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散文的特点

时间:2024-06-07 18:09:28 散文杂文 我要投稿

散文的特点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散文吧?散文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写散文,多数时候都离不开事件。如何写一篇“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散文的特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散文的特点

散文的特点1

  散文诗有三个特点:

  1、篇幅短小;

  2、具有浓郁的诗意;

  3、形象生动又蕴涵哲理。

  由此看来,这是一种短小精悍,自由灵活,便于描绘,长于抒情,具有浓郁诗情画意的文体。

  那家伦先生认为:散文诗不象一般新诗那样有较严的.格律,它不分行、不压韵,可既然是诗,必须具备诗的最主要的基质:感情必须强烈,想象必须丰富,意境必须和谐。

散文的特点2

  散文诗,是介于散文与诗之间的一种文体。是诗的散文,散文中的诗,说到底,还是精短的、有着内部韵律的、文字精美的、哲思的文字。散文诗是一种独立的文学体式,是诗歌大类中的一个成员。

  1.诗:韵文;讲求句式关系的基本规定性;一般说来,长度上受到限制。

  2.散文:无韵文;不讲究句式关系(所谓单行散句是)。一般说来,长度上比诗受到的限制要小。

  3.散文诗:或韵或散;句式通常短小;篇章长度通常短小。

  形式上的区别我认为就是这样的。另外,还有题材上的区别、写作方法上的区别、风格上的区别等等。体会它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散文诗是散文还是诗?有人说,是诗;有人说过是散文。当然重要的不是文章的结构方式,重要的是它自身的写作和表达方式。虽然它具有散文行文的特点,但他的精髓依旧需要用诗歌的语言和思维来完成情感的表达,如同青蛙,陆地可以开阔它的视野,但它终生还是离不开水,诗歌就如同散文诗的水。

  散文诗比散文“内容更精辟,诗情更浓烈,篇幅更短小,语言更优美,意境更深远”;它比诗歌“表现更自由,思维更活泼,联想更丰富,舒展更自如,情感更和谐”。

  因此散文诗姿态横生,不受格律和韵脚的束缚,它是自由灵活的散文形式与精湛优美的诗意内容的有机结合体,兼二者之长,更重于形式上散文一样的无拘无束,更长于内容上诗一样的抒情言志。可以说它是凝练的散文,自由的诗歌。苏联散文诗作家普列什文说:“我是带着自己的诗走进散文!”可以说概括了散文诗的特点!

  如果说大海是诗,海滩是散文,那么,贝壳应该是散文诗;如果说太阳是诗,月亮是散文,那么星星应该是散文诗。在散文和诗歌的两个空间,散文诗的连接作用是不可以替的,是一条连接两大文学形式的清幽的小路。近年来,散文诗受到更多数人的喜爱,是因为这条路再拓宽同时,散文和诗歌的探索中,也正寻求着散文诗独有的自由和抒情。

  从文学的发展趋势与规律上看,文体的区分将越来越细,各种风格不可以兼容的地带,给了散文诗发展的空间。散文诗是世界性的,而‘且非常平民化的,中国的散文诗虽然发展不过几十年,但中国传统文学中“赋”的写作艺术手法得到了更充分的发挥和继承,因此中国散文诗还是有着自己的.创作特点和民族精神的。散文诗是一种新的独立存在的一种适合汉文化发展和实践的优美的文学体裁。

  从诗的发展看,从严格的格律体的产生到走向自由诗的过程,都伴随着散文诗的痕迹。而散文诗是自由诗的进一步解放,没有自由诗,是不可能发展散文诗的。

  从散文的发展趋势看,逐步走向分化,已经形成了各种独立的新的文体,议论性散文,演化为杂文;叙事性散文,派生出报告文学,抒情中的散文于诗歌中停滞于传统风格的流派相结合,产生散文诗是一种必然!

  所以说,散文诗的产生是文学发展的必然,它必将摆脱依附于诗或者散文的附庸地位,这是一片新生的绿色的土壤,这里有人文精神的种子,也有大自然的迤俪风光和清新的空气。

  了解散文诗要比了解诗歌容易和显与理解,也要比散文更多一分艺术光泽和吸引人们的情趣。对于写散文诗的人来说,了解散文诗与散文和诗歌的血缘关系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自觉地注意到从这两方面来吸取营养。想写好散文诗,注意散文的行文特点以及熟练地掌握诗歌的表现技巧,注意思维和语言的衔接,同样没有真实的情感,是很难写出好多散文诗的。

  散文诗是因为其内容重在一般为诗所集中表达的感悟过程而与诗拉上关系的。当然,有人说,这种现象是写作者造成的“文体侵权”,比较新鲜!

散文的特点3

  那么我们怎样来写散文呢熜瓷⑽囊牢牢掌握它的五个特点:

  一、时间跨度大

  散文不受时间限制,前可以远涉古代,后可跨及未来,又可覆盖今天。如秦牧的散文《土地》从今日的土地一片生机,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晋公子重耳狼狈出逃时手捧泥土感谢土地是上苍的恩赐。再如杨朔散文《荔枝蜜》,从小时候上树掐海棠花被蜜峰蜇了一口,写到现在的参观蜜蜂场。时间跨度很大,但却紧紧围绕作者要表现的主题没有让人感到丝毫的散乱。联想极丰富,文笔挥洒自如,极有感染力。

  写散文时可以根据散文的这一特点,扩大时间跨度,多充实一些有关事件,插入多组镜头,来增加散文的内容和色彩,使文章多姿多彩,知识性强。

  二、空间转换广

  散文既不受时间限制,也不受空间限制,天南海北,空间宇宙,无不可以包容其中。如鲁迅的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空间跨度从中国到日本,再从东京到仙台,又从仙台回到北京,接着又写走到厦门,空间跨度大,空间转换之多让人目不暇接,但写得层次分明,详略得当。把复杂的人和事放在每个空间里,有的随意点染,有的`泼墨描绘,错落有致,色彩斑斓。如果我们在写散文时注意到这个特点,就不大会犯单薄、贫乏的毛病。

