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高二选修《现代散文选读》

时间:2022-09-09 00:22:50 散文杂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苏教版高二选修《现代散文选读》

  一、基础知识

苏教版高二选修《现代散文选读》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葱茏(lóng) 嫩绿(nèn) 薄处(bó) 暖和(he)

  B.麂子(jǐ) 顾忌(jì) 抹去(mǒ) 驳杂(bó)

  C.裸露(lu) 一簇(cù) 栖居(qī) 脚踵(zhǒng)

  D.树冠(guān) 牛蒡(páng) 轮廓(ku) 斑斓(lán)

  【答案】B [A薄处(báo) 暖和(huo) C裸露(lù)D树冠(guān) 牛蒡(bàng)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葱茏 妨碍 蹬树枝 生机勃勃

  B.喧嚣 摹仿 斑斓 连绵不断

  C.陷阱 绵延 震摄 触目惊心

  D.炫耀 褐黑 荧火虫 不知所措

  【答案】A(B模仿C震慑D萤火虫)

  3.下列各句中, 加点的成语(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那生命比你更强大、更自在、更无所顾忌,你的听觉全被恐怖和自卑所占据。

  B.你听见的是你自己的顾虑重重,疑神疑鬼和一颗疲弱不堪的心在跳动。

  C.连绵不断的死亡和连绵不断的生命在云南的每一个季节共存,死去的像存在的一样灿烂而令人印象深刻。

  D.这就是为什么在云南冬天的山中,忽然看到一簇色彩斑斓的红叶,人会感到触景生情,热泪盈眶。

  【答案】D(“触景生情”不能和“感到”搭配,根据语境应改为“触目惊心”)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国水墨画的主要成分是墨,加以清水,在宣纸上浸染,互渗,通过不同浓淡反映不同审美趣味,被国人称为“墨宝”。

  B.一名韩国官员透露,有关成员国已达成一致意见,同意建立该项基金,以防止1997年那样的金融危机不要再次发生。

  C.由于环境污染,常继发厌氧细菌的严重感染,极易发生破伤风,致使在当地或运送外地途中救治不及而死亡。

  D.它并没有向花朵炫耀自身,进而索取花粉的愿望。

  【答案】D(A项“加以清水”前缺少主语,可在其前加“在墨中”;B项成分赘余,“防止”与“不要”明显重复,去掉“不要”;C项缺主语,应为“有些伤员”在当地或运送外地途中救治不及而死亡。)

  二、阅读理解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5~8题。

  树叶永远,每一个月份都在死去。但你永远看不到它们全体死去,看不见它们作为集体,作为“树叶”这个词的死亡。死,永远只是单个的,自觉自愿的选择。时间并不强迫树叶们在预定的时刻(冬天)一齐死去。每一片叶子的死亡,仅仅是这片叶子的死亡,它可以在任何季节、任何年代、任何钟点内,它并不指望自己的离去同时也是一整个季节的结束。因此,死亡本身是一次选择。连绵不断的死亡和连绵不断的生命在云南的每一个季节共存,死去的像存在的一样灿烂而令人印象深刻。这就是为什么在云南冬天的山中,忽然看到一簇色彩斑斓的红叶,人会感到触目惊心、热泪盈眶。

  一片叶子的落下就是一次辉煌的事件。它忽然就离开了那绿色的属性,离开了它的“本质”,离开了树干上那无边无际的集体,选择了它自己内在的,从未裸露过的深红或者褐黑。它落下来,从本该为世界所仰视的地方,落到会被某种践踏所抹去的地方。它并不在乎这种处境的变化,它只是在风来的时候,或者雨中,或者随着一只鸟的沉浮,一匹兽的动静,在秋天或者夏天,在黎明或者正午,在它自己的时间内,这片树叶,忽然就从那绿色的大陆上腾飞而起,像一只金蝶。但它并不是金蝶,它只是一片离开了树和绿色的叶子,它并没有向花朵炫耀自身,进而索取花粉的愿望。它只是要往下去,不论那里是水还是泥土,是石头还是空地。一片叶子的落下自有它自己的落下。这不是一块石头或一只蜂鸟的落下,不是另一片叶子的落下。它从它的角度,经过风的厚处和薄处,越过空间的某几层,在阳光的粉末中,它并不一直向下,而是漂浮着,它在没有水的地方创造了漂浮这种动作,进入高处,又沉到低处,在进人大地之前,它有一阵绵延,那不是来自某种心情、某种伤心或依恋,而是它对自身的把握。一片叶子的死亡令人感动,如果这感动引起了惆怅或怜惜,那么此人就不懂得云南的树叶。他是用北方的心境来感受云南了。实际上,死亡并不存在,生命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一片叶子,或者由“叶子”这个词所指示的那一事物,它脱离了树和天空的时间,进入了另一种时间。在那儿具有叶子这种外形的事物并不呈现为绿色,并不需要水分、阳光和鸟群。它是另一个时间中的另一种事物。

