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年味的散文

时间:2024-05-21 16:20:03 散文杂文 我要投稿

[推荐]年味的散文15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散文吧?散文常用记叙、说明、抒情、议论、描写等表达方式。什么样的散文才是真正的好散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年味的散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推荐]年味的散文15篇

年味的散文1

  自己愈发年长,怀念小时候的年味愈浓。

  改革开放的春风,仿佛给每个人注入“鸡血”般,迸发出勃勃生机,包括那时候的孩子,有幸我是在那个时候懂事并对年味有记忆的孩子。我们家居住在县城的西门街,离那个繁华喧嚣的中山街、南门桥步行不超过10分钟路程,小小的县城今天看来都是邻居了。

  我记忆中的年是从我家楼梯下的简易储物间开始的。由于父亲的职业关系,入冬的腊月开始,我家地上就有一袋袋的信丰萝卜、荸荠、红头大蒜、圆圆满满的包菜,就像在家开个菜铺了;接着一袋袋生的红瓜子、红衣花生、葵花籽,往铁皮桶里塞,生怕老鼠来偷吃。母亲,是一位会持家又能干的妈妈。腊月十五以后,我们也放了寒假,妈妈就开始置办孩子们的新衣服,到裁缝师傅小店给每个孩子量身、选布,直到满意。接着就是安排炸豆腐、做豆腐渣、炸炒果子、炒炒米糖、蒸鱼丝(假燕),这些客家人喜爱的'食物。印象深刻的是我上初一的那年寒假,妈妈在炒炒米,就是用一种叫大禾米,用我们客家传统的沙,炒置而成,而后用糖、花生米、芝麻等做成炒米糖。同学玉珍,叫我去看电影,一边是妈妈需要我帮忙数炒炒米(多少量筒一格),一边是与同学约好电影院等,贪玩的心早已忘却眼前的事,忐忑不安的数着,向母亲告知要上厕所,一溜烟就跑了。清楚记得看的电影《红高粱》。回来很是不安。看着还是忙前忙后的妈妈,忍不住帮妈妈做完剩下的炒米糖。蒸鱼丝,是妈妈的拿手菜,用草鱼下到鱼肉,手工剁碎,和上魔芋粉(一定比例),擀成锅盖大小,上锅蒸,熟了晾干,卷成条,切丝,晾干就成了。最令人回味无穷的是下了鱼肉的鱼骨头,妈妈会放到大锅熬,加上姜、蒜,做成一道俗称“鱼冻”的菜,在寒冷的冬天,一边火锅,一边鱼冻,那是一种美仑美幻的美食境界。一天天准备各种各样的美食年货,期间,父亲就会利用他空闲时间炒制花生、瓜子、葵花籽,也是让我我佩服的五体投地的。

  很快就到了大年三十,俗称除夕,母亲早早起床准备,杀鸡、斩鱼等等年夜饭各种食材,我们就听从母亲安排,洗菜(洗好几天的)、洗碗、切菜,父亲回来了就准备贴对联的浆糊,一家老小都有自己的事忙着,很快一桌丰盛的菜肴就让我们直流口水。

  母亲信佛,也是客家人的习俗,除夕晚饭后就要洗净家什,最后一道美食是洗净家什后做的,韭菜米果俗称韭菜粄,都是母亲在主持,我们就是按照母亲的吩咐,极力做好帮手:剁素陷(包菜、萝卜、香菇)、做粄胚子、包粄,或蒸或炸的吃。到晚饭后,洗好澡,一家人一边看春晚,一边做粄,一直到春晚结束,粄也做好了,一年的美食,岁也就算结束了。零点的钟声敲响,辞旧迎新的爆竹声也是彼起此伏,父亲送给每个孩子的压岁钱,崭新的五毛或一元,开开心心的叠好,放在新衣服的口袋,睡前还不忘抓上一把香香脆脆的葵花籽放口袋。(第二天一起来口袋几个小洞洞)在睡梦中的我们总是被迎新年的爆竹声吵醒。母亲,早已用腐竹、香菇、黄花菜素炒敬奉各路大神,再有这些素食材料煮粉或面,蒸好前晚做好韭菜粄,美好一年的早餐就是这样开始的。

  今天,还是很怀念正月初一的素食早餐。这一天,不管怎样睡怎么吃,大人们都是乐呵呵的,睡醒了的孩子们穿上新衣服,口袋塞满各种吃的,就出门去了,或结伴无围塔或姐妹几个游龙泉湖,无忧无虑开开心心的吃酸萝卜、捉迷藏。而后给亲人们拜年,随母亲去佛堂拜佛等等。

  小时候的年就这样让我们回味,时光流逝,年也年年过,却发现生活越来越简单,形式越来越多,味道却是越来越淡了。

年味的散文2

  又是一年除夕将至,我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

  刚到老家,爷爷忙起来。他带我去商店买“福”字。经过爷爷一番叮嘱,我们开始认真贴“福”。爷爷说“福”字是带来吉祥幸福的,能祈祷在新一年过上幸福的日子,所以要用心贴,我们一听,干得不亦乐乎。我拿来一张金“福”字,往上贴时,爷爷说该把“福”字倒着贴,才能“福到”。我听,恍然大悟,原来贴“福”字也讲究呢,怪不得我常常看到人家门上倒着贴“福”!

  除夕这天,奶奶忙起来。她把磨好的粉﹑糯米粉倒入盆中,再加上红糖﹑白糖和其它配料,做成松糕的原料。爷爷早已在灶前把火烧得旺旺的,奶奶快速把盆放上去。一会功夫,热气腾腾的咖啡色的松糕出锅。我看得眼花,来不及欢呼,奶奶又娴熟地撒上芝麻﹑红枣。在一旁的`我早已馋,赶紧切下一块尝尝,嗯——又香又甜,又松又软,好地道的家乡民间口味!

  中午,奶奶用红薯粉做红薯饺,馅是萝卜﹑瘦肉﹑豆腐﹑乌贼干,剁成丁混合一起,再配上传统的调料。一段时间后,奶奶把一个个红薯饺放入蒸笼,过一会,笼周围散发出阵阵香气!出笼后,只见个个晶莹剔透的红薯饺冲我笑。我忍不住又先吃为快,夹一个放入口中大嚼起来,啊,入口香嫩,芳香四溢。奶奶累得满头大汗,但看到我吃得美滋滋的,慈祥地对我笑笑说:“孙子,多吃点,这可是家乡的特产,在外面吃不到!”

  每逢过年,我们家都会收到寿桃,这是50﹑60﹑70﹑80﹑90甚至100岁老人的子女把寿桃送遍整个村子,他们送来时脸上洋溢着笑容,能让人感受到真心的付出,衷的祝福。分寿桃的寓意是“家家老人健康长寿”。今年是奶奶70大寿,爸爸和爷爷挨家挨户地送寿桃,增进邻里之间的亲情友情。家乡过年的味儿就是也不一样越!

  初八,祠堂里又开始唱戏。祠堂里楼上楼下是人满为患,笑声不断传来。我看一会就不看,因为我看不懂,也许是我没耐心,只能看热闹。最后只剩下妈妈和奶奶看。走出祠堂,锣鼓声、二胡声还能传出来很远。整个祠堂则五彩缤纷,台上的戏子演得惟妙惟肖,赢得观众们的阵阵掌声……

  初九,我们全家又踏上回常州的旅途。可家乡热闹的情景像电影一样浮现在我眼前——老家的年味最浓!

年味的散文3

  胡萝卜,蜜蜜甜,

  看到看到要过年。

  过年热闹又好耍,

  还有萝卜炖嘎嘎。

  这是儿时,小孩子们在临近过年(即春节)时常唱的一首童谣。如今我虽然年过半百,但每逢春节临近时,这首儿时的童谣,都会非常清晰的在心中萦绕,并禁不住地在心里默默吟唱。

  每当自己在心里默唱这首童谣时,儿时那些临近过年的情景,便会在自己的脑海里再现。那些记忆,是那么清晰,尽管有些酸楚,却也有甜蜜,温馨,幸福回味。

  那时,人们的生活非常困难,几乎所有的日常用品,副食品,甚至连一包香烟,一盒火柴,一块发酵后的豆腐渣,都要凭票供应。尽管大众的生活这样困难,但是人们对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春节,仍是很重视的。无论生活多么艰辛,物质多么匮乏,经济多么拮据,都会想尽法子,平日里节衣缩食,把好吃,好喝的留待春节享用。

  记得那些年,一进入腊月,过年的气氛就会一天比一天浓了起来。农村正是农闲时节,几乎家家都是在这段时间杀年猪。于是趁着“吃刨汤”,走亲访友的人便多了起来。而城里的人家,都会把平日里舍不得吃的肉,拿出来熏成腊肉,灌成香肠。据说,只有这个时候熏制的腊肉,才可以放更长的时间。况且,腊肉是年夜饭的餐桌上,一到必不可少的大菜。特别是临近过年的那几天,几乎家家户户都要煎炒胡豆、瓜子、花生什么的,作过年时的零食或招待客人。那几天,我们这些孩子,无论串到那户人家,准能有所收获。行走在大街小巷,都能闻到煎炒散发出的香气。