  三、事件牵涉多

  写散文,多数离不开事件,尤其是叙事散文,事件是散文的“硬件”。许多好的散文有一个中心事件,以及烘托连带的一些与之有关的其它事件。如袁鹰的散文《井冈翠竹》,写井冈山的竹子做过武器杀伤敌人,做过竹筒盛粥,做过红军的扁担挑着中国革命从井冈山走到延安,走到北京。新中国成立后,竹子又被派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用场……事件多得让人应接不暇。

  四、表达方式活

  散文常用记叙、说明、抒情、议论、描写等表达方式。茅盾名篇《白杨礼赞》,

  就综合地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如文章开头就记叙和描写了汽车在黄土高原上奔驰看到的黄土高原的外貌,用抒情和议论点明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这些方式的运用,有力地表达了主题,使文章气势浩大,摄人心魄。我们在写散文时,特别要注意综合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使文章富有波澜。

  五、勾连全文巧

  散文的取材,可谓“杂乱”有章。既使散思路开阔,包容量大,又使散文紧紧围绕作者的意图而不“越轨”。秦牧说写散文最不能丢的是“思想的红线”。即用一个醒目深刻的思想,把看似散乱的一大堆材料,贯穿成文。若把这一个个事件喻作“珍珠”,真可叫做“红线穿珠”了。

  联想,在心理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回忆常以联想的形式出现,联想还有助于举一反三的推理过程。特别是在散文创作及其它样式的文艺创作中,联想有着增强作品艺术魅力的功效。散文家的灵感,看似偶然,实则必然,迁思妙得,得自长期积累。积累愈厚,愈发敏感。散文不是贵在触发吗?由此及彼是触发,对于目前所经历的事物,发现旁的意思,既是触发,也是联想。深厚的积累,有助于触发的深化。要将“诗魂”变为诗,要从触发达到构思,还必须发挥联想和想象。要将许多旧经验溶化、抽象、加以重新组织,假若没有一定生活积累做凭依,想象、联想的翅膀则是飞不起来的。客观事物总是相互联系的,具有各种不同联系的事物反映在作者的头脑中,便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联想——有空间或时间上相接近的事物形成接近联想(如由水库想起水力发电机);有相似特点的事物形成的类似联想(如由鲁迅想起高尔基);有对立关系的事物形成对比联想(如由光明想起黑暗);有因果关系的事物形成因果联想(如由火想到热)。

散文的特点4

  庄周是战国时宋之蒙(今河南商丘县东北)人,与孟轲同时或稍晚,才极高,学极博。然他又极端蔑视功名利禄,不求闻达,要求“适己任性”以自快,不愿受世俗的种种束缚。他之所以甘受贫穷,隐居遗世,主要因为他不满当时封建宗法制度的社会现实,厌恶虚伪的仁义礼智等封建道德说教,主张一切顺应自然,反对人为。其文笔汪洋恣肆、恢诡谲奇,最具特色。关于庄周文章的特色,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评价说:“著书十余万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言无事实,而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庄周的《庄子》一书从体裁看,属散文。其在文学方面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大量运用了含义深微的寓言。如《庄子列御寇》载有这样一段故事:“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其往也,得车数乘;王悦之,益车数乘。反于宋,见庄子曰:‘夫处穷闾轭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者,商之所短也;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

  庄子曰:‘秦王有病召医,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子其治其痔耶?何得车多也?子行矣!’”这两小段对话没有一句描写,却取得了传声绘神的效果。曹商得意地向庄子夸耀自己本领的神色,庄周对曹商的蔑视,对社会恶劣风气的针砭,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个寓言,生动灵活地运用了诙谐、谑弄、嘲讽的`语言,使读者从中获得鲜明、深刻的印象。

  《庄子》散文的第二个特点是:重视客观事物的细致描绘,善于运用比喻。如:“今世俗之君子,多为身弃生以殉物……今有人于此,以隋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让王》)

  高中课本中所选《逍遥游》的第一节,更是使用了大大小小的比喻。全文先以大鹏的高飞远举,引出一种惊世骇俗的逍遥境界,再用“蜩与学鸠”的迷惑和嘲笑,带出“小大之辩”的话题,最后将所喻示的道理用于辨析人的德行上,表现了对功名利禄和权势的蔑视,对摆脱世俗尘事羁绊的理想人生的渴望:“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散文的第三个特点在于他笔端流露出特有的至情至性,使他的散文浮想联翩,优美动人。《庄子外物》记的是庄子借小米的故事: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吾且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这个故事充分表达了庄周要保持个人精神上的自由与人格尊严及远祸全生的人生态度。

  从性情看,庄周怪诞而实严肃,旷达而实平易,无情而时时流露至情。他的怪诞、旷达,是对当时社会制度和世俗的仁义道德规范的消极反抗。他严肃、平易、细密而有至情。他的现实处境和性格,使他时时在探索人生价值、观察自然现象。他痛恨当时社会上的险恶、龌龊、狭隘、虚伪,渴盼得到精神上的自由与解放。常人认为最值得追求的,他不认为是实有。他追求的一种思想境界是:在处世上,也要求保持独立的人格和内心世界的自由。而现实生活却与他理想的社会生活相去太远。因之,他的思想感情上存在着种种矛盾。这些矛盾与幻想,构成他写作的动力,形成文学上的浪漫主义精神。“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始终者为友”(《庄子天下》)。这种超越世俗的生活态度,使他能够摆脱世俗礼教、习惯的束缚,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宇宙间飞翔。感情奔放、观察深邃,感受愈充分,其艺术概括也就愈深刻。庄周在想象中为自己展开独往独来的广阔天地,这是形成其独特艺术风格的重要原因之一。

  了解这些情况,对我们以后准确掌握庄周作品内容及从事教学,都是大有裨益的。

散文的特点5

  二月十七日拿到董爱民君装帧大气的个人文集《东边井儿》,《东边井儿》收录了他历年创作的散文、小说、诗歌。而他所写的散文,都是乡村题材的散文。

  近年来,西贝拉拉杂杂读了不少乡村散文,包括一些名家诸如韩少功、刘亮程等的。总体印象不深,或许说感觉不好,根本原因是“作”的痕迹严重,有的粉饰农村,将农村说成了“世外桃源”,将农民变成了不知秦汉的原始人类,有的笔伐农村,将农村说成了人间地狱,将农民写成了自私、无知、委琐的可怜虫,就因为不是自然书写,所以我将他们称为伪乡村散文。相对于爱民君的文字,他们的艺术性不可谓不强,文学性不可谓不高,然而常常使我愤然弃卷,因为我读出了“作”者们的不纯粹写作,也就是说他们的文字是写给不事稼穑的“智识”分子的,经不起农民的考验,这样的文字即使再漂亮,再用力也打不动我。

