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描写晚上景色的小散文

时间:2021-03-31 16:37:21 散文杂文 我要投稿

描写晚上景色的小散文

  黑沉沉的夜,仿佛无边的浓墨重重地涂抹在天际,连星星的微光也没有。下面请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描写晚上景色的小散文

  描写晚上景色的小散文一

  晚秋的清晨,窗外秋景迷人而忧郁。一夜间秋天细雨的洗礼,一切都很湿润,清新。一片雾气蒙蒙,像梦境一般,雾气像幔纱,袅绕着我这颗多愁的心。自离开故乡,第一次感受到故乡般晨雾中的美景。

  雾慢慢散开,像一瞬间划开一道帷幕,静寂中朝阳浑圆脱出的呈现在面前,来不及仔细看它,就由橙红变得刺眼的光亮的球体了。

  虽然如此,阳光的温暖让孤独冰凉的心感到一股暖流涌动。

  楼前一棵松静静地站着,浑身散发着孤傲的美丽,却感到了它浓浓的寂寞的气息。

  阳光下松树浑身就好似盛夏的黄花般的嫩黄,是如此的鲜丽,如此的清新,如此的落寞哀怨。

  松没有多余的繁琐的枝桠干净利落,虽然几多风雨,几多风霜,无论风雨多大,松从不弯下自己的腰。任凭风吹雨打,高傲的仰着头。树枝也依旧倔强的向上伸展,展现着它旺盛的生命力的。

  松仿佛伸出双臂等待着那一刻甜蜜的拥抱,期待着幸福来临那一刻的凝固。每一枚松针都坚硬如针,即便变的枯黄了。

  枯黄的草叶低着头仿佛在沉思着,正在想念着夏季的繁华,正在慢慢的适应绚烂后的平淡。秋风袭来,轻轻撕扯着枯草思念的痛。

  远远的看着嫩黄的松,仿佛看着我自己,青春已逝,在静寂的岁月中慢慢老去。没有更多的话语来形容。就仿佛是我自己站在那里。虐心的等待就是如此的漫长。或许每个人面前都有一条无法逾越的河流。也许今生只能在彼岸观看繁华落尽后的悲哀。

  仿佛是几个世纪,又好似沧海桑田变幻的一瞬间,轻轻浅浅的岁月里,期待着无期的重逢。错过的风景里多多少少的遗憾,然而人生怎会没有遗憾呢!

  静寂的岁月里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太多激情。只有静谧的心灵,沉淀的经历,还有抛却脑后的记忆。

  只有痴痴的等待,不知道爱情那一刻的到来会有多久?

  只有痴痴的等待,不知道与亲人团聚的日子在哪一天?

  只有痴痴的等待,不知道哪一天清澈的双眸看透自己坚强外表下那颗脆弱的心?

  只有痴痴地等待,不知道幸福的距离是否在拉近?傻傻呆呆的等,让人眼角有泪的看着。

  远远地望着松是如此的倍感亲切,就像久违的亲人,又仿佛是红尘中唯一的知己。

  松的身边,河水毫不掩饰它的热情,依旧奔放的流淌,然而松却痴迷的静立于天地间。

  松静静的姿态如此迷人,松远离尘世的繁华,脱尽凡世的纸醉金迷,散尽尘封的记忆。

  松痴迷的在等待......

  每一个黎明,有晨露的陪伴,夜雾凝结为露,晨露玲珑剔透,呈现出阳光温润的光泽。松也呈现出它倔强的迷人的孤傲身姿。

  每一个白天,白云总是悠闲的漂浮于湛蓝的天空,松依旧挺拔的站着,从不改变身姿的站着。阳光下松呈现着古典的美,不妖艳,不扭捏。

  每一个夜晚,松感受着风的抚摸,散发的却是月的光辉。享受着夜的寂静,松的梦尽情盛开在繁星点点的夜空里,美丽而凄凉,掩饰不住淡淡的忧伤。

  描写晚上景色的小散文二

  窗外

  “昨夜的风雨给今日的早晨戴上了金色的皇冠”,此时,已点亮自己的灯,

  翻开,吟唱他们的话语“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

  推开窗,夜幕已低垂,遥望深邃的星空,点点的繁星好似颗颗明珠,镶嵌在天幕下,闪闪地发着光。星儿躲躲闪闪,因为云彩给他们披上了隐形的皇冠霞帔;月儿此时是恬静的,安详的,却未见她的出现;枝头上遗留的片片树叶,在秋风的抚摸下,沙沙作响;咕咕鸟何时会来临,驻足枝头,咕咕地唱着“秋风的落叶”??