  那时的年夜饭,多是在年三十晚上,而且都是在家里吃。一家老小,三世、四世同堂的都有,一般都不请外人。可以想象,这么大的一个家庭的聚餐,那和祥、热闹、温馨的氛围,有多么令人感到亲情的喜庆啊,这是今天很难体味到的。如今的年夜饭,多是邀聚到酒楼、餐馆去,仅仅是为了应个节气而已。不少人甚至把它作为邀请三朋四友,拉关系,亲近上司的一个理由或借口。今天,年夜饭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让一个传承几千年的家人团圆的聚餐,染上了浓重的势利俗气。所以,如今的年夜饭,对我来说已经没多大的兴趣了,倒是我儿时年夜饭的情景,在我的记忆里越加清晰。

  过年,对儿时的我,是一年中最兴奋、幸福的时候。因为,每逢过年,家里就会给自己做一套新衣,老人也会把她亲手一针一线纳出的新布鞋让我穿上,并反复叮嘱:要爱惜啊,别几天就踢破了,不爱惜只有打赤足哟。说真的,正是长个儿的孩子,一年就一双布鞋,哪能不破呀。所以,一双布鞋穿在脚上,不到三、四个月,不是被踢破,就是让发育的足给撑破了,往往到了初夏时,多是赤作一双足丫到处跑。到了盛夏,大人见小孩的赤足,被滚烫的地面烫得直跳,才给买一双塑料凉鞋。

  俗语:娃娃盼过年,这话不无道理。你想,一年到头,就是过年前后这段时间,是孩子们最自由,最放松,最快乐,最幸福的时候,怎么不盼呢。

  过年了,大人们都在为怎样才能够过一个热闹、富足的`春节发愁,忙乎,也放松了对小孩子们的管束。而小孩子们,也能够自由自在地,在浓浓的过年的气氛里,开心的玩耍。有吃有穿,快乐自由,这便是我对儿时过年的最深印象。哦!还有,在年三十的晚上,大人们还会赏给不少的“压岁钱”呢!为了讨得大人们的“压岁钱”,我们这些小孩子,在吃过年夜饭之后,就会向所有到家的大人们挨个磕头、作揖,并总是重复着大人事先教给的那句拜年的话,大人们多多少少都会给自己几分“压岁钱”,虽然只是些分分钱,最多也不会超过一毛,但积攒一起,也够花个十天半月的了。

  如今过年,在我看来没一点年味了。也许是自己年龄的原因,也许是时代发展的原因,或许是今天的人们,生活习惯发生了改变。不过,让我感到困惑的是:为什么我们传承了几千年的,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在短短的几十年,就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呢?

  呵,过年,我所怀念的,儿时那令人兴奋、快乐,使人感到温馨、祥和,亲情浓浓的年味,只能在记忆中去品味了。

年味的散文4

  随着年的临近,外出的人都纷纷归家。这年头虽然过年的方式已多种多样,但大多数还是以归家为主,这或许源于人们思想意识里对于家庭的归属感和整个社会倡导的一种风气,————过年就该回家,回家才是过年。无论是在新闻里看到的春运,还是身在其中的一份子,都能感受到那些背着行囊,不辞辛苦挤上列车的人们,哪怕是站着回家,也有藏在心里的喜悦。

  浓冬岁末,外出的人们都盘点打理好这一年的收获,带着家人的牵挂与期盼,回到那熟悉且眷恋的地方,和家人团聚,与亲朋攀谈,带来远方的故事,收获不一样的感叹。正因为有了年的习俗,才让这种回归变得充满仪式感,回家,带着小孩喜欢的吃食和玩具,带着同龄人所具备的热烈与机警,带着老人所需的冬衣与甜点,给别人一份体面,给自己一份心安。去祭祖,去还愿,让自己的血脉认祖归宗,让自己的心灵得到神灵的安慰“归”是年的主题,“归”是年的味道。

  回到家里,迎接我们的是温暖的炉火、热腾腾的饭菜、散漫的生活,家是温柔的避风港,家是舒适的歇脚处,一家人坐下来,盘点这一年的家长里短。对外,那些拾得起的交情,不论应酬还是宴请,都值得小酌几杯,夜短情长。对于年的仪式,那自然是穿好吃好再喝好,年货的采购必不可少,依据经济情况,虽然“过年”的层次不一样,但过年的氛围却是一样的,我们买鞭炮、买蔬菜、买各种肉类、买零食水果,我们贴子、贴春联、挂灯笼,辞旧迎新,让我们的生活在各种触觉上充满趣味。“年”是个喜庆的节日,年的韵味是我们自己营造出来的`味道,算是对这一年的庆祝吧。

  拜年,更多的是亲戚间的往来,不管在过去的一年里是否见面往来,新年伊始,亲人之间走在一起,自然多一份亲近与欢喜,发红包,送礼品,带来一份问候与关心,亲人之间就变得更亲密。宴席上,换盏推杯,尽兴量力,既是喜庆,就该高高兴兴地聚,开开心心地散。拜年就是在过年的时候拜访。对亲人的拜访,既是恭敬的礼仪,也是出自于内心对于亲情的维系。年的味道,也包含着亲情的重温与巩固。

  年,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过年,也是沿袭了几千年的传统习俗,虽然各个地方过年的方式有所不同,但年的韵味却是相同的。我们之所以对过年依旧保持着浓重的仪式感,是因为我们依旧保持着对“年味”的向往。

年味的散文5

  今年除夕不放假,初八上班。

  初八早晨,虽然新年未完,但大家还是按时到班,因为长假后第一天总得防着有人可能来检查,虽然几乎没有人来查,却总得防着,被抓住了不是闹着玩的。

  街上虽然还到处年味十足,老年活动队的龙灯、舞蹈和锣鼓声还在街上不时出现,但我们的假却的确是完了。随着时间的流逝,工作后过年便慢慢淡了,过年对于我们来说除了奔波在归家的中,除了不用上班,可以晚睡晚起外,别的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对吃的企盼与喜悦更不会有了。于是常常怀念以前过年的日子,怀念那个小村庄平淡却又热闹的年味。

  那时候我们是盼过年的,盼过年的原因是因为可以穿新衣服,可以吃肉,可以不做作业,不扯猪草,可以不煮饭不洗碗,可以尽情的玩,尽情地吃。不知道现在的小孩子还盼过年不,也不知道他们盼过年的原因是什么,但有时很怀念曾经那种对过年很简单的期盼。

  过年前我们总会扯很多猪草以备猪过年的时候吃,那样我们便可以放心的玩,而过年前总会用竹条绑也一个鸡毛掸的样子把房顶墙上的灰尘和蜘蛛网清理干净,而我们总会帮忙把屋里屋外,房前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甚至连屋外的竹林也打扫得干干净净,现在想起那种干净就让人怀念,怀念那时候对那种干净满意的简单的心境。过年前先是盼姐姐回家,然后便是盼爸爸,如果奶奶还在两个姑姑家的话,过年前也要接回家的。过年前大家都要准备醪糟、豆豉还有汤圆粉之类的。妈妈一直对这些不是很在行,每年都是奶奶守在旁边教妈妈怎么做。一直记得除夕晚上我们点着煤油灯去别人家舂汤圆芯子好,芝麻和花生要先炒好炒脆,然后舂碎后装在碗里,再把黄糖舂软后把舂碎的花生芝麻放在一起再舂,让它们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就算大功告成了,想着都觉得香,边舂还边偷偷往嘴里塞。

  腊月二十九晚上妈妈会把第二天要穿的新衣服新鞋子给我们,并且一再嘱咐我们第二天要早起,一起包汤圆。那时候的鞋子都是妈妈做的'布鞋,有时为了漂亮还会在鞋子边镶上白色的边,衣服也都是年前去街上买布再找缝纫店定制的,没有样式,没有花样,但却还是非常渴望穿新衣服,有时候晚上还会穿着新鞋睡觉,许多年后总会怀念那种单纯的企盼。

  除夕早晨总会被妈妈早早地叫起来,放一挂鞭炮,然后包汤圆,下锅,而总会在汤圆里包上一分或者两分的硬币,谁不小心吃上了便会有好运的。常常是三哥坐着往灶门添柴米,妈妈在灶上下汤圆,有时爸爸也会来帮助,但多数时候他是泡杯茶满意地在院子里转。当汤圆在沸腾的开水里浮起的时候,便闭火吃汤圆了,那时候总会吃上十来颗汤圆,记忆中好象每次都是三哥吃得最多,至于硬币到底谁吃上也没什么印象。其实爸爸是不怎么吃汤圆的,常常给他煮醪糟蛋,奶奶不能吃太多汤圆,也是吃醪糟蛋,但总会对汤圆评价一番,是硬还是软。她说如果糯米多放些,汤圆粉子就会软些,就会好吃些,通常是一半大米,一半糯米合着。不过由于糯米贵些,妈妈总是拿去卖了,常常是放的大米居多,所以每年的汤圆粉子都偏硬。

