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读书的经典散文

时间:2024-06-02 14:40:19 散文杂文 我要投稿

读书的经典散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看过一些经典的散文吧?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短小精悍,表现真人真事真是感情的问题。你有了解过散文的写作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书的经典散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读书的经典散文

读书的经典散文1

  读完朱自清的散文,我突然明白时间是珍贵的,不要虚度光阴,必需要珍惜时间,尽力做好买一件事。

  朱自清的散文集给我一种感觉,他在教我们一个一个人生的哲理,当然,也有写景的文章,他的散文集洋溢着一股真挚、让人深思的感情。他的散文构思精妙,让人很容易找到文章的中心,并理解。

  文章写了很多故事,有写人的、有写季节的、有写景的、还有写游记的,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匆匆》这篇文章,虽然很短,只有七八百字左右,但它却用很多例子来表达中心,让人一下抓住“题眼”,文章给我一种亲切感,仿佛是一个和蔼可亲的老爷爷在与我谈话,这篇文章充满了智慧和人生的哲理:“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文章虽然没提一个关于珍惜时间的字眼,但从文章里举的例子和反问质疑中,我们不难看出,朱自清爷爷在向我们说明珍惜时间这个道理,他告诉我们日子是一去不返的,新的日子一瞬间就走了,假设抓不住,像流水一样流走;抓住了,向黄金一样珍贵。可见,时间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这个谚语也充分表达了时间是用金子买不到的',无论你多有钱,没有了时间,也会渐渐老去,那么,那些钱能干什么呢?时间是无价的,可以说,时间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宏大的财富,它与别的东西不同的是:只要珍惜它,多久都用不完,假设你浪费它,弹指一瞬间,它会消失的无影无踪。人生只是短短几个春秋,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好好珍惜它,难道要让时间白白的从你身边流逝吗?时间也是最公正的裁判,不同的两个人,一个碌碌无为,到之后什么也没留下,只留下无穷的悔恨;一个艰辛劳作,换来得是累累硕果,他们的人生闪烁着耀眼荣耀。

  朋友,从此刻开始,好好的珍惜时间吧!让我们一齐做时间的主人,好好的驾驭它!

读书的经典散文2

  我家世代种田,父辈以上没有听说出过读书人。祖父,父亲都没有进过学堂门,识不得几个字,基本上属于“睁眼瞎”。到了我们这一代赶上了好时代,都能进学校读书,但读书的条件是极为艰苦的。不说别的,单说晚上回家做家庭作业的照明就很是寒酸。

  我读小学时,虽说教学抓得不紧,但到了后几年,老师还是布置一些家庭作业的。放学回家后,要做些放牛之类的事情,或是砍柴火打猪菜之类的事。到了晚上,就要乖乖地坐在饭桌上做家庭作业了,那时没有电灯,点的都是煤油灯,为了节省煤油,灯心都不准挑得老高,因此灯光都很昏暗。但年少时眼力好,蜷缩在如豆的灯光下,能专心地把作业做完,只是第二天起床时,一掏痒痒的鼻子,手上便是黑乎乎的一片,晚上在煤油灯下做一二个小时的作业,人也被污染了,

  上到了初、高中,教学抓得紧了,作业也多。那时候自己已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能自我加压地没日没夜地补习功课。但学习条件依然差,家中没有供写字的桌子,没有一间安静读书的书房,唯一同上小学不同的是这时农村已经用上了电,写作业有了电灯照明。灯是白炽的,十五支光,若大的堂屋内,就一盏灯,高高地吊在房梁上,散发着昏黄光亮。尽管这样,电灯的光比起煤油灯光来还是要强上好几倍,最大的好处是不会给人造成污染。几年下来,我就在这样的灯光下,全神贯注地做作业、补习功课;搜索枯肠地解答一些数理化方面的难题;悬梁刺股地思索苦熬到深夜。那高悬的电灯虽然昏暗、寒碜,却照亮着农家子弟清苦的读书道路,它用那柔弱的光芒烛照了我学习求知的一段人生,伴随了我苦读的漫漫时光,见证了我刻苦用功取得的一点一点地进步。

  真正拥有一盏像模像样的读书灯——台灯时,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那时,我已毕业多年了,在家乡的乡政府工作。为了有一个好的读书环境,也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次到县城出差的时候,我大方地花了一个月工资的一小部分,购买了一盏头部为四方喇叭形状,底座为正四方形,支架可随意扳动的通体为红色的塑胶台灯。看着台灯雪白灯罩内壁中央伸出的花蕾一样的灯泡,宽而沉稳的红色底座,以及安放在底座上的别致的小小的黑色按扭,我的心别提有多高兴,快活得像获得了一个宝贝,结识了一位心心相印的知音,一种心满意足的惬意感久久地荡漾于心。有了那盏明亮的台灯,夜晚清闲下来,我就按亮台灯,让那如水一样柔和的光线流泻出来,照亮我的书房、我的心堂,照亮书中的文字。那柔和的光线,温馨的清辉,将小小的读书陋室照得俨如白昼,在这样明亮而温和的环境里,我很快就融入了书本中,在灯光下与老子、孔子等先哲的思想相触,学习他们深邃而壑智的思想,启发自己蒙昧而肤浅的人生;拜读现代文学大师的精妙著作,让朱自清那些清秀隽永、优雅腴厚的散文,镌刻在我的记忆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让三毛情义深厚的文字,以及她蕴藏在文字里浓情入骨的爱,流尚于心,感染自己,从而生发出珍惜人生真爱的情愫;浏览一些时事政治,了解当今时代的变化、进步,感受社会铿锵前进的足音。伏案倦怠时,我就推窗望野,驰目舒怀。这时,默默乡村虫鸣声声,清风阵阵,明月朗朗,灯光与月光交织在一起,如梦如幻,慢慢地那书中所感受到的意境被夜的光湮没遁去,人很快又回到了现实之中,但书中的感人细节已融入心间,在身上弥漫散开。

