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观看央视《朗读者》第三期观后感

时间:2021-04-01 11:07:23 散文杂文 我要投稿

观看央视《朗读者》第三期观后感

  《朗读者》的成功也不是偶然的,它起码是个风向标,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人们永远都有精神文化的需求,随着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深入人心,这种精神文化需求还会有更强劲的表现。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收集的观看央视《朗读者》第三期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观看央视《朗读者》第三期观后感

  【观看央视《朗读者》第三期观后感1】

  “朗读者”第三期麦家的朗读——致儿子的信,绝对催泪。麦家希望为大众代言,把自己特殊性的感受变成一种普遍性的感受,他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男孩子的叛逆,是一种生命现象。关键是如何来面对。

  如何解决男孩子的叛逆,这几乎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爸爸去哪儿。在很多漫画中,爸爸是没有脸的,或者只是一团云雾。孩子对爸爸的印象模糊不清,在孩子的成长中,爸爸是缺席的。但在孩子的不良印象中,爸爸却又是坚硬的。

  孩子的成长,一定伴随着孩子和父亲的战争,不管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在西方《灰姑娘》中,灰姑娘被告知,当她父亲出门的时候,将会被一根树枝把帽子碰下来。她一定要把那根树枝折下来,插在土里,长成一棵树,有一天这棵树上会飞来一只小鸟。

  这段话意味着什么?

  父亲的帽子是尊严和不可侵犯的,代表着父亲的权威形象。那个把父亲帽子碰到地上的树枝,于是有了象征意义。灰姑娘把这根曾经打倒父亲权威的树枝培养成一棵小树,并且吸引来一只小鸟。意味着一个人,唯有战胜父亲的权威,才能如小鸟一样,获得真正的自由。

  我们的教育中,常常是母教泛滥,父教缺失。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让我们认识了一个沉着冷静,勇救他人的小英雄形象。然而,这种宏大叙事的背后也有隐忧,如果司马光不是施救者,而是溺水者,而且旁边没有另一个救他的“司马光”。司马光究竟该怎样办?

  我们历来都强调“他救教育”,很少关注到孩子们的“自救教育”。然而更多的时候,是我们首先得学会自救,其次才能救人,否则你连自己都救不了,还能救谁?

  如何自救,做一个能够拯救他人的强者,往往需要我们的父亲。但父亲还是一如既往的缺席了。我们的教育常常从美德出发,着眼于公德的弘扬,关注的是社会效益,何曾在乎过具体的人。比如见义勇为、舍己救人、舍身为公等等。“他救教育”固然重要,“自救教育”也必不可少。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我们的母爱教育源远流长,蔚为大观,与此相应的是,我们母教也大为兴盛;但很多时候,我们忽视了父亲的爱,以及与此相联的父教。

  从传统教育中的严父慈母,一直到现在的父主外母主内,孩子的教育基本上都是孩子妈的事,父亲只管挣钱。只在孩子犯错的时候,母亲把孩子交给父亲来“执行家法”,要不然家庭教育基本上没有父亲的事。

  父亲扮演这种角色的尴尬,也使得父亲和孩子失去了天然的亲近感,避躲父亲成为一个趋势,贾宝玉就是典型的一个例子。母亲教育孩子时,常常说,孩子你再不听话,我就告诉你爸爸了。这种教育,父亲其实并不在场,并基本上沦落为一个符号。可以说,父教的缺失已经成为当前中国教育的一大隐患。

  不久前,孙云晓先生对“中美日韩高中生的比较研究”显示:高中生的首选倾诉对象中,中国父亲的`排名是4个国家中最低的。

  对于这一结果,我们一点儿也不奇怪,只觉得十分有趣。我们的父亲不大教育自己的孩子,但对孩子的要求却是最高的。这是典型的“小投入、大产出”的急功近利的思想。也许他们是这样想的。“我负责挣好钱,你们负责读好书。”这两者就像是一个契约,一种交换,否则孩子就辜负了老子,就没有良心,就是不孝。

  我们不妨和日本作个比较,日本的教育是鼓励孩子做普通人,我们的教育是让孩子做非凡的人。中国的传统一向是不甘心平凡,这当然有积极意义,但非凡毕竟是极少数,僧多粥少,这就是矛盾所在。

  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阿德勒认为,儿童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母亲之爱和父亲之爱。无论缺少哪一个方面,孩子的成长就是残缺的,不完整的。