  在众多乡村文本中,董君的文字是我喜欢的一种,喜欢是因为字里行间饱含着深情,他的文字是真正为自己的乡村写的,写给他的乡亲亲人朋友看的`,用平视的角度书写、素描,真正将自己融入其中,没有一点儿知识分子对乡村的优越和隔膜。读他的文字,你会真切地感觉到他就在你对面跟你讲他乡亲、亲人、友人的故事,有泣有笑,一切都是自然状态。

  《石碑上》是我最看好的一篇散文,过去几乎所有的中国农村都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聚散地,不是屋里,而是室外。石碑上就是他们村的聚散地,作者戏称“乡下的老年人活动中心”,小聚地,大世界,反映的是全村的生存状态和思想动态,反映的是一个时代的中国农村现实,石碑上聚会的都是老人,凭他们的“坐具”就可以分出其家境的三六九等,“皮带马扎”的好于“铁管焊成”的,“铁管焊成”的好于“麻绳马扎”的,而“木板或木墩儿”的最次,倘若仅写于此,还不算有趣,有趣的百川老人,由于他“记性儿不好,常常把木板或木墩儿弄丢,于是,孝顺的儿媳就往他后裤腰上缝了一块儿旧羊皮。”他走路“悠着悠着,屁股后面的羊皮也随着一颠一颠地”,这样的文字是笑中带泪的,生动的,有内涵的,自然书写下才能散发出的品质。《石碑上》这篇散文有其价值取向和向上的精神内涵的,石碑中央的位子平时是留给村支书他爸的,然而有一次却被别人占了,原因是他的儿子不为民办事了,要拿集体的钱乱花了,于是石碑上便上演了支书他爸叫卖寿衣寿帽和支书向各位村民认错的戏,读到这里,读者便读出了《石碑上》的用意了(尽管这些情节处理时有些“硬”),董的文字是深情里藏着浪漫的。

  细节在一篇文章中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细节处理上,董君有其独到之处,他的细节应用往往恰到好处,给读者留下很深的印象。《母亲印象》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字,母亲养猪,每年过年的时候,都忘不了给猪吃三个饺子,她说:“一年到头啦,让它吃几个饺子吧,看它是多么听话呀”,“提起往事她总是双膝跪在炕沿上,两只不大的脚相互碰碰,磕掉灯心绒鞋上的土”,舅舅每次来我家,母亲都会给他做一碗“鞋底一样厚实的面条”,母亲说:“你舅舅是个苦身子,吃上生铁也能消化,吃上纸页薄的面条子打不了硬!”这样的细节朴素中有意味,意味里含深情。读《东边井儿》,不能绕过《家有芳邻》这篇文章,“狗脑”这个名字充满寓意,严格来讲,这是一个艺术人物,这篇文章可以作为小说读,但我更愿意相信这个人物在董的生活中的“完整性”,人脑是复杂多变的,狗脑如何,读过这篇文章会给你深思。

  语言是文章的载体,一篇文章的优劣语言至关重要,爱民君的语言有自己的特色,“文似看山不喜平”,叙述中他会冷不丁地蹦出一两句土话或土词儿,读者耳目一新,精神一振,给文章添了彩,更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皮大伯唱《福香妈哭福香爸》,“茅瓮里满来水瓮里干,牲口圈里打溅溅”,“枕头上拍了个圪窝,想起我福香爸那个模样”,这样的文字篇篇都不乏,细心的读者都可以找到的,就不浪费朋友们的时间举例了。

  爱民君的文章是不需雕琢的,只要提起笔自然记录,文章便充满了深情,因为他有农村这块厚实的根,他身上的节俭、朴实、平易近人乃之狡黠都是属于农民的,爱民君种过地,当过“民办教师”,他有一片属于农村的精神后花园,所以一旦提笔述说乡村,涓涓深情便注于笔端。

  诚然,记忆并不完全忠实于现实,每个人的记忆都与事情本身有一定的距离,一般来讲都在美化,所以我们的记忆文字常常很美,即便凄惨,也是凄美,但我们可以尽量做到忠实记录,对往事尊重客观,写出来就是尊重事实和读者,不故意说假话,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所以我说董君是凭良心写自己的乡亲、亲人、同学、朋友的。网络写字数年,西贝也写了不少乡村文字,常常在否定之否定自己,对于乡村散文逐渐有了自己的看法,同样作为一个乡村记录者,我尊重董君的乡村散文。

  散文发展到今天,流派越来越繁杂了,近年来出现了所谓文化散文、大散文、回忆散文、新散文、原生态散文、在场主义散文等等,所有这些流派万变不离其宗,都是为了心灵表达,并且直击别人的心灵。对于中国散文,西贝曾有几句愚论:“中国的散文大概经历过几次重大转折,一是诸子百家,二是以《史记》为代表的两汉散文,三是唐宋八大家,四是明清散文,五是“五·四”时期。如果上世纪九十年代也能勉强算上的话,是六个阶段。窃以为这六个阶段一次不如一次,当然思想变革是主导。散文经历的阵痛与思想关系密切,因此散文不仅仅是散文作家的事情,更大程度来讲是思想家的事情,没有思想就不能称其为散文。”董君的散文是有思想的。因为有思想,有表达的欲望,并且付诸于现实,这样的文字便有了存在的价值。

  董爱民君是一位从政者,写作只是工作之余,他没有过多的精力去了解各种写作流派,但他有悟性去认识并抵近写作的核。但愿他利用更多时间好好记述一下乡村文字,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散文的特点6

  杂文是鲁迅(1881--1936)一生运用最多的文学形式。通过杂文,鲁迅显现出他不屈不挠与旧势力战斗到底的革命者形象。他的杂文多收于《三闲集》、《二心集》、《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和《且介亭杂文末编》中。

  鲁迅杂文所含甚“杂”,主要内容有两大特点:1、它反映的中国社会具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从中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历史面貌。如单从某一篇看,他的杂文所评述的多是具体、细小、平常之事,但汇在一起却是一个完整的社会形象。因此,他的杂文又很具概括性和代表性。2、鲁迅的一生关注中国的国民性改造问题,这一工作主要是由他的杂文来完成的。