  在云南冬天的树林中,心情是一种归家的心情。生命和死亡,一个在树上,一个在树下,各有自己的位置。在树上的并不暗示某种攀登、仰视的冲动;在树下的并没有被抛弃的寂寞。在这美丽、伸手可触的林子中,惟一的愿望就是躺下。躺下了,在好日子,进入林子深处,在松树叶或者老桉树叶的大床上躺下,内心充满的不是孤独、反抗或期待(期待另一个季节),不是忍受,而是宁静、自在、沉思或倾听。

  5.请解释“连绵不断的死亡和连绵不断地生命在云南的每一个季节共存,死去的像存在的一样灿烂而令人印象深刻”一句中“灿烂”的含义。(用原文关键语句回答)

  一、学习目标:

  1、理解作者对自然的审美态度——尊重自然、接近自然、感受自然

  2、把握风景的独特意义,理解作者的独特的审美体验

  二、知识构成:

  1、了解作者的有关文学常识

  于坚,诗人,1954年立秋生于昆明。幼儿时期注射链霉素致弱听,少年时遇学校停课流窜街头, 14岁辍学,在故乡闲居。16岁以后当过铆工,电焊工、搬运工、宣传干事、农场工人、大学生、大学教师、研究人员等。其间曾漫游云南高原及中国各地。20岁开始写诗,25岁发表作品。曾与同学创办银杏文学社。与诗人韩东、丁当等创办《他们》文学杂志,影响很大。另著有诗集《空地》。

  于坚一直生活在云南。他说,云南是边远地区,但并不意味着写作也是边远的。重要的不是你在哪个地方,而在于你是从哪个地方看见那种普遍的、超越时间的东西。你在具体的时间里表达了没有时间的东西,那才是真正的作家。

  2、掌握下列词语

  暖和 ( ) 裸露( ) 脚踵( ) 榉( ) 树 牛蒡( )花 震慑( )咀嚼( )( ) 单

  薄( ) 麂( )子Xiàn jǐng( )( ) 干 zào ( )急 zào( )

  3、理清文章层次,用自己的话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1—3)

  第二部分(4—7)

  第三部分(8—14)

  三、学法和自检:

  自读于坚《便条385》一诗,尝试理解这首诗的主旨。

  一匹马跑过草原

  被诗人捉住

  关进形容词的马厩里

  骏马

  死掉的马

  课题 云南冬天的树林

  四、达标检测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雨)

  雨,应该是一个阴性名词,她,而不是他。雨,完完全全是女性化的。

  春三月的雨,是少女,正值豆蔻年华。

  她文静、温柔、清新、羞涩。于人不觉间,她轻轻悄悄地走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她如纱如雾,如情似梦,沾衣不湿,拂面不寒。她的裙袂飘过处,天地万物从沉沉昏睡中苏醒过来,种子发出嫩芽,竹林长出春笋,杨柳抽出新枝,睡了一冬的小生灵也伸伸懒腰,走出深深的地穴。

  春雨,把青春和生命赠给大地。

  春雨,又是一个爱美的姑娘,一个极擅丹青的画师。她手执神奇的画笔,挥洒出一个美丽的天地。

  “梨花一枝春带雨”,何等脱俗;“杏花春雨江南”,何等淡雅;而“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又是怎样的清幽。这全是春雨的手笔啊。

  春雨,遍体芬芳的少女,爱美写美的画师。

  夏日的雨,是大嫂,她是个急性子,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是个利索干净还带着几分泼辣的中年妇女。比起春雨,夏日急雨少了几分温柔和文静,可你知道,她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做,她是一位多子的母亲。