  母亲之爱的作用,是给予孩子一种生活上的安全感,而父亲的任务是教育和指导孩子怎样为人处事,怎样面对将来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一个好母亲的爱不应该成为孩子成长的障碍,也不应该助长孩子的依赖性。母亲应该相信生活,不应该惶恐不安并把这种情绪传染给孩子。她应该希望孩子独立并鼓励孩子最终能够离开自己。

  父亲的爱应该坚持某些原则并对孩子提出要求,应该是宽容的、耐心的,不应该专横而粗暴。父爱应该帮助孩子认识自身的力量和能力,建立自信,最终让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从而能够摆脱父亲的影响,独立的健康的成长。

  孩子婴幼儿时期,以母亲之爱为主,孩子感到安宁,温馨,安全和温暖,建立起对世界的初步认知和联系。到了小学阶段父母之爱,责任各半,感性和理性匹配,规训和教化同在。到了初高中阶段,母亲之爱的影响力逐步下降,父亲应该承担主要的教育责任,但我们正是因为传统的思想影响,以及应试教育的挤压,使得父教严重缺失,又因为男教师的严重缺乏,使得孩子人生教育中阳刚一面大为欠缺。这对孩子健康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发展极为不利。

  和谐的教育,应该是孩子在母亲之爱和父亲之爱的交融中成长,并在青春期,通过对父母权威人格的降低中,通过叛逆或者是打碎,重新建立起自己的价值底座,然后健康地阳光地成长。

  而我们应该乐于看见孩子们对我们的背叛,这也是他们成长的必须。麦家曾经十几年没有叫过一声父亲,而他的孩子也十八年在和自己对抗。为了避免当初的那个宿命,麦家软下身段,用准备了18年的时间,给儿子写一封信。“如果有一天,你的父母变得小心翼翼了,那不是因为惧怕,而只是因为爱。”

  “孩子像河流一样唱着歌流去,冲破所有的堤坝。但是,父母却像山峰那样留在那里,忆念着,满怀依依之情。”

  这是泰戈尔的诗歌:尽管有一点痛,但我们还是快乐。因为孩子走了,前程万里。

  【观看央视《朗读者》第三期观后感2】

  选择,其实并不是问题。人的每一天每一秒都要经过一次十字路口,都要经历一次选择。

  选择是本能。运动的时候,血脉在选择。静止的时候,细胞在选择。入梦了,便是五彩斑斓的神经在选择。早晨,从梦里踱出来,就要选择是拥抱醉人的阳光,还是转身回去蜗居在狭小的梦中。若是阴霾或雨雪,就要选择是挑战厚重的自然魔障,还是囚居在水泥钢筋筑牢的笼子里。穿什么样的衣服出门,往往会再三斟酌,除了醉鬼和流浪汉,即便是小学生,邋遢的老汉,关上房门之前,都会问或被问,穿什么好呢?因为有时候穿衣服无关美丑。这是潜意识的、自然而然的反应,是无需深思熟虑的抉择。

  选择是智慧。智慧只在生活里。洗脸不过是一汪清水扑面,是选择清凉还是温热;早餐是精细还是简易,这都是生活品质的衡量,意味着是选择过粗糙还是精致的生活。这一点只在潜移默化间,虽然选择是双向的,选择了粗糙,粗糙也会黏住你。选择了精致,精致也会趋向你。升学、就业、升迁、婚姻、迁移、生死都面临着选择,都是大考,无不是聪明与愚蠢、幸运与不幸的争斗。当然,选择时不急,选择后不悔,才是最重要的,是真正的智慧和幸运。

  选择是修为。开不开车走不走人行横道,是亲近善还是拥抱恶,是利他还是利己,工作是得过且过还是精益求精,是道德与责任在为人选择。是欣赏美还是发现丑,是快乐地度过还是满面愁容地面对,是活的真实还是过的虚幻,是要浑浑噩噩还是要明明白白,这是天性与意念在为人选择。这些选择是长期修持的结果,是骨子里扎根而浮现于表面的彩釉。

  世间离不开选择,人生不怕时刻面对选择,不管是风和日丽还是雨雪霏霏,不论是走马长安还是古刹晚钟,只要是有选择,总是幸福的。

 

【观看央视《朗读者》第三期观后感】相关文章:

观看央视《朗读者》观后感03-07

观看《朗读者》第三期观后感03-11

观看董卿《朗读者》第三期观后感03-11

2017央视《央视朗读者》观后感03-11

央视《朗读者》观后感03-05

央视朗读者观后感03-30

央视朗读者的观后感02-13

央视《朗读者》观后感范文04-04

央视《朗读者》观后感2017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