  依傍书台,倾听音乐的诉说,凝望星空的呼唤,夜已朦胧:琵琶独奏,古筝相随,长箫相依,只为千呼万唤中“琵琶半遮面”的容颜;千寻万盼,只为倾恋在“天涯共此时”的明月;慢慢悠悠,独上楼阁,阑珊处,伊人倾述心中不能说的云的思念,风的牵挂!

  我把自己的心之殇轻轻地浸入这沉默的时刻中,盛满水的杯子,亮晶晶的穿透着静寂的空间,在三维空间中折射点与点之间的距离。我独自在点点中蹒跚,徘徊??

  谁在这暗寂中跟随我的影子,我彷徨,于是呐喊,立刻尘土飞扬,掺杂着小精灵们的嬉戏打闹声,枝头的喜鹊左顾右盼,草丛中的小狐狸东张西望,小驯鹿躲在大菩提树的后面,小麻雀在枝头唧唧咋咋,穿梭林间,小青蛙在荷叶上蹦来跳去,夜莺哼着小曲??大象用长长的鼻子吹着欢迎的号角。

  他们可爱,清新,就像刚出生的婴儿一样闪烁着甜美,清澈的眼睛??露珠不停地抚摸着大地上的`孩子,播散在这片勃勃生机的玉盘中,晶莹剔透,汇集梦一般的眼睛??

  在这困倦的夜里,夜就像黑岩一般的黑??呵?小小的萤火虫却把黑夜装饰的璀璨夺目,星星点点的光环汇集成梦的海洋,波澜起伏,月光石子铺满这片美丽的方土??

  此时十二点钟拉上夜幕,盖上白日的倦眼。大菩提树下,琵琶独奏,古筝相随,长箫相依,露珠与精灵伴舞,豆大的露珠落在玉盘中,滴滴答答的,美丽的鲜花含

  苞待放,就像一个很羞涩的少女,在清风中摇摆着她婀娜多姿的纤细身躯,亭亭玉立的站在玉盘中,可爱,甜蜜??

  “七八个星在外,两三点雨山前”菩提树下,溪水伴游鱼,潺潺水声流过溪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听取蛙声一片”,一场盛大的夜宴让人如痴如醉,如幻如影,我便是席下唯一的观众??

  我听着美妙的声音,观看载歌载舞的表演,顷刻间,侧榻而卧,疲倦的睡眼让我渐渐地入睡,她唱着歌走来,坐在我的身边,而我没有醒来。在梦中,她的气息,接触了我的睡眠。这该死的睡眠,让我在她的歌声中沉睡,连绵中露珠的影子遮掩了整个白天,为什么我总看不见她的面,忽然泪眼盈眶,连呼吸都是痛,我只是怔怔的坐着,想象,拼凑她的容颜,收藏她的微笑,整理她的心情??

  轻轻雨伞,淡淡黄昏,幽幽飞云,青春岁月啊,让我能回到当初的心境里,秋风落叶,悄悄地来,一天一天的我们学会.

  描写晚上景色的小散文三

  九月初,树远端的枝丫上的叶子略微泛黄,还未见飘落,这个季节的风,不像印象里的春风那么狂躁,刚过完春节贴的对联,在一阵风呼啸而过后居然只剩横批了。夕阳映红了沙林的每一寸土地,斜阳不温不火的映射在沙林的水库上,大自然巧夺天工的手法构造出了一幅“一道残阳铺水面,半江萧瑟半江红”的美丽画卷。

  这沙林特有的画卷,因为这里不仅仅有水和晚霞的天衣无缝的完美组合,还有沙漠和晚霞的组合,一行平行的足迹,不一会就渐渐变的不再清晰,走向沙包顶上眺望,当晚霞渐渐浮现在你的眼前的时候,那种炫丽的颜色是与无尽的沙漠边缘连在一起的,对于内心的震撼不是在于炫丽的颜色,而是在于晚霞与沙漠的无缝对接和晚霞形态的变化莫测。