  江河湖海等待着她补充营养,以丰腴自己的身躯。被太阳烤得口干舌燥的大地渴望着她的滋润。田野上的庄稼禾苗,山坡上的树木果林,像一群群嗷嗷待哺的孩子,急盼着她的乳汁。年复一年地,她用自己充溢的乳汁喂饱了结实的高粱,喂鼓了肥胖的豆荚,喂足了圆滚滚的西瓜,喂熟了沉甸甸的稻穗。有了她,才有果实,才有收获,才有万种生物的生生不息。

  夏日的雨,能干的大嫂,慷慨的母亲。

  秋日的雨,是阅尽沧桑的老妇人。

  她见过了许多,经过了许多,也做过了许多。她曾经年轻过,辉煌过。如今,桃花梨花谢了,高粱玉米收割了。她该做的要做的都已做过,便显得有几分落寞。更有那喜欢悲秋的写出“冷雨敲窗”的诗句,发出“一场秋雨一场凉”的抱怨。可她是宽容的,豁达的。她知道,人们不会忘记她的过去,不会忘记她做过的一切。

  她并不落寞,她正在描画“红于二月花”的霜叶,绘制出层林尽染、色彩绚丽的秋之图。更何况,不久之后,又有三月春雨,少女般姗姗而来。

  1. 阅读全文;按要求填空。

  作者把春雨比作少女,写出了她“文静、温柔、清新、羞涩”的性格特征;把夏雨比作 ,写出了她 的性格特征;把秋雨比作 ,写出了她 的性格特征。

  2. 春雨手执神奇的画笔,描绘出许多美丽的图画。请从文中找出其中的三幅。

  (1)

  (2)

  (3)

  3. 仔细研读文章,回答下面问题。

  (1)作者为什么开篇强调“雨,应该是一个阴性名词,她,而不是他”?

  答:

  (2)为什么说秋天的雨“阅尽沧桑”“并不落寞”?

  答:

  4. 请从修辞、内容、情感三个方面对文中划线句作点赏析。

  答:

  五、学习小结和课外作业:

  高 二 年级第二学期 语文 学科 总第 课时教案

  课题 云南冬天的树林

  使用时间: 主备人: 刘月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作者对自然的审美态度——尊重自然、接近自然、感受自然

  2、体会本文在写景上的表现力,掌握文中白描的景物描写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自读,划出重点语句和中心句,理清文章的层次

  2、品读探讨、理解主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深入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体会到自然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并能结合其他课程学习进一步思考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意义。

  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对自然的审美态度——尊重自然、接近自然、感受自然

  教学难点:

  把握风景的独特意义,理解作者的独特的审美体验

  教学方法:

  自读

  教具使用:

  共案部分

  个案部分

  教学过程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课前:

  简介作者生平经历及其作品

  了解作者的有关文学常识

  课中:

  作业评点:

  互动展示:

  1、思考提示:

  (1)云南树林的更替更接近于自然,树叶的生死有种大化的味道,悄然、平静。不像北方的树,每到秋天,它们像是抗拒恶劣的气候或是向上天申诉似的,一起从树冠上飞下,来向大自然展示它们抗争的力量与决心。那种死亡是让人惊悚的,经过这场搏斗之后,大地便归于沉寂,荒寒。而云南树林里的死亡更接近日常生活的状态,平和的状态。采用对比的手法。

  (2)作者在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的时候,总是尽量避免传统人文精神的干扰,避免使用过于花哨的带主观色彩过多的形容词和修辞手法,而尽可能采用最简单直接的描述——白描来呈现自然的直观状态,用富有质感的语汇让人身临其境。写的是实实在在的景致。去除语言的遮蔽,避免主观的想象和夸张,力求客观的描绘事物的真实状态。

  (3)云南的树叶不是作为集体的死亡,而是单个的选择;生命和死亡共存,落叶非关季节。

  2、示例:“离开”“落下”“腾飞”——描写准确细腻。

  “它从它的角度,经过风的厚处和薄处,越过空间的某几层,在阳光的粉末中,它并不一直向下,而是漂浮着,它在没有水的地方创造了漂浮这个动作,进入高处,又沉到低处,在进入大地之前,它有一阵绵延,那不是来自某种心情、某种伤心或依恋,而是它对自身的把握。”——力求写出景物的客观状态,所以很少用带主观色彩过多的形容词和修辞手法,而是采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描述——白描——来呈现直观状态,用富有质感的词语让人身临其境。

