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的昨天与今天散文
作为八零后,不过只有二十来年的记忆,威宁在我的脑海里,也才有十来年的记忆,所以,我无法追述她的悠悠六十载,然而,仅仅是这十来年的记忆,威宁的变化也让我愕然,这变化是那么快,那么美,让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那条回家的路
因为家在小海镇,所以,小时候的我很少来县城。第一次来县城,那是十一岁那年的大年初一。那天,妈妈给了姨父十元钱,拜托姨父顺便带上我去威宁逛逛。那时有各种各样的车都敢运乘客,小型客车最拉风,拖拉机也不错,而我“坐”的却是运牲畜的小型货车,因为那天进城的人太多,只要有车,人们都愿意坐。而我那时还对“安全”没什么概念。说“坐”,其实只是大家一起站在货箱里,车上的人拥挤不堪,车厢里还没有光亮,有很重的粪臭味,我扶着车围栏,一路颠簸,不知过了多久才到县城,这一路的颠簸,让我头昏脑胀,连妈妈给我煮的汤圆也吐个精光,那天就这样在浑浑噩噩的痛苦中过去了,那通往县城的路却不曾见到。
第二次来县城,那是十二岁那年的六一儿童节,我们作为学校的优秀生,被邀去威宁三小和那里的同学们一起欢度六一儿童节,那次坐的是大型班车,顶是气派,加上那天妈妈的精心打扮,我怀着无比愉悦的心情坐在舒服的大巴上,那是一人一个座位的车子,车子有很多个明亮的窗子,那天,我真真正正的看到了通往县城的公路,也看得特仔细,一路上,大家都说笑、歌唱,我却看着窗外的路。这条路不过是在两车道的烂泥路上铺了一些大石头而已,因为雨水的冲刷,路上有很多大坑,稍不注意的一个颠簸,都可以让弱小的我离开座位。这不免让人有点胆战心惊,因为稍不注意,事故难免会发生,也就是在这条路上,那满周岁的小堂弟失去了自己的妈妈,那拉客人的拖拉机主人也赔了很多钱。
时隔多年后,那条路改变了昔日模样,它不再泥泞,每一次坐上车,我都会呼呼大睡,每次都是家人把我唤醒,才知道到家了,而期间,却丝毫没有颠簸的感觉。是的,去县城的路不再颠簸,它已经变成了柏油路,后来的后来,又有人投资,把五里冈建成了工业园区,经过建筑工人几年的努力,那些小山包被夷为平地,一幢幢建筑拔地而起,一个个公司也悄悄闯入我们的眼帘,一些闲置的农人也就有事做了,口袋里也有钱了,如此种种,都是我不曾敢想的画面。
那交错纵横的公路,和大城市的差不多,真的,家乡人从没见过这样的路,如此宽敞,如此平坦,那个曾经失去亲人的地方也不再,它被填平了,有的是路旁的林荫道,我的眼前时时浮现这样的画面:那些风吹雨打的日子,工人们修路筑房,埋头苦干,那些种树的工人钯土、修树、锄草、浇水。对他们,真得心怀感激,这一切都是他们的辛苦换来的。每一次驰骋在这四车道、六车道的柏油路上,这悄悄袭来的惬意感无时无刻不再提醒着我们“吃水不忘挖井人”。
火车带来的惊喜
乌蒙之上,海拔2200米的威宁,似乎从来就是一个人们眼里“老少边穷”的地方,在这里甚至有这样的说法: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历史上不通火车,所以这里的人基本上不出远门,有的人甚至老死都没去过威宁以外的地方,爷爷就是这样的人。2003年,内昆铁路修成并通车,经过威宁,并且在这里修了草海战,那年爷爷八十三岁,没见过铁路、没见过火车的他独自一人,拄着拐杖从草海镇陶家海子沿着铁路一直走到朱嘎站,用了半天时间,每次想起,诸多心酸涌上心头。
之后,威宁县内的小偷、骗子等少了,因为火车票便宜,在家里闲置的人都涌向大城市,走上了打工之路。从那以后,小镇上打架斗殴的事少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每次春节前夕,穿着华丽,拎着行李箱,挣钱归来的男女青年,他们脸上的喜悦,只言片语无法表达。一些农人还利用农闲之时出门谋生,数年之间筑城数层平房那也不是什么奇闻。
