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纬38度的突破励志散文
有朋友来访,我总是为大家泡上一种“厚民晋茶”,并特意介绍:这是我们山西产的茶叶,特别是山西籍的朋友来访,我必说这句话。这是一种情怀使然。
早年,我曾在山西做过多年新闻工作,同事、朋友以及现在交往较多的,自然大多是山西籍人士。大家在品尝了自己家乡产的茶后,莫不交口称赞:味道居然这么好!紧接着问:这茶具体产自咱山西哪里,什么时候开始出产的?
山西自古不产茶,这似乎是定论。突然间改变了这个历史,大家的惊诧,这就不足为奇了。厚民晋茶从试种成功,规模种植,再到批量采收不过十五年时间,在林林总总众多的名优品牌茶叶中,尽管比不上碧螺春、黄山毛峰、西湖龙井等大牌茶叶的社会知名度,但据专家们的鉴定:品质当与其媲美。我为这位“北国佳人”而感到由衷的自豪!
神农尝百草,茶叶作为一种解毒良药进入人们的视野,被人们认知。后发现它竟是天下绝好饮品的时候,它便在我国北纬36度以南气候温湿地区迅速传播。
陆羽一部《茶经》,更是将茶叶的绝美,奇妙渲染得淋漓尽致,吊足了人们的胃口,使茶叶的地位迅速攀升,风靡中华,登上大雅之堂,成为高雅的、当仁不让的国饮。
到唐代时期,茶叶基本上完成了其在中华大地上的传播。之后,我国茶叶的生产地域,有则便有之,无则便无之,数千年来几乎无人改变这一格局。
由于气候等条件所限,加之古人对自然规律宿命观的认同,在北方不能种茶这一观念的禁锢之下,茶叶没有向北传播,因而,山西作为北端省份从来没有过种植茶叶的历史。
然而,进入二十一世纪,山西不生产茶叶的历史永远地划上了句号。
改写这一历史的,是一位山东青岛人,他叫陈厚珉。
陈厚珉,一位标准的山东大汉,一米八的个头,宽肩厚背,一张棱角分明、刚毅的脸。直率、豪爽、豁达、眉宇间常常透着一种自信,一切男人的品质他都具有。而富有挑战性,有主见,遇事沉着冷静,这些陈厚珉具有的特质其他人却不一定都具有。
陈厚珉自己也不曾想到他竟会成为茶叶的传播者。
2002年,在山西霍山深处投资旅游开发的陈厚珉,发现这里旅游并不是想象的那样红火,游客稀少,接待量不大。一个下午,望着这里没有任何污染的山水,绝好的生态环境,陈厚珉突发奇想,自古名山出好茶,霍山乃中华五镇名山之中镇,何不在这里尝试种植茶叶。
他查阅了资料,这里属北纬38度,而茶叶种植在北纬36度已是最北限。况且,大山里冬季最低气温近零下30度,他也听说之前曾有人试种过茶叶,因无法越冬这一大关而放弃。
性格使然,试种茶叶的念头一经闪出便被挑战性的性格主导,占据了整个思维,成功与不成功他都要试一试。
他买来了茶籽,当茶苗按照它的规律钻出地面的时候,一切都还在按照设定的轨迹行进。可到了九月底,山里气温陡降,茶苗全军覆没。
尽管有心理准备,眼前一片冻死的茶苗还是让他心头一沉。具体分析原因之后,次年春他第二次下种,待气候转凉,他为茶苗搭起了弓棚,助茶苗抵抗严寒。遗憾的是,茶苗又一次集体死亡。此事如放在一般人头上,也许就认命继而偃旗息鼓了,难能可贵的是,陈厚珉在挫折面前没有低头的习惯,却有在不可能中寻求突破的勇气。在第三年试种的秋末,防护措施升级,为茶苗覆盖了双层弓棚,还时常去查看,预防大风把棚刮开。又一个春天来到时,弓棚内有少量的茶苗居然冒出了新芽,这一发现,陈厚珉喜出望外,同时也增强了他继续试种的信心。
艰难的探索
在北纬38 度茶叶生产禁地试验茶叶种植,注定不会一帆风顺。且不论陈厚珉从来没有接触过农业生产,用他的话说,小时候上学都没有学过农。
一切从零开始。
茶苗的成活仅仅是试种的第一个环节的尝试,并不意味接下来的事情会很顺利。
他选择了几处山地作为他的试验基地,试种中,第一个棘手的问题是土壤的选择。土壤的'优劣不仅直接关系到茶的生存和生长,而且对今后能否优质和丰产也起着重要的影响,需选择适合种茶的土壤;其二是土壤的酸碱度,茶叶种植对土壤的酸碱度很敏感,酸碱度不合适,其它条件即使再好,茶叶也不可能优质高产。茶叶喜欢酸性土壤是因它的祖先原来就生长在酸性土壤中,形成了后代的酸性遗传。而霍山的土壤却恰恰属于碱性土壤,而且每一块土地的含碱量又不尽相同。而将碱性土壤改造成酸性土壤,并没有经验可借鉴,也没有一个现成的模式可遵循,全靠自己一步一步地摸索,在实践中不断地改变和调整战术,直至到最佳状态;其三是温湿度的控制,每走一步,陈厚珉都需耗费了很大精力。为有效观察茶苗的生长情况,他在试验田里一蹲就是半天。