  4、点拨:本文以树叶为例,认为人类附加于树林或落叶身上的意义已经构成了“遮蔽”、“意义”横亘在人与树林中间,使人们无法接近对象,在“意义”的作用下,我们平常谈论的树林落叶等等早已经不是事物的本身。

  作者认为,要尊重自然作为客体的自在性,在自然面前,人作为主体必须放弃自己的优裕地位,沉入自然中去,让自然去呈现自己的状态。

  这就是要尊重自然、接近自然、感受自然。

  达标检测:

  1、整体感知,思考:

  (1)云南冬天的树林的显著特征是什么?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2)全文中,更多的笔触是在写云南冬天树林中的景致,阅读这些段落,思考品味这些写景与我们以往所读过的景有什么差别?

  (3)云南的冬天树叶的死亡与北方树叶的死亡有什么不同?

  2、掌握文中白描的景物描写的方法,体会本文在写景上的表现力

  找出描写叶子落下的动词和你认为细腻的句子

  3、找出文中富有哲理意味的句子,说说你的理解。试在书旁作简要点评,并交流

  4、理解作者独特的审美体验

  课后:预习《森林与河流》

  板书设计

  教学札记

  三、其他补充教学资料(各位教师根据各班教学特点选择补充资料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四队中学《云南冬天的树林》教案6

  云南冬天的树林

  教学目标:

  1、体会本文在写景上的表现力,掌握文中白描的景物描写的方法

  2、把握风景的独特意义,理解作者的独特的审美体验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作者对自然的审美态度——尊重自然、接近自然、感受自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一匹马跑过草原

  被诗人捉住

  关进形容词的马厩里

  骏马

  死掉的马

  ——于坚《便条385》

  请生说一说这首诗的主旨。

  明确:能扣住物与词、世界本真和文学的关系来说即可。

  引入于坚的散文《云南冬天的树林》。

  一、要求学生静下心来阅读全文。并在读完以后说一说你对文章的第一印象。

  (教后记中补充学生答案)

  云南冬天的树林的显著特征是什么?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明确:云南树林的更替更接近于自然,树叶的生死有种大化的味道,悄然、平静。不像北方的树,每到秋天,它们像是抗拒恶劣的气候或是向上天申诉似的,一起从树冠上飞下,来向大自然展示它们抗争的力量与决心。那种死亡是让人惊悚的,经过这场搏斗之后,大地便归于沉寂,荒寒。而云南树林里的死亡更接近日常生活的状态,平和的状态。

  采用对比的手法。

  二、全文中,更多的笔触是在写云南冬天树林中的景致,阅读这些段落,思考品味这些写景与我们以往所读过的景有什么差别?

  学生选择文中的片断,朗读,说一说自己的体会。

  明确:林中丰富的形、色、光、音

  黑蜘蛛

  鸟

  蚂蚁

  光及暗中的形、色、光、音

  (于坚)在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的时候,总是尽量避免传统人文精神的干扰,避免使用过于花哨的带主观色彩过多的形容词和修辞手法,而尽可能采用最简单直接的描述——白描来呈现自然的直观状态,用富有质感的语汇让人身临其境。写的是实实在在的景致。

  去除语言的遮蔽,避免主观的想象和夸张,力求客观的描绘事物的真实状态。

  三、这是以怎样的视角来写的?

  “躺在那儿”——一种动作、一种视角、一种姿态

  为何要采用这种视角?

  朗读P80“在云南冬天的树林中”一节、P79中关于“落叶”的文字。

  思考:1、本质上加双引号有何意味?

