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中秋节的杂文

时间:2021-03-20 11:25:27 散文杂文 我要投稿

中秋节的杂文

  中秋节是传统的节日,大家一定非常期待中秋节的到来吧!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中秋节的杂文4篇,希望能帮到大家!

中秋节的杂文

  《醉夜》

  中秋总是让人心存感伤和激动的。在我的脑海中,总是浮现着与家人团聚的时候,一起吃完饭,一起吃月饼,一起围在电视机前看着电视的画面。这一幅一幅的画面印在我的脑海,强忍的泪水不争气地落了下来。

  今夜的月,十分暗淡;今夜的风,寒侵肌骨;今夜的我,好想一个人独醉。喜欢一个人在一个角落里让我有一种想独醉的冲动,或许真的醉了,千般愁绪,万般无奈就会一甩而去,或许真的醉了,心也就此不再累了,而烦恼也就会如烟般消散……

  一杯杯烈火压进嗓子,滑进身体的每一个角落,此刻,只想这样不停的把浓浓的火一般的热情灌满整个心扉,染透所有的神经,让自己可以忘乎所有只想醉一回。醉了,醉在夜色缠绵中,醉了,醉在秋水无痕里,我醉了,是真实的醉了,可是醉了的自己却真实的痛了,痛的一塌糊涂……

  这清冷的夜,这空空的酒杯,让我饮尽夜的黑;一醉方休后却还是那么伤感;这醉后之夜又何时到清晨……

  那灯缓缓地飘移在夜空中,夜便暖暖的流动着,经过头顶处,又幻化成红艳艳的,渐渐地愈飞愈高、愈飞愈远时,调皮的你,还不忘眨巴眨巴几下眼,这才消失在那沉沉的天幕孤里。

  独的你,是向北飞的,团圆之夜,你也想家了吗?

  《花妖》

  今又逢中秋,与往年不同。往年月圆佳节时,母当为饼食我。今日却独倚城墙,望明月。

  忆往昔,不忍低低啜泣。

  儿时至中秋月圆夜时,母亲亦教导:“妖儿,母愿汝而可贤,若汝而有贤矣,则与中秋夜之月也受万人属目矣。”

  母亲,妖儿未能如您所愿成贤,却在这巍巍皇城中为后为妃。

  今独望一轮圆月,宫娥端盘而来,言:‘‘娘娘,娘娘,中秋之时欲食宫饼,请尝其旨否。’’

  取一宫饼,置于口中,细细味。宫饼虽善,却又怎敌得过母亲亲手之饼?

  行至御园之湖,放莲灯火。

  忽闻一声‘‘妖儿。’’

  是帝王,他怎于此?

  不解,仿佛无意一般,神色间却是深以为然,缓缓言:‘‘君怎至此?君若非与宫宴欤?’’

  帝言:‘‘宫宴毕矣,至御花园转,遇有汝矣。’’

  偶遇?呵,不免有些失落。

  卧于其怀,言‘‘君可否陪臣妾共放莲灯?’’

  帝点头,其意可。

  莲灯已后,与君并肩坐赏月,言:‘‘故但适遇我耳,君心中可有妖儿?’’

  帝嘴角勾弧,道:‘‘吾心固有之矣。’’

  话虽如此,其心何心也?吾又怎知?呵。后宫佳丽三千,帝又怎会独宠我一人。罢了,怪就怪我将心至于帝。即是要为皇后之人,倒是也该随帝心,顺民意。

  中秋之夜,宫中设宴,满桌的贡果与宫饼。

  仰头望天,漫天星星,空中一轮圆月披纱。

  或许此时,广寒宫中嫦娥思。

  或许此时,多人望月念故乡。

  帝君,不知你心,是否有我?

  母亲,中秋佳节,你可快乐?

  中秋佳节本是团圆之夜,又有多少女子像我一般,困在宫中,思乡?巍巍皇城,红瓦黄砖,困了多少女子?煞了多少年华?拆了多少姻缘?