  说到台灯照耀我看书的一段时光,算是较长的。第一盏台灯用坏了,后来还买了几盏台灯。做工是越来越精致,样式越来越好看,造型越来越有创意,光色也从淡黄的变成了日光色,光线愈加柔和明亮,兴许是先入为主的缘故,我总觉得后来的台灯均没有第一盏台灯在我心中留下的印象深,直到现在似乎觉得是第一盏台灯用柔和的光摧发了我奋进的`力量,激发了我求知的兴趣,教给了我为人处事的道理。我那一段时间的喜怒哀乐都融入了那柔和的光线之中。

  几十年的时间像匆匆的流水逝去了,世界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供人照明的灯也由最初的煤油灯换成了五花入门的各式电灯,但不管世界如何变化,那些深烙在记忆里的照耀我读书的那些灯盏却挥之不去,那些埋头在灯光下读书的时光却忘记不了。在灯下的读书思考,让我由蒙昧变成了略懂了些知识,让我由懵懂变成了明白了一些世事。特别是在心爱的台灯下看了几年书,尘世的喧嚣在宁静的灯光下远去了,心灵的浮躁在柔光中消散了,人生的理想在阅读中升起了,做人的道理在光芒中学会了。

  照耀我读书的那些灯盏,我没齿不忘。它们给了我智慧之光,给了我知识的力量,给了我快乐的享受,驱赶了我孤独的时光,使我在彷徨浮躁中找到了一片安静自在的小天地。那片光芒会永远闪耀在我美好的让忆中。

读书的经典散文3

  我爱灯下读书。

  小时候农村老是停电,不得已,读书都是点蜡烛。那时我最爱在昏黄的烛光下摊开一本小人书来看。长大了,虽然有了网络和手机,电子阅读已能随时随地,但我还是喜欢嗅着书香,亮一盏小灯,在灯下找寻阅读纸质读本的乐趣。

  说来也奇怪,无论我有什么样的心情,只要在灯下一坐,我就是我,平和、平静,不悲也不喜,只是和书中的人物或文章的作者,进行着心灵的对话与精神的交流。

  经常有这样的感觉,灯下读书,似乎找到了失散多年的老朋友,一起促膝而谈,旷日持久的困惑,干扰身心的疑虑,都可以坦白地放在桌面上分析。赤裸裸的情怀也被晾晒出来,并随着文章情节的转折而跌宕起伏。

  那书中的每一段话、每一句对白、每一个词,都因灯光而更加生动鲜活,仿佛灯光给它们照射出一个舞台,书中隐藏的精灵们跳到这个舞台上,惟妙惟肖地为你演绎着它们的世界。

  为了享受“灯下读书”之乐,我已经更换了好几盏台灯,终于找到了最适合读书的.一盏灯,高科技的LED灯管,乳白色的灯罩。我把它放在写字台上,只让它照耀一小片面积。灯的旁边是我挑选出的书,有新书,有旧书,随意地摞在一起。

  晚饭后,家人都去看电视或者到楼下遛弯了,我就凑到书桌前,扭亮我心爱的小灯,一片清辉在面前撒开,顿时感觉,人生舞台又拉开了!我内心的那种期待,不亚于看一场好电影。灯下读着什么,是我自己的事情,灯外的世界于我都是模糊一片,我冷落了电视、电脑和手机,那些电子设备们也冷落了我,但我有最亲近的书本与最温柔的灯光在等着我。沐浴在灯光下,仿佛沐浴在佛光中,令你全身心沉浸在文字的质感与内心的震撼里……亮一盏小灯读书,这种乐趣,是我最大的人生快乐。

读书的经典散文4

  近几年虽看过一些书,但我自认为不是一个爱读书的人,从来都不是。打小时就不爱学习,捧起书时就更头大,作文也写得一塌糊涂。记得小学时写的作文中会用到很多成语(因老师要求必须多引用的),但大多是牵强附会、生拉硬拽上的,句意根本就*屁不通。错别字就更别提了,每篇文章里的错字简直比一只死青蛙上附着的绿头苍蝇个数还要多。假如能从尘封的档案中抽出一两篇来翻阅的话,肯定会被吓得不轻。

  有时,之所以也会泡上一壶茶,装模作样地盯着一本书看,不过是聊以打发时光而已,真谈不上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做其它事是打发时间,比如打牌、嗑瓜子、看电视。看书当然也是喽,其中都不乏有苦有乐。