  我们平时抹去了所有的细节,只用空洞的“落叶”这个词代替。因为“文化”的缘故,“传统”的缘故,“人之常情”的缘故,我们提起落叶时总是会想到很多,我们可能会伤感,会寂寞,会孤独,会悲观,但是作为落叶本身,其实我们知道得实在很少,我们所有文化和审美的习惯,既是一种人文精神的获得和知识的贮藏积累,但同时也是一种阻隔和遮蔽,因为他们,我们忽略了真实的状态和言说以外的风景。

  2、找出文中富有哲理意味的句子,说说你的理解。试在书旁作简要点评,并交流。

  在树上的并不暗示某种攀登、仰视的的冲动;在树下的并没有被抛弃的寂寞——我们不应流于所谓率也象征着向上,而落叶则必定是凋零的俗套,应以审美的姿态去接近事物本身。

  躺下——去掉人的自高自大,亲近自然,尊重自然作为客体的自在性,在自然面前,人作为主体必须放弃自己优裕的地位,更不要想当然的去表达什么意义,真正像走进自然,就必须澄怀虑思,卸去我们对自然的种种预设的想法,沉入自然中去,让自然去呈示自己的状态。

  四、朗读文中最后一节,说说在和在着的区别。并总结全文。

  这一小节写了树叶的两种姿态:作者要强调的是自然的自在状态。不需要言说,是指党人放低姿态与自然同一的时候,自然就会向你敞开,也因为这敞开,我们才看到了真正的自然,一个物我同一的世界,神与物游,那是一个澄明之境。

  《云南冬天的树林》鉴赏指要

  《云南冬天的树林》鉴赏指要

  河南省济源市教研室 刘丽霞

  于坚以诗名世,他说:“我是一个用眼睛来观察事物的诗人,我不喜欢在想象中虚构世界”文与诗同,宁静地“看”与深邃地“思”构成了于坚散文独特的审美魅力

  《云南冬天的树林》可以分为三部分1、2小节,分别从“树色、叶色”和“心境、意象”两个角度突出了云南冬天的独特性3~7小节以平静的甚至略带欣赏的笔触细腻地描述了一片树叶“落下”的全过程,虽是从“还原事物本真”的视角,但写景极具情感张力8~14小节,作者真正走进云南冬天的树林,在凝视和倾听中融入了自然

  于坚被誉为“少数能表达出自己对世界哲学认知的作家”,《云南冬天的树林》从“落叶”这一意象入笔,描述了对自然纯真的注视与倾听,倡导“尊重自然作为客体的自在性,澄怀涤虑,物我同一”的审美态度,其“打破传统遮蔽,还原自然本真”等系列思考可谓敢发先声、视角独特

  与主旨表达相契合,文章采用了最简单直接的描述——白描来呈现自然的直观状态,用富有质感的语汇让人身临其境如写落叶飘零,“它从它的角度,经过风的厚处和薄处,……而是它对自身的把握”,抓住细节,化动为静,如同电影中的慢镜头一样,十分逼真但用语冷静客观,避免了过于主观的想象和夸张,避免了过于花哨的带主观色彩过多的形容词和修辞手法,尽可能采写实实在在的景致同时这里的落叶不再是我们早已从书本、经验、历史、文化中知道的象征着死亡、没落、孤独、惆怅、生命荒褪的“落叶”,文章精微、细致地描摹将微弱的生命意象放大,传达出云南树林独有的恬静、自在的美其余如对蜘蛛、鸟儿、蚂蚁、光影变化的描写大体如是而融合在静静的叙述中的抒情、议论无不昭示着文中的哲学指向如“在树上的并不暗示某种攀登、仰视的的冲动……应以审美的姿态去接近事物本身”实际上是告诉我们:所有人文和审美的习得,包括世俗、历史、文化赋予事物的既有意义,同时会形成一种“阻隔”和“遮蔽”,使我们忽略真实的状态与言说以外的风景,去除遮蔽,方能还原本真还有反复出现的一些关键词,如9~13小节统一以“躺在那儿”领起,“躺下”可以看作真实的动作,观察的角度,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心理状态,那就是去掉人的种种自以为是的优越性、主体性、预设性,用不带有任何人文精神的干扰的审美姿态去尊重自然,亲近自然,感受自然另外,文中“自在”出现5次,“自己”出现8次,“自觉自愿”“它自己”“它自身”等词汇短语也多次出现,这些语言痕迹正是作者引领我们阅读的路径标志,它们与作者静看落叶、虫、鸟、蚁、光等的描写交织呼应,彰显出“自我把握,天人合一,得生命之大自在”的人生思考而精纯的艺术手法如南方和北方冬天、叶子“树上”与“树下”生命状态、“世界思想”与云南冬天树林的意味的比较,如描写中自然嵌用的一些拟人、夸张、比喻等,都使文章不事雕琢而意韵丰厚,呈现出神与物游的澄明之境