  鲁迅杂文形象性很强,他文章中的说理、论辩、批判、驳论等逻辑力量都是透过鲜明的形象来体现的,因而他的杂文具有浓郁的艺术色彩。鲁迅杂文的文体自由多变,短评是他常用的形式。他的文风或严峻凛然,或清新隽永,或锋芒毕露,或泼辣犀利,或意味深长,多姿多彩不拘一格。他的杂文是现代文学中有重大影响的一种文体。

  鲁迅还是现代散文诗的重要的开创者,这部分作品收于《野草》集中。《野草》所含内容:1,是对世俗世态的嘲讽和对黑暗政治的抨击,如《狗的`驳诘》、《复仇》、《淡淡的血痕中》;2,是寄托自己在黑暗中摸索的苦闷与挣扎,如《秋夜》、《过客》、《影的告别》等。

  《野草》是一部象征主义的艺术精品,其中最具艺术特色的是运用象征方法而创造的各种形象。

  鲁迅的回忆散文收于《朝花夕拾》集中。部分散文较多地继承了传统散文的特点,写人记事均于平淡质朴的笔墨间蕴藉着深邃的思想,而且在对旧日情怀的回顾时,还常常发表议论,抒发对现状的某些不满之情。

散文的特点7

  散文诗的分类:

  1,接近散文的散文诗,如叙事体、报告体、情节体、寓言体。

  2,接近诗歌的'散文诗,主要是抒情的散文诗。

  散文诗的表现手法和技巧。

  1,通感:把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以及心理感受互相沟通起来描绘事物。

  2,象征:借助某种具体事物来体现某种抽象的思维及情感。

  这是最主要的表现手法,这当然必须以基本手法为基础,如结构、选材、立意、描述、议论、抒情和修辞等等。

散文的特点8

  散文诗的选材范围十分广阔,大至宇宙小至尘砂,人物、动物、植物……凡大千世界所具有的一切都能够抒写。

  散文诗的'写法十分灵活,能够记叙描述,能够直抒胸怀,能够议论风生;能够如童话,如寓言,如散文,如诗歌,如格言……能够使人尽情发挥。

散文的特点9

  第一步,紧扣文眼聚散明。

  散文的最大特点是形散神聚,虽然取材范围广泛,内容博杂,所谓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但都统一在神这个灵魂之下。若能很快找到这一统领全文的神,那么就会迅速而准确地把握文章,从而提高阅读效率。在散文中总有集中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反映作品主旨的词句,是为文眼,倘若读者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抓住这点睛之笔,就能透视文章的心灵,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明确广博、纷繁的题材是怎样被有机地组织起来的。譬如:高中语文第一册中的散文单元的五篇课文就很典型。在绿〉中,只要找到惊诧一词,就能明白作者为什么在写梅雨潭的绿之前,先要写梅雨瀑、梅雨亭以及周围的景色和梅雨潭得名的原因;荷塘月色,只要扣住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就能知道作者在重点措写了荷塘月色之后,为什么还要联想到江南采莲的风俗,忆起西洲曲里的句子;灯,只要抓住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再联系作者的处境和写作背景,就能弄清为什么除了写眼前的灯之外,还要写回忆中的灯和联想(传说)中的灯;蒲公英,只要立足作者的那段无声的呼唤,就能懂得为什么作者能从眼前吹蒲公英的情景,联想到自己童年吹蒲公英、战争岁月吃植蒲公英和那个蒲公英儿子;故乡的榕树,只要能找到倒数第二自然段含有怀念、思念字样的两个反问句,就能体会作者为什么由眼前的两棵榕树和小儿子口含榕树叶吹口哨逗小黑狗取乐的场面,想到了故乡的榕树,又由此联系到了故乡的人和事。

  第二步,找准线索结构清。

  线索是串连文章内容的一根红线,它在文章结构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没有恰当的线索,文章将是一盘散沙。找准散文的线索,就可理清它的内容结构。写景散文一般以游踪或某一景物为线索。例如:绿、荷塘月色以游踪为线索,灯、蒲公英、故乡的榕树则分别以灯、蒲公英和故乡的榕树为线索。顺着线索可以一步步地概括出各部分的大意,从而形成课文内容的结构提纲,对其严谨、巧妙、独到的构思技巧有个全面的掌握,为深入理解文章立意奠基。

  第三步,融情于景见立意。

  一切景语即情语。大凡写景散文都要采用借景抒情、寄情于物、托物言志或象征等手法来含蓄、形象而具体地表情达意。常言道:画龙点睛,唯有点睛方能出神,画龙之后才好点睛,而画龙的过程即是融情于景的过程,所以,把握写景散文的立意,需要紧扣文眼,认真赏析作者对景物细腻逼真的描写,特别是那些精妙的片段,需要细细品味,随着作者的思路层层推进,向纵深开掘;结合写作背景,全面归纳。例如:绿所表现的热爱生活、勇于进取的激情,荷塘月色的苦闷情绪(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灯的希望永存,抗战必胜的信念,蒲公英的反战思想,故乡的榕树的思乡之情等立意,都是通过对景物的精雕细刻,层层铺垫,喷发而出的。

  第四,语言美妙动我心。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艺术语言是最能反映作家的创作个性的,所谓言为心声,因此,品读散文的优美语段,能够使读者受到美的熏陶,达到与我心有戚戚焉的审美境界。赏析、品味散文的语言,进行有效积累,对开拓我们的思维空间,增强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充实文学素养,都是大有裨益的。每个作家都用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朱自清的清新真挚,巴金的含蓄深沉,壶井荣的朴实诚恳,黄河浪的活泼轻灵等等。我们需要兼采众家之长,遨游于文学艺术的江海之中。

  当然,阅读散文,我们必须发挥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因为优美的散文是作家想象和联想的结果;如果我们单靠理性的思索,而不投注足够的感情,那又怎么能够领悟其妙境和真谛?