  先说看书吧,我主要看纸质书。而当条件不具备时,只能通过手机进行碎片化地阅读。碎片阅读的最大弊端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如走马观花,收效甚微。对电纸书至今仍持抵触态度。我喜欢在桌上摊开一本书,手指触摸着光滑的书页,嗅着淡淡的墨香,再倒上一杯清茶,慢慢地品味。沉醉其中时,也不知品的是书还是茶?或许是在品一段安静的时光。

  我这人有点死心眼,喜欢看一些无用之书;还有点假清高,居然看不上时下盛行的“鸡汤”一类;网上小说连载也从不涉猎;奇幻穿越之类更提不起兴趣。但我亦不乏怀旧,对中外名著、经史子集一类的“老*西”却紧咬着不放。说到底,还是我眼界狭隘。

  我看书极慢,谈不上细嚼慢咽,真正想快都快不起来,一本书花三四个月读完是常有的事。而人又懒,从不做笔记,等到后面看完时,前面的内容已差不多忘个精光了。这不,最近读完一册《红楼梦》便耗去我大半年之久。可是,我自认为看得还不慢呢!但相较于有人能一目十行或一天可看完一本书时,在如此巨大的落差面前,心里会生出极大的不爽情绪来,凭什么差这么多呢?人家也不比我多一只眼啊?唯一能解释的便是我的心窍比别人又少了若干。

  网上都在鼓吹阅读有诸多好处,最动听的说辞莫过于说读书能提升人的气质,会让人从内而外发生质的变化,说什么“腹有诗书气自华”,“一日不读书,觉茶饭无味;三日不读书,顿觉面目可憎”……这类欺世的言论不知坑害了多少无辜子弟。这些子弟们由于自身不爱读书,见到此类经典言论难免会心慌与羞愧,并自叹不如,以至于把它奉若神明,时时心向往之,一得闲暇便提醒自己:最好也捧起书来补补气质,否则便有了罪恶感似的。

  其实,我倒觉得大可不必如此忧心忡忡,看与不看并没多大区别,也谈不上升华了气质。因我是过来人,自有发言权。我们可以关起门来打狗,但绝不可闭起眼来说瞎话。

  回顾过去的七年光阴,我每日读书,每天阅读时间均不低于一小时,细算算阅读量也超过一百多册了。然每日揽镜自照,除了白发频添与褐斑猛增之外,面容丝毫不见有年轻之态,气质更是千呼万唤都出不来,也从未听到过旁人夸赞说我有气质。所以呵,千万别再被那些鸡汤文给怂恿了,莫要再上当!

  我觉得气质是一个人从外观上给人的'第一感觉。她虽然玄而又玄,也缺乏定量标准,但还是可以捕捉到的。有些人天生好气质,这是与生俱来的天赋,他(她)不一定就读过很多书;而有些饱读诗书的学者或鸿儒却不修边幅,邋里邋遢的,怎么看都全无气质。气质跟容貌漂亮与否无关,有人相貌并非出众,却气质超凡;有人长得很漂亮,却寻不出丝毫气质的踪迹来。气质跟人的气场、穿着、修饰、举止有关,与读书多寡无关。但多读书能提升个人内在的修养我还是比较认同的。

  我们每个人的秉性爱好与所处环境的差异,造就了各人不同的表现行为:有人骨子里就爱看书,一日不看,便像是丢了魂似的;有人随心所欲,想看就看;有人却是在功利的驱使下,被逼着看的;而有人压根就不看书,翻开书立马要睡觉。上述这些行为,没有简直的对或错。总之,我还是觉得顺其自然为好,别去比较,也不用有负担,适合自己的方式总是最佳的。要说能学到东西与增长见识,读书并非是唯一途径。我看,从那些不被权威们认可的阅读方式(看手机、看电视、看报纸)中均可获得。

  阅读虽能打发一些时间,但看得久了,眼睛会发胀疼痛,继而流泪。再加上自身也不适合久坐,坐久了便腰痛。这些都算是读书的副作用。还有,我喜欢边看书边吃瓜子,看得越久吃得越多,到最后都转换为脂肪堆积在身体里,这也是一大弊端。从而,更谈不上是一种享受了。

  再拿打牌来说,也是有利有弊。赢了钱固然欢喜,但你懂的,怒伤肝,喜伤心;输惨了时又免不了沮丧懊恼自责,总之是揪心。也怪自己,尚未达到输赢不系于心的修为。遇到人多时,吵吵嚷嚷,又着实闹心。我有次在发牌时竟突然自省:“就这么傻傻地重复着这种机械动作,倒底有意思否?”再则时间久了难免身心疲劳,而人在局中,身不由己,想下又下不来,如此滋味当不好受。

  最后说到抽烟,以前觉得很是种享受,在“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一根烟在手,烦忧抛脑后”等等浮夸之词的助推之下,自己的确有点欲罢不能了。如今我却得了新认知,不再觉得有那么享受,因我已习惯了从辩证的角度来看待任何事。烟草的种种触目惊心的危害性不去说它,口里生臭、喉间积痰却是最显著的获得。况且在人堆里吞云吐雾时,常常会引发别人的异样目光或掩鼻不屑的鄙夷神情。如此一来,所谓的一点点享受也顷刻间化为云烟了。