  早饭后爸爸、妈妈便开始准备午饭,那时候会煮很多肉啊,菜啊饭的以备大年初一吃,据说那样表示能丰收。而我们便与小伙伴一起去玩,大家最爱去的是成群结队去李家沟水库,每到过年,那里会是最热闹的地方,当然那时候是没有相机的,所以不会留下图片记忆。而午饭后村里的女人们会一起出去走,或者大家去这家坐坐,那家站站,一起摆谈,去的那家便会煮醪糟汤圆或者蛋给大家吃,还会拿出瓜子花生糖果给大家吃,那种热闹与纯朴相信再也回不去,再也不会有了。而村里的男人们便会聚在一起打牌,那时候的村子是那样的热闹,而一直记得那时候爸爸去打牌,妈妈总会不高兴,会吵。

  年夜饭后小伙伴便会来我们家看电视,小学六年级之前村子里只有我们家有电视,女人们依然在聚在某家摆龙门阵,而男人们好象还会继续打牌。当然我记不得没有电视那会儿的除夕夜大家会做什么。记忆里到了初一零点的时候,每家都会放一挂鞭炮,迎接新年的到来,当然那时候不会像现在那样放各种的花炮,但年味与人情味却比现在要浓得多。大年初一更是要早起的,因为早起表示一年都会早起,上学不会迟到的。初二开始,大家便开始走亲戚拜年了,嫁出去的女儿是一定要回娘家的,妈妈那边是没有什么亲戚可走的,但因为奶奶还在,两个姑姑带着家人总会来看望奶奶的,那时候感觉比过年还热闹,于是总会轮着在我家和二爸家吃饭,那时候奶奶的脸上是幸福的。

  说到过年,总会说到奶奶的。我知道奶奶晚年生活是不幸的,但我也知道她是宽容的。过年,奶奶也是轮着在我们家和二爸过的,如果除夕在二爸家,初一便在我们家,那时候我们总会欢天喜地地把奶奶接我们家,吃饭的时候高兴地给奶奶夹菜。许多年后我还是怀念有奶奶在的那些春节。除夕那天要去给逝去的亲人上坟,奶奶总会叮嘱三哥记住先人们坟的位子,记忆里好象奶奶也跟着我们去上过坟,但最多的还是三哥在那里放鞭炮。上到爷爷坟那里的时候总会看看旁边的坟,因为那是为奶奶准备的。许多年后奶奶去世了,过年我们依然会去上坟,只是给奶奶上坟的时候心里总会黯然伤悲。工作几年后有时过年不回去了,但总会打电话问三哥给奶奶上坟没有,回答总是上了,心里便会释然很多,也许对奶奶的思念只能在上坟上有所缓减吧。

  一般到了初五六,不干活的年便差不多完了,如果只玩不干活,妈妈会说,如果不做作业姐姐会说,而饭菜也不会那么丰富了,年差不多就完了,但年味会持续到大年十五元宵节后。记得那时候我们曾经跟着邻居家的外公晚上跑到几公里的街上去看电影还是花灯,已经记不清具体了,但却记总得那个热闹的拥挤的晚上。

  而学也在正月十五以后开了,之前总会努力赶完假期作业。

  如年依然会在每年如期到来,但却总是觉得时间太短,来回总是匆匆,而那种累更是难免的,而曾经那种年味以及对年的企盼已经不再有了。

年味的散文6

  春节,这对于亿万华人而言最为浓墨重彩节日终于到来,似乎是让人们期盼了一年。这样周而复始,不知过了几千年。

  而年究竟是什么呢?是那头传说中吃人怪兽,还是谷穗下垂形象?到了今天,恐怕都不是了。年成了一个代名词,成为了一种符号,成了我们中国人一个标记。

  然而,年味似乎正在慢慢地、渐渐地消隐,或是消逝!连我自己都感到了可怖。

  在记忆里,依稀还记得年长姐姐说她不喜欢过年。那时,真隐隐地刺痛了我心,只是年少啊!尚未察觉。在回忆里,我又真感受到了那种痛,不知为什么。

  而现在呢?人们真似乎都淡漠了,我甚至还听到过有孩子说不喜欢过年。啊!原来不只姐呀!

  年究竟是什么?我无法解释,但就我个人理解,我认为年是一种回归象征。每个人无论到得何地,过年时总要回家,或者至少都想着回家――那是心灵一种回归渴望。家,可是一个多么温暖词呀!

  现在,姐在北方一个城市里工作,据说北方年味儿很浓,那儿人们都很朴实、和善,特别重视这样一个重大特殊节日。因而她才可以早早地回来与家人团聚,又不必担心归期过急了。还好不在南方,据说有城市只放三天假,那根本就不可能回家了。

  而我们中国人又这么重视家。家,不仅只是我们住地方,那更是一份寄托,一份温馨,更是我们心灵归宿、灵魂休憩处。任凭风雨多大,只要有家就不怕。

  如果过年了,家人还不能团聚,真难以想象!

  而年味消逝,在我们这个小城里却成了一个不争事实。

  孩提时代依稀而模糊记忆里,我还可以看到一些过年欢乐景象。伙伴们争着放鞭炮,嬉戏玩闹,最高兴是领到红包,不论压岁钱有多少。火热大红色就是过年颜色。中国红真包含了太多、太多。

  而现在似乎都已不再了,鞭炮声显得单调而刺耳,全无热闹欢腾景象,孩子们似乎也不大在乎压岁钱了。

  压“祟”,保一年平安,这层意义,我现在才明白,孩子们应是不知道。

  现在过年,就好象是一个卸了红衣浓妆老成持重姑娘了。

  还记得,寒假前,一位寄宿乡下朋友问我:“你们城里是怎样过年?”我竟一时愣住了,答不上来。“是啊!我们现在究竟是怎样过年?我应该好好想想了。”便随口告诉他一些时下正时兴过年方式。例如:团年饭去宾馆吃,全家一起外出旅游等。

  他感到很吃惊,也很不解,说:“那是哪来什么年味啊!我们村里过年,那才叫热闹呢!只有回家,没有向外跑,团年饭都自己做,那才有年味儿嘛,就像吃年糕那样。”

  我又向他解释,“现在城里人们工作都很忙,没有时间。像‘五·一’、‘十·一’这样法定假期才能有些休息时间。一到过年,恰好一家人都有时间,便趁隙旅游了,偷个闲;上饭店吃团年饭,那样也方便,省时一些。”

  其实,我也同他想一样啊!小城里年过单调而乏味了,年味似乎在这儿消逝了。只记忆里还依稀有些模糊影子。

  这样生活究竟好不好呢?

  我无法替别人下定论。但至少我还不习惯这样趋于冷淡春节,我还不适应。我倒宁愿看到一个热闹春节氛围。即使是那热闹不属于我也好啊。

  这个节日本该是如一位活泼俏丽红妆少女那样盛装打扮。像北方人那样,把喜庆传到每一个角落。

  几千年来辞旧迎新史当如何延续?

  我想,我们这一代应该做些什么,不要让中华文化里最为浓墨重彩一笔在我们手中渐次消逝。到以后孩子问我们时,不要只说“那只是一段陈旧历史。”

  现代社会进步飞速,但还是留下一些古朴风俗要好一些。

  传统节日风俗都寄托了人们美好愿望。新年赠橘(吉),压岁(祟)钱……

  还记得苏辙有:“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那又是怎样一派合家融融、一派祥和。

  我想,我们都不希望中国红变淡、年味消逝吧!

年味的散文7

  猴年正月初一,春风和煦、阳光明媚,好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吃完饺子,我们全家照例上街转转,品对联、赏美景,感受一番新春气息。

  去哪儿呢?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去人民公园。虽然它近在咫尺,大家却都由于平日忙忙碌碌而无空问津。新春时节,心闲意适,去那里沾沾猴年的鸿运,慰藉疲惫的心灵,感受变迁的年味。

  走在街上,随处可见衬托喜气、彰显新春的红灯笼和红对联。还未到人民公园,便从回归的游人脸上捕捉到游玩的尽兴。

  靠近公园,已是游人如织,摩肩接踵,熙熙攘攘。我的鼻子开始“工作”起来,阵阵香气弥漫,肚子难抵诱惑,竟然咕咕咕地叫了起来。吃过羊肉饺子才片刻,怎么又到祭祀“五脏庙”的时刻了?