  沙林的晚霞,应该是祖国边关最晚落下那一轮太阳,当斜阳渐渐接近地平线的时候,眺望着这西方渐渐火红的苍穹,凝聚这夕阳的变化莫测,任夕阳肆意流淌着惊艳的霞光,心中的万千思绪,与霞光交融,和霞光一同灿烂,仿佛有天人合一的心境,身边所有的世俗往事都置之度外,慢慢的等待着霞光的消失。

  霞光映红了半个天际,及时再美,所有的美也只是留在了人们的心里,只有整齐的白杨林能够体会晚霞的心境,夕阳透过树叶是一种暖洋洋的画面,而晚霞映照着树叶,仿佛将沙林的夜空都将点燃,那艳丽的晚霞内心深处似乎有团火焰,旁边的柏油马路上也是瞬间变成一条万道金光铺洒着的星光大道。夜终究还会来袭,美丽的画面总是那么短暂,对于生活的味道也是如此,夜的来临吞噬了沙林的一切,所有美丽的画面都是昙花一现。

  大自然这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魔术师终究会把美丽的晚霞,制造一些瑕疵,让人留恋,留恋晚霞的炫丽,留恋晚霞的短暂,留恋夜的无情,但身边的一切都将是我们要去面对的生活。生活或许会很平淡,但是平淡味道总是那么不温不火的在延续着,轰轰烈烈的感情终究会消失在夜的宁静。

  “落霞与孤鹜起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终究会消失在秋的风中,秋去了,还会有冬的景色。

  描写晚上景色的小散文四

  广西崇左市宁明县山青水秀、人杰地灵,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境内除了世界闻名的花山岩画,更有诸如蓉峰塔之类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观。人说到宁明去登蓉峰塔会增加正能量,绝非误导和戏言。

  蓉峰塔确实不凡。

  在县城西北郊外一望无际的田野上,在环抱有情的明江河畔,一座宝塔矗立于天地之间,一株华盖般的大榕树紧靠塔旁,榕塔相拥,风雨相伴,阅尽数百年沧桑,见证着古镇宁明的巨变。宝塔东北面千米外,有一个富于神秘色彩的东湖,湖光粼粼,映照塔尖。西北方几十里外呢,花山千年岩画栩栩如生,与宝塔遥相呼应……。周遭远近的自然人文景观,都在登塔眺望中尽收眼底。的确,宝塔像利剑,时刻呵护着这里的日新月异;宝塔像巨笔,永远记录着这里的云卷云舒。亲近宝塔,是一种幸运。你会感到这一人文景观的历史底蕴和凛然正气,对比出个人的无知和渺小。更有趣的是,宝塔有着启迪智慧和激励创新的效应。

  这就是始建于清道光初年的蓉峰塔。蓉峰塔由清朝知州伊枕云筹划。历时30年方能建成。清代本地名士黎申产编辑的《宁明州志》(由中国台北市的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清光绪九年原刊)卷下祠庙篇中(第115页)记载:“……蓉峯塔在城北,道光初伊枕云明府莅任,自谓精于形家,亲出郊外相视点此穴,以培植风水,中祀财神,再上一层祀关帝,再上一层祀文昌,再上一层祀魁星……”由此见出修建者那种崇文尚武、祈财纳福的惠民愿景,其实也迎合了壮族人民的传统文化和心理诉求。更何况那是出于精通风水的知州之手,则更现出塔的神奇神圣了。

  另有本县谢姓的老师考证,他在《蓉峰塔兴建缘由及其翰墨解释》文中认为,清雍正以前,宁明县城本来有一座古建筑物叫临清楼,是“桂南八古”之一。旧址在现今的县人民医院住院部,其建筑富丽堂皇。但是雍正皇帝大兴文字狱,对临清楼望文生义,认为“临清”者,清朝临时做皇帝也,下诏拆毁,从此临清楼不复存在。到了道光年间知州伊枕云走马上任才大兴土木,但要建的是塔不是楼。原因是宁明的文人太厉害,自改土归流以来,新官上任者凡政绩不佳或中饱私囊,文人必上书告状,被告倒的州官屡有出现。伊枕云上任后便请来了一位地理先生,地理先生说,宁明州城这个地方形状很像一张荷叶,别名也叫荷城,……洪水一来,县城更像一张平湖秋叶在水中浮动,作为一州之长很难站稳脚跟,因而形成“文人多告状,州官常下台”的现象。要想稳住县城就搞一个建筑物象征竹篙,插住荷叶以稳定江山。于是伊枕云决定建塔不建楼。塔名不能再用临清旧名。县城既像荷叶,有叶必有花,应该用荷花的别称芙蓉,但是建成以后塔身又极高,像一座山峰,要两者兼顾,叫“蓉峰塔”很合适。塔上的翰墨皆是本地举人黎申产的佳作。