  凡此种种,皆有利有弊。从中我悟出一点:怎样都好!(其实跟怎样都不好是同一个意思)你看书也好,不看也罢,看得快也好,慢也罢,都没什么区别;抽烟时别觉得很快乐,不抽时也甭觉得是件苦事;有牌打就打,没得打也坦然,一切都很正常。这么一想,会割断许多纠结,心里会平静很多。

  说穿了,这就是佛家所提倡的“不生分别心”的观点,这也与道家推崇的“万物同一”的理念不谋而合。再超脱一点,我们的凡胎肉身不过是具空壳,是灵魂藉以寄宿之所,这个“身”不定是你的或他的。这具肉身只是暂时归你保管而已,当身体消亡时,灵魂已然出窍,便是你交还躯体之时。至于你的灵魂经飘飘荡荡、漫天浮游之后于何处落脚,恐怕任何人都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

  此念一旦生根,觉得生死都不是大事,其它一切更是浮云。那么,还有什么值得去苦心钻营?若再执着地在名利场中蝇营狗苟,岂不可笑?道理看似谁都懂,但凡事往往就是这样:说容易做难。正因为此,才具有了上升的空间。那么,让我们怀抱着初心和善念,且生活且修行吧!

读书的经典散文5

  夏宜读史。可是我一直在读小说。不过我读的是五四以后二三十年间的作品,这就有了一种读史的感觉了吧。最初读鲁迅,到喜欢上沈从文、周作人,再到迷张爱玲,我少年读书以来喜欢过的作家,这一时期占了多数。我也迷恋着那个时代,对那个时代的一切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这些文人的过往。

  他们的故事很多,他们的性格也总那么独特,那么容易就让我们为之动容,觉得差异,惊喜。前些年,也许就是带着这一份有些八卦的心理,看了很多回忆之类的书和文章,到如今,不知自己首先是为何才喜欢,是作品呢,还是拿背后的人和事。

  徐志摩当然是这其中传奇而又独树一帜的人物。他的诗歌,他的情感生活,他的异国情怀,他的对于独立人格的追求,都让一辈辈人着迷着。读过他的诗,但并不能足够理解,今次看这一本散文集,又是一样的朦胧,也许是太年轻,但徐志摩正是年轻时创作的这一切,那我该如何解释自己的愚蠢和混沌呢?我不知道,只有继续努力下去一途了。

  徐志摩生前只出版过三本散文集,分别是《落叶》、《自剖》、《巴黎的鳞爪》,其内容散而杂,有抒情,有哲理,有议论(毕竟他在剑桥学的是政治经济学),有回忆,有文艺评论。拿这一册《巴黎的鳞爪》来说,《巴黎的鳞爪》和《我所知道的康桥》显然是带有抒情和回忆性质的文章,而像《拜伦》,《罗曼罗兰》,《济慈的<夜莺歌>》等又是明显的诗歌文艺批评,《吸烟和文化》是议论的文章,《天目山中笔记》则又带有很强哲理的思考了。

  但不论徐志摩写的是何种题材的散文,都可以从中看出他那作为诗人的华美笔触,以及他那饱满的情感,和他深邃的思索。每篇文章的写作,几乎都能同时体现这些特质,因为他的散文也是独一无二的.了,正像他的诗歌,他的做人一般。

  遗憾我的读后感也就止于此了,那就说一点体外的话。书前附有徐志摩的一段话,那是写给他正热恋的陆小曼的。他把陆小曼比作猫,这我们也都知道理由;当然他也夸奖这“猫”的出色的批评能力,为他提供了很多有用的建议。

读书的经典散文6

  暑假里,我读了《岳飞传》这本书,这本书让我感到了岳飞的勇猛,对祖国的忠诚。这本书也让我喜欢上了岳飞,并且十分敬重他。

  首先,是岳母刺字。这个小故事让我感到岳飞的坚强和正直,以及不受叛贼的诱惑。有一天,一个人假传圣旨,其实是洞庭湖的起义军,贿赂岳飞,让他为他们效力,还送来了许多的'珠宝。可是被岳飞拒绝了。那人走后,岳飞的母亲姚氏对岳飞说:“娘见你不受叛贼的诱惑,甘守清贫,不贪浊富,非常高兴。但怕我死后,又有一些不肖之徒来勾引你,你一时失了志气,做出不忠不孝的事来,今天,我祝告天地祖宗,要在你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字,愿你永远做个忠臣。”岳飞听了,连忙跪下,脱掉上衣。岳母先用墨水在岳飞的背上写下那四个字。然后用针一针一针的刺,每次一下,岳飞的肉就会耸一下。读到这里时,我心里在想:岳飞多么坚强啊!要是我们,哪怕擦破了一点皮,就会哇哇的哭上半天,而且爸爸妈妈怎么哄也不肯罢休。可是岳飞是拿针刺啊!那得多疼。我感到我们平时太娇贵了,应该像岳飞学习他那坚强的精神。