  闻着酒肉香,神仙也跳墙。你看那些食客们,这个拿着羊肉串大快朵颐,那个吃着烤红薯热气腾腾,只顾享受美味,却不在乎斯文,勾引得我这个吃货变成了“馋猫”。

  公园正门外搭建了一个彩虹门,装饰着美猴王的图案,大红的底色,金色的花纹,精美的造型,使人民公园装扮得更加喜庆。

  原本人民公园内的正门并不在此处,而在西边二百米以外的铁栏门,上书西花园。这是公园的旧门,我小时候去西花园,一直走的就是那个门。那时候进西花园,可是需要买票的哦。

  人民公园最早叫西花园,因为地处凤城之西而命名。还有一别称为溪花园,取清水碧渊、水流潺潺之意。别看它如今在小城是人人皆知,然而谁能想到它的前身竟“臭”名昭著,是一处污水汇集的臭水滩。一到夏天,这里苍蝇嗡嗡叫,蚊虫满天飞,臭水遍地流,人皆掩鼻走。

  为改善人居环境,推进城市建设,1975年,地、县两级领导决定建设西花园,全城干部职工积极参加义务劳动,挖湖堆山,植树建亭。历经四年辛苦,于1979年3月正式建成开园。废物利用巧修建,变丑为美西花园。凤城新添一美景,休闲娱乐游人欢。

  20xx年,市委市政府又斥资四千多万元,对西花园进行全面改造,更名为人民公园,并免费向公众开放。

  如今的人民公园,是一所综合性文化娱乐休闲公园,规模比原来更大,占地240亩,可容纳游人3万多人。绿树成荫、花草遍地,亭阁相映、曲径通幽,小桥流水、湖里泛舟,真可谓是“楼台亭榭藏绿树,湖光山色相映照”。

  “恭喜你发财,恭喜你发财……”

  步入园内,人们就被喜庆的音乐温暖了。一处玩押彩游戏的商家为了吸引游客,放起了刘德华的《恭喜发财》的歌曲。春节是赚小孩子钱的大好时机,商家们有的玩套圈游戏,有的玩碰碰车,有的玩过山车……

  套圈游戏就是商家用绳子拉了一个圈子,里面摆满种种玩具,然后由圈外的小朋友拿从商家手里买的竹环,往圈子里扔,套中哪个,那个玩具便归你。记得我童年时每次过年来到西花园,都要过过套圈的瘾。每次都是冲着玩具去的,可惜一次都没套中过。后来才知晓那只是商家捞金的把戏,商家给的竹环一般不大,很难套中所摆的玩具,如果都能套中的话,那么商家岂不是亏本了么?虽然如今我明白商家的“猫腻”,但却不觉得有多可恨,毕竟这是一种游戏和娱乐活动,它承载了我不少童年的记忆和欢乐。

  看着孩子们坐在碰碰车上欢快的表情,好像他们得到了全世界。时而有小朋友因为时间到了竟耍起了赖皮,哭闹着不肯离开,家长只好无奈地再掏出些钞票给孩子“买”快乐。我有些好笑,因为那孩子便是我小时候的缩影。

  但我也有游戏过后并不快乐的时候。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和妈妈坐摩天轮,当摩天轮升到高空,看着地面的建筑越来越小时,我的心竟十分恐惧,下来之后竟不由自主地大哭起来……

  对西花园的记忆,除了儿时的游乐之外,还有一次印象最为深刻。那是我五岁那年春节,随父母和堂哥一家去西花园游玩。那年是虎年,那时我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见有老虎的模型,便要去“打虎”。也正是那一次旅游,我和堂哥一家合了张影,也是我和堂哥唯一的合影。后来堂哥因故已不在人世,而那张发黄的老照片常常勾起我对他的思念。

  小时候,我特别期待过年,年味是爸爸带回来的“旺旺雪饼”,是妈妈做的油炸虾片,是能赚到不少的压岁钱……记得每每除夕那晚,我把爸妈给的压岁钱压在枕头下,在脑海里想象着买什么玩具,便在盼望中睡着了。

  我还喜欢看烟花,尽管由于胆小,总在父亲除夕放鞭炮时关住门躲在房里,却喜欢在正月十五那晚在广场看烟花。那绚丽多彩的烟花,虽然昙花一现,但那种火树银花不夜天的景象,却能长时间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年味是抹不去的乡愁。近段时间,不知是哪个邻居家竟养了一只公鸡。初一的早上,父亲听到邻居家鸡叫,说这是乡愁的声音。他说他小时在农村,就是靠着鸡叫声起来上学的。

  我这才想起,由于世事变迁、奔波忙碌,我们一家已经好久没在过年时回老家走亲戚了。在那时,我期盼过年的由头便是初三走亲戚。并非单纯为了挣压岁钱,而是觉得每年一次的老家之行热闹非凡,令我无限向往、时常难忘。

  高中之后由于学习压力加大,过年时最高兴的事便是玩电脑游戏。尽管在虚拟的世界里翱翔本身就很空虚,但至少那时感到很快乐。那三年,年味已然成了电脑游戏,浮华且无聊。

  对于今天的我来说,过年除了买件时尚的衣服还有短暂的欢喜外,只觉得这年味越来越淡,总感觉少了些什么。或许是长大了,开始为生计发愁,为生活烦恼;或许是生活水平的提高,天天都像过年,少了许多盼头;或许是生活的快节奏,让人们身心疲惫,精神麻木;或许是……我不得而知,但随着年龄的增大,时代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年味越来越淡,乡愁越来越远。这一点,人们普遍都有同感。

  我们一家三口走累了,便在靠湖边的一处长凳上坐下小憩。此时已是正午,阳光暖洋洋,湖面水潋滟,游船如织穿梭,游人好不快乐。不远处的小广场,一群大妈正随着音乐跳广场舞,她们举手投足、一招一式都那么投入、那么忘情、那么自信,幸福洋溢在脸上,激情展现在舞姿中。

  百善孝为先。人群中,有年轻的`情侣秀恩爱,有一家三口照合影,也有老夫老妻结伴游……这时,我看到一幅温馨的画面,只见一个五十开外的男人,领着一位应该是他老母亲模样的人在游玩。他拿着相机,频频给母亲拍照。对年老的父母而言,陪伴是最长久的幸福。那位母亲虽然年迈,腿脚不便,但却一脸幸福。我从心底为那个男人点赞。

  如今,小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广场、公园、小游园如雨后春笋,不断增多,东西南北四城都建起了公园,不少街头巷尾也因地制宜建起了小游园,极大地方便了市民们的休闲和锻炼,也为城市增添了几分亮丽的风景。

  目前,市委市政府正在组织开展“四城联创”(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省级文明和谐城市)活动,力争用三年时间,全力打造卫生整洁、环境优美、文明和谐、宜居宜业的美丽运城。我相信,通过全市上下的积极参与、齐抓共管,务求实效、共同努力,运城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如今,人民公园在小城已不是一枝独秀了,也许在规模上、基础设施上也比不上新建的公园,但它位居凤城之中的地理优势,它与城市同步发展的历史,很受生活在小城的人们的青睐和钟情,让人们从中感受到社会的发展,体会到美丽的乡愁。

  这次游园,又让我找到了那久违的浓浓年味。

年味的散文8

  在外工作多年,地方特色美食尝过不少,唯独忘不了老家的年粑,那淡淡的清香在年边时尤其想念。

  老家的年粑不仅有家的味道,而且做工精细、独此一家。每年寒冬腊月,村里各家各户都会赶在年前做一些年粑,让家人饱口福还可馈赠亲友。做年粑活多、工序杂,往往要连着忙上好几天。

  先是碾米粉,老家那会没有专门的机器,全靠村里唯一的大碾房加工。每年做年粑时,碾房格外忙碌。父亲一般要提前半月与看守碾房的曹大爷打招呼,还得排队上岗。眼看碾米粉的日期到了,母亲赶在头天晚上把几箩筐糯米和少许的籼米用清水浸泡。糯米中掺和籼米,做出的年粑粘性适中,口感才好。但掺和多少籼米也有讲究,如果籼米放多了,年粑的粘性不足还容易开裂,掺少了粘性重、口感差。这个环节母亲拿捏的比较准,每回做出的粑色香味俱全。

  米浸泡一夜后沥干水,即可送进碾房了。天蒙蒙亮,父亲挑上箩筐走在前,我牵着老水牛跟在后,朝村里的大碾房奔去。碾房虽说破旧,但经久耐用,碾出的粉又细又滑。碾米粉的场景至今我还记得,老水牛脖子上套着牛轭,沿石槽外的泥地不紧不慢的.绕场兜圈,拖动笨重的木轴,从而驱动巨大的石碾,将放进石槽的米粒一遍遍碾过,一直到碾成细粉。那一刻,我特别的开心,可以悠闲的坐在碾上,就像骑旋转木马一样,绕完一圈数一圈,双脚还不停的晃荡。大约两个时辰左右,箩筐的米才能全部碾成雪白的粉。

