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感动中国人物梁益建观后感

时间:2021-04-01 10:47:35 散文杂文 我要投稿

感动中国人物梁益建观后感

  《感动中国》,就是在心灵里播下一粒种子,虽然这粒小小的种子,不会马上长成参天大树,但内在的生命力使得它终会生长起来,带来长久的美好。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整理的感动中国人物梁益建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感动中国人物梁益建观后感

  【感动中国人物梁益建观后感1】

  看过梁益建领奖环节的人,都不会忘了最后那两次深情的相拥。采访时,梁益建也特别提到了这个让他感到意外的安排。

  “没想到会让他们来给我颁奖,其中一个患者做手术是2010年的事了。”梁益建口中的这个患者,便是那个来自凉山州木里县的刘仁富。

  2009年,梁益建在凉山州木里县遇到了刘仁富,重度脊柱畸形让年轻的刘仁富根本无法直起身。

  “你等着,我帮你找到钱就回来接你。”或许,当时的刘仁富并未想象过,梁益建的这句承诺,会给他的人生带来怎样的改变。直到1年后的一天,梁益建驱车7小时来到木里县接刘仁富,并为他实施了手术。

  几年后,当他们再次相遇时,当年的刘仁富已经蜕变为从事美发行业的挺拔帅小伙。舞台上,刘仁富抑制不住的流泪,与梁益建相拥在一起。或许,这时的他才真正明白当年那一句承诺的意义。

  尽可能为患者着想,是梁益建的工作守则。到医院找他求治的病人,很多经济条件都不好。为了让患者尽快得到治疗,他处处为病人节省费用外,还常常为经济困难的患者捐钱,四处化缘。碰到有钱的朋友,他会直接开口寻求帮助,甚至尝试过在茶馆募捐。

  “现在由于一些慈善基金参与其中,患者治疗的费用暂时不是问题了,每年都能得到数百万元的捐款。”

  而梁益建所不知道的是,一名来自北京的企业家,同时也是一个慈善公益组织的负责人2月8日晚,无意间收看了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后,被梁医生的医者仁心所折服,当即做出了一个决定:为成都市三医院捐款100万元,设立一个救助基金,用于救助那些极度贫困而无钱医治的病人。

  近几年,找梁益建看病的人越来越多,住院时间少则半年,多则一年。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的床位已明显不足。为此,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赵聪命人将老行政楼5号楼5楼改造为病房,并安装了两部电梯。收治脊柱畸形患者的同时,以普通病房10元/天的床位费,带厕所的病床30元/天的床位费为病人节约费用。据测算,仅床位费就为患者节约费用达700万元。结合部分季度贫困患者实际情况,共计减免费用30万元。仅2016年,医院投入了1298万元,购置了4台骨科诊疗设备。

  据不完全统计,梁益建已为脊柱畸形患者,带动超过2000万元的社会投入。

  面对纷至沓来的荣誉,梁益建显得异常平静从容,用大爱的医者仁心给予绝望的病人前行的勇气,用精湛的医术帮助病人战胜命运迎接新生,是他选择医生这个职业时,就做出的庄重承诺。

  【感动中国人物梁益建观后感2】

  “感动中国”,是一年一度的中国“精神收成”。梁益建,一个成都医生,一个成都好人,入选201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其医者仁心,大爱情怀,在全国传递温暖、弘扬道德。而在前几天,歌手赵雷在湖南卫视《歌手》节目演唱一曲《成都》,曾打动无数国人,至今余波荡漾。2017年成都的春天,正从温暖和“感动”中徐徐向我们走来。

  身为一名医生,入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本身就具有特殊的意义。在医患紧张关系并未得到根本缓解的当下,一边是对医生群体、职业道德的疏离和质疑,另一边却是对高尚医德的呼唤和热盼。这样的矛盾,凸显现实与内心的挣扎,折射舆论场的多元与分裂,但阻止不了我们追求美好情感、高尚德行、和谐族群的脚步。

  梁益建为什么感动中国

  梁益建为什么感动中国?一位深入采访过梁益建的记者这样写道:他像一束光,用责任和担当照亮许多曾经伤心绝望的人前行之路;他像一捧清泉,用理解和宽慰滋润许多已失去生活信心的心灵;他更像一团火,用大爱点燃许多人冬眠的善意和奉献的热情。在央视网上,则如是“点评”梁益建的“感动”事迹:医学博士,四川省成都市三医院骨科主任。多年前学成回国,参与“驼背”手术3000多例,亲自主刀挽救上千个极重度脊柱畸形患者的生命,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极重度脊柱畸形矫正专家。为让患者尽快得到治疗,他处处为病人节省费用外,还常常为经济困难的患者捐钱,四处化缘,甚至尝试过在茶馆募捐。短短一百来个字,浓缩了一位医者几十年的职业人生,是对其持业敬业、医者仁心的道德礼赞。

