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阅读经典品味人生征文

时间:2021-04-07 11:35:15 散文杂文 我要投稿

阅读经典品味人生征文1000字

  腹有诗书气自华”,品读经典,能让我们超越自我,摒弃狭隘的小我,塑造渊博的大我。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整理的阅读经典品味人生征文1000字,欢迎大家阅读!

阅读经典品味人生征文1000字

  【阅读经典品味人生征文1000字1】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名之朴,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总有人说道家无为的思想消极,曾几何时,我也有此观点。然而随着年岁日长,却迷上了这种“道法自然”之感。虽说“人法地”却没有谁可以凭借自身欲念得到一切美好。

  人生在世不过一场虚空大梦,韶华白首不过转瞬,唯有天道循环,周而复返。当初老子羽化,有人仅在他的灵堂干嚎三声,却道出:“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时间不因我们的执念或走或行,我们在成长,身边的人也在老去,每个人都有终结之刻,伤心固然,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们且行,且负着逝者的心愿走向更远处,此是无为,却又为人而生。

  生命之火不熄,生命却依存在自然中。壹其性,养其气含其德,以通手物之所造。若是者,其天守全,其神无隙,故物莫之能伤也。

  日复一日,我能看见的总是迷雾重重,少时的蓝天早已不见,从一千零一个明星黯淡的夜晚醒来,我能感到“道”的低吟。那是一种苦难,道常无名,朴虽小,我却当它是天地自然。“人定胜天”一语不假,胜了“道”却也失了美好。人对物质的欲念笼罩在每一寸土地上,我亦有欲,我却愿无为。

  同焉者和,得焉者失。未尝先人,而尝随人。

  我深信着这“人爱我,我必爱之”的自然本性。我妄测这几年蜀中多震,莫不是皆出于三峡落成,灭种绝族,水屯地陷?

  学习中,我也始信“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今时许还是无所为,然“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尽吾力,行是无为而目的在全有,无为而无不为,或许漫漫人生路,我的“道”也可有成。

  论道,我浅悟无为。

  追寻“道法自然”,“无为”是途径,其表现从积极有为的逆向入手,遵循柔弱顺从,处后谦下的“因循”原则,即是“弱者道之用”。但这决非真正的'退却,而是以屈求伸,以柔克刚。我欲无求,尔后则可“死生惊惧不入手其胸”,如此,终有一天,无论攀顶,抑或坠落,我终将“清静无为”,与未来美好一同存在。

  【阅读经典品味人生征文1000字2】

  经典,是在历史长河的不断筛选中遗留下的珍宝。品读经典,就是对过往的审视。

  何谓经典?经典汇聚天地之精华,经众人的传诵、赞美而一直流传至今,其本质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挟着过往的尘土,等待着我们去品读。

  经典中凝聚着民族的精华,我们可以从中品味一个时代的精神。“李杜诗学”展现了盛唐时雄奇的景象,《三国演义》挥洒了三国时代的英雄豪情,《红楼梦》则用其犀利的笔触描摹了清廷时期的官府浮沉。打开一部经典,其恢弘的历史便展现在眼前,其鲜明的时代特征令人回味。

  经典的魅力是由其极具特色的人物所表现的。看过《阿甘正传》的人一定会被其奋斗的历程所感动。他在战争中帮助他人,冲锋陷阵;他买捕鱼船,建立自己的事业;他功成名就,却从不忘记铺施群众。阿甘的成长史就是一部有血有泪的奋斗史,我们从中品读到真善美的真谛。看吧,那个吝啬的葛朗台,即使得到了再多的金子又如何?他的虚荣、贪婪使他丢失生命,最终在金币中死去的他还是幸福的吗?在作家有力地勾勒中,我们品读到假恶丑对人性的亵渎。生命也是如此,由真善美与假恶丑构成。品读经典,让我们在对假恶丑的抨击中走向真善美的殿堂。