  《冷粤笙》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著名诗人苏轼流传千古的佳句,而每当我们读起这句诗时,他又会使我们不由自主的想起八月十五。

  而中国地缘广大,人口众多,风俗各异,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并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银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当地还有中秋吃芋头的习惯,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这固然与农事有关,但民间还有一则流传广泛的传说:1279年,蒙古贵族灭了南宋,建立元朝,对汉人进行了残酷的统治。马发据守潮州抗元,城破后,百姓惨遭屠杀。为了不忘胡人统治之苦,后人就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以此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 中秋夜烧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还要用砖块砌成,约占塔高的1/4,然后再用瓦片叠砌而成,顶端留一个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点火燃烧,燃料有木、竹、谷壳等,火旺时泼松香粉,引焰助威,极为壮观。民间还有赛烧塔规例,谁把瓦塔烧得全座红透则胜,不及的或在燃烧过程倒塌的则负,胜的由主持人发给彩旗、奖金或奖品。据传烧塔也是元朝末年,汉族人民反抗残暴统治者,于中秋起义时举火为号的由来。

  江南一带的民间在中秋节人习俗也是多种多样。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肥而不腻,味美可口。酒后必食一小糖芋头,浇以桂浆,美不待言。“桂浆”,取名自屈原《楚辞少司命》“援北方闭兮酌桂浆”。桂浆,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后采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妇女手巧,把诗中的咏物,变为桌上佳肴。 南京人合家赏月称“庆团圆”,团坐聚饮叫“圆月”,出游街市称“走月”。

  明初南京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筑朝月楼,皆供人赏月,而以游玩月桥者为最。人们在明月高悬时,结伴同登望月楼、游玩月桥,以共睹玉兔为乐。“玩月桥”在夫子庙秦淮河南,桥旁为名妓马湘兰宅第,这夜,士子聚集桥头笙箫弹唱,追忆牛渚玩月,对月赋诗,故称此桥为玩月桥。明亡后,渐渐衰落,后人有诗去:“风流南曲已烟销,剩得西风长板桥,却忆玉人桥上坐,月明相对教吹箫”。长板桥,即原先的玩月桥。 近年来,南京夫子庙已重新修葺,恢复明清年间的一些亭阁,疏浚河道,待到中秋佳节时,就可结伴同来领略此地的玩月佳趣了。

  一些地方还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习俗。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外,还有香港的舞火龙、安徽的堆宝塔、广州的树中秋、晋江的烧塔仔、苏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

  中秋除了这些必不可少的习俗以外,圆圆满满的月亮也是一大看点。

  中秋的月儿散发光芒,撒下皎洁的月光,那么温柔,如轻纱一般,映出了我惨白的笑脸。人们说太阳火热,我说月儿幽美;人们说太阳生机,我说月儿恬静;人们说太阳光芒万丈,我说月儿月色柔和;人们说太阳金光四溢,我说月儿满月生辉;人们说太阳灿若锦绣,我说月儿清辉四射!原先我不懂,不懂中秋月儿的美,只是觉得比平常的月亮大了圆了。现如今我因学业孤身在外,又是一年中秋,望着天空中一轮明月,突然懂得只是象征圆满。柔和似絮,轻均如绢的浮云,簇拥着盈盈的皓月冉冉上升,清辉把周围映成一轮彩色的光圈,有深而浅,若有若无。不像晚霞那样浓艳,因而更显得素雅,没有夕照那样灿烂,只给你点淡淡的喜悦,一点淡淡的哀愁。那是属于离乡人的一缕哀愁;那是属于因着工作不能与家人团圆的一缕哀愁;那是属于从来就不知团圆是何的一律哀愁!