自从试种茶叶开始,陈厚珉便把自己推向寝食难安的境地,甚至是一种痛苦的煎熬。为了处理每一个环节出现的问题,他索性把旅游山庄的繁冗事物推给他人,沉下心来一门心思扑向茶叶试种。辗转于试验基地,累了,在车里打个盹;饿了,就近对付一顿。
事情到了这个份上,犹如船只划到了江心,没有退路。试种茶叶,遇到的不仅仅是土壤、酸碱度、温湿度等技术层面的问题,还有体制方面、管理方面,所有的一切都需要协调处理、每一个环节都是未知数。尽管事先陈厚珉做了充分的心理准备,接踵而来的问题还是使他措手不及。
最初,在山中的几个林场地块试种,却因体制的原因和管理方面的原因,三年后草草收场。在帮助附近几位农民试种过程中,当地农民以传统的种庄稼的方式来种茶,也使得试种半路夭折。难度之大超乎想象。陈厚珉不止一次的叹息。到底是陈厚珉,天生就有一股山东人的倔劲。困难重重,可他就这样艰难地走着,不回头。他知道,只要松了气,这事就黄了。试种进行到第四个年头的时候,陈厚珉已经没有实力再继续投资已显颓势的旅游山庄,索性把山庄关闭,一心一意关注茶叶的试种。
天道酬勤,当看到茶叶萌发的春天,陈厚珉已经投入了100多万元。
零的突破
试种出的茶叶品质之好是陈厚珉不曾料到的。
2006年6月,在某试验基地首次采茶,茶叶的品质一直是陈厚珉心中忐忑之事。他急切地想知道,他试种的茶叶品质到底如何?
那该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从山东青岛和其他地方邀请的茶叶专家齐聚他的山庄,从采摘、杀青、揉捻、干燥到炒制,在专家的注视下,完成了制茶的所有工序。
接下来也是最为关键的,是专家品尝鉴定评审。现场,每一位专家面前透明的玻璃杯中,随着开水的注入,茶叶在杯中上下翻滚,房间里弥漫着一股特有的茶香。随即,汤汁逐渐变为茶绿色,清亮,透明,宛如专家面前摆的不是茶杯,而是一件耀眼的艺术品。稍许,开始品尝鉴定,只见专家先嗅,尔后嘴吸进少许汤汁,头一摇,使汤汁均匀分布于每一个味蕾,然后闭上眼睛感觉。突然,年岁最大的那位老专家睁开眼睛,满溢惊喜,连声称道:“好茶!好茶!”其它专家也沉醉于这样的茗香之中了。
此时,最为紧张的是陈厚珉,听到专家的评定,一颗久久悬于嗓子眼的心,落在肚子里。付出如此心血,总算有了相应的回报。那一刻,这位刚强的山东汉子眼中噙满了泪花……
陈厚珉与专家们集思广益,命名此茶为“厚民晋茶”
之后,专家们与陈厚珉等共同探讨此茶为何优质的基因。大家分析,其一,生长环境优,这里山清水秀,空气良好,土质优良,方圆几公里无人使用农药、化肥,无任何污染;其二,四季温差大,而且昼夜温差大,茶叶生长周期长,每年六月初开采,等同于南方的明前茶。周期长加温差大使茶叶芽粗叶厚,促使叶绿素、茶氨酸等主要成分有效积累;其三,制作工艺精良,各个环节把握得当。茶的好坏,除了它自身的品质外,主要看制作水平如何,没有精良的制作工艺,品质再好的茶叶也做不出好茶。
独特的生态条件孕育出独特品质的茶,而陈厚珉经过反复试验总结出的独特的制茶工艺,更成就了独特风味的北方“厚民晋茶”,茶汤清冽,香味醇厚,色香味俱佳,一般茶只三泡,厚民晋茶可五泡。专家誉之为“北方的龙井”。
至此,陈厚珉实现的,不仅仅是茶叶在低温条件下试种成功的突破、制作工艺的突破,而是山西以及北方茶叶生产零的突破,从而改变了中国茶史春秋。
陈厚珉对山西各地条件是否可以种茶进行了广泛调查。山西表里河山,乍一看黄土高原,十年九旱,可一旦深入进去,就会发现山西生态小气候好,青山绿水之地处处有之,有的地方不逊于南方,有着种植茶叶良好的基础条件。
2008年5月我去杭州旅游,特意带了厚民晋茶,邀请龙井村一位对茶颇有研究的茶老板品尝。他说,茶的色香味与龙井非常相似,但在口味上更为上乘。经朋友口口相传,上海奉贤区一位老茶友特意前来品尝厚民晋茶,走时还要走两袋,他喜欢厚民晋茶的味道。
茶在山西这方土地上种植已经没有悬念,陈厚珉没有停留在茶叶种植成功的喜悦上,他在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制作名优茶。
当一个人开始做他喜欢做的事情时,他的个性才会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陈厚珉不是一个甘于享乐之人,而是一个奋斗创业之人。在茶叶试种成功之后,他又选择了一处更为理想的茶叶种植地。