  掌握了四步阅读法,也就得到了点石成金的指头,自觉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必有所获,也会对散文的写作训练有所帮助。

  例文:

  雪------鲁迅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蝴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

  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适明的水晶模样;边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撤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阜已就有悄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散文的特点10

  1、文体多样,议论、叙事和抒情兼备;

  2、采“古文”与骈文之长,融成新的风格;

  3、富于变化,开阖自如,具有和谐的韵律感。

  欧阳修的政论散文,如《与高司谏书》、《朋党论》、《五代史伶官传序》不仅富于现实意义,而且语言婉转流畅,是“古文”中的名篇。

  最能体现他散文成就的`是记事兼抒情的作品。他的这类散文,无论状物写景,或叙事怀人,都显得楚楚动人,如他最著名的《醉翁亭记》,写滁州山间四时的景色和早晚的变化以及人们游玩山间的情景,层次分明、语言流畅,抒发了一种解脱束缚后,从容怡然而又怅惘若失的情怀。《醉翁亭记》连同他的《鸣蝉赋》、《秋声赋》一样,都保持了骈文注重声律辞采的特点,散文句法的加入,又使得文章节奏变化协调、舒敛自如。

  简约有法的叙事、迂徐有致的议论、曲折变化的章法、圆融轻快而无窘迫滞涩之感的语句,构成了欧阳修散文含蓄委婉的总体风格。

散文的特点11

  【导读】好散文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语言,在语言上鲜明生动形象,要自然朴实,富有情感和张力。散文的语言来自哪里?不是我们凭空想象出来的,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

  1.写好散文语言很重要,散文的语言一定要有特点。语言没有特点文章很难有特点和风格,一看就是大路货,谁都能够写出这样的语言,这样的文章也就难称散文了,起码是不合格的散文。一篇散文写得怎么样,写得有没有特点和风格,语言是起关键作用的,语言不行文章也不行,算不得好散文。

  2.什么是散文语言的特点?就是有个性的语言,有自己独特风格的语言,这样的语言只有你自己才能写得出来,别人写不出来;这样的语言是属于你的,也是属于广大读者的,很多人都喜欢你的散文,你的语言说出了他们心里想说的话,他们说不出来却被你说出来了,它体现着你的个人风格,展现你个人的语言魅力,这样的'语言就是成功的散文语言。

  3.散文的语言一定要自然朴实,不要娇柔做作,不要刻意追求语言的华丽和花哨,刻意追求语言的华丽和花哨往往事与愿违,弄巧成拙,造成这样一种局面:华丽和花哨语言之下文章失去了魂,丢掉了所要表达的感情,造成语言与文章的灵魂相脱节。所以在写散文的时候还是要追求语言的自然朴实。其实越是自然质朴的语言越能够表达我们所需要的东西。

  4.散文要有特点和风格,就像人一样也要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没有个性的人,人们不会对他有深刻的印象,好的散文也是一样,它应该有特点和风格,其中最首要的就是语言的特点和风格,语言没有特点和风格,一篇散文不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就算不得是一篇好散文。好散文在语言上应该是极具特点的,极具作者的个性风格,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

  5.好散文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语言,在语言上鲜明生动形象,要自然朴实,富有情感和张力。散文的语言来自哪里?不是我们凭空想象出来的,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来自我们对生活深刻的挖掘和深刻的感悟,没有生活就不可能有鲜活生动的语言,就不可能有好散文。若想写好散文,首先就要在语言上下功夫,注意积累和丰富自己的语言,才能不断创作出优秀的散文作品。

散文的特点12

  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作品的题材可分为三个系列: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和《执政府大屠杀记》。二是以《背影》《儿女》《悼亡妇》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第三,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他的写景散文在现代文学的散文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他运用白话文描写景致最具魅力。如《绿》中,就用比喻、对比等手法,细腻深切地画出了梅雨潭瀑布的质和色,文字刻意求工,显示出驾御语言文字的高超技巧。

  他的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力在《荷塘月色》中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在描写月色下的荷花之美时,作者将它比喻为明珠,碧天的星星、出浴的美人;在形容荷花淡淡的清香时,又用了“仿佛远处高楼上飘过来的渺茫的歌声似的”一句,以歌声比喻香气,以渺茫比喻香气的轻淡,这一通感手法的运用准确而奇妙。

  朱自清还有另一语言风格的散文,即用平易的语言,在朴素的叙述中寄寓真挚深沉的情愫。这类作品常常能表现作者正直、热情、进步的心怀,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等均为这一风格的代表作,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背影》。这篇散文洗去了他往日的铅华,透过父亲的一举一动,读者似乎看到了作者惨淡的家境及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李广田在《最完整的人格》一文中说:“《背影》一篇,论行数不满五十行,论字数不过千五百言……由于这篇短文被选为中学国文教材,在中学生心目中,?朱自清?三个字已经和《背影》成为不可分的一体。”这里说的是解放前的情况。至于解放后,选《背影》的少了一些,而《荷塘月色》一文,则因其文笔的优美,一直被选作教材,为大中学生所吟诵。

  为什么朱自清的散文如此为人所推崇?主要因为他的散文具有真、善、美的品格。真,就是内容真实、感情真挚。善,是指作品表露出来的思想感情是进步的,作者是非爱憎和广大人民群众一致。美,当然包括很多方面,而特别为一般散文作品所不可企及的,是它的语言秀美而富有韵味,既如溪水般清澈流畅,又如橄榄般甘美耐嚼。朱自清在散文创作中是怎样追求真、善、美的呢?从内容看,朱自清写的都是他亲身经历的事情。不仅大的

  事情有根有据,就是一个细节,也力求真实准确。他不能容忍自己的散文中出现丝毫不真实的地方。有这样一件事:他的《荷塘月色》里有一句话:“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后来有一个读者写信告诉他,说蝉子夜晚是不叫的。朱自清觉得自己那晚确是听到了蝉声,但为了稳妥起见,他还是问了好几个人,并写信向某昆虫学家请教。结果大家都认为蝉子夜晚是不叫的,只是偶尔才叫。朱自清因此怀疑自己是记错了,准备在散文集《背影》再版时,删掉蝉叫这个句子。可是后来,他又两次亲耳听到月夜的蝉声,他才相信自己没有写错,而一般人对月夜蝉叫的认识不准确。他为此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说明观察事物之不易。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朱自清在对待写作内容的真实性方面,态度是多么认真严肃。

