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旅游杂记》旅游散文
上次写的《日本旅游杂记》,发贴后比较受欢迎,但当我把该文发在百度“日本文化吧”时,立马被一个日本版主给删贴了,还写一段驳斥我的评语,对我引用鄙视他们的文字很不满意,又说你们国家强大了,难道他们就不能更努力了,还说是我们吃了酸葡萄。我想,肯定是删帖的有一股酸葡萄劲,才来了勇气删帖。好了,此事暂不去管他,我继续写点游日本杂记,供大家消遣。
那天在游横滨中华街时,导游退给我们每人1000日元,说中午让我们自己去找喜欢的美食。这条中华街,平时都是日本各地的日本人赶来购买中国特色商品,品尝中国特色美食的地方,热闹非凡。现在中国游客的加入,更多了一份中国味。
在中华街的口子上,有一家店排着长长的队伍,导游说这是日本人在买中华肉包子,他们特喜欢,这肉包子,甜甜的,味道鲜美。我立马想起在苏州吃过的,有甜味的苏州肉包,感觉就没了胃口,却让日本人给爱上了。
来到一家寿司店门口,老婆像小孩一样,懒着不肯走了,说一定要进去吃寿司。
我想也是,日本最有名的,莫过于寿司了。据《东夷列传-倭国传》记载:倭人生食海物,即生鱼片(刺身),后与米粒包裹,形成的一种速食。
一进店门,有个日妇迎上来哇啦哇啦,一听我们口音,她从围兜袋子里掏出一张用中文写的:“欢迎光临,请问想喝什么,喝水,喝热茶,是否一起结账?”当时我没反应过来,喝这杯茶是要收费的,还以为在国内是白喝的呢。有一点你要记得,所谓喝水,就是给你上一大杯冰水,不习惯喝冰水的,就别要哦。
点单时,刚说出口的标准杭州普通话,給咽了回去,她听不懂,看着图片,我还是用手比划,分别点了日文名称的,1600日元的寿司一盘,用汉字标注“上北海井”的,也是1600日元的寿司一碗(不知道这说法对不对)。
说真的,在国内也吃过寿司,在我眼里,寿司就是平民百姓吃的冷饭头一个,上不了高雅之堂,吃过一次再也没去想它。今天,来尝尝正宗的日本寿司,是什么味道。
先上来两杯热气腾腾的绿色末茶,他们喝茶,是先把茶叶磨成粉末,然后用热水冲开,一起把茶末也喝下去,这办法既不浪费,也很合理,不错。
上来的主食,两碗素菜沙拉,两碗紫菜蛋花汤,用盘子和碗盛放的寿司各一份。里面有四种颜色的生鱼片,一只大虾,一撮鲜鱼子,一块既不像豆腐又不像蛋糕的东西,每一样东西的下面都是一块冷饭头。
生鱼片,鱼子,大虾既可以与素菜沙拉一起吃,也可以沾着日本酱油芥末吃。生鱼片吃起来,口感有点绵绵的,鲜鱼子咬破了,感觉里面是一泡水,都是冰凉冰凉的,两份主食盛装的餐具不一样,料几乎一模一样。吃完了,我的心热不起来,一句话,还是吃冷饭头的感觉。
自己外面找来吃的,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日式拉面,1000日元一碗,相当于60元人民币,一碗是海鲜味的,一碗是微辣高汤的,里面是什么料,我也说不上,但汤汁浓厚鲜美,味道真的不错,赞一个。
旅途上,吃了不少哈根达斯的冷品,有棒冰,有冰淇淋,价格比国内便宜不少,有点不吃白不吃的错觉。晚上回旅店,还特意尝了超市买的方便面,价格在200日元左右,味道可用一个字来表达,鲜!