  ……五四运动以前,蓉峰塔的每一层都有一尊神像,每一尊神像的动作都配合该层的匾额。……

  对于蓉峰塔,《宁明县志》记得更是详尽:“蓉峯塔在县城北郊。其西侧有榕树一株,在千米外有一东湖。远眺高塔亭立,耸入云表,巨榕婆娑,浓荫华盖,塔榕互映,相得益彰。

  此塔建于清道光初年,为知州伊枕云筹划。历30年方建成。塔身5层,一层匾题“蓉峰塔”,大门两边书对联:“蓉承岳峙千重艳,峰接奎垣万丈光。”层高6.2米,大门正对的内壁面,绘壁画一幅,今已不辨;二层题“珠联”,层高6.85米,壁画苍龙布水;三层题“璧合”,层高7.25米,壁画彩凤企立;四层题“梯云”,层高6.85米,壁画瑞鹿含灵芝;五层题“取月”,层高10.68米,壁画金鲤朝龙王。塔顶装饰木葫芦,高3.85米,加上2.76米露地塔基,整塔高43.44米,蔚为壮观。旧传夕阳西照或皓月西斜时,塔尖影可及东湖,恰如秀笔蘸墨。光绪十八年(1892年),塔顶葫芦被雷击毁,遂成秃头。塔内有通梯达各层。各层壁内体虱颇丰,惟无专管,略见杂乱。民国间日军陷境后,各层铺板被盗,以后扶梯亦毁,不可缘登。建国后,1983年县政府拨款修理,用水泥钢筋代替木料,修复各层铺板和扶梯,并重新修葫芦顶(加装避雷针),恢复原貌,现已可供游人攀登游览。”……

  几百年来,蓉峰塔历尽沧桑,仍然巍然屹立,他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焕发出独特的风采和魅力,那委实是宁明人民的一大幸事。而今,随着一条宽阔的水泥大道铺设开通,更给心仪的人们提供了诸多便利。无论是春风夏雨,还是秋霜冬雪,总少不了游客闲人在那里来来往往,去寻求宝塔的荫护和赐福,收获一份心灵的慰藉。

  游览蓉峰塔,人们可以从县城西北往前三五里,穿过田垌,绕过鱼塘,呼吸着原野的清新气息,便来到蓉峰塔下、老榕树前。那真是个休闲游览的好去处啊,且不说那榕树浓荫里百鸟的吱喳争鸣,也不说清风摇动树叶时的沙沙梦呓,单就宝塔四周久经风雨吹打留下古旧的斑痕,就会让人读出岁月的沉重。尤其是那些被时光侵蚀的青砖,以及榕树下那些被虫兽损伤的老根,似乎都在向游人诉说着坚强和磨难。正是这种坚强和磨难,感召了络绎不绝的游人。

  蓉峰塔的东西北三面,近处是一马平川的田野,那里有水稻、甘蔗、香蕉以及各种时鲜蔬菜诸如此类的农作物,那些富有亚热带气候特征的农作物,随着四季生长成熟。于是放眼望去,绿的碧绿、油绿,黄的金黄、浅黄,色彩缤纷且富于层次感,全都如诗如画。塔的南面,是数亩的鱼塘,鱼塘边沿浅水处,是莲荷的王国,春末夏初,荷叶田田,荷花竞放。荷叶下蛙声阵阵,莲花上蜻蜓款款。晨光初照,那里的主人便撑着竹筏,在塘中撒开渔网,嘴里不时哼唱起宁明的《迎客歌》……,此情此景,一幅壮乡网鱼图便活生生的出现在眼前。