  米粉挑回家后,母亲早已生好大灶的柴火,只待蒸年粑了。多年来的实战检验,父亲已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他身系围裙,带上皮袖套,脸上罩一白口罩,在厨房大灶前来回的穿梭。蒸年粑是细活,既磨人、又要真功夫。米粉均匀撒在垫有棉纱布的细筛上,放在大灶上蒸。先蒸上薄薄一层,接着往上撒粉继续蒸,如此反复几个来回,直到蒸出类似板车轮胎大小般的“圆盘”,蒸上完整一个大致要四五十分钟的时间。这个时候,厨房里最热闹了,大家围炉而坐、谈笑风生。娃娃们叽叽喳喳,嘴馋的厉害,两眼不时瞟向热气腾腾的大灶。“年粑好喽!”伴随着父亲的一声呼唤,直冒热气的“圆盘”出炉了。母亲连忙拿出几个碗碟,切下几小块刚熟的年粑,放上白糖,让大伙先过过瘾。“好吃!真好吃!”娃娃们一边大块朵颐,一边赞不绝口。

  蒸熟的年粑,父亲会逐个端到老屋的堂前,摊在摆好棕叶的竹垫上,让其慢慢冷却。粑需要逐个蒸,有时数量太多,晚上还得加班加点。干完活,年粑做好了,人也快倒下了。

  次日一早,堂前的竹垫上摊了一个又一个“圆盘”,看上去正在东倒西歪的睡着,毫无顾忌的样子。没来得及细细端详,父亲便喊上我,将它们逐一唤醒,扶起身来,“脱”去粘牢的棕叶,再将其切割成扇形小块,放进大缸里用水浸起来,这样可以保存相当长的时间。儿时的我,总是想着法子取乐,一会将扶起的“圆盘”向前翻滚,一会又将 “圆盘” 堆砌成“小屋”,玩的不亦乐乎。

  在那物资匮乏的年代,煮上一大锅年粑,全家人能饱上一整天,肚子准不会咕咕乱叫。水缸里的年粑捞出后沥干水,放进锅里或煮或煎,味道绝对清香可口。对于娃娃们来说,将切成小片的年粑用小树枝穿上,放在火笼上烤熟,那便是天底下最好的美食了。

年味的散文9

  眼看就要过年了,各大商场、超市促销的广告传单普天盖地地飞来。抱着一摞广告的靓男俊女们,见人就发。上面标着这个商品特价那个50元当一百花,吸引顾客。

  大街上,超市里人多起来,提着置办的年货大包小包地向家里搬。一边搬着一边还和熟人聊着:今年单位发的东西可没去年多,就几件东西!可不是吗,你比我们单位强多了,俺今年屁毛没发!往年发的可比你们多。人们兴奋着,牢骚着,喘着粗气向仓库里,楼里面挪动年货。

  要过年了,院子里的孩子们,三三两两聚一块,放鞭炮。这里“嘭”一声。那里“砰”一声,笑着,说着,闹着,玩着。

  单位上班也不像过去那样紧张了,不是今天开年终表彰会就是明天问慰老干部,坐谈会、聚餐、值班,看望上级和有关部门,这些事一个接一个。今天这个没来,明天那个不见了。今天发这个,明天领那个。松松紧紧,上上下下忙着过年。

  听着一阵阵鞭炮声,看着一群群忙碌的人,似乎才知道,年,真的要来了。

  要过年了,我不由的想起儿时过年的情景。

  记的小时候,一说过年,大人们从年二十三就开始忙,一直忙到年初一。每天都有安排,如年二十三,就是祭灶,也是小年,要吃蔴糖。送灶王爷上天。一边烧贴了一年的灶王爷纸像,一边还要说: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企盼家里来年大吉大利。年二十四扫房子。要把家里一年没动的大大小小的房子,清扫的干干净净迎接过年。临近过年,还要杀猪宰羊。赶集向店。家家户户都要割一块大肉,买几斤牛羊肉放到家,大人给孩子们和自己都做几件过年的新衣服,年初一都要穿上。

  孩子们要跟大人赶集买鞭炮和花,大人们要买对联,买香,请门神。以及过年需要的一些东西。村里会写对联的这时候是最忙的,找个地方一坐就是一天,邻居们络于不绝的找他写对子。到年三十,大屋小屋都贴上了门神和对联。院的树上,墙上,一些显眼的地方都贴上,“福”字和“出门见喜”字样。就连猪圈和牲口圈里也贴上“牲畜满圈”。院里院外显出一派喜气洋洋的景像。

  快过年的那几天家家户户还要蒸年馍,炸丸子,一蒸就是一整天。家里地锅不停地烧,上面的笼梯冒着蒸气,大人们在案子上忙着揉面,蒸好的馍晾在另一个屋里,大筐小筐都是满满的,有白面馍,有小米面的菜团子,有红豆和红薯乎成馅的豆包,还有菜包,枣花等,花样很多。蒸完馍还要炸丸子,有绿豆面的菜丸子,肉丸子,红薯丸子。甚至还要炸些鲜红薯片吃。炸丸子完了还要用红薯熬糖稀,熬出的糖用来做糖果,各类点心、麻糖等。那时,每当这时候,我就高兴得不得了。因为这一天我可以吃我喜欢吃的馍、糖果和点心了。

  到了年三十,家家响起叭、叭剁饺子馅的声音。要备好年三十晚上和年初一甚至初五的饺子馅。有的是大肉的,有的是素的,还有是羊肉的,各家都根据自家的情况去准备。

  晚上还要守夜。堂屋里摆上祖上牌位。供上新蒸的馍,家里做的果子和几个小菜,几杯酒。从长辈开始一一磕头拜祖。那时也没电灯,一家老小围着煤油灯或蜡烛,吃着自家炒好的花生、瓜子,和自家做的果子,聊着天。每当这时家里的长辈就会盘古开天的讲故事,听着听着我们这些孩子就依偎在大人怀里睡着了。

  繁星还在深谧的天空眨眼,一阵鞭炮响,接着各家各户此起彼落地也都响起鞭炮声,年——终于来了。这时人们也不管是几点。天亮不亮就急急忙忙地起来。穿新衣服,戴新帽子,穿新鞋子。喜笑颜开的迎接新年的到来。鞭炮的火光把个院子照的通亮。一家比一家放的响,放的急。有的放二梯脚。在地上响一声,腾空升起,在空中再清脆的爆炸一声,划破寂静的夜空,划破黎明前的黑暗。这时候,孩子们最活跃,喊着叫着,跑东屋串西屋。那时一个院住着同族里的好几户人家,孩子们又多,互相串门,比着新衣服,比着谁的炮多。比谁的圧岁钱多。女孩子还要比谁的衣服花,谁的花好看。

  这时锅里要下过年的饺子了,外面要同时放炮,辟里叭啦鞭炮声伴随着饺子哗啦啦向锅里开水里倒去。饺子熟了大人们先给祖上,神位敬上年饺子,再磕几个头,大家才开始吃。小辈要一一给长辈磕头拜年,长辈要给小辈(孩子)压岁钱。平时我身上没钱,只有这时才有几角钱。

  家里的礼节完了。长辈在家守着,年轻人和孩子们邀一块踏着黎明前的夜色,开始串门拜年。一进院领头的就先喊;奶奶、爷爷或叔叔、婶子、大爷给你拜年啦!听到喊声,长辈出来迎接,笑喜喜的`说:勉啦!勉啦!屋里坐!屋里坐。这时成群的人对着事先铺好的席子磕头。然后告辞又到另一家。这样串来串去直串到天明,串到太阳升好高才回家,有的还结伴去邻村拜年。当太阳灿烂的光辉洒满庭院时,拜年的礼节才算基本完成。家里人,特别是女人们该聚一块叽叽喳喳说笑,比衣服,比谁的发型好看……

  到了中午按习惯要吃一顿有白菜、丸子、粉条、回锅肉组成的炖菜,白馍放锅里溜一溜就开吃,这个年才算过了。初二女婿上门要好好招待一番,接着这几天里亲戚朋友互相走走,坐坐,串串门。一直到正月十五,十六走亲戚的还不断,家里蒸的馍到这时也正好吃完。

  十五十六是小年。闹元宵、打灯笼。踩高跷,走会。满街都是人,好不热闹。特别是晚上,有灯会,家家门口挂着红灯笼,孩子们在家长的带领下,也挑着灯笼在灯的海洋里,游动的人群里走动。人山人海,灯火通明,直到半夜才算安静下来。这时候,年,就算过完了,人们的心才算静下来。

  现在年轻人喊着过年没意思,没味道,细想想也不是没道理。有些时候过年禁放鞭炮,也听不到过年的炮声。过去生活水平低。商品匮乏,买个东西不是要号就是要证。一个月吃不上几次肉,穿衣服是:新三年,旧三年,逢逢补补又三年。文化生活更是单调,一个月不一定看上一场电影或戏。没有电视,更没电脑。人们交往也很少,所以大人小孩都盼着过年。因为过年可以吃好东西,可以穿新衣服,可以和人们有较多的交往,也热闹,让人开心高兴,有这些好处人们为啥不盼过年呢!