  朱自清散文感情的真挚更是有口皆碑。他的《背影》、《给亡妇》等,被称为“天地间第一等至情文学”。在淡淡的笔墨中,流露出一股深情,没有半点矫揉造作,而有动人心弦的力量。他在《论逼真和如画》、《论标语口号》、《钟明<呕心苦唇录>序》等文章里,强调“真”“就是自然”,强调“修辞立其诚”,强调“宣传与写作都不能缺少……至诚的态度”。正是这种“至诚的态度”,使他把自己的真情实感,都倾注在字里行间。而这种从心灵深处流露出来的喜怒哀乐之情,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作品的题材可分为三个系列:

  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和《执政府大屠杀记》。二是以《背影》《儿女》《悼亡妇》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第三,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他的写景散文在现代文学的散文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他运用白话文描写景致最具魅力。如《绿》中,就用比喻、对比等手法,细腻深切地画出了梅雨潭瀑布的质和色,文字刻意求工,显示出驾御语言文字的高超技巧。

  他的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力在《荷塘月色》中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在描写月色下的荷花之美时,作者将它比喻为明珠,碧天的星星、出浴的美人;在形容荷花淡淡的清香时,又用了“仿佛远处高楼上飘过来的渺茫的歌声似的”一句,以歌声比喻香气,以渺茫比喻香气的轻淡,这一通感手法的运用准确而奇妙。

  朱自清还有另一语言风格的散文,即用平易的语言,在朴素的叙述中寄寓真挚深沉的情愫。这类作品常常能表现作者正直、热情、进步的心怀,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等均为这一风格的代表作,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背影》。这篇散文洗去了他往日的铅华,透过父亲的一举一动,读者似乎看到了作者惨淡的家境及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李广田在《最完整的人格》一文中说:“《背影》一篇,论行数不满五十行,论字数不过千五百言……由于这篇短文被选为中学国文教材,在中学生心目中,?朱自清?三个字已经和《背影》成为不可分的一体。”这里说的是解放前的情况。至于解放后,选《背影》的少了一些,而《荷塘月色》一文,则因其文笔的优美,一直被选作教材,为大中学生所吟诵。

  为什么朱自清的散文如此为人所推崇?主要因为他的散文具有真、善、美的品格。真,就是内容真实、感情真挚。善,是指作品表露出来的思想感情是进步的,作者是非爱憎和广大人民群众一致。美,当然包括很多方面,而特别为一般散文作品所不可企及的,是它的语言秀美而富有韵味,既如溪水般清澈流畅,又如橄榄般甘美耐嚼。朱自清在散文创作中是怎样追求真、善、美的呢?从内容看,朱自清写的都是他亲身经历的事情。不仅大的事情有根有据,就是一个细节,也力求真实准确。他不能容忍自己的散文中出现丝毫不真实的地方。有这样一件事:他的《荷塘

  朱自清散文特点篇三:

  散文同一切形式的文学作品一样,是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一个成熟的作家,其作品的艺术风格会从他对客观社会生活的描述中体现出来,会从作品的结构、语言、情感以及写作技巧上体现出来。朱自清的散文不论是写景、状物、叙事、议论诸方面,还是作品的结构、情感、语言上都烙着鲜明的艺术特色。那就是构思的精巧,结构的缜密,情感的真挚,语言的朴素清晰。

  一、现实主义创作与真实情感的完美结合。

  (1)现实主义创作特色。朱自清先生早期散文思想内容中的进步倾向,形成了艺术上的现实主义创作特色。他的早期散文创作活动,全部是在现实主义原则指导下进行的,并且结合他个人的写作修养,审美观点,联系当时文艺界的具体实际,提出了不少关于散文创作的见解,同时,在创作实践上取得了光辉的成就。

  (2)现实主义创作主张。他对散文创作的基本主张是:提倡写实,要求深入观察生活,崇尚革新。他在好多篇作品里都主张“‘以文载道’,要求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在这个基础上,他竭力提倡‘写实文学’”。

  (3)现实主义艺术特征。他在创作态度上的不自我掩饰,使他的散文作品独具一种艺术真实与风趣相统一的特色。他在提倡写实,深入观察、革新的同时,又一再强调真挚和亲切:“虽只一言一动之微,却包蕴着个人的性格,最要紧的,包蕴着与众不同的趣味。”“在它们里,我见着活活泼泼的真实的人。”所以在他各篇作品中,都可以看到一个“活脱脱1的朱自清”。

  (4)在朱自清散文中,备受推崇的是那些借写景抒发真实情感的篇章。其中描绘自然风光的部分,用真挚的情感做骨,以细致准确的观察、精工传神的描写、五彩缤纷的想象为肉,构成了浓郁诗情及漂亮缜密的艺术风格。

  在写景抒情散文上,朱自清最擅长浓墨重彩、精工细描水光山色,淋漓尽致地再现自然景观的风彩神韵。这类散文文笔优美、雍容典雅,是他笔下的“美文”精品。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温州的踪迹》等,在朱自清的笔下,自然已是人格化的自然,情感也是自然化的情感,是真实的情感。朱自清的此类散文,记录了他作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在思想上的积极追求,也记录了作者当时真实情感的流露与再现。借景抒情的特点,使这些篇章成为作者创作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5)真实情感的流露,可以说是朱自清散文的生命。没有真实情感的散文是干瘪的。“无论写景叙事议论,还是写景抒情。都须有作家真挚浓郁的情感作灵魂,否则技巧再高明,语言再华丽,也不过是蜡制美人。”

  朱自清主张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他是求真求实的,不造作、不掩饰。他无论写个人、友人、家庭、景观、时政,都倾注了深厚的情感,且率直细腻,朴素自然,或温厚、或幽默、或感伤、或激愤,概因题材不同而强弱相宜,浓淡得度,以情动人,真正做到了情从肺腑而出。

  朱自清的散文,从纵的时期和横的题材来看,都是以抒情见长。散文本身是长于抒情的文体,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尤其应当抒写“作者心灵的歌声”。朱自清的抒情散文,就题材而言,大体可以分为四类。

  ①、写景抒情的。其中有以写景物为主的游记和写景文,如《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松堂游记》等;有兼记社会风俗或文物的旅行记,如《旅行杂记》、《欧游杂记》等,有以写地方史迹为主的地方志,如《南京》、《说扬州》等。

