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童年的游戏散文欣赏

时间:2022-09-10 07:07:04 散文杂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童年的游戏散文欣赏

  游戏是什么?在文艺起源理论“游戏说”中,席勒认为:“人们生活在现实世界中,受到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束缚,往往得不到自由;因此人们总想利用剩余精力创造一个自由天地,这就是游戏活动。”而格罗斯指出:“游戏并非无目的活动,幼小的动物和儿童的游戏都是未来生活所需要的实践活动的一种准备,例如,女孩子玩布娃娃,是练习将来做母亲。

童年的游戏散文欣赏

  童年总是和游戏分不开,无忧无虑的孩子们每天从早到晚的玩耍,不知疲惫,不!疲惫了也还要继续玩,总也玩不完,玩不够,他们在玩些什么呢?

  弹玻璃球、打啪叽(摔纸壳片)、跳皮筋、挂老宝、铆爬犁、捉迷藏、三个字、堆雪人、打雪仗、老鹰捉小鸡、丢沙包、丢手绢、打冰嘎、捉蜻蜓、踢毽子、摇呼啦圈、石头剪子布、天下太平、跳房子、过家家、折叠游戏、歘嘎啦哈。

  哇!数不尽数!其中大部分的游戏一直流传到今天,小朋友们还在玩的一些游戏项目每每被我们大人们看到就心生怀旧之感,想念自己的童年游戏。

  记得小时候,游戏总是和杨树分不开,60年的洪水过后,我们溪湖老城区出现了很多茂盛的杨树,“挂老宝”就产生于杨树叶。每每秋季来临,好多肥大的杨树叶吸引小朋友们去拾,然后把叶子去掉,用茎相互挂钩,谁的没挂折,谁就是老宝,为使自己的茎变成老宝,有的人把茎在墙上磨,在脚下抿,不管多脏,为了成为老宝,想尽一切办法改造它。

  过去的折叠游戏可不是现在小朋友在书店里买的一些折纸,那时候,我们会用手绢叠成“耗子”,用狗尾草编成“小狗”,用杨树叶叠成“小兜子”(是过家家时,妈妈手臂上的菜篮子和钱包哟)。

  “铆爬犁”是老人的叫法,现在叫滑狗爬犁。过去一般的穷人家不称什么爬犁,可是天性爱玩的小孩总是那么聪明——把自家的铁锹或洗脸盆偷偷拿出去,背着大人在黄土堆上滑着玩。冬天黑的早,若是听见大人呼唤也不会立刻回家,等家人亲自出来找时,那就是挨打的时刻了,因为脸盆磨露了洞,锹把也折了,棉裤的后屁股上是又湿又粘的黄土,等一顿打的疼劲儿过后,还会偷着这些家当去外面铆爬犁。

  “天下太平”是一种用木棍或石子在土地上画的游戏,先画一个“田”字,在格子里分别要写上“天下太平”四个字,然后通过“石头尖子布”一方赢了就写一笔,写满之后在“田”字的周围,分别画上馒头和小旗,对角画“住保·凇白”上画圈,谁把田字画满谁就可以先跑,然后输的去追。这种游戏反映出过去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温饱”的需求。再看现在,要玩这种游戏找一块土地可不容易,找到了还缺粉笔,索性就得去商店买塑料地图玩喽!

  “欻嘎啦哈”是汉民族传统游戏。“嘎啦”是猪身上的骨节,这个游戏共需要猪身上的五个骨节,人们把这个游戏编了许多“关”,看谁的技术好谁就能过关。现在市场上卖的塑料嘎啦哈可没有真正猪身上的骨头玩起来顺手,因为塑料太轻,抛在空中的力度很难控制。

  回首过去的游戏,是一种接近大自然、非常淳朴、自由自在且无需任何花销的活动。而今,小朋友会嚷着爸爸妈妈买这样那样的玩具,还是觉得到手的玩具不好玩。现在的孩子要什么有什么,为什么却不那么快乐了?因为他们缺少玩伴,最主要是很少有机会和小朋友们一起玩,除了补课就是培训,另外父母都不放心孩子单独出去玩,想我们小时候,到哪儿撒野,家人都不管,只要到点回家就行。

  最后,我要说说“跳皮筋”这个女孩子的游戏。传统的跳皮筋伴有很多具有时代性的歌谣,比如说:

  “南京路上好八连,一条裤子穿九年,前三年后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好八连》

  “江姐江姐好江姐,你为人民流鲜血,献血献血没白流我们一定要报仇!”

  ——《江姐》

  我发现,现在女孩子在跳皮筋的时候,除了傻笑就是乱蹦一气,那些好听的传统歌谣消失得无影无踪,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啊!

  记得著名学者王蒙来本溪做“和谐文化”讲坛时说,现在的作品没有了历史感,历史是时代的烙印,正如一些文学作品能够流芳百世,辉煌灿烂,其因不只是其中具有的“历史性”,更在于他们所具有的浓郁的“传统文化内涵”。“我真的无法忍受现在的人连孔子是谁都不知道。”我也无奈于现在的孩子们连《好八连》和《江姐》这样的游戏歌谣都没听过。游戏和文艺一样,它们的发展和传承需要一定的传播者,我想,最直接的传播者应该就是孩子的家长。

【童年的游戏散文欣赏】相关文章:

杀鸡散文欣赏10-14

古代的屏风散文欣赏10-09

散文欣赏(精选25篇)02-06

开心就好散文欣赏10-10

散文欣赏:微风往事07-07

《慕文》散文欣赏07-07

奶茶刘若英散文欣赏07-10

闽南游经典散文欣赏07-10

散文欣赏《西湖的绿》08-22

永远的故乡散文欣赏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