  现在不同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不论国家还是人民都在日新月异的变化着。吃好的穿好的,有了电视,电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不出门什么都能看到,特别是网购。不出门就能买着你想要的东西,还给你送上门。现在过年再也不要去起早贪黑的蒸馍炸丸子了,只要去市场上,超市里跑一趟就什么都有了。新年钟声敲响了,也不用起五更串门拜年了,拿个手机向亲朋好友,不论再远,人再多,发个短信就表达了你的祝福和问侯。除夕之夜家家户户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代替了过去的守夜。

  亲朋好友来了,人多了到饭店定一桌,人少了愿意在家里聚一聚的,打开冰箱,什么菜都有,稍稍动一下手就是一桌。平时都吃的好,过年吃的也没什么更多的新鲜的。所以现在人们在生活上好像天天都在过年,年真的来了,也就不感到新鲜了,反到感觉平淡无味了。

  年,随着一年年的到来,随着社会的改革发展变化,也在年年变化着。变的年味越来越淡,也越来越现代化了。

  年,无论将来社会是怎样发展和变化,这个国人的传统节日还是要普天同庆的。

年味的散文10

  年味,赋予一个成长的印记。现在的年味儿,就是多远都要回家,团圆,品美食,唠家常,看《春晚》,跨年夜。年味儿,丰富多彩,弥漫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不变的是浓浓的亲情,幸福的节日。不同的是千姿百态的欢庆方式,不管是城里的,乡下的;家里举办的,饭店聚会的;南方的,北方的;还是各民族的……都隆重的迎接,盛情的款待。以自己最崇敬和最欢快的方式来迎接年的到来。祈福祝愿新的一年万事如意!

  说不完的幸福年味,倒是时常回忆起童年的年味,那个青涩的年代,物质匮乏,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都较低。但浓浓的年味,让亲情和时代打理的印象深刻,至今不忘。

  年味推开腊月的门,走进千家万户。驱散严寒,送来温暖。童年的年味,是一种期盼。像屋檐上挂着的一串串红辣椒,那么热烈;又像是挂在蒙古包上被日月风干的牛肉干,那么让小孩儿垂涎……

  放了寒假,恰恰赶在腊八,腊八的清晨,妈妈熬的腊八粥,作为年的引子,牵着我们向新年的祝福中奔跑。:“小孩儿,小孩儿,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过年”。过了腊八,盼望着小年的到来。

  北方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这一天,孩子们已经等不到新年,就迫不急待的穿上了花红柳绿的新衣、新鞋,跑到村头,踏着村民们击打的鼓点儿,欢快的玩耍起来。让北方的冬天不再孤寂与萧瑟,欢快挂满了冻得红彤彤的小脸。

  二十三小年这天要祭灶,小孩儿们吃着黏黏的糖葫芦,黏住了嘴,甜醉了心。

  过了小年,年门儿越来越近,大人们更是家里忙着蒸年糕,做豆腐,杀猪,发面蒸馒头……做不尽的美食,乐的小孩儿合不拢嘴;外边忙碌着赶大集,购年货儿,俗话说:“丫头爱花,小子爱炮”,每到过年,姑娘们的鲜花头饰,给节日增添一份美丽与喜庆。更展示出女孩的那种天生爱美,那份与生俱来的妩媚。男孩子们不在乎那份美丽,却拿着炮仗在院里放个不停,劈了啪啦,便是他们愉快的心声。

  腊月像一位矫健的青年步伐快而急促,拖着人们,追赶着他向年奔去。大人们一路奔忙,扫房子,粉刷房子,装饰房子,欢天喜地的把年画贴满了屋子。

  年的日子浅了,年货似乎也满了,但好像总是买不全,直等年来到……

  大年三十终于到了,孩子们是被阵阵鞭炮催醒的,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儿,懵懵懂懂就跟在大人后面,提了对联儿,挂钱儿,跟着大人,帮家人贴对联了。贴对联,可是过年的一件大事。它是年味弥漫的极致。红红的对联,寄托了红红火火的日子,写满了各种祝福,威武的门神,花红柳绿的挂钱儿,无不预示着来年平平安安,五谷丰登,祥和发财……所以贴春联,是一项大工程,男人们总是细致的,虔诚的用一上午的时间来贴完。女人们则精心准备着新年的这顿大餐。春联恰好贴完,大餐摆上席来。新年大餐,像一块磁石,吸引着每位家人聚在一起,围坐桌前,一家老小,在这一刻,放下忙碌,以最好的心态,品美食,品团园,品快乐。

  夜幕降临,家家灯火通明,红红的灯笼映着红红的'对联,给大年夜增添了些许的祥和。这时,爸爸总是抱来许多芝麻秸,均勻地铺在院中的路上,踩上去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一是为了让屋里的人们能听见外面进来拜年的人的脚步声,二更是为了预示着来年芝麻开花节节高。

  因为有中午大餐的底儿,晚餐草草吃过。孩子们便跑满村子,疯玩起来。大人们开始准备做午夜的饺子。只等午夜,鞭炮一响,饺子下锅,连绵不断的拜年就开始了。有时等不到午夜,一家鞭炮响,两家三家就连上,于是整个村子谁也不甘落后,鞭炮声此起彼伏,把年味儿推向高潮。吃完饺子的孩子们跑着出去拜年了,大人们还没顾得吃完饺子,给长辈拜年的人们一波儿又一波儿来了,又走了。拜年的祝福声萦绕在饺子的清香中。此时忙碌一年的人们,难得此时的放松与富足,走村串户,互相拜年,整个村子像水流动起来。送走祝福,迎来祝福。拜完整个村子,已听见鸡鸣,初一的清晨已来到。大人们仍没有困意。大人们熬了一夜,小孩儿们热闹到困倒,睡到天明。

  初一早晨起床,小孩儿们在撒满地的鞭炮屑中,寻找着那未被放过的小鞭炮,积攒在手中,等找完了。扫净鞭炮的纸屑,再拿出火柴,点燃未响的小鞭炮,更是无比的快乐。

  年味儿弥漫的童年,过了三十儿还未完。从初一后到元宵节,接连不断的秧歌儿,高跷,走街串巷,送去祝福,给那个时代文化生活比较贫瘠的人们,带去最大的快乐与期盼。秧歌,高跷会持续半个月,到元宵节结束,元宵节晚上的灯会,孩子们跟着灯会跑遍村子,甚至是外村,看灯展,放烟花。送走一拨儿灯会,回去睡个回笼觉,再迎接下一波的灯会。总之,这一晚,孩子们一定要玩儿嗨,这可是年的尾巴啦!明天一切正常了,如果今晚玩儿不好,那就只等,来年了!所以,在元宵节这个晚上,我总是跟在哥哥姐姐的后面,走家串户,跟着他们追着灯会,走过一村又一村。直到结束,望着圆圆的月亮和满天星斗,跟着姐姐和哥哥回家,困倦打不退的兴致……

  年,就这样隆重地来,悄无声息地走。一年又一年,轮回岁月里,我们从孩童,走向芳华,又走向步履蹒跚……

  童年的年味是那样的青纯,美好。在记忆中拿出来,舔一舔都那么甘甜。

年味的散文11

  爆竹声中接财纳福

  这一刻送一年迎一年

  普天同庆

  户外家家户户的红灯笼随风摆动

  桌子上是热热腾腾饺子

  看着是春节晚会

  听的`是祝福

  岁月在春风中苏醒

  新的憧憬、新的梦想

  悄然开启

  丢下所有的思、无谓的虑

  解开束缚在身上自律的法绳

  开怀畅饮这一日何妨

  一夜连双睡五更做二年

  冬去春来

  永恒的时空转动的岁月

  又一次折返

年味的散文12

  年,越来越近了。心,却茫然不安,一年又一年,稀里糊涂。儿时盼过年,现在怕过年。不知从何时起,不再有那种喜悦和期盼。尤其是在父亲和母亲离逝之后的几年里,因为有个习俗,家里有孝的人,是不可以去别人家拜年,有忌讳,所以几年之内心总是闷闷的,再也找不回,儿时那种过年的那种期盼,越是越这样,就越不由自主地想起,儿时过年的情景。点点滴滴记忆,觉得不曾远去,仿佛就在昨天。把我带到年的一个又一个的片断里。

  在我的记忆中,一进冬天,大人们就和年挂上了钩,哪个孩子今年需要添新棉衣,穿不旧,还可以留着过年穿啊!心里盘算着,争取给每个孩子都添上件过年的衣服,就计划开始攒布票和从牙缝里省下添新衣服的钱。在那个七零年的时代,买什么都是要凭票的。

  我在家最小,由于受父母的宠爱,从来不担心,过年没有我的新衣服。就算哥哥姐姐们没有,我的也会有。不过,父亲是个很节简有规划的人,从来都没有缺过我姊妹几个过年的新衣服,到每年的腊月初,父亲就把节攒下的布票和钱给了母亲,并叮咛嘱咐母亲说:“抽时间你就上街吧,扯些布回来给孩子们都做件新衣服吧,哪怕再穷,我们大人不穿,也不能缺了孩子们的,让人家笑话。”所以我姊妹几个都会在大年初一,美滋滋地穿上新衣服,出门拜年,每个人的脸上都开成了花。年年如此,每个人也都在心里种下了年的期盼。