山西夏县,这个因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建都的热土,以热情的怀抱接纳了陈厚珉。泗交镇,因四条小河在此交汇而得名,地处中条山脉,四面环山,植被茂密,云雾缭绕,被誉为“华北天然高山植物园”和“天然氧吧”,生态小气候更适宜种茶;而且这里土壤原始,历史上从未使用过农药化肥,土壤中不含铅、汞等有害重金属,水源系山泉,是一处理想的高档茶叶种植地;更重要的是这里民风淳朴,百姓厚道。天时地利人和,晋茶种植迎来了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
最初种植300亩,积累的成功经验,使陈厚珉敢于放手大胆地在种植科技上下功夫。他加强与专家学者、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联系,在他们的帮助下,陈厚珉如鱼得水,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办法。同时陈厚珉有着自己的打算和规划,坚持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依托土地有序流转,茶叶种植面积扩张到500亩。
培育名优产品,陈厚珉心中绷着一根质量的弦:以有机为标尺,一切与有机产品标准相背离的做法一概拒之门外,要做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名优产品。种植上,一切采用原始的生产方式,施肥使用牛羊粪等农家肥,摒弃使用化肥、治虫使用生物降虫法,使茶叶绝对没有农药残留。茶叶的制作,始终以作坊式手工操作,每一个环节牢牢把关,这样成本虽高,却确保了茶叶的品质。曾有人怂恿陈厚珉添加香精,以利销售。而陈厚珉有着自己成熟的考虑,不屑做这等自毁其名的事。沿着生态之路,才是正确的道路,才是最睿智最长远的选择。
成功往往青睐于术有专攻的勤奋探索者。经专家再次品尝,厚民晋茶的品质已经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
山区没有大块平整的土地,500亩地大大小小一千多块。陈厚珉喜欢起个早,站在高处俯视这片茶田,或者在田埂徜徉。这时候,陈厚珉的心情最好,别人是不会有这样心境的。
陈厚珉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越冬时有几株长在地埂上的茶苗忘了覆盖,待发现已是隆冬,于是放弃了。不料开春后这几株茶苗和其它覆盖的茶苗一样吐出新芽。这说明植物也在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茶苗在呈木质化后抗冻能力也在增强,其它方面也在逐步适应新的环境。于是陈厚珉小幅度试验,尝试越冬不覆盖的可能性。
自从进入泗交,陈厚珉的肩上便多了一份责任——扶贫。
山区条件差,农民致富门路少,脱贫愿望迫切,陈厚珉以较优厚的待遇雇佣他们,在种植前几年并无收益的情况下,坚持一个原则:绝不拖欠农民工资。平日相处,陈厚珉事事处处让利农民,给农民帮个忙的事不胜枚举。这一点,当地百姓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因而陈厚珉与当地农民、干部相处的十分融洽。大家把种茶的事情也当作是自家的事情来做,使茶叶种植得以顺利进行发展。
2014年6月,是厚民晋茶种植以来的第一个正式采收期,泗交王家河整个山谷都洋溢丰收的喜悦。3000公斤成品,这一数字包含着陈厚珉十几年来付出的心血。
智者顺势而谋,从今年起,陈厚珉扩大了厚民晋茶生产的外延,把茶文化与河东大文化旅游结合起来,开辟茶园生态观光、采摘旅游项目,让游客体验采茶到制茶的乐趣。陈厚珉正在擘画一个茶产业发展的蓝图……
山西夏县是个历史厚重之地,历史名人很多,最为出名的当数嫘祖、大禹、介子推、卫夫人、司马光。因为一片茶叶,而今,陈厚珉也成为了这里的现代名人乃至是山西的名人。厚民晋茶,正在续写中国茶叶新的辉煌!
【北纬38度的突破励志散文】相关文章:
成功的捷径励志散文02-02
当时没有压力,只想突破历史成功励志文章01-22
突破的同义词11-27
你的成功你决定励志散文05-15
我们要成功励志散文06-28
委曲求全励志文章散文07-01
新的突破作文(精选22篇)04-21
精选诗文《突破传统思想》04-20
成功不是赢在起点励志散文06-28
成功需要转个弯励志散文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