  《中秋节的情思》

  “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我国传统的农历八月十五中秋佳节即将到来。我望着逐渐丰盈的黑幕上那轮皎洁的明月,无限的情思涌上心头,既有喜悦、祥和之情,也有凄婉、惆怅之愫。

  记得小时候我们兄弟姐妹特别盼望中秋节的到来,不是因为那一天天上的明月最圆、最亮、最美丽;而是在那一天我们可以吃到和月亮一样圆的月饼,我们真是垂涎欲滴。那时的月饼吃起来是那样的好吃,吃起来感觉是那样的香甜无比,仿佛从嘴里一直香到心里。

  在那个经济拮据的年代,作为农村孩子,平时是万万不能吃到月饼的,即使在八月节那天,往往也仅能吃到一块半块月饼。“物以稀为贵”,平时吃不到,才自然觉得好吃。依稀记得那时父母只吃半块月饼,结余下来的半块给我和妹妹吃,姐姐哥哥没有享受到特殊的待遇。那时候我真是稚嫩、愚笨,竟然没有体会到父母那份浓浓的父子、母女之情,我们天经地义地多吃上半块月饼,竟然一句感恩的话也没说。

  依稀记得那时候我家过中秋节,除了吃月饼以外,我们往往还能吃上一顿母亲亲手包的素馅饺子。我们兄弟姊妹五人年龄每人相隔都是一两岁,吃饭的时候,我们坐在土炕上团团围着长方形的饭桌,就像屋檐下营巢里的雏燕等着燕妈妈喂食一样。父亲在吃饭时很是随便,只要家里没有客人,我们孩子们几乎都是先吃,爹妈一点也不嗔怪我们。

  当母亲端上一盘热气腾腾的饺子时,我和妹妹心急,我们不等姐姐给我们夹,自己就伸出小手去拿。由于刚出锅的饺子太烫,我们往往刚拿起来,就烫得忍受不了,不得已把刚刚拿起来的饺子又扔下,嘴里还发出嘘嘘声。大姐和二姐笑吟吟地说:“馋猫,别急,太热,等晾一下,姐姐给你们夹”。等爹妈也上桌后,一家七口人一起吃饺子的情景,那真是其乐融融,让我终生难忘。虽然饺子馅里没有肉,但比起今天全是肉馅的饺子都感觉要好吃多了,香多了。因为平日里我们吃的都是玉米面馍馍,高粱米饭等粗粮,很少能吃上一顿饺子,即使是素馅饺子也是非常难得。

  那时的八月中秋节,一家人团团圆圆在一起,真是觉得满满的幸福,甚至忘却了生活的艰难和晦涩。有时候,我真希望回到那个年代,我们永远都不要长大。

  时光荏苒,月圆月缺,对于每个家庭来说不是每个中秋佳节都能永远地团团圆圆。大姐高一那年,因为感冒发烧,由于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后来竟然转变成了急性脑膜炎。做完手术后,在午夜十分,大姐突然病情恶化,我的亲大姐便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大姐是我们姊妹中最有才气和灵气的一个,她的去世对父母打击太大了,爹妈真是悲痛欲绝,我们几个弟弟妹妹也是伤心欲绝。父女连心,母女连心,手足情深。世界上最悲伤最难过的事情,莫过于亲人的生死离别,何况大姐当时还是含苞待放的花季少女呢!老天真是无情无义,残忍无比,活生生地夺去了一个16岁花季少女鲜活的生命。

  那年的中秋节,爹妈破天荒地多买了几块月饼,但父母脸上却缺少了往年的那份浓浓的欢乐,脸上多了淡淡的'忧伤。我感觉似乎那年的天上明月也没有往年的丰盈、皎洁,月光也不再温馨、璀璨,而是显得格外冷清、落寞。往年月圆人全,今年人不全月也不圆了。“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婵娟或许也懂人情世故,也有悲天悯人之心。

  时间的车轮依旧转个不停,长江黄河的水依旧一刻不停的日夜向东奔流,每年中秋佳节的圆月依旧悬挂在空中。“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记得我上高一的那年,是在学校过的中秋节,学校给我们每个学生发了一块月饼。不知为什么,此时望着天空皎洁的明月,我的心里却陡然升起一股莫名的怅惋,也是我平生第一次有了思乡之情。当时自己特别牵挂在家的父母是否也能吃上月饼,我想那年的中秋节,家里一定会寂寞冷清很多,因为我和妹妹都离家在外读书,姐姐和大哥也已经各自成家另过了,家里只剩下了爹妈两人。后来“十一”放假回家,家里居然还留着几块月饼,爹妈担心我和妹妹在学校没吃到月饼。当我们吃着和以往同样的月饼时,心里却充满了异样的感动,心里充满了浓浓的暖意,眼睛也有些湿润。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在以后的经年里,一家人团团圆圆在一起共同享受佳节的时光越来越少,我们的年龄也一天天增长,父母也一天天在桂花花开花落中逐渐老去,团圆的中秋佳节一时也蒙上一层阴影。