  印象中,父亲比母亲过年还要重视,快到过年时,父亲就会从当时的冷库(相当于现在的肉联厂)卖回个大猪头,那个时候,就像猪头,猪脚,猪杂碎相当于非卖品,很偏宜的,正宗肉是要肉票的,可是就凭发的肉票对过年来说,好几口人根本是不够吃的,但是必须吃啊!所以父亲就在每年买个大猪头,配着吃,我很是害怕,从不靠近。父亲,总是用火烫,烫了洗,洗了烫,然后拔毛,拔得干干净,把它收拾得白白净,然后用大祸放到火上煮,每到这时,我才敢靠近,闻着扑鼻的香味,总忍不住想尝尝,父亲就会笑着看着我,然后从锅里捞出一小块给我,满嘴流着油,还不肯走开,父亲就说:“先别吃了,再等几天过年吃吧!现在吃完了过年还吃什么?”我恋恋不舍,又无可奈何,哥哥姐们,也不时地过来打打牙祭,现在想要不是父亲拦着,就那一个猪头早被我们几个刮分了。

  接下来呢,就是家庭大扫除。大姐因为已参加了工作比较忙,母亲也上班。三姐贪玩,我和哥哥还小,所以重担就落到了忠厚老实,勤肯的二姐身上,二姐就会早早地把家里的床帘,床单,被褥都拆洗的干干净净,房子也扫得不染灰尘,可以说是窗明洁净,可是二姐的手也通常被冻得又红又紫,那时的我也不很懂事,后来我在上初中读鲁迅的作品时,其中有一句话意思是这样说的,女人们捋着通红的胳膊,寖泡在水中。后来每想起这句话,我就会想起二姐的手,年味又仿佛说着二姐通红的胳膊,通红的手,我的眼圈一热一热的`。

  接下来,就是过年最重要的体现了。拜年!当早上,天还不亮时,听到第一声鞭炮响,就再也睡不着了。本来三十个晚上,打算都不准备睡的,可在父母的催促下,不情愿地睡下,眼睛都半睁半闭,只怕错过什么好时辰似的,只要一有鞭炮响,就都豪不犹豫地起床,各自忙碌着找自己的新衣服,母亲也是个很细心的人,每当我们睡后,她总是把每个人的新衣服,放到各自的枕头边,当我们醒来时,第一眼看到,马上穿起来。这时父亲便开始放炮,母亲就煮好了头天晚上就包好的饺子。匆匆忙忙吃过后,就要赶着出去。父亲就会在一旁说,出去这么早干什么,人家也不知起床了没,实际是父亲多虑,每家都是这样,外面已经有人在走动了。姐姐和哥哥,还有我的玩伴们已经都找上门了。便顾不得父亲说什么,三三两两都出门了。

  那时候,我们住的是家属院,都是平房。一户挨着一户,本来平常邻里间就都很亲密,经常串门,一到过年,更是你来我往,我们也是见门就进,“大爷,大娘,婶婶,叔叔拜年了”

  按年龄的不同,每家都是重复着,这样的话。换来的都是笑脸笑迎!“新年好!来了,就都有了。”然后得到手的就是,几粒糖,和小把抓的花生和瓜子,看着手中的糖和瓜子不舍得吃,小心翼翼装在兜里,直到每家都走遍,然后回到家里,一股脑地都掏出来,放在桌子,看着,数着,这是谁家的糖,谁家的好吃,谁给的多。盘算着,明年先去谁家。后去谁家。记得有一年,父亲让我去别的家属院他的同事家拜年,结果我忘了门,进去我就说“婶婶,叔叔新年好!”结果一看不是父亲的同事,我觉得很尴尬,可是他们却说:“新年好,吃糖。”热情招待我,并且告诉我,父亲的同事住在隔壁。回去后,我把这件事给父亲说父亲就笑着说:“哦!这也没什么的,过年吗,本来就是高兴事,就算你不认识他,给他拜个年,他也会很高兴的。”就这样,年,一年年地过着,一年一年地数着,糖由原来的几粒。变成一捧捧地给,花生和瓜子由原来的小把抓,变成塞给你吃,直到后来,放在那里,想吃什么就拿什么。我们也由孩子变成了大人。先后离开了父母有了自己的家。家属院的人,也陆续搬进了市中心的的繁华地段。搬进了高楼大厦,严实的防盗门,隔开了邻居间的距离,拉长了那熟悉的年味,把年丢在了城市的角落。

  我嫁到乡下后,又领略了乡下浓浓的年味,随着孩子的出生和长大,我也变成了儿时二姐和母亲的样子。

  到冬天时,就开始计划女儿的新衣服,因为和丈夫为了生计,我们种了大菜棚,地里的活总是很忙,做不完,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打理家务,进到腊月时,我就开始收拾家。寻思着给孩子买新衣服,因为只有抽时间才能进市区,年将近时,便和婆婆一起蒸馍煮菜,又要去经营菜地,每天都忙到很晚,我也会在每年的三十晚上把饺子包好!睡觉前,把丈夫的新衣服和孩子的新衣服,找好,放到枕边,让他们一起床就可以看到,马上穿起。然后和丈夫带着孩子来到房前的婆婆家给公公婆婆拜年,起初只有我和丈夫,后来有了孩子,再后来有了弟弟和弟媳,又有了侄子,侄女。我们也算浩浩荡荡了,乡下都是只给本族拜年。我们有时,就我们弟兄结伴,有时也会加入到,堂兄,堂弟的拜年队伍中,也可以算是声势浩大,一年一年地走着,一年一年地拜着,这个侄子结婚了,哪个侄女出嫁了,越来越小的拜亲队伍,少了不少的活蹦乱跳,而今,女儿也长大了。

  加入她的时代的同伴中,给我的,只有一声,妈妈,过年我三十到家,或者妈妈我和同学出去拜年了啊!只剩下我,徘徊在年的尽头,不停地一年一年守着脑海里的记忆。

  渐渐地,年,越走越远,越来越糢糊。虽然年,还是一年一年的重复。却总觉得的少了什么,无论你怎样的失落,不管你是否爱不爱他,年总要到的。总会在难忘今宵之后铺天盖地的而来。输不起的是,我们挥霍不起的年龄和脸上日趋渐多的绉纹。远去在,父母越走越远的身影里。模糊在,女儿声声辞别的行李中……

年味的散文13

  一声渴望已极的召唤

  将我从中原腹地拽到南下

  去时如纤夫,归时若凯旋

  这个约会让冰封6年的世界

  开始解冻,于是,春天来了

  坐上返程的火车,沿途

  新绿萌发葱翠欲滴

  木棉花、油菜花、樱桃花、豌豆花、

  山茶花、迎春花、桃花、杏花,

  姹紫嫣红,总有惊喜和灿烂

  一路绽放

  脑海里不断浮现的

  是你曼妙婀娜的倩影

  影影瞳瞳叠加在沿途的美景

  还有你盈盈的笑靥

  一路飞驶一路眩晕

  内心洋溢着的温馨

  仿佛要扬洒到车外一般

  真真切切感觉到

  这个春天幸福很茂盛

  不光包裹了我,

  还包裹了我的世界

  从梅红鞭炮朵朵开

  到杨柳春风渡小桥

  季节从冬季转入春季

  万物复苏,也复苏了遗失的`爱情

  这份收获,于我,

  无疑是个不朽的传奇

  曾经以为,爱是青春的标签

  青春不再,爱也随风消逝

  于是,封闭世界冰冻情感

  躯壳也在游移不定中飘来飘去

  原来我们的爱早有预谋

  上苍使用他魔术无影掌

  将两颗漂移的心推到一起

  你我在爱的路上转了个弯

  回眸中不期而遇

  你灿烂的像朵盛开的花

  我自信的像一棵挺拔的树

  拉着手,我们知道

  为这份迟到的爱情

  我们用半生预留一份专注

  为这份执着的爱情

  我们体验更好,更完美,更浓烈

  思念,在心扉里发酵

  溶进血液,浸透细胞

  思念,在日子里熬着

  思念,在灵魂里煎着

  思念的长度随着列车的飞驶

  不断拉长,那个温婉的女人

  又把丝丝想念结成一张巨网

  把我捆得结结实实!

  我已逃无可逃!!

年味的散文14

  岁月,从桃花灼灼,到寒梅暂放。光阴流转,四季更替,花开叶落又是一年。不知道何时起已经没有了过年的期盼和喜悦了?有的只是感怀和唏嘘着时间犹如白驹过隙!

  ——题记

  蓦然回首,才惊觉时光如流水,一年的时间又凝固在了身后。呆望着街道上川流不息的人群,竟然有麻木的感觉。春节对于商家而言是赚钱的节日,各大商场促销标识绚烂多彩。大小商家吆喝声此起彼伏。春假,对那些回家的儿辈们是购物的节日。团聚,太多也仅限以我回家了,如是而已!即便是聚在一起,也是刷不完的屏,聊不完的微信。看不完的朋友圈。他们是,我又何尝不是?再也找不到曾经的欢乐了!找不到了!