  还有一个令我受益匪浅的小故事,就是风波亭岳飞遇害。那时,岳飞明明能和岳云、张宪逃走的,可是他们两个被岳飞喝住。从这个小故事中,我体会到了岳飞的眼中有王法,用我们的话说,就是岳飞懂法律,不仅仅是一个大将军,还是一个目中有王法,懂的道理的人。

  岳飞,你被千万人所敬爱,最终又被奸臣所害。可是你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读书的经典散文7

  飞翔,羽翼是一个重要的前提。—— 题记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不仅是人类发展的驱动,更以涣然一新的方式给我们一方畅索未来,渺落辰星,扑朔迷离的幻想之境.也许就在我与他心与心的触摸,体及之中,我已展开了一对以智慧为羽翼的翅膀,在忘我的书海中飞翔……

  生命的形式不仅满足于平实的土地上默默地虚度时光,而应该在潜移默化中升华,提高自身灵魂的高尚情操.我思故我在,人只有在读书中思索,在思索中领略书中的奥秘,在不知高深的湖水中弥漫,从而达到另一种生命形式的诞生,也正是这样灵魂才能从尘世中挣脱出来.在书中我总能找到那种能使人大脑,灵肉,的放松,是一种从未有的宁静.

  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他用自己的战斗经历作素材,以顽强的意志创作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受到了同代人的真诚而热烈的称赞.我从书中看到一个本应在学校学知识的主人公保尔,结果却沦为一个普通工人子弟,在漫长的''求生''过程中他经历过中弹,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等各种各样的伤痛.最后他成为了一名让人敬佩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这本书中鼓舞了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保尔的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的大无畏精神深深震撼着我的.心弦.

  沈石溪先生的《狼王梦》,高尔基先生的《童年》,陶文轩先生的《草房子》,叶圣陶老先生的《稻草人》,包括四大名著《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还有好多好多的书都在我的脑海里刻下永不磨灭的一道痕迹。

  在书的海洋中畅游,既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又是一种知识上的收获。书,让我们领略世间的真谛,书,既是老师又是朋友。如果没有书,世界上就存在许多思想狭隘的人;如果没有书,世界上就存在许多粗暴的人;如果没有书,世界上就存在许多性格脆弱的人;如果没有书,世界上就存在许多目光短浅的人;如果没有书......书是灯塔,给大海的孤帆引导方向;书是钥匙,打开知识的大门;书是翅膀,载着奇异的幻想在蓝天中飞翔。

  在书中我找的了我的人生目标,懂得了做人处事的道理.在书的王国里,没有人会阻挡你遨游的脚步.在书的王国里,我们的思绪任意驰骋,无拘无束.让我们带着飞翔的羽翼,在生命里划出一道绚丽的彩虹。

读书的经典散文8

  我对张爱玲的认识并不深,之前对她的文学作品可谓是一无所知,只是潜意识里知道她的文学造诣很高,是位旷世才情的奇女子,仅此而已。

  自从进了老年大学,感恩王贤友老师的讲授:《金锁记》里曹七巧心灵变迁历程;《沉香屑第一炉香》里葛薇龙的人生苍凉、悲壮;以及《旧屋檐下的张爱玲》论张爱玲的价值等等,使我对张爱玲产生兴趣,于是张爱玲不寻常的家庭背景、张爱玲的奇才、张爱玲的贵族、张爱玲的冷傲、张爱玲文字的独特……向我走来,令我目不暇接。

  不经意间,我走进了张爱玲的散文《迟暮》,这是我第一次完整看她的散文,文章中少年的苍凉,笔力的老道,让我感慨。再看她生平,她写这篇文章时竟然只是个十二岁的小女孩,十二岁小女孩却写出了迟暮美人的心境。更让我刮目相看。

  在这篇散文中,张爱玲用她独特的文笔,向人们提醒:青春是宝贵的,更是短暂的。文中描写了一幅在生机勃勃的春天,以及一个迟暮美人对韶光易逝无可奈何的伤感画面……。

  这个凭栏哀悼的'女人正是张爱玲笔下的“封姨”,“封姨”年轻时不仅风华正茂,更拥有华丽的人生。她的容颜与盛气并存,曾经在海外壮游,在崇山峻岭上长啸,在冻港内滑冰,在广座里高谈。在民国时期,这种人生,足以令千万人艳羡!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随着时间的不断更新,“封姨”青春已逝,面对酒红灯绿的社会,巳赶不上历史的潮流,她觉得自身是时代的落伍者,被时代所抛弃。她已没有资格与春天共舞,所能拥有是内心的空虚、惆怅与悲哀……

  美人迟暮,这种亘古以来以时间切割红颜的永久命题,居然被张爱玲稚嫩的小手描绘得如此细腻、圆润、深邃。让我感受到了张爱玲天才的早慧和张爱玲的文字功力!