说了这么多吃的,对读的人有点不够厚道,尤其是下午四五点钟的时候,住嘴。
说说日本的摩托车,是我儿子的最爱。在大城市里,很少看到有骑摩托车的,在农村,在山区,你就时不时会被轰隆隆的摩托引擎声给惊扰。一般都是一个车队出行,摩托车身都比较大,骑车的人相对显小了,一般穿一身黑装,模样打扮成硬汉的形象,每过一批,像一阵黑旋风,狂飙而过。
有一天,路上堵车,日本的路都比较窄小,排起了长长的车龙。我们大巴的前面就有一个摩托车队,也堵在那里,而对向车道却是开阔畅通的。本来我想,骑摩托车的优势,就是不怕堵车,可这帮摩托车队,并没有从对向的车道超越,也没有向另一面的路边穿梭,像汽车一样,老老实实排着队。在我的印象中,骑大型越野摩托车的人,个性都比较粗矿,喜欢张扬个性,超越堵车是理所当然的,但他们没有,这是一种什么规矩,你说呢?
话说回来,一个社会,总有不守规矩的人,在一条高速上,虽然不确定是什么原因,我看到,有两辆摩托车,速度特别快,像飞一样在车辆的缝隙中超越我们。在日本很少看到有开这样快的车,他们高速的限速好像是100码。我正好奇,探头去看他们,接着就听到后面有警笛声,我看到一辆警车,闪着警灯,拉着警报,去追赶前面这两辆摩托车,是我在日本看到的,开得最快的车辆了。在前面的一个出口,我看到了那辆警车,由于障碍物遮挡,没看到摩托,只看到有个骑摩托装束的人,大概是被警车截住了。
日本人的个子,多数矮小,二战时,美军发行的一个如何辨别中国人与日本人的宣传小册子,是这样描写日本人的,说如果双腿长在胸部的,那就是日本人。当时我并不理解这话的含义,这次到了日本,才让我大开眼见,看到了双腿长在胸口的实物,尤其是老一辈的日本人,看上去,双腿确实像长在胸口。我们团里有几个身材苗条的长腿美女,一帮日本女学生见了,羡慕得不得了,统一回头用赞美的目光上下打量,一直到我们走远,不比不识货,一比见分晓。
在忍野八海,这是个日本农家乐的景点,卖一些当地的土特产,那里的食品可以自由品尝。我一只手背在后面,另一只手拿着牙签,把所有的食品尝了个遍,有鱼干,牛肉干,豆腐干,酱菜,鱿鱼丝等等,他们的热情,你不尝尝好像还过意不去,嘴上尝着美食,还发出嗯嗯啊啊的声音,表示赞美。但他们的保质期都很短,三天,五天,一周的保质期算长了。尝了他们这么多美味,老婆觉得不买也不好意思,后来买了保质期相对长一点的,拌凉豆腐用的调味酱,特色酱萝卜。
在大涌谷回旅店的路上,天已经很黑了,一路上导游都在讲鬼的故事,现在想起来,她大概是故意的,想吓吓我们这帮游客。这天我们住在一个叫伊豆的地方,你还记得山口百惠演的《伊豆舞女》吗,就是这里。
我们的`住处,是在伊豆的一个较偏僻的豪华温泉度假村里,是一座座独立的二层单体楼房,坐落在山谷的环抱中,树林茂密,幽静黑暗,稀稀拉拉的几盏路灯,像幽灵一样发出阴冷的光线,你发出的声音会立马被黑夜吞噬,阴森可怕。
当我们打开客房的门,哇——,我惊呆了,好大的客房,一套日欧风格的豪华套房,仿佛见到了动画片里的场景。老婆说像来到了童话中的世界一样,外面阴森可怕,房间内侧充满温馨、浪漫,她带着好奇的目光,踩着小步子,去探究客房的每一个角落。这是一个有三个卧室,一个大客厅,一个餐厅,一个厨房,一个干湿分离卫浴,至少有一百五六十平方,外加两个露台。煤气灶,微波炉,冰箱,烤箱,燃气热水器俱全。
这么豪华的客房,就是有人享受不了,都是因为导游讲的鬼故事,有三对陌路的女游客,为逃避想象中魔鬼,商量着挤进了一套客房内。这导游真是害人啊,我现在想起来也觉得好笑!