  儿时的过年,那可是板着手指盼望的日子。年前一个月,母亲就会给我们姐妹筹备过年穿的新衣服了。时钟咔擦咔擦的走着时光,煤油灯忽闪忽闪的。外婆戴着老花眼镜,我和妹妹一人一边跪在藤椅里,趴在桌上看着外婆手指灵巧的做着蝴蝶盘扣,然后一针针的缝在衣服上。花棉衣上来了几只蝴蝶的驻足停留,瞬间就灵动起来,似乎有了花的香气!以后的日子,我和妹妹会无数遍偷着试穿,又脱下。那是要大年初一才能穿的.。新的袜子,新的棉鞋,新的头花,每一样都是新的。除夕夜整齐的叠放在枕边。

  家里要蒸年糕啦,那就意味着过年了。清楚记得大盆子里雪白的米粉,里面伴有切碎的红枣肉,和香香的桂花。别人家都用很大的蒸笼,且是几家合在一起专门有师傅蒸的。我家则不同,小巧玲珑的蒸笼是父亲自己做的。而且也是父亲自己操作。我和妹妹就在那米粉盆里玩,把双方的脸糊弄的像唱京剧的花脸。母亲也不骂我们,随我们疯。看父亲蒸年糕也是件乐事,拿个板凳站着才能看见,一层粉,一层红糖,我小时候比较调皮,会时不时的挤上去抓一把撒撒。刚出笼的年糕是松松的那种,五颜六色的,煞是漂亮,也是我的最爱。父亲就会切下好大一块放着归我,其余的用一块布罩上再用手摁,把整个摁成圆形滑溜状。

  做包子也是过年必不可少的,那时候家里不富裕,纯肉馅是不可能的。父亲就会在肉里参合进一些糯米,我们家里戏称为假陷包子。到现在我一吃那烧卖就会想起小时候的假陷包子,仍会开心一笑。

  各类过年吃的炒货都储备好了。不到过年也只能偷着吃。哈哈!

  年三十晚上是最激动也是最忙的夜晚了,妈妈要把馄饨包好,那可是我们大年初一早上的美味。爸爸忙着剪裁红纸,写春联,我和妹妹负责刷浆糊,桌子和地上铺满了一屋子的红色,那么多的春联可不单单是自个家的,还统包了左邻右舍的,那些父亲的原创春联都是前一个月就开始拟好并一一筛选出来。看着邻居们在拱手道谢声中把一幅幅春联拿出去,那份愉悦和满足满溢着幼小的心灵。

  大年初一早上,母亲说那可是我们一年中最自觉早起的一天了,姐妹俩争相爬起,激动的穿上新衣服,箭一般的冲到后院找棵直直的小树背贴着树干说:树长我也长。也不知道那里听来的传说,反正我们这里的孩子都会那么去做,希望自己随着树噌噌的长。现在和妹妹聊起那事还会窃笑出声,好在没用,假如真和树一样的长,那不成野人啦?嘿嘿!然更开心的莫过于去奶奶家拿压岁钱,虽然只有几元钱,可那开心劲是现在的孩子无法想象的。吃完早饭,用我母亲的话是:子弹也打不着的飞出去啦,最喜欢的恶作剧莫过于买点鞭炮结伴三五伙伴躲在路边,看见大人经过偷偷扔下一个,大凡有人惊跳,就会开心大笑。

  看着大人们见面相互鞠躬作揖,互道着新年好,恭喜!恭喜!小伙伴之间也会效仿,然心里默默期盼着快快长大。家家红烛高照,户户喜庆祥和。那点点记忆中的年味,伴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年味的蜕变。仍固执的在本该尘封的记忆里,回味无穷!

  当桌上的台历翻过元旦的时候,我就有种莫名的失落。农历新年离我越来越近了,早已没了儿时的那份无所适从的开心了?只是感觉过年也就是徒增年龄罢了!当下的交通,再远的路亦如同咫尺。科技的发达,网络让远在天涯的朋友也就一屏之隔。可年味已不再浓烈。除夕夜,会收到亲人的电话。朋友的微信,平时没联系的朋友也会出现在手机上。最多的还是群发。我实在不屑群发,我真的想问问对方,你知道你发给谁了吗?很多时候想回一句:你若真的想起我,能否单独给我一个祝福?然~静下再想也就算了,“他们可能朋友太多。只是想一视同仁罢了”。如此理会也就释怀了。真的是多了开心,也不少感怀!

  周边友人谈及过年。最多的话莫过于一个累字,“年关等同于公关,太多的拜年模式都要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和利益亲疏的公式演算,浓缩着生存智慧和现实谋略。即便一条短信也会斟酌再三是否贴切。一个红包的厚重关乎来年的生存筹码。过年自然就演变成了各行各业的公关汇演。”

  看着网络上,火车站那些差点挤成人饼的民工们。感慨之情油然而生。他们才是真实的。是真真切切带回家年味的人们。他们才是只有过年才能离开拼搏的城市和车间,亦或是尘土飞扬的工地。过年让他们从遥远的电话那头近身贴近了家人,靠近了母爱!过年真真切切的给了他们温情的机会。也只有他们才得以维系着那份浓浓的年味!

  时光悠然,年复一年,也许自己真的老了,抑或脱轨了时代的节奏。思维丰富了,烦恼也多了?物质富裕了,心情烦躁了?我似乎必须在回忆里才能找到幸福。记忆中逐渐斑驳泛黄的日子。浓烈而多彩的年味,让我跳跃的思维尘封在那个年代了?亦如传说一样遥远而古老!可更清楚的是,我必须散开迟缓的思绪去接受当下淡淡年味。去慢慢的适应、体会、和融入!

年味的散文15

  “陆稿荐酱鸭”传承了几百年,它的味道和它的名气一样,永远烙在了我们老嘉兴人的心中,在原嘉兴北丽桥堍的“陆稿荐”永远定格在人们的记忆当中。

  时境变迁,当年国营的“陆稿荐”随着城市建设的拆迁“陆稿荐酱鸭”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时渐渐地也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一位年轻的嘉兴企业家成明荣老板为了传承嘉兴我本土文化,为了使家喻户晓的“陆稿荐”品牌继续传承下去,原来搞食品行业的`他毅然挑起了这历史的重任,1998年的年底在月河荷花桥堍(离原来的老店地址差百来米)开张了一家“禾城陆稿荐酒楼”,沉睡了十多年的陆稿荐打开了尘封的历史——据有关历史记载,陆稿荐酱鸭店为陆氏夫妇初创于康熙二年,即1663年,至今已有330多年历史了,上百年来,嘉兴的酱鸭产量以“陆稿荐”为大宗。根据老人的回忆,陆稿荐酱鸭呈褐红色光泽,油润光亮,入口肉质酥嫩,咸甜适度,清醇香美,表里皆鲜。

  为了使这酒楼传承嘉兴的特色文化,把陆稿荐酱鸭作为主打品牌,虽然现在的“陆稿荐”的经营方式改成了酒楼,但酒楼的老总没有一味专着商业经济,而是怎么样重振“陆稿荐酱鸭”挖掘沉淀了的历史文化为己任,为了“陆稿荐酒楼”和传承嘉兴餐饮文化,成老板以厚礼高薪请来原“陆稿荐”老师傅传授技艺,指导制作传统特产“嘉兴酱鸭”。老店名牌,价廉物美,生意兴隆,事业发达。与此同时再出新招“嘉兴船菜”,在政府支持帮助下,合作使用十多条船,把游览、餐饮融为一炉,自“会景园”起航,从“环湖”景点到“环城”景点连琐一线通,为嘉兴旅游事业作贡献。他获得在月河街结交多年的朱樵、金睿等嘉兴文化名人大力支持,把陆稿荐酱鸭的文化品牌一炮打响!使得嘉兴的老字牌“陆稿荐”重振雄风!

  多少浓缩的历史隐藏于寻常的月河巷陌之中,有多少古风遗韵承载在白墙黛瓦之间。作为江南水乡的历史文化古城,嘉兴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一个老字牌的“陆稿荐”酱鸭浓缩和承载了它几百年的历史文化。

  当夕阳西下时,驻足荷花桥堍时,百年老字号“禾城陆稿荐酒楼”倒影在桥下的大运河里,她没有被河面波光潋滟而消失,而是和千年的运河里的水一样,传承着文化,传承着她美丽的故事……

【年味的散文】相关文章:

年味的散文05-21

中国的年味散文09-29

故乡的年味散文欣赏09-09

家乡的年味散文欣赏09-10

儿时的年味现代散文09-17

年味的散文【范例15篇】05-21

(精)年味的散文15篇05-21

粽味留香散文欣赏09-11

散文欣赏:人味与文味09-10

米酒中飘出的年味散文欣赏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