  而今,我巳是“迟暮”老人,庆幸的是,我们生在好时代。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升,人的寿命已长了很多。“迟暮”已不可怕,正是退休了,有大把的时间挥霍。“迟暮”已变成我们这般老人的第二个春天,我们可以在老年大学的课堂任意遨游,吟诗作画、唱歌跳舞……培养各自的兴趣爱好;可以组团旅游,饱览祖国大好河山;可以和儿孙共聚一堂,享受天伦之乐的幸福;我们和年轻人比美,与社会同进步,按现在的话说“与时俱进”!再也不用凭栏独吟“黄卷青灯,美人迟暮”。

读书的经典散文9

  当寒假中在百般无聊时拿起《冰心散文集》,我从来都没有对这有兴趣,但在这几天,变了……

  我选了几篇有兴趣的读,在书中发现,有一篇还上了语文书呢,还有几篇上了《美文欣赏》。其中最有名的是《寄小读者》,我也耐着性子地下去。读了一篇又读一篇。突然间就爱不释手了。

  在不经意间,读完了。我有了这样的感受:在她的散文里的字里行间都充满了一个字:爱!冰心爱美丽的自然,她爱海,因为在她眼里:海是温柔而沉静,海是超绝而威严,海是神秘而有容,也是虚怀,广博……也许在冰心的心里,爱海就是这么一点一分的积渐起来的。冰心爱儿童,在她生病的'其间,还为小朋友写了《寄小读者》可见在她心中,小朋友地位的重要。冰心爱母亲,她甚至这样形容过她的母亲:母亲的话句句可使做儿女的人动心,母亲的字一点一划都可使做儿女的人落泪。冰心也曾无知地问过母亲爱她的原因,而母亲告诉她:不为什么,——只因为你是我的女儿。是啊,当你寻见了世界上有一个人,认识你,知道你,爱你,都数千百倍的胜过你自己的时候,你怎么能不感激,不流泪,不死心踏地的爱她,而且死心踏地的容她爱你?冰心爱亲人,爱父亲,爱三个弟弟,爱她的同学……

  冰心把这种爱化为一种极为清丽,极为温婉的文笔,写成了散文……散文里有另外一个世界,有一个充满爱的世界,也是冰心所向往的世界……

读书的经典散文10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这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荷塘月色》里的段落,我喜欢这两段。美若仙子的荷花,挨挨挤挤碧绿的荷叶,流水一样的月光,高高低低的灌木,飘摇的杨柳,让人感觉恍若仙境一般。

读书的经典散文11

  在清风徐来的早晨,落霞满天的黄昏,抑或是万籁俱寂的夜晚,也可以是茶余饭后的小憩,喜欢手捧一本书,徜徉在书海中,难以自拔。

  总喜欢手捧一本小说,在庭院中,在树荫下,在躺椅上,读得兴致勃勃,去收获小说中的宝藏与精华。

  我愿意走进四大名著。走进《水浒传》,去领略一百零八位身怀绝技、心胸坦荡的壮士情怀;走进《西游记》,去体会师徒四人历尽九九八十一难,终成正果的艰辛;走进《三国演义》,去走进一个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混乱时期;走进《红楼梦》,去思索四大家族的兴盛衰落,大观园里错综复杂的爱恨情仇……

  我要走进《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感受海伦·凯勒因失明而产生的绝望与痛苦,在莎莉文老师的鼓励与帮助下,看她如何面对挫折,如何笑对人生与苦难,看她付出的努力和艰辛……

  我要走进《名人传》,看贝多芬面对双耳失聪的痛苦,但却奏出给人无穷力量的命运交响曲的;看米开朗基罗受人轻视的迷茫,但却雕刻出世间难有的作品;看列夫·托尔斯泰对自己的排斥,但却写出精妙小说,获得独一无二地位的文学地位……

  我要走进《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看保尔·柯察金那顽强的意志与为革命献身的伟大品格,看他即使受重伤仍笑对生活的乐观与豁达;我要走进《巴黎圣母院》,看那丑陋的人却有一颗无人能及的善良心的启迪;我要走进《地心游记》,看凡尔纳笔下地心冒险的奇幻与可怕;我要走进《拿破仑》,看这位天才法国将军驰骋疆场的英勇与果敢……

  我要去看孔乙己的悲剧与迂腐,我要去看祥子的三起三落,我要去看尼摩船长的冒险风范,海上航行的点点滴滴,我要去看诸葛亮借东风、草船借箭等出神入化的妙计奇策,我要……

  看到皆大欢喜的局面时,我会拍手叫好;看到悲惨结局时,我会黯然神伤;看到幽默片段时,我会忍俊不禁。

  不同的书带给我不同的感受。书让我领略风云变化,让我看透人间的喜怒哀乐,让我领悟深邃的人生哲理。

  徜徉书海中,书中也有一个“我”,品位书墨幽香。

读书的经典散文12

  当我真正看完冰心的散文后,我发现了冰心写作不单是爱用"呵"字这样简单。在她的散文里的字里行间都充满了一个字:爱。冰心爱美丽的大自然,她爱海,因为在她眼里:海是温柔而沉静,海是超绝而威严,海是神秘而有容,也是虚怀,广博……

  也许在冰心的心里,爱海就是这么一点一分的积渐起来的。冰心爱儿童,在她生病的其间,还为小朋友写了《寄小读者》可见在她心中,小朋友地位的重要。冰心爱母亲,她甚至这样形容过她的母亲:母亲的话句句可使做儿女的人动心,母亲的字一点一划都可使做儿女的人落泪。冰心也曾傻傻地问过母亲爱她的原因,而母亲告诉她:不为什么,——只因为你是我的女儿。是啊,当你寻见了世界上有一个人,认识你,知道你,爱你,都数千百倍的.胜过你自己的时候,你怎么能不感激,不流泪,不死心踏地的爱她,而且死心踏地的容她爱你?冰心爱亲人,爱父亲,爱三个弟弟,爱她的同学……冰心把这种爱化为一种极为清丽,极为温婉的文笔,写成了散文……