  苏教版高二选修《现代散文选读》教学案:第19课《云南冬天的树林》课堂学案

  ……[课堂 学 案]……

  一、文本探究

  (一)整体感知

  1.《云南冬天的树林》力求客观地描绘事物的真实状态,避免主观的想象和夸张,仔细阅读文中有关树叶、蚂蚁、小鸟描写的段落,加以体会。

  【提示】《云南冬天的树林》力求写出景物自然客观的状态,所以很少用过于花哨的语言,也不太用修辞手法,比如第5节,写一片树叶落下的全过程,化动为静,如同电影中的慢镜头一样逼真;再如第11节写一只鸟,对它的动作和神态叙述的也非常细致;又如第12节写蚂蚁,忙碌、紧张、勤奋。所有这些由于作者的耐心,放慢了观察的节奏,使得人们能静下心来体察自然的神奇,发现了匆匆忙忙和自以为是时所无法看到的许多细节,这种客观化的描写反而更能表达对自然的崇敬和礼赞。

  2. 在云南冬天的树林里,作者是如何观察自然的?从中你体会出作者对自然持一种怎样的态度?

  【提示】“躺在那儿”, “躺下……内心充满的不是孤独、反抗或期待(期待另一个季节),不是忍受,而是宁静、自在、沉思或倾听”。

  “ 躺下”可以看作是一个真实的动作,一种观察的视角,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姿态,那就是去掉人的自高自大,用不带有任何人文精神的干扰的审美姿态去尊重自然、亲近自然、去除“遮蔽”的姿态。

  (二)细节探究

  1. 作者是怎样描写一片叶子的落下的过程的?“一片叶子的落下包含多少美丽的细节啊!”可是我们为什么会忽视了这些细节?

  【提示】作者以一种冷静而客观的态度通过细节描写来写一片叶子的落下的过程:“一片叶子的落下是一次辉煌的事件”;“它只是在风来的时候,或者雨中,或者随着一只鸟的沉浮,一匹兽的动静……忽然就从那绿色的大陆上腾飞而起”(起因);“它从他的角度,经过风的厚处和薄处,越过空间的某几层……它并不向下,而是漂浮着”(姿态)。

  因为旧有的文化固着,“在那些文字里,一片叶子只是一个名词和些许形容词的集合体,没有动词”,“一切细节都被抹去,只被概括为两个字:落叶”。人们总是在事物身上加上了很多意义,我们了解事物总是先通过意义来了解,而忽视了事物本身。我们被意义“遮蔽了”。

  2. 为什么作者说“死亡并不存在,生命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一片叶子”?

  【提示】作者告诉我们要回到事物本身,去除意义的遮蔽,不能以“惆怅或怜惜”去看待云南树叶的“死亡”,因为他认为,那并不是真正的死亡,而是“另一个时间中的另一种事物”,对它来说,只是以另一种形态呈现在我们面前,是一种新生。所以,“没有落叶,只有这一片深红的或那一片褐黑的”, “死亡并不存在,生命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一片叶子”

  3.在美丽、伸手可触的林子里,作者唯一的愿望就是躺下,躺下了,他看到了哪些可赏之美景?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些景物的?

  【提示】仰望树叶和天空 / 望蜘蛛结网 / 看鸟儿 / 看看蚂蚁的生活场景 / 看光……

  作者完全融入了自然,细致入微了描写了自己观察到的景物,并且尽可能使用最简单自然的白描手法,将所视所听真实的呈现出来。

  4、找出文中富有哲理意味的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提示】“在树上的并不暗示某种攀登、仰视的的冲动;在树下的并没有被抛弃的寂寞”——我们不应流于所谓率也象征着向上,而落叶则必定是凋零的俗套,应以审美的姿态去接近事物本身。

  如第6自然段

  ——我们提起“落叶”可能会伤感、寂寞、孤独、悲观。但是,这些人类附加于树林或落叶身上的意义已经构成了一种“阻隔”和“遮蔽”,“意义”横亘在人与树林中间,使人们无法接近对象,因为它们,我们忽略了真实的状态与言说以外的风景。要尊重自然作为客体的自在性,在自然面前,人作为主体必须放弃自己的优裕地位,沉入自然中去,让自然去呈现自己的状态。

  如第14自然段

  ——当人放低自己的姿态与自然同一的时候,自然就会向你敞开,也因为敞开,我们才看到真正的自然,一个物我同一的世界。

  (三)思维碰撞

  1. 作者在最后为什么说“你的离去使树林的真相永远被隐没。回头望望,那一片耸起在星夜中的黑暗的东西,是你无以言说的东西”?