从那以后,就算在小镇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外省的人,他们是来威宁做生意的,而威宁人也可以常常去外省进货。甚至,我们可以在小镇上看到老外(外国人),他们是来旅游的,大家总是一路追逐,好奇地看着他们,这些以前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白色皮肤和黄色头发的大个子。从那时起,威宁县正悄悄的改变这模样,威宁人的眼界也慢慢开阔了。
之后,威宁的大学生也一年比一年多,而多数学子都会选择学成归来,只是希望再为这个蒸蒸日上的县城增砖添瓦。
曾经的.荒凉之地,如今的产业宠儿
威宁县除了老城区的昌明学府、奥体花园房地产业的驻入,让威宁人可以看到家门口的高楼大厦,并且住进高楼大厦。当然,威宁还有一个夺人眼球的地方就是新城区的房地产业的发展。而这所谓的新城区,曾经却不过给人荒凉之感。
第一次路过这里,是上高一的时候,那时,从威宁城到火车站这段路在晴天是黄灰满天,雨天则是一地泥泞的,地上还有很多大坑。那时的我们为了送好朋友去省城上学,为了省钱,我们徒步去火车站。吃完饭就出发,路并不远,却要耗费我们两个多小时,因为一路上没有一户人家,更不会有灯光。每次回到寝室,则像个泥人,那白净的校服总会泛黄。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乐此不彼,这么烂的路,丝毫不会影响我们的心情,丝毫不会影响那些欢声笑语。
如今,这一切这能在我们的记忆里找寻。现在,威宁城与火车站之间成了房地产商的金饭碗,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有谁能想到它曾经的样子?阳光海韵、滨海一号、草海映象,一个个住宅小区,给威宁人带来了另一种居住方式,也给威宁人带来了另一种相处模式。
在这里,一个个休憩小广场,给白天疲于工作劳苦的人们带来新鲜的空气,成了人们休息放松的场所,这里的霓虹灯给这个县城带来了别样光彩,这些多年前只能在大城市看到。每当夜晚置身其间,往往使人内心澎湃,顿感身边一切都充满诗意,抬头远望,那些眨巴眨巴的星星,似乎也倍感幸福。
其中那个最大的文化广场,天天都要那么多人,有那么多小贩,分外热闹,晚上,更是灯火辉煌,中老年人在这里跳广场舞,青少年在这里溜旱冰,这里有小伙伴、有情侣,有出来散步的甜蜜家人,扶老携幼。路边小摊上更是吃、穿、用、玩,应有尽有。这一切让这个夜晚的小城不再寂寞。
公交车带来的人潮
如今乡镇通往县城的路不止一条,而且平坦宽阔,建成的威双大道,给人们带来了便利,进城不但省时,而且车和人不再泥泞。路中央的绿化带在路灯的照射下分外美,给这个城市增添了些许生气。
因为从2013年6月18日开始,一种新鲜的交通工具来到了我们身边——公交车,从五里冈到鸭子塘就有二路公交车,一块钱就解决问题,也因为进城便宜,在公交车刚来威宁时,站台上的人多得让人害怕,我深深地记得,那时我们在县城参加新进职员培训,在车站门口等车的我被吓得不行,男女老少摩肩接踵,只要有公交车来,统统涌向车门,老人的头巾被挤丢了,妇女背上的孩子被挤哭了。在这拥挤的人潮里,一个佝偻的背影每天都出现在这里,那是一位六十来岁的老爷爷,大概之前也很少进城吧。我想,这也就是一种新鲜感,没公交车之前,大家照样过日子,可是舍得钱常常进城,甚至天天进城的却不多。
时过一年,再也看不到当初壮观的场面,我知道,大家的新鲜感过了,也不会那样天天来看稀奇,一切也都已经不再稀奇。
威宁的变化如此之大,我笔拙,无法将之书尽,所写种种,也不过是冰山一角。总之,她已不是昔日那个脏、乱的小县城,若你想来威宁,无需顾虑,这里散发出来的城市气息不会令你失望,而她成长的脚步,我相信也不会停止。
【威宁的昨天与今天散文】相关文章:
昨天今天明天的励志文章07-01
昨天今天明天励志文章05-26
昨天今天明天议论文12-25
爱,恍如在昨天散文01-31
感悟昨天和今天作文-初三作文02-25
说给昨天的今天的明天的我们自己励志文章05-26
陶渊明的散文与辞赋解析01-31
与茶有约散文11-19
裁剪与制约散文11-17
独与立散文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