  散文里有另外一个世界,有一个充满爱,也是冰心所向往的世界……

读书的经典散文13

  微风轻轻地吹过,手中的书快速地翻动着,就像是在追逐的孩童。

  ——题记

  书,是人类最亲密的朋友。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浩瀚的大海,任凭我自由地遨游;书,是宽广的天空,任凭我勇敢地翱翔;书,是神秘的宇宙,任凭我大胆地探索……

  书,是我的`另一片天空。在书中,我可以尽情地吮吸知识的甘露;在书中,我可以无拘无束地与古人、名人对话;在书中,我的心情随着主人公的喜怒哀乐而转变;在书中,我可以学到许多做人的道理、处世的方法……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就是世人常求的古仁人之心: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或喜或悲。路无坦途,人生难免有挫折。面对挫折困难,不要一蹶不振,精神萎靡,自暴自弃,要敢于面对。人生本来就少有一帆风顺。是书,教会了我如何面对困难与挫折。

  “海内存知己,天涯如比邻。”朋友是人生的财富。朋友是沙漠中的那一片绿洲,给予我们希望的寄托;朋友是黑暗中的那一盏灯,给予我们光明的憧憬;朋友是航行中的那一只罗盘,给予我们正确的方向。是书,教会了我友谊的珍贵。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志向,是追求人生目标的动力,是通向成功的桥梁。一个人活着,如果没有志向,那就犹如行尸走肉,没有灵魂的躯壳。只有树立远大的志向,才能将我们带向成功的彼岸。即便年岁再高,也不能无志。是书,教会了我志向的重要。

  书是人类的思想结晶,书是人类的精神粮食,书是人类的繁衍见证。

  我读书,我快乐。因读懂了雷锋的“钉子”精神而快乐,因读会了保尔钢铁般的意志而快乐,因读出了海伦·凯勒用心灵感受生活、热爱生活而快乐,因读懂了爱迪生面对困难不低头,用毅力和智慧取得成功而快乐,因读会了袁隆平造福国人而快乐……

  我读书,我快乐——快乐有书陪伴!

读书的经典散文14

  有很多作家,我都听过名字,却从来没有时机拜读过作品,汪曾祺便是其中的一位。这次读汪曾祺的散文,算是填补了一项自我的空白,实现了一个小小的目标。

  汪曾祺的文字简洁明了,讲述的都是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甜酸苦辣,花鸟鱼虫,山川湖泊,名胜旧迹,往事回忆等等,但涵盖的知识面却相当广阔,所见所闻谈来头头是道,足见其阅历的丰富。这些文字本身并没有什么惊人之处,但会聚起来却令人感到了一种生动的场面,那便是真实的生活,好玩的生活。

  他的文字中有很多都是谈论吃的,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涉及令人乍舌,假设把先生放在当下,我敢断定是名副其实的“吃货”一枚!不光光介绍了各地食物的.异同与特色,还把自我的感受都如临其境地展示给了读者,描绘是动人和恰当的,很多地方都有令人会心一笑的共鸣。

  先生也在众多的文字中屡屡提到抗战时西南联大时的历历往事,可见其对那段学习与生活的眷恋。因为自我对那段历史也颇感兴趣,故此读起来也格外亲切,思念那些著名的大师,思念在艰辛岁月中精英们的精神和成就,也从另一种视角了解到更多的轶事和趣闻。 才明白先生是沈从文的弟子,所以文集中专门收集了一篇文章是写沈从文和他的《边城》的。一来又把边城的情节再次回忆了一遍,并且还有美文赏析般的讲解和其中人物创作原型的介绍,更有一些幕后的花絮与原委,对于喜欢文学写作的人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引导与启发。

  也喜欢先生写的父母与祖父母辈的人物,既包含了真挚的亲情,也从一个侧面让读者了解到了晚清与民国时期的世间百态与人情世故,那些平常人家的生活和环境蓦然就跃动在面前,鲜活了画面。那些看似平淡与不经意的文字间流露出的是中国文人的情怀。琴棋书画诗书酒、茶米油盐酱醋茶,都浮此刻这些小小的篇章之中,有生活的真谛,有闲情与雅趣,有山水和情韵,有人情的冷暖,在淡淡的文字与不经意的表达之间展开了一幅世间的万象,真实又生动。

  最终谈谈本书的装帧,其实也和文字一样,十分清新淡雅!相当贴合文字的意境,在适当的空间,还插入了些相应的国画,完全是锦上再添鲜花!