  【提示】语言的尴尬,语言有先天的弱点,无法描述本真的自然。于坚笔下的树林依然是于坚的感受,不是你的。文字的背后造成了新的遮蔽。自然在本质上是无以言说的,他只是存在着。

  2. 体会文章最后一节作者反复说“它在那儿”的含义。

  【提示】作者写云南的12月份,树叶的两种姿态:一个在“明朗的高处”,“结实、茂盛、充满汁液”;一个在“阴暗的低处”,“干燥、薄、灿烂而易碎”。作者要强调的是自然的自然状态,“不需要言说”,当人放低自己的姿态与自然同一的时候,自然就会向你敞开,我们由此才看到真正的自然,一个物我同一的世界,神与物游,那是一个澄明之境。

  选修《现代散文选读》教学案:第19课《云南冬天的树林》课堂学案 href="/jajx/UploadFiles_7634475/201107/2011070317503646.rar">苏教版高二选修《现代散文选读》教学案:第19课《云南冬天的树林》课堂学案

  苏教版高二选修《现代散文选读》教学案:第19课《云南冬天的树林》课前预案

  第19课 云南冬天的树林

  引人入胜

  提到冬天,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脱尽叶片的树林被阳光照着,四周充满明亮而寒冷的空气,几只鸟雀飞去后,再也听不到一点人声。”这是北方冬天的树林。“无论是叶子阔大的树,还是叶子尖细的树,抑或叶子修长的树,都是绿色。从群山的某一座山峰往下望去,只见一片葱茏。”这是云南冬天的树林。在这一片冬天依然葱茏的世界里,作者于坚躺在那儿,静静的躺着,渐渐地融进其中,笔端流淌下无尽的美丽与思索……

  ……[课前 预 案]……

  一、文本信息

  1.作品信息

  这篇散文的标题很有吸引力,当我们看到“冬天的树林”这个词组时,会自然而然地想到风的唿哨、雪的飞舞,看到光秃的山岭和树枝,但当这个词组的前面加上“云南”两个字的时候,我们的眼前又会浮现出南方亚热带丛林的朦胧图画,想象南方与北方的不同,在心里描绘着云南冬天树林里的情景,但是,当你读完于坚的《云南冬天的树林》,你才会知道,你的想象力是多么的贫乏。

  这篇散文的作者于坚是个诗人,他用散文的形式描述了自己对自然的纯真的注视和倾听,表达了他对人与自然、语言与自然关系的理解。读完全文,你会感到通篇都是实实在在的景致,但惟独一双敏锐的眼睛和一颗真诚的心发现了它们并呈现了它们。

  2.作家剪影

  于坚,诗人,1954年立秋生于昆明。幼儿时期注射链霉素致弱听,少年时遇学校停课流窜街头, 14岁辍学,在故乡闲居。16岁以后当过铆工,电焊工、搬运工、宣传干事、农场工人、大学生、大学教师、研究人员等。其间曾漫游云南高原及中国各地。20岁开始写诗,25岁发表作品。曾与同学创办银杏文学社。与诗人韩东、丁当等创办《他们》文学杂志,影响很大。另著有诗集《空地》。第三代诗歌的代表性诗人,以世俗化、平民化的风格为自己的追求,其诗平易却蕴深意,是少数能表达出自己对世界哲学认知的作家。

  二、基础知识

  (一)正字音

  1.易读错的字

  暖和(huo) 裸露(lù) 脚踵(zhǒng) 榉(jǔ)树 牛蒡(bàng)花

  震慑(shè) 咀嚼(jué) 栖居(qī ) 麂(jǐ)子 树冠(guān)

