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不倦人生散文欣赏

时间:2022-09-10 06:28:06 散文杂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不倦人生散文欣赏

  “你的田垄很短很短,

不倦人生散文欣赏

  从这头到那头,

  仅仅五寸半。

  你的田垄很长很长,

  从那头到这头,

  种了一年又一年……”

  这是本文主人公献给诗人的诗,我权且搬过来献给他自己。

  不论是这头到那头,还是那头到这头,从我八十年代开始认识他起,他在我眼里始终就是一介书生的形象。

  尽管他自进了市委大院就沾上了“官”名:什么秘书、主任、党委书记,可我所认可的仍然是我可以随时请教的——张德振老师,这并不是因为他是教师出身。

  他很有才气。

  他早在八十年代,就因小说《父子斗》、《刘老晃》、诗歌《秋,拴在屋檐》等作品,引起了文学界的关注

  岁云暮矣,思之如何?当他——年过半百的张德振老师将两卷厚厚的硬笔书法作品放在我的面前,我尤为惊喜参半:在这个霓虹灯光渐渐欲迷人眼的商品社会里,在这个名心利欲、宦海沉浮的世界上,难得他身居官场多年,还能以一颗波澜不兴的心去不倦地追求灵魂的芳草地。

  当我一页页翻开,顺着“字”的山水一路寻去,便领悟了什么叫有书如画如图如人,懂得了为什么古代取士,虽以文为主,但“字”写得好不好,也是能否高中的条件之一,进而叹服古人对事物认识的深刻入骨。确实,“字”与一个人的心性关系尤巨,“字”如其人比“文”如其人更贴切、更实际。我不知他练书时是否“动观流水静观山”,但他笔下的汉隶却深刻地让人感受到山的阳刚水的阴柔!

  你看,那一页页的墨色墨道,那干湿浓淡,顿挫疾徐,忽粗忽细,似断还连的线条,不就是神工鬼斧切开的石缝、截断的狂涛?无论是以笔为笔,还是以指作笔、卷纸当笔,在他的笔下,隶书刚柔相济的个性,都鲜明地跃然纸上。那亦方亦圆、亦雄亦秀的审美感受,给人平添一份浪漫、一缕诗意、一重思悟……我喜欢他那带有金石味儿、文人味儿的书法,喜欢那古拙之处深藏着的翘楚之秀!

  有人说,夏天的最后一朵玫瑰会造就一个诗人。有人讲,冬天的最后一片梧桐叶,能造就一位哲学家。张德振,这位一九四二年出生在辽河岸边一个叫双井子小村庄的农家子;这位喝芦苇里的辽河水、吃盐碱地上的高梁米长大的优才生;这位在宦海游泳二十年,却没怎么拿自己当的正科级主任、书记“官”儿当回事,时不时仍自讨苦吃爬格子、涂墨道的张德振,却以不倦的努力与追求,摘下了夏天最后那朵玫瑰,收下了冬天最后那片梧桐叶。

  于是,他便能写出有情有理性的诗,有血有筋骨的小说,刚柔兼具的书法,他便与文学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读初中,他是一个聪颖过人、成绩名列前茅、张口便能成诗的学生。和同学登蟠龙山,他顺口便吟出:“游登蟠龙山,眺望渤海湾,天水一脉处,云戏舟上帆”的诗句。小村里,他是第一个考上师范学校的高才生,父母曾以他为骄傲挺直了贫穷的腰板。至今让他回想起来仍津津乐道的是他在师范学校读书时,曾向老师撒谎请一星期病假,“猫”在宿舍偷读《红楼梦》的事儿……

  读多了,心存感动就拿笔去写。他写下的第一首九十多行叙事诗《我望着松树留下泪两行》,竞然占据了营口日报副刊好大一块版面;他写的小说《第五个虎头响铃》,拿出手来,就登上了文人翘首仰望的大雅之堂——《辽宁文艺副刊》,即如今的《鸭绿江》;他在县委办公室“搞”材料,正当几位秘书叫一个材料题目“憋”住时,他推门走进,听明白了意思张口就道出了人人都叫好的题目……他真的是诗如泉涌,思如泉涌。

  我之所以无论在什么埸合都喊他为老师,就是因为我在报上发表的第一首诗就是他帮着改出来的。然经他一“改”,便教我明白了什么是诗。至今,当情感的传递异化为利益的互换,当真挚的交流变质为沉重的负担时,我仍可以随时向他请教许多不懂的东西,他总是全力以赴,他不妒嫉人。这就是张德振——一个无论作诗写“字”编小说,绝对有天份的成份在里面的张德振;一个才思敏捷、才气横溢的张德振;一个从不让心灵寂寞、更愿热心助人的张德振。

  但是,他虽在仕途多年,却都是清水衙门。临退时的单位也算好不错,却不是主抓业务的权力领导,但他从不去追去求,不仅不奢望什么,反倒自得其乐。尽管十几年前的那一场病,使得他不得不放弃自己“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的文学情结,搁下了心爱的钢笔不再搞文字,转而却拿起了毛笔,投入益身健体的书法艺术。

  他干什么都有个钻劲儿,练张迁碑文,买不起纸,连单位的旧报纸也供不上了,便想起古人“画沙”,灵机一动,每天就蹲在办公室的水泥地上以水为墨,以地为纸练起来。就在大家对他投去疑问的眼光还未来得及收回的时候,在一次书法展上,他劲道的汉隶书法便再次震荡了整个文艺界和政界。

  大家绝没想到,仅仅几年功夫,他会有如此的成绩:多次参加市、省、国家级书赛,虽与大奖无缘,然二三等奖也不时拿到手。中国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联合出版的《中国书画名人名作博览》一书中有他书的郑板桥诗句;《硬笔书法名家作品选》收进他书写的唐诗;炎黄子孙书画大奖赛,他的书法获优秀奖,参加了南方几省市的巡回展;还有什“钢城杯”、“衍水杯”的一等奖等等……获奖了,他能高兴一会儿。没获奖,他权当没那回事儿。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书者之意也不在奖,而在“一横一竖中寻自然,一碑一贴中觅天趣”。

  说起他自己,他曾以诗为自己画像:

  “一事无成病早成,

  年富力强驼背翁。

  望眼苍天云常变,

  低首阡陌路不平。

  粗知翰墨难为字,

  半解人情糊涂生。

  但得暮年觅雅趣,

  读李吟杜到始终。”

  人生终有许多无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总是很难做到的。以张德振的才智,游宦海而未腾达,攀文峰而未夺冠,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然而,他并不太在乎别人的承认与否,从不消极,从不寂寞,自得其乐。但是,无论是诗是“书”还是小说,却又都是张德振生命的一种形式,是张德振精神的强壮绿叶,是张德振不舍不倦人生的智慧之果。

  其实,不舍不倦的人生,才是充实的人生。

【不倦人生散文欣赏】相关文章:

杂谈人生散文欣赏(精选14篇)08-17

杀鸡散文欣赏10-14

古代的屏风散文欣赏10-09

散文欣赏(精选25篇)02-06

开心就好散文欣赏10-10

散文欣赏:微风往事07-07

《慕文》散文欣赏07-07

奶茶刘若英散文欣赏07-10

闽南游经典散文欣赏07-10

散文欣赏《西湖的绿》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