那天晚上,我猜想,应该算是在日本吃到的最正宗的日式料理了,在一座小别墅的楼上,餐桌放在地上,我们都盘腿席地而坐,一道海鲜大餐开始了。
每人一根大葱,一粒芋艿,一颗鱼圆,一只大虾,一颗肉团,一叠酱菜与芥末,一条油炸海鱼,一碗味增汤,两颗葡萄,两瓣柠檬,两只水煮毛豆,两片胡萝卜,两片白萝卜,两片黄瓜,三块刺身,还有一只海鲜砂锅,每个人的面前碗盘一大堆。那只砂锅是用纸做的,下面点着酒精炉,里面有青蟹,梳子蟹,海虾,鱿鱼,金针菇,一些素菜和半个鸡蛋。这纸砂锅被酒精炉烧着,竟然没事,看上去美味可口。
老婆高兴得不得了,也学着日本服务员的模样,说哈依哈依的,满脸笑容,我说你哈什么依,我们是来干什么的,是来践踏的。老婆一听,说是,不哈依了,让他们为我们服务,我们是出了钱的。吃,我们只管吃。
在日本,很少有人剩菜,剩饭的,尊重粮食,也就是尊重自己。导游说,在日本的餐厅,如果有客人剩菜,剩饭,店员会很重视,会去尝尝是不是烧得味道不够好,是不是做坏了。
有一天,在一个餐厅吃自助餐,同团的有个美女,剩下一大堆食物。另一位年长一点的游客提醒她说:导游说了,他们这里不剩菜,不剩饭的。这美女,翻了一下她的丹凤眼,说,这么难吃的东西谁要吃啊,他们应该向我道歉,他们要来尝尝烧的是什么味道,太难吃了!你瞧,这理由真是杠杠的。
说实话,同团的人都吃了,也没剩菜,剩饭的,味道虽然不够好,但也没像这位美女说的那么难吃,毕竟是大锅烧的大锅菜。不知道味道好坏,就先少拿点,吃了再按口味选,先七七八八,不管三七二十一拿了一大堆,剩下来的,就是尴尬事了。
也是这位美女,经常回来迟到,导游,司机都很纠结。但她自己并不当一回事,逛心斋桥的这天,又是她迟到了,全车人等着她。下车前,导游说过,再有迟到的就不等了,自己打车回来。结果,导游真的让司机开车走了。
回到旅馆后,很晚了,见她回来了。她乐呵呵地说,今天我日本的什么交通工具都体验过了,很开心。遇上她你开心吗?
日本人在这方面就礼貌多了,嘴也甜多了,不会当着面针锋相对地与你对抗,他们总会对你说对不起,给你添麻烦了。这是日本的一种客套文化,其他国家的人都学不了,也很难学会。
说个具体例子。有一天的旅店,被子又厚又重,虽然是羽绒的,但感觉里面像稻草一样生硬,盖在身上不舒服。第二天,有个人跑去向旅店反应,店员听了,又是鞠躬,嘴上又不停地说:对不起,对不起,给你添麻烦了。这个人感觉很满意,回到车上,向全车的人说这事。导游听了,笑了,说,这不是你第一个提意见的,有不少人说过了,没用的。他们是在向你打太极,他们说的对不起,添麻烦,不是你听到的中文的意思,不要太当一回事。翻译过来的意思是:好了,好了,别说了。日本人表面说的客套话,不要太当真,行动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说的也是,中日两国刚刚达成的四点原则共识,这厢墨迹未干,那厢话音未落,日本外相就公开说,这四点原则共识不具法律约束力。不算数,说一套,做一套,出尔反尔,这就是日本人阴险狡诈的本性。难怪美国总统罗斯福说过:日本人是有史以来我见过的最卑鄙、无耻的民族。法国总统戴高乐也评价过日本人:日本,这是一个阴险与狡诈的残忍民族,这个民族非常势利,其疯狂嗜血度类似欧洲中世纪的吸血鬼德库拉,你一旦被他看到弱点,喉管立即会被它咬破,毫无生还可能。
去日本旅游,体验了他们的这套礼仪文化,确实有值得赞赏的一面,但你千万不要被它的表象迷惑了,你前面看到他的是一张卑微的笑脸,转过身去看它的背后就是一张魔鬼脸。
【《日本旅游杂记》旅游散文】相关文章:
旅游推销散文05-14
向往旅游散文01-23
旅游归来散文05-17
旅游散记散文05-17
闲谈旅游散文04-14
旅游随笔散文04-08
病室杂记散文05-14
小院杂记散文05-26
乡村杂记散文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