  生活在沪沽湖畔的伍才林,患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弯曲近120°。2005年,梁益建与其偶遇,当即说服其接受救治,并将其接往成都。13个小时的手术后,这个不到1.3米、十多年没躺着睡过觉的小伙子能够平躺了,而且康复后身高达到1.78米。如今的伍才林已改名“伍才立”,微信名叫做“自由自在”。

  重庆璧山的肖强,脊柱向右侧弯达190°,世界罕见。从2013年到2015年,梁益建为其施行三次手术。如今的他,已迎来了女儿的诞生。

  河北沧州的于建红,患40年脊柱侧弯。2016年,他最终找到梁益建。从短信咨询、手机发送检测数据,到收治入院、手术,如今像正常人一般上下楼梯、聊天。奇迹,就发生在一周之内。

  在同行的眼中,梁益建是一位“勇士”。因为脊柱侧弯手术“是骨科手术中风险最大的”,而梁益建收治的病人,则大多为北、上、广大医院告知无法手术的极重度脊柱畸形患者。这些手术难到什么程度?用梁益建自己的话来说,“就像在川藏线的悬崖边开车”。用“工匠精神”形容梁益建的职业操守、职业水准再合适不过。看门诊,他有个规矩:一上午只看20个号,平均看一个号大约10分钟。“对病人不能轻易打发”,就是这个规矩的来由。每日在病区查房的随身医疗器械,就是各种规格的扳手、螺母、螺帽。每一次对患者身体的调整、矫正,差不多就要耗时30分钟时间。

  “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安慰,总是去帮助”。面对每一个患者,梁益建以对生命的敬畏,对医术的精益求精,对每一个医疗流程的精细把控,对病人永不缺乏的伟大的.同情心,成为患者生命曲线、精神曲线努力向上的“矫正天使”。梁益建有一个有300余名成员的“梁益建脊柱侧弯咨询群”,繁重的工作之余,他与群里病友交流常常到凌晨;为了锻炼病人的肺活量,他自己掏腰包请音乐老师来医院教病人唱歌;为了纾解常年卧床患者的孤独,他掏钱为他们办迎新春联欢会;更有甚者,他还帮病人筹措手术费。从自己捐钱、找朋友帮助筹款,到与智善公益基金会展开合作,带动了超过2000万元社会投入帮助脊柱畸形患者。目前,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90名脊柱侧弯患者中,智善公益基金会的捐助比例达95%以上。

  如果说《希波克拉底誓言》是医学界发出的行业道德倡仪书,那么,在中国晋代《物理论·论医》则用中国人的言说方式、中国人的语言习惯活画出何谓“医者”:“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是以古之用医,必选名姓之后,其德能仁恕博爱”。在这部中国语境的“医者”字典中,“仁爱”、“达理”是“医者”的必备条件,而“医者”,则必须是医疗技术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典范。梁益建,就是这一“医者”诠释的活标本。

  一个成都医生,一个成都好人。其背后,是他的团队,其脚下,是他生于斯、工作于斯、成就于斯的成都土壤。梁益建是成都这座城市的骄傲,也是城市精神的最佳诠释。正如叶芝所言:“我们所做所说所歌唱的一切都来自同大地的接触。”以梁益建为标杆的成都人,正写就一个个精彩的成都故事,凝聚其中的理想、信念、道德、立场和境界,源起于成都城市精神的沃土之中。这是成都的“软实力”,是成都奋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精神打底,必将直接而深刻地影响着整个城市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今夜,梁益建站上感动中国的宏大舞台接受颁奖,领受来自人们内心深处的赞美与敬意。他带来的“感动”,则犹如一场持久的春雨,荡涤蒙尘的心灵。

【感动中国人物梁益建观后感】相关文章:

感动中国梁益建观后感04-08

梁益建感动中国观后感作文04-08

感动中国梁益建事迹观后感04-08

梁益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观后感04-01

感动中国梁益建观后感800字03-19

感动中国梁益建先进事迹观后感04-08

感动中国梁益建先进事迹观后感体会11-30

梁益建先进事迹观后感谁会写?02-09

中国感动人物的观后感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