读书的经典散文15

  今年农历正月初四,我和爸爸去到穷乡僻壤之处——邕宁县长塘乡定西村的亲戚家过节,定西村傍山而筑:面临长塘河,村里寥寥可数的几座青砖红瓦的房屋;更多的是用红泥筑起来的“泥房”,若不是看见袅袅升起的稀稀疏疏的炊烟我都误认是猪棚了;客人很少,不像过节的样;偶然间听到一两声跑响。

  午餐“七碗菜中三碗汤”,我吃个半饱就溜出去了,独个儿闷闷地爬山;翻过山,后面是一条白带似的河,那是长塘河;河岸边是一片早已收割了的只剩下一茬茬稻杆的半干半湿的田野;田埂上长满了鲜绿的“糯菜”(雷公根),踏着的象软毛毯子似的。

  我想:现在人家都在家过节了,在这儿我可以毫无忌顾到引抗吭高歌,发泄内心的莫名的愁闷了,然而我想错了,在这儿除了我之外还有第二个人!

  谁?是一个女孩!

  在我面前不远处有一个十一、二岁左右的女孩?她,半蹲在田埂上,低着头,右手抓着小锄头挖糯菜。她旁边放着一个大的破竹篮,篮里已装不少的糯菜。

  我诧异了,象她这般年龄的在这这欢乐的节日里该是多么幸福呀,可她却还出来挖糯菜?怀着好奇和不惑,我走向她。

  正当我走近离她七八步远的地方,她突然抬头望见我,吃惊般楞了楞,她那双扑闪扑闪的眼睛,流露出她内心是恐惧与不安。

  “小妹妹,你挖这糯菜干啥?”我轻声问她。

  “卖给收购的!她回答的声音有些发涩。

  什么?挖出来卖的?是什么时候了还挖糯菜?——现在还有什么比过节更重要的事么?

  “你是宁西的吗?”

  “嗯!”

  “你家不过节吗?”

  “过!”

  “那你为什么还出来挖糯菜?”我由问:“是你爸逼你出来?”

  她听了仿佛一震,蓦地抬头迅速望了我一眼,张着嘴想回答,又突然想到什么似的,接着又迅速地埋下头一语不哼,只是用手刮着粘着泥巴的锄,我连声问了好几次,她才最后说:

  “要开学了,爸爸说家里没够几个人上学的钱,让我下学期不读书了,呜呜呜(她哭起来了)。挖糯菜。交学费。”

  我听了吃大惊,“仅靠你自己,能交学费吗?”

  “不知道!”她说着抹着大把大把的眼泪,突然失声地喊起来:“我——要——读——书!”

  那声音凄切,象针般直刺我的心,呵,多可怜的女孩!

  此时,一阵风吹来,逼着女孩打了个寒颤,我才注意到她穿着浅绿色的衣服很薄,脚下还穿一双宽大的粘满泥巴的拖鞋,鼻子冻得又青又红,象半熟的辣椒似的,那双可爱的眼睛满盈着晶莹透亮的泪珠。

  呵,多可怜的女孩,因家中贫困,她或许要离开她那充满欢乐、充满憧憬的学校回家干与她年龄不相称的活;将听不到回荡在校园里的熟悉的钟声;将听不到老师讲课时悦耳动听的声音;将不能和同学们一起读书、写字和唱歌。从她心底迸发出来的撕心猎肺般的声音,谁听到了谁不为之落下同情的眼泪呢?

  她也许想着自己现在要好好读书,将来赚了好多好钱之后给她的爸爸妈妈,让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可是,她的爸爸妈妈却为什么不为她这个也许可能实现的愿望着想呢?——让她继续上学读书,完成学业,将来报效祖国,报效父母!既然他们自己已经受够了,没有知识文化而穷困的苦,为什么还要让自己的女儿走自己的路,受自己受过的苦?——要使女孩重新捧起课本,只有她爸爸改变主意或有人向她伸出援助之手了。

  此时,女孩已经泪流满面,她那类泉仿佛在涌流着她内心的悲伤和绝望,这样如此幼嫩的充满渴望和憧憬的心灵竟有如此遭遇,如果发生在我们头上会怎样呢?

  我的眼泪快要流出来了,我不忍心看她的泪眼,把目光移到一侧去,突然发现不远的山坡有好几株点缀着雪亮雪亮的'白花的梅树,一阵风吹过,吹起了满天的梅花瓣,时聚时散,象一群白色的蝴蝶在嬉戏似的。呵,多美妙的景观,梅树多亏有这春风才如此美丽,那一瓣一瓣的不就是春的馈赠吗?——我想,这女孩不就是一棵缀满白花的梅树吗?它正伸展着腰肢,等待着爱的春风的到来。

  呵,女孩她多么渴望读书啊,就像沙漠的动物渴望绿洲,冰冻的小河渴望春风一样。如果她的渴望成了泡影,谁敢说有一天她的心灵不会有沙漠的苍凉,寒冬的残酷呢?

  女孩回家去了,我却久久贮立,望着纤弱的影渐去渐远,耳际边仿佛还萦绕她的声音:“我——要——读——书!”

【读书的经典散文】相关文章:

散文欣赏:读书09-10

读书散文欣赏09-11

读书沙龙散文欣赏09-11

读书随笔散文欣赏09-11

我爱读书的散文09-22

也谈读书散文09-28

关于读书的经典散文欣赏09-10

谈读书的文章散文09-08

读书的意义散文欣赏09-08

书虫读书记散文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