  ②、写人抒情的。涉及父亲、妻子、儿女、友人、佣人,如《背影》、《给亡妇》、《一封信》、《阿河》、《哀韦杰三君》等,多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③、描述生活情趣或抒写生活哲理的文章。李广田的《哀念朱佩玄》一文中说:“他很有风趣的,他的风趣之可爱可贵之不同在于一般的滑稽幽默。”如散文集《你我》中的《看花》、《谈抽烟》、《择偶记》等,都是抒写生活哲理的最好代表。

  ④、社会性,政治性较强的题材,抒情意味浓郁。如《白种人—上帝的骄子》、《执政府大屠杀记》、《论不满现状》、《论吃饭》等。这些作品的文笔之美,是与抒情的艺术风格分不开的。朱自清散文的抒情艺术,其鲜明特色,那就是真挚蕴秀。

  朱自清的优秀散文,往往兼有叙事、抒情、描写、议论等诸因素。根据侧重面的不同,我们从叙事与抒情,写景与抒情,说理与抒情三个角度来探讨朱自清散文的.抒情艺术。

  《春》以极其自然活泼的笔调,运用生动的拟人和鲜活的比喻,细腻的描绘了烂漫无尽的春色。作者观察细致,体味独到,融情入景,着笔工妙,以完整的构思与优美的意境,将春天的景色描绘得气韵生动,惟妙惟肖,堪称绘春、颂春之佳作。

  二、朱自清散文特点之二,独具特色的语言美。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优美流畅,朴素简洁,清新隽永。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是我国现代散文艺术瑰宝的“和氏璧”,不是以据夺目的外表取胜,而是以“不矫饰,不撒谎的朴素地自然地美和经过认真提炼的质朴的群众口语的美吸引人的”。他的散文以委婉细腻,诚挚平易的风格描述了他所经历的各种生活,接触的各种风物,抒情坦荡如纸,沁人肺腑,状物比喻丰美,形神俱至,令人耳目一新。

  (1)诗化美。孙玉石3在他主编的《中国现代散文八大家》里对朱自清这样评价道:“他那具有浓郁诗人气质的笔触渗入文字中,常令人于散文中感到诗的意境和蕴蓄的力量”。的确,对古典诗歌的深厚功底,对国外诗歌的深入研究,对同期诗坛的关注和借鉴,使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有一种独特的诗化美。

  首先,表现在诗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孕育的语言上,诗人的思维是跳跃动荡的,积极地思想,激烈的感情,非凡的比喻,奇特如微风送来的“屡屡清香”。他以小提琴上“奏出的名曲”来比喻荷塘上的“光和影”,用音乐美来比喻风和月光的影,这种通感手法的运用是前无古人的。在文章中运用独特的想象,构造美妙意境。如在《阿河》里描写优美的别墅周围的环境,这样写到:“这边沿岸一带,相间的栽着桃树和柳树,春来当有一番热闹的梦。”在《白水漈》里关于微风的纤手和另一双不可知的巧手对那影子似的瀑布的争夺,没有着意描写有形的瀑水,而是想象一个无形的场景,让读者感到瀑布的神妙灵动,堪称奇思妙想。

  其次,表现在语言的诗化和跳跃的节奏上,如《春》:“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向前去。”我们可以认为朱自清的散文是以和谐的音律为内核,用长短绮错的句子,精巧的对偶,超拔的想象,铺前扬后的排比凝结的诗。如《匆匆》中,“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开了,有再开的时候。”作者用联翩而至的排比,感情之水如陂塘之渠,自由而明畅,让读者为之吸引,为之感染,而通篇句子短促,大致压e韵,使全文声韵和谐,琅琅上口。

散文的特点13

  其笔触直接暴露作者的思想感情,无需在意情节是否连贯,景象是否完整。当今的电视散文也可纳入其中。

  一、其特点主要有:

  1、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此类散文充满主观色彩,多以人的感受与感悟为主旨。写景定抒情,状物必言志,以此区别了与叙事散文的界限。

  2、意象立意,意境形体。这类散文大都有特定的情景、画面或事物,连题目多刻意强调意象。这些情景、画面、事物多为行文线索或中心场景,在篇章建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的立意也是通过这些景象来展示的。

  因此,它们非常看重意境,总是努力通过情、景的想象交错,辅之以虚实,爽出一片美的享受。

  3、语言优美,情文并茂。它们既然号称抒情散文,必唯美是瞻,方可唤起受众美的欣赏。因此为文,其语言必极尽刻意为美,除讲究韵律、节奏、词彩及形式美外,只要能够传情答意、形神兼备而展示美的,皆合乎其语言大潮。

  二、分类

  1、传统散文

  它们主要以文字为载体,运用语言来抒写情怀、描状景物,并最终形成文字。具体又可分为两类:

  一是直抒情怀式。它是作者值陈情思,诉说“我”的愿望和感慨。它不太在意景物的吟诵,而是侧重感情的抒发,以情感人,信手将所需要的人事、景物拈来,为抒情服务,特点是主观色彩浓厚。

  二是写景状物式。它与直接抒情刚好相反,多采用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它是通过写景状物来抒写情怀的,或侧重写景,融情入景,;或侧重状物,咏物抒怀,托物言志。

  2、电视散文

  这是随着电视的发达而导入的一种新鲜形式。它以屏幕为载体,运用画面和音响等特殊媒介来抒情,文本则是通过电视播放,加上字幕、配音等综合立体建构而成的。

  三、写作

  1、传统散文的写作

  A、直抒情怀式散文。特点是直接把情感置换成词语和意象,讲求韵律、节奏、词彩,并由关于“我”的煽情词语和极力铺排意象,让情感若汪洋泛滥,氤氲中突现“我”的形象。

  写作时注意三点:第一、情感的表现要有起伏、容易引起共鸣,切忌无的放矢、滥发情感。第二、“我”一定要在其中。第三、真挚情感的表现需要语言的煽动。

  B、写景状物式散文。特点是通过情景、事物、画面等实体性形象描绘,将“我”的情感以象征、意指或者譬喻等的方式展示含蓄出来。

  写作时注意三点:第一、景物与情感之间要有“我”的文化实践感受,能充分展示“我”的'审美情感;要善于运用象征、比喻等手法,铺设好景物与情感之间的衔接。如看到圆月,就会自然的联想到故乡,看到弯月就会想到桥、穷苦人的脊背等。第二、对景物的刻画要努力传神,并时刻保持与主题真情实感的连接,造出意境。第三、必要时运用诗的语言与意象方式强化情感的喷发。