  蓉峰塔就这样耸立在田园风光里,何等壮美、风流。

  古往今来,城里的居民视宝塔如神灵。他们迎着朝阳,或轻车前行,或安步当车,汇聚到这一城郊景观游览,去无偿享受自然的馈赠,与大自然进行友情交流抑或是心灵对话,把生活的烦恼过滤,然后升华成一种人生的智慧。他们披着月色,或结伴而行,或独自徜徉,会合在这一人文古迹,接受历史教诲,在郊游中完成文明传承抑或是心灵洗礼,将世俗的慵懒更新,然后激发出一种创新的力量。

  外来的游客,他们洗却征尘,便可马不停蹄地前往,由一路田野风光相陪,然后到大榕树浓荫下纳凉休憩,细细研读宝塔巍巍的雄姿、古老的青砖、古朴苍劲的门联乃至古塔的文化底蕴。倘若幸运的话,他们还可以进入宝塔,拾级而上,登高远望,感受四面风物的拜贺,接受来自宝塔默默地荫佑和祝福。

  游览过宝塔的人们大都感慨万千,一位髯须飘逸的老者曾经赞叹说,这并不是简单的人文景观,更是占得天时地利的风水宝物,它能为当地居民消灾添福,催出兴邦济世的人才。

  是的,宝塔给宁明人民带来了福祉。宝塔建成以来,宁明因此英雄辈出。诸如抗法名将黄守忠、近现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先驱农实达、新民主主义革命先驱易挽澜、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黄子荣、甘湛泽、铁血抗日名将周元,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陆新……。宁明从此人才济济。诸如清代壮族诗人黄焕中、黎申产、黄体元、农嘉廪、农赓尧、农樾;著名物理学家郑建宣,著名电机工程专家甘澄泽,著名水利工程专家甘怀义,著名传染病学家甘幼强,著名船舶机械专家陈邕麟,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原所长郑志鹏,著名造船专家陈信隆……。于是,蓉峰塔历来是本地诗人吟颂的对象。

  清代壮族诗人黄焕中《蓉峰塔》诗曰:“岿峨宝塔倚江滨,曾费经营数十春。蓉以为峰占地利,荷堪作叶障城阃。半空铃语风声远,四季物华一望新。我欲题名何处听,挥毫不屑傍他人。”

  清代廪生陶赞勋有《九日登蓉峰塔留题壁上》二首:“叨陪名士共登高,俯仰乾坤兴益豪。莫漫酒酣轻落笔,刘郎自昔不题糕。”“征鸿天半去匆匆,景物萧条感慨中。怅望云山空目断,滕王何处一帆风。”

  清代诗人农保谟有蓉峰塔题壁一律:“十载归来双鬓改,青山依旧傍江村。重游古塔层霄耸,独上云梯万象吞。远浦木棉烘有色,近城芳草断无痕。金身对峙沦荒土,法眼何人识化源。”

  清诸生甘尚贤有蓉峰塔题壁一首:“独上云梯眼界空,层峦低列隐迷濛。峥嵘耸立红尘外,突兀长凌碧落中。远浦斜阳归倦鸟,断云秋影渡征鸿。不堪兵燹萧条后,剩得玲珑八面风。”(见于《宁明耆旧诗辑》)

  今人吟颂蓉峰塔的诗篇更是常见常新,不一而足。正因为有古今文人的诗赋,更给神圣的蓉峰塔浓厚的文化底蕴和文明异彩。

  我曾有幸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登上蓉峰塔,那正是秋高气爽的时节,夕阳返照,晚霞满天。我与两三文友相邀前往,扶梯而上。我们站在第五层“取月”,心怀着在事业上能够实现“折桂”的梦想,环视四周景观,面对八面来风,顿时踌躇满志,为鲤鱼跳龙门而信心满满。此时夕阳徐徐西下,景色变得如梦如幻,忽然间,位于东北不远处的东湖熠熠生辉,变幻出“秀笔蘸墨”的美景……

  俱往矣,唯独蓉峰夕照,依然是绝美景观,永远存留在宁明人民的心间。

【描写晚上景色的小散文】相关文章:

描写秋天的景色的散文04-12

描写江南景色的散文01-31

描写环境景色的散文01-31

乡村的景色描写散文01-31

描写台湾景色的散文11-23

描写秋天景色的散文11-19

描写秋天的景色小短句04-23

描写秋天景色的唯美散文10-14

描写初春景色的散文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