  作品的经典还体现为文字的经典,那一个个含蓄隽永的诗句,那一篇篇缠绵悱恻的文章,让我们深深赞叹,并想要背诵成篇,成为自己的财富。而在不知不觉的熏陶中,我们的文章已然有了韵味,有了优美,这便是经典的力量。

  品读经典,是品读其精神实质,从而使我们的内心丰富充实。一个熟读万卷书的人一定不会做出低贱之事,因为他的人格已是崇高的。把自己埋入经典之中,你会发现这个喧嚣的世界原来可以如此宁静。

  然而,经典不是一成不变的。孔孟儒学虽将“仁”发挥到极致,但其“中庸之道”仍未尽善尽美。真正的经典之作,经由众人的传承,而更加熠熠生辉。对经典,仅有品味并不够,更要加入革新、再创造,方能经受时间的考验。

  经典,不是永恒,它是衬托优质的最好底盘。品读它,让我们感受经典的魅力!

  【阅读经典品味人生征文1000字3】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绵不休。乱世造英雄,无数有血有肉的历史形象通过《三国演义》展示在我们面前。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诸葛亮。

  儿时,诸葛亮形象之光辉高大在我心中是没有什么人可以比拟的。他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身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他尽心尽力辅佐“弱智”的刘阿斗,喋血五丈原,叫人惋惜。

  可是,等我通过《三国志》等典籍了解了三国时期的真实事实后,我对《三国演义》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所谓“状诸葛多智而近妖”,真实三国中,诸葛亮更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外交家而非一个伟大的军事家。出山等一战,“火烧博望”便是罗贯中先生替他烧的,而后来的“借东风”,“草船借箭”,“空成计”也多为其它事件改编而来。而促成孙刘联盟中,虽然无“舌战群儒”等事,但诸葛亮也起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可让人难以理解的是,演义中大度豪爽的周瑜变得小肚鸡肠,足智多谋的鲁肃变得老实愚钝。演义对诸葛亮的正写反衬真可谓不遗余力。

  而对于原先我认为是诸葛亮的对立面曹操,抵毁丑化也是不遗余力,最典型的便是曹操杀了吕伯奢一家后,说了一名“宁我负人,勿人负我”。而在演义中变成了“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一个天下,使曹操的奸邪嘴脸显露无遗。

  如此,我们便要问,为什么要对诸葛亮白加推崇呢?我以为有三。

  其一,统治阶需要一个忠臣。对诸葛亮的忠诚,我觉得无需多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他最好的写照。刘备去世后,他大权独揽,完全可以像曹操一样封公,以期将那个历史中并不弱智却也不可能斗得过他的刘禅逼退位。但他没有,即使黩武伐魏,也要将对刘氏的忠诚进行到底,史上如此忠臣怕也难寻第二。

  其二,士族需要一个代表。对于后世这些需要至少三次大考,无数日夜苦读才有一线机会得到重用的士人们,被君主三请再出山的绝对是梦想中的事。同时,哪一个士人不想像诸葛亮一样位极人臣,大权独揽?而比起曹操时时犯忌讳的真话,诸葛亮的谨慎忠诚也更能被士人接受。

  其三,百姓需要一个清官。诸葛亮虽为丞相,却尽忠职守,廉洁奉公。他执法为公,在他治下的蜀国,是三国中百姓生活状态最好的国家。同时,他大小事件无不身亲,实在是父母官的模范,所以百姓对他的崇敬也无可非议。

  在我眼中,诸葛亮只是一个纯粹的人,目的纯粹、行动纯粹、结果纯粹,而后世在他的身上增加了太多的光环。正如罗贯中引明代才子杨慎的词“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三国多少事,尽付笑谈中。

【阅读经典品味人生征文】相关文章:

阅读经典品味人生的征文04-08

阅读经典品味人生(征文)04-22

阅读经典品味人生征文03-22

关于阅读经典品味人生征文04-22

阅读经典品味人生征文(选登)04-22

阅读经典品味人生优秀征文01-19

阅读经典品味人生1000字(征文)04-25

阅读经典品味人生征文800字04-25

阅读经典品味人生征文3篇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