  2、电视散文的写作

  要结合电视特点,充分利用画面、音乐、视觉和听觉效果,加强动感与流动的协作,通过所要表达情感的充分展示色彩、声音等的魅力。由于此方面专业性强,本人未有涉及,对其特点等只是主观感受。不能正确引导,有点个人想当然而已。觉得这种散文的表达方式要因主题的需要而综合考虑画面、音效等。语言也不便平铺直叙,不能单纯的展示风景。而在语言方面则要求“动情”,甚至用动作替代文字难以表达的情感。

  另外,作为媒体散文,对意境、哲理的要求要比一般散文更高。

  具体的写作模式上比较简单,多为开头叙述“我”与景物的关系,然后将景物与“我”牵扯。只是在描写景物时,要注意层次感,注意细节刻画。手法上要运用象征、比喻、联想等。至结尾则少不了一番感慨。

散文的特点14

  (一)、真挚、深厚的情感投入。古语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朱自清那些以家庭生活为素材的作品中,或感伤、或温厚、或幽默的人伦之情,深深地感染着读者、拨动着读者的心弦。如《背影》中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步履艰难的老父亲的背影成为中国文学中一个经典镜头,感人至深。

  (二)、情景交融的意境刻画。朱自清原本是一个诗人,曾认真研究过现代诗,且有很高的造诣,因此在散文创作中自然也不失其诗人的本色。“文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后人对他的评价。例如在《荷塘月色》中,淡淡的月色、田田的荷叶、薄薄的清雾、蓊蓊郁郁的树木以及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素淡朦胧,简直就象一幅意境幽美的工笔画。在朱自清的笔下,好景美不胜收:梅雨潭醉人的绿、秦淮河的灯影波光、威尼斯的异国情调、扬州城的风流与古朴……这些情景交融的意境营造,往往会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缜密精巧的构思。虽然朱自清的散文篇幅大多不长,但其构思却颇具匠心。《背影》的出奇制胜;《春》的多侧面描写,而把文眼(一年之计在于春)置于描写和叙述之中,毫无刀刻斧凿之痕;《荷塘月色》虽说为了写心中的不宁静,但一路下来,却处处见“静”。

  (四)、独特的语言艺术。朱自清散文的语言之美,是有口皆碑的。如《背影》语言的质朴、《荷塘月色》语言的清丽、《温州的踪迹。绿》语言的纤秾,而《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语言更是极富色彩感,呈现出视觉上的绘画美。爱用叠字及长短句的巧妙搭配,形成了朱自清散文所特有的节奏感和韵律美。据统计《荷塘月色》中用了26个叠字,而《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叠字则有72处之多;长短句的巧妙搭配,使其散文读来错落有致、琅琅上口,独具跌宕回环的听觉美感。

  总之,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及文学革命中,朱自清以其散文有力地证明了:取代文言文的白话文,也可以写出与文言散文媲美甚至超过它的精品。这是朱自清作为一位语言大师对现代汉语的重大贡献。

散文的特点15

  韩愈(768--824),字退之,他的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语言鲜明简炼,新颖生动,为古文运动树立了典范。韩文风格雄健奔放,曲折自如。

  韩文分论说、杂文、传记、抒情四类。他的论说文多以明儒道反佛教为主要内容,逻辑性强、观点鲜明、锋芒毕露,能体现他的文风。《师说》、《原毁》、《争臣记》是代表作。

  他的小品文笔锋犀利、形式活泼,《杂说四·马说》充分体现了他的这一特点。

  韩愈的传记文继承《史记》传统,叙事中刻画人物,议论、抒情妥帖巧妙。《张中丞传后叙》是公认的名篇。

  他的抒情文中的《祭十二郎文》又是祭文中的千年绝调,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韩愈是一个语言巨匠。他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阱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

  韩愈散文风格从总体上说体现了气势磅礴,汪洋恣肆,自由奔放,感情充沛的特点。皇甫湜说他:“茹古涵今,无有端涯,浑浑灏灏,不可窥校。”(《韩文公墓铭》)苏洵说:“韩子之文,如大江大河,浑浩流转。”(《上欧阳内翰第一书》)韩文的'风格来自他的人格和他的文学主张,人格的浩然正气使其文章理直气壮;不平则鸣的文学主张使其文章情感强烈。此外,韩愈还有奇崛排奡和文从字顺的特点。

  韩愈散文的艺术手法主要体现在说理、叙事、言情上,三者在不同文体中虽有偏用,却也常有交融。其论说文观点鲜明,辞锋犀利,气势宏伟,说理透辟,逻辑性很强,感情强烈。其记叙文常常采用叙事为主,兼以议论和抒情的手法,既能够生动地刻画出人物形象,又能够体现出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如《张中丞传后叙》就采用了这种手法。其抒情文感情真挚,抒写委婉,如《祭十二郎文》把悼亡的悲情和生活琐事的描写融会在一起,写得凄婉动人,催人泪下。被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

  韩愈散文突出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语言艺术上。韩愈十分重视语言艺术,这与他“文以明道”重道而不轻文观念有关,他曾主张“词必己出”、“陈言务去”、“文从字顺”,语言的匠心独运才能达到明道的目的。他的散文语言精练生动,准确鲜明,流畅而多变,富于创造性和表现力。韩愈的文章语汇丰富,既善于吸取古代的词语,又善于运用当代的语言,熔铸成古朴而新奇的语言。他的许多精警新奇的语句至今流传,如“佶屈聱牙”、“蝇营狗苟”、“动辄得咎”、“俯首帖耳,摇尾乞怜”、“不平则鸣”、“弱肉强食”、“痛定思痛”等等。他的文章句法以自由多变的单行散句为主,也常常有意运用一些骈文的句法。

【散文的特点】相关文章:

散文的文体特点11-18

朱自清散文的特点09-06

冬天的特点散文欣赏09-10

谈庄周散文的特点09-12

关于散文的特点介绍12-15

琦君散文的特点介绍09-16

梁实秋散文语言特点12-28

散文诗具有的特点04-19

奶奶的特点06-24

我的特点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