  儿子出生后,开始和我们一起过中秋节了,可是我发觉儿子对月饼不是十分感兴趣,大概是因为他平日里时时可以吃到月饼的缘故吧。在中秋节那天,需要反复催促他,他才勉强吃上一块。不单是儿子,我也感觉如今精美的月饼却没有小时候的月饼那么好吃了。大概是时代不同了,生活条件今非昔比,如今我们天天吃的都是细粮,几乎顿顿菜里都有肉。时光不能倒流,我们再也回不到过去了,一切逝去的光阴也成了永恒的回忆。可惜儿子这一代人永远体会不到我当年对于中秋节的渴望心情。

  幸好我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到了中秋节,我们一家人聚集在一起,又能其乐融融。尤其我父母看到他们自己的孙子生龙活虎的样子,他们的脸上又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一家人三世同堂,其乐无穷。多么可贵的一段时光啊!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感觉到,和亲人们在一起快乐生活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人生的一切尘封往事,名利地位和金钱都不重要,没有亲人的陪伴,再多的钱,再大的权力,再高的地位,也只是过往烟云,终究随风而去。一个人在金砖里过中秋佳节也只能感受到寂寞、凄凉和悲哀。

  一个人要懂得学会珍惜曾经的拥有,善待亲人朋友,善待他人,才会让自己的幸福长久些。三年前父亲撒手人寰,这成了我永久的伤痛,每每月圆之夜,我都会想起父亲的音容笑貌。睡梦中和父亲相聚在一起,多么令人欢愉;可是梦醒之时,却又那么伤感、凄凉。

  如今儿子在外地读大学,也要在那里独自过中秋了。我和爱人反复提醒他中秋节一定要吃月饼,他竟然有些不耐烦,说他会照顾好自己,不用我们惦记,反而提醒我们多注意身体,他还特别关心他奶奶的健康状况。也许儿子还年轻,并未能深刻体验到作为父母的对子女的那份无限牵挂,无论孩子长到多大,在父母眼里都永远是其孩子。

  中秋节的脚步近了,黑夜苍穹里的月亮也越来越圆了,桂花之香也越来越浓了。我和爱人早早准备好了月饼和水果,并提示母亲想吃就吃吧,并非一定要等到中秋节的那天。

  不知道为什么,我现在有点害怕看到静静的夜晚天空中的皎洁明月,因为看到明月,我就会想起自己小时候故园那盘大圆月,我就会想起升入天堂的大姐,想起九泉之下的父亲,想起长眠于地下的祖父、祖母等所有逝去的亲人,也会想起那些为革命事业英勇牺牲的先烈们,也会想起被朵朵浪花淘尽的那些为人类做出贡献的先人们!

  沧海横流,岁月悠悠,月缺月圆,人世沧桑。我只能祈福所有善良的人们,所有炎黄的子孙,不论身在何处,都能心系故乡,都能一同欣赏到华夏的美丽月光。

  明月千里寄相思,碧波万顷传情意。举起一樽桂花酒,吟唱一曲苏轼的《水调歌头》,品尝一块清香的月饼,和父母、妻子儿女一起,和普天之下所有龙的传人一起共度欢度我们传统的中秋佳节吧!

【中秋节的杂文】相关文章:

杂文01-18

杂文01-18

杂文,杂感03-18

杂文随笔11-04

经典杂文:暴雨12-06

横幅杂文随笔05-16

晚安的话杂文03-19

细说杂文散文04-01

散文欣赏:杂文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