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消失的土著散文欣赏

时间:2022-09-12 10:30:40 散文杂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消失的土著散文欣赏

  当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不知道他是否清楚,他给当地人带去的除了世界的新鲜空气,更多的就是随后而来的毁灭。

消失的土著散文欣赏

  今日与昨结识的旅伴约好去槟榔沟,为了养好精神,我们选了9点多出发的班次,旅游大巴离开大海,一路走进山中,直达一座老寨子。寨子门口就是大大的图腾,完全把人的造型符号化以后的形象,这些不立文字的少数民族居然一直把语言与习俗传承了下来,一个又一个诡异的符号也许是他们记录重大历史事件和图腾形象的传承之物。

  这个寨子是海南的原始土著——黎族与入侵土著——苗族合居的一个寨子,两个曾经打过仗的民族居然住在一起,还一直延续下来,并且各自保留自己的文化习俗,未被同化,也不通婚,好奇怪的相处模式。苗族住在热带雨林山顶相对好一点的部分,黎族居于山下,据导游说是因为苗族善蛊,因此黎族一直不敢妄动,于是这两家就在一座山头生存了下来。

  之所以叫槟榔谷,是因为寨子里确实长满了槟榔树,很细很直很高的一种树,但黎族的小伙子爬起来一点也不含糊,那细细的树干摆来摆去,韧性极好。黎族的小伙子和姑娘们光着脚,青春洋溢的表演了钻木取火、织布、舂米、竹竿舞等生活场景,完全耳目一新的感觉,那是另一种生活方式,和我以前接触过的没有任何交集,可就是这样一种生活方式令我兴奋起来。

  寨子里保留着完好的原始居住形态,茅草铺顶的房屋一座接一座,满脸皱纹的阿婆坐在门前织布,那是真正的土著阿婆,一辈子也没有出去过,不会汉语更别提写字,和他们的祖辈一样,学习织布、操持家务,但她们可能没有想到,她们将是这个延续了3000多年的种族最后一批愿意学习并有这些技艺,而且一辈子这样生活的人,她们的儿孙,早已进入大城市,学习汉语,上汉族的学校,与汉族通婚,她们的这些技艺与生活习俗已经没有人来传承,不知是喜是悲!

  随着时间的推移,阿婆会越来越少,随着子孙的延续,寨子的印象会越来越弱,直到完全泯灭。少数阿婆的身上,还纹有黎族特有的纹身,这种纹身是宗族地域的标志象征,起着防止近族通婚的作用,从枯若树皮的手上、腿上,还能看见那一幅幅触目惊心的图案,只是他们的晚辈,再也没有这样做的人,他们的离去,将会带走这一切!

  走出黎族的寨子,走进布满了牛头的苗寨,在一阵“呼-哈”声中,带上苗人编的帽子,与苗人围着他们的图腾跳舞,射他们的土弓箭,这个寨子的前半程以保留与规划的相当好的民族文化彻底带人走进了一个异族世界。

  后面当然不能免俗的开始打把式卖艺,各种先尝后买,不过忽略这些,穿行在热带雨林的山地上,感觉还是不错的。

  此行从太原出发,经长沙、张家界、凤凰、桂林、海口,终点到三亚,从漫天大雪出发,途中经历连日阴雨,又在终点接受炎热考验,一路走一路看,时急时缓,每日还提心吊胆的等着电话,但终于顺利成行,也算是万幸,读万卷书的心态不在,走万里路的行程已经起航,对人生来讲既是阅历,也是成长。

  很多人说怎么又旅行去了,其实对我来讲,好像说是行走或是游历更合适,古人寒窗苦读呆为八股,立高志而游天下,后可出仕成功立业,我在而立之后慢慢走出来,也只是让自己的胸怀变得大一点,眼光看得远一点,思路放得开一点,找到一种新的人生意义与生活方式,让生命的直径尽量宽一点,这也是行走的初衷与最终的意义。

  一路向南,象候鸟一样穿行而来,雨雪风暖,人景俗物,各如花团锦簇,一一过目,一一咛记,这一段人生,当值永生留念!

【消失的土著散文欣赏】相关文章:

杀鸡散文欣赏10-14

老屋的消失散文(通用10篇)08-26

谢冕《消失的故乡》初中散文阅读及答案06-13

古代的屏风散文欣赏10-09

散文欣赏(精选25篇)02-06

开心就好散文欣赏10-10

散文欣赏:微风往事07-07

《慕文》散文欣赏07-07

奶茶刘若英散文欣赏07-10

闽南游经典散文欣赏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