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年的味道散文
老家在朴朴实实的乡下,是那种平淡得如同白水一样的农村。在淡雅幽静的夜晚,或是寂寞无聊的白天,倚着床头无法入睡的时候,总会想起老家的一草一木,一颦一笑。那种难以名状的幸福,便如同咽下一口口绵软悠长的老酒后,又缠缠绵绵地从腹中升起,将一股股清香皴擦在喉咙里,继而弥漫到身体的每一个角落。
印象最深的当然还是老家的年味,那才是真真正正属于老百姓自己的味道。忙碌了一年辛辛苦苦获得的收成,仿佛都要在这短短的几天内挥霍殆尽。没有什么能让老百姓过年更感觉快乐的了,不管是富得流油还是穷得叮当响,都要在这几天里尽情地释放。那才是真真正正的年味,不掺杂任何功利色彩,从里到外都充满了真挚和透明。从家家户户忙碌而又幸福的眼神里,根本无法读出贫困和自卑,那是发自内心的快乐和满足。
农村的年味从小年前就已经开始了。首先要蒸年糕和豆包,家家户户买米磨面,生产队的碾道,成了年前最热闹的场所,左邻右舍之间互相帮忙,热闹的气氛足以冲破碾房的房顶。蒸年糕、豆包的热气,从各家各户的厨房里冲出来,飘满了村子的每一个角落。金灿灿香喷喷的干粮蒸出后,主人都会请亲朋好友亲自品尝,就着二两烧酒和一大盆杀猪菜,呼天喝地地大吃一顿。那种浓浓的乡情啊,不知有多少次在梦里笑醒。
年前购买年货是免不了的,吃的和穿的当然要放在主要地位。尤其是一定要给孩子们做一身新衣裳,漂漂亮亮地打扮起来。男孩子们无所谓,女孩子们是穿得越鲜艳越好。过年的大件孩子们买不了,都是家里的大人们去忙活。年前的 集市,也是空前的火爆,人山人海,用摩肩接踵这个词形容绝不过分。买不买东西不重要,最主要的是凑个热闹,感受感受过年的气氛。那种在人群中穿来穿去的感觉的确是爽极了。碰到人多的地方,挤在人群里,被挤过来挤过去,有种飘飘荡荡驾云的味道。整个集市就是一个人间万象图,干什么的都有,甚至是去即使的四面八方的道路上,也熙熙攘攘涌动着快乐的人流。
过年赶集可以说是我一年之中最快乐的时候,除了欣赏天南地北的风土人情之外,顺便购买些年货,完全可以在集市上逛一上午。由于我是家里的男孩子,鞭炮、红黄纸、年画挂钱等等之类的都由我负责购买。通常情况下,我都会买一挂两千响的大鞭和一圈二踢脚,另外,我还会单独再买上一挂一百响的小鞭,可以再和伙伴们玩游戏的时候一个个揪下来单独放。拿香点着,往人群里扔,看着人们惊慌地笑骂,得意之中有着自豪,另外还有些恶作剧的意思。有一些熄灭的小鞭,也不会浪费的。攒到一把后,可以从中间折断,露出中间的火药,聚成一圈,用香点着一个,所有的小鞭都会被引着,瞬间燃起一个火球,煞是壮观。那时的孩子,在贫困中挖掘着各种快乐,是现在泡在营养缸里的孩子所不能比拟和想象的。
最热闹的是大年三十,是充分体现年味民俗的时候。现代的社会不只是物质过于富裕还是精神过于贫穷的缘故,很多老祖宗留下的说道早已经弃之脑后,或者是干脆不明白或不知道了。不知这是不是民族的悲哀,看看其他国家大力提倡传统文化的热情,不知我们这个自诩有几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是否汗颜。没有什么比丢掉传统更可怕的了,过多的盲目崇外,只会更多的使我们的宝贵遗产流失。白天需要做的工作是劈木头,接上各处的灯线,准备好挂鞭炮的长杆子,铺地的谷草,晚上的年夜饺子,要给各种牌位上香,摆上供品,主要是三个牌位,观音、灶王爷、天地爷。我的任务则是各个地方的`春联和挂钱,这一切一般都在上午完成。各家的对子、挂钱贴好后,满街飞红流翠,确实是壮观的一景。
到了晚上,年味才算真正露出了面目。父亲要在当院打下一个五谷囤,满院洒上一层谷草,还要在大门口、屋门口用红黄纸条裹住木棍当做拦门杠。小时候不明白也不理解,甚至觉得有点不可思议,现在想来,那些做法应该全是为了祈祷来年的风调雨顺,是老祖宗几千年来传下来的祭祀习俗。生生不息的炎黄子孙,就是靠着这些才得以与自然、与社会抗衡。最隆重的时候应该是发旨的时候,一般都从十点左右开始,一直持续到零点。鞭炮声此起彼伏,远近相闻,一道道闪光划破夜空,发出声声沉闷难点钝响。这个时候是我最兴奋的时候,点鞭炮几乎成了我的专利。父亲把一堆堆木柴在火盆里点着,在天地爷排位下摆上供桌,烧完纸后,就可以点鞭炮了。其他人则在厨房里忙忙碌碌地包饺子,煮饺子。火光熊熊中,父亲从容地一只一只放着二踢脚,我也偶尔放几个,但是心里却一直充满着快乐和紧张。
鞭炮放完之后,还要进屋给祖父、祖母、父亲、母亲磕头拜年,同时接受他们事先预备好的压岁钱。拜完年后,就要吃年夜饭了。在北方,年夜饭通常都是饺子,其中要有几个饺子里包上硬币,谁若是吃着了表示一年有福。记得不错的话,我应该是年年都会迟到包有硬币的饺子,都要受到长辈们的一致祝福。现在想想,应该是大人们早已知道那个饺子有硬币,故意把那碗饺子盛给我。现在,每吃年夜饭的时候,我也会事先把包有硬币的饺子事先打上记号,然后盛给孩子,看着孩子惊喜的样子,心里也同样是甜蜜蜜的。吃完年夜饭后,大人们就可以睡觉了,孩子们打打扑克,或者串串门,大人们都不会和平时一样进行干涉。当院、外屋、厢房的灯也要一直点到天亮,疲倦的一宿才算过去。农村所谓的忙年,或许就是这个缘故吧。
祖父、祖母、父亲、母亲都已经离我而去了,老家我也很少回去。对于家乡的许多风土人情,也只能在记忆里慢慢地搜寻。有很多风俗,现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但没有弱化,反而愈加清晰起来。可惜现在我已经不会再像小时候那样,毕恭毕敬地遵循着祖先传下来的风俗,尽管那些风俗曾经被幼稚的我否定过,反抗过。现在想来,当时的我是犯了多么低级的错误啊。辜负了那些风俗里所蕴含的文化精华,需要我们甚至是我们以后多少代人重新解读,才会不断地捡起那弯消失的河岸上散落的点点珍珠。
【家乡年的味道散文】相关文章:
我家乡的味道散文01-03
家乡味道散文01-04
关于家乡味道的散文01-02
家乡的味道散文随笔04-30
家乡的味道的抒情散文04-22
家乡的味道写景抒情散文01-05
家乡的味道03-21
家乡的味道04-29
家乡的味道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