  喧嚣 (xiāo) 一簇(cù) 炫(xuàn)耀 窜(cuàn)过 褐(hè)黑

  选修《现代散文选读》教学案:第19课《云南冬天的树林》课前预案 href="/jajx/UploadFiles_7634475/201107/2011070317493591.rar">苏教版高二选修《现代散文选读》教学案:第19课《云南冬天的树林》课前预案

  《云南冬天的树林》教案设计5

  云南冬天的树林

  教学目标:

  1、 体会本文在写景上的表现力,掌握文中白描的景物描写的方法

  2、 把握风景的独特意义,理解作者的独特的审美体验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作者对自然的审美态度——尊重自然、接近自然、感受自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一匹马跑过草原

  被诗人捉住

  关进形容词的马厩里

  骏马

  死掉的马

  ——于坚《便条385》

  请生说一说这首诗的主旨。

  明确:能扣住物与词、世界本真和文学的关系来说即可。

  引入于坚的散文《云南冬天的树林》。

  中学语文在线(ywzx8.com)

  一、要求学生静下心来阅读全文。并在读完以后说一说你对文章的第一印象。

  (教后记中补充学生答案)

  云南冬天的树林的显著特征是什么?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明确:云南树林的更替更接近于自然,树叶的生死有种大化的味道,悄然、平静。不像北方的树,每到秋天,它们像是抗拒恶劣的气候或是向上天申诉似的,一起从树冠上飞下,来向大自然展示它们抗争的力量与决心。那种死亡是让人惊悚的,经过这场搏斗之后,大地便归于沉寂,荒寒。而云南树林里的死亡更接近日常生活的状态,平和的状态。

  采用对比的手法。

  二、全文中,更多的笔触是在写云南冬天树林中的景致,阅读这些段落,思考品味这些写景与我们以往所读过的景有什么差别?

  学生选择文中的片断,朗读,说一说自己的体会。

  明确:林中丰富的形、色、光、音

  黑蜘蛛

  鸟

  蚂蚁

  光及暗中的形、色、光、音

  (于坚)在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的时候,总是尽量避免传统人文精神的干扰,避免使用过于花哨的带主观色彩过多的形容词和修辞手法,而尽可能采用最简单直接的描述——白描来呈现自然的直观状态,用富有质感的语汇让人身临其境。写的是实实在在的景致。

  去除语言的遮蔽,避免主观的想象和夸张,力求客观的描绘事物的真实状态。

  三、这是以怎样的视角来写的?

  “躺在那儿”——一种动作、一种视角、一种姿态

  为何要采用这种视角?

  朗读P80“在云南冬天的树林中”一节、P79中关于“落叶”的文字。

  思考:1、本质上加双引号有何意味?

  我们平时抹去了所有的细节,只用空洞的“落叶”这个词代替。因为“文化”的缘故,“传统”的缘故,“人之常情”的缘故,我们提起落叶时总是会想到很多,我们可能会伤感,会寂寞,会孤独,会悲观,但是作为落叶本身,其实我们知道得实在很少,我们所有文化和审美的习惯,既是一种人文精神的获得和知识的贮藏积累,但同时也是一种阻隔和遮蔽,因为他们,我们忽略了真实的状态和言说以外的风景。

  2、找出文中富有哲理意味的句子,说说你的理解。试在书旁作简要点评,并交流。

  在树上的并不暗示某种攀登、仰视的的冲动;在树下的并没有被抛弃的寂寞——我们不应流于所谓率也象征着向上,而落叶则必定是凋零的俗套,应以审美的姿态去接近事物本身。

  躺下——去掉人的自高自大,亲近自然,尊重自然作为客体的自在性,在自然面前,人作为主体必须放弃自己优裕的地位,更不要想当然的去表达什么意义,真正像走进自然,就必须澄怀虑思,卸去我们对自然的种种预设的想法,沉入自然中去,让自然去呈示自己的状态。

  中学语文在线(ywzx8.com)

  四、朗读文中最后一节,说说在和在着的区别。并总结全文。

  这一小节写了树叶的两种姿态:作者要强调的是自然的自在状态。不需要言说,是指党人放低姿态与自然同一的时候,自然就会向你敞开,也因为这敞开,我们才看到了真正的自然,一个物我同一的世界,神与物游,那是一个澄明之境。

  教后记: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