龙盘凤展,冬暖夏凉,是修身养性的清静之地。
闲话不说,清晨七点多钟从市区出发,沿滨海路一路向东,沿途远山近海,高楼树林,初升的阳光在东方桔红垂照,滨海路走到尽头,然后折向南方,穿牟平大窑,龙泉两镇,便进入威海文登地界,一个多小时后,巍巍昆俞山便连绵起伏在车窗两侧,远远的,耸直裸露的青岩和翠郁的松树让人目不暇接,我则以充满想象的内心去观察它。
沿谷间公路蜿蜒穿行在茂密的青松之间,不时有农家的屋舍掠过窗口,这里几乎每家每户的房前屋后都种有樱桃,时值成熟季节,樱桃树上挂满火红的小樱桃,鲜活明丽的摇曳在窗外,一片一片得让人满眼都是谗意,而路边的樱桃几乎能让人伸手采撷,在群山之间,车速已明显减缓,前面林木繁杂茂密,不似以前的单一松树,过了一座古典式石坊,一架石桥,就到了无染寺遗址。
说是遗址,连废墟都没有,虽然已经知道无染寺早毁于兵荒,遗址仅存两间耳房与碑刻,但我仍希冀从残存的废墟里找到当年先人的明智,——不是说废墟是古代派住现代的使节吗?身处实地,还是不免有些遗憾,现场替代的禅院是现代平房改建的,相对简陋,只是门前高挂的“无染禅寺”和房前的铸钟让我知道这还是一处远离婆娑世界的清静之地,不必说山门与天王殿,大雄殿也只是三佛同堂式布局。
我们去的时候殿门紧锁,我只能透过窗口窥其一斑,无从入内,当年的无染寺即然身处“松蔓森邃,崖谷幽奇”之地,我便不再在意无染寺的格局面貌,高大耸立的古银树已经告诉我这里曾经有过的晨钟暮鼓,香火绵绕的鼎盛年代,现在和一起来的同事背上行囊起程,去游览一下“崖谷”与“森邃”,并将我的文字从寻访变成游记。
好的景点,不但要有山而且一定有水,实际上山水合一,山水缠绕,山的奇绝和水的灵动才是秀丽迷人的胜景,无染寺身后,便是传说中万米峡涧,游客随溪流一路逆行,沿途即看奇山,又得玩水,不亦快哉,我亦拿起DV,一路走一路拍,
昆俞山松苍柏翠,峰峦叠嶂间常有巨大突兀的怪石寄卧在丛林小道旁,松树便盘曲虬转地生长在石隙之间,中间还夹杂有板栗树和法桐,乔木丛林衍生在其中,密密杂杂,人不能进入,而涧中流水清澈细涓,常常流过裸石,却并没有潺潺流动的声音,行不多远,就见一处青石围绕如盆水池,清澈见底,里面红色游鲤络绎不绝,池边石坡平缓光滑,中央上书三个红色大字“洗脚盆”,蹲在盆边,用水洗手,感觉水质腻滑,是真正的.矿泉水。
我们继续向前,山径并不陡峻,相反还有点幽深隐晦之意,不似人间浮嚣,我们去的时间很早,路上游人并不熙攘,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最后,欣赏山水之色。
涧旁常有硕大圆石,想是流水常年冲刷而成,峰回路转,溪流变得狭窄,石坡变成石壁,溪水从石间穿越而来,在壁下石板处形成深潭,石上流水有了潺潺声音,池水清莹秀澈,涟漪水波随风荡漾,而壁上则写有“玉屏池”三个朱红大字,玉屏池相较洗脚盆,山岩显得紧凑狭仄,如山中耳室,我一个人站在池边,见泉鸣危石,想此处乃是藏风纳气的好所在,“玉屏”二字起的并不是恰如其名。
阳光愈高,后面游人渐渐多了起来,年青人走的飞快,而老年游客则步伐稳健,我的同事们早已经不知去向,只见前面仍是山高林密,小径愈来愈深,路不知延伸到何处,我的心中充满向往之情,蹬上一块高石,只见前面仍是峥嵘幽深,人早已经没入林中,正是“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过几处重岩,前路有了断谷,断谷上有吊桥,人走在其上摇摇晃晃,几个后来的女孩子尖叫嘻笑着,我突然起了童心,跳跃着奔了过去,回头看去,女孩子们则惊慌失措的在桥上握着围栏。
继续向前,峰回路转,林荫道穿过溪涧形成石径,径边水池杂草丛生,池水仍清可见底,鱼儿散游其中,逍遥自得,池边几块大石上写有“翡翠“二字,我想这是形容此处草木菲菲的意思了,翡翠池边松林相阴相荫,阳光明丽晴柔,池水如镜而又清澈绿净,真恍若翡翠。
林道遮天蔽日,只在林缝里可见山石,又转过一处山坳,眼前豁然开朗,至此山涧开阔起来,远望去,溪旁一块巨石上写有“仙女池”三字,池边地势平缓,林木间有石桌石椅,是游人中途休憩的绝佳去处,我的同事们大都聚集于此地,三五人一起,或拍照留念,或玩牌小歇,到此,算是中途小站。昆俞山无染寺景点却仿佛到了尽头。
【散文欣赏:无染寺游记】相关文章:
无眠读诗散文欣赏(精选10篇)10-27
散文墨染流年散文11-15
著名游记散文欣赏(精选21篇)07-28
时光墨染散文11-10
铁山寺游记05-07
铁山寺游记05-07
往事如风墨染流年散文11-15
杀鸡散文欣赏04-07
幽雅地绽放,墨染的樱花散文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