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冬眠散文

时间:2021-04-02 08:26:30 散文杂文 我要投稿

冬眠散文

  街道路边,停靠一辆银灰色面包车。一对青年男女打开后门,车里堆满一捆捆坚挺深绿的大葱。葱白粗壮均匀,看后心生喜爱。附近居民围观购买。一捆大葱称重后,五六元钱,着实物美价廉。因了对葱的喜爱,又是家中所需,索性买了一捆。

冬眠散文

  提着一捆大葱走进园子。黑色呢子大衣,大披肩,与这大葱一搭配,怪怪的味道。好在,慢走,也就十几分钟的路。途中,并不熟识的女人停步询问,价钱以及购买地点。离去时不忘补充一句,多好的大葱,不贵。

  晨光正好。园子树与树之间挂满床单、被罩,各种花色点缀了园子。像稀疏草坪上空盛开的各色小野花。居家的味道,冬日里显得极其浓烈。行至草木间,穿灰色单薄秋衣女子,在草坪里树间捆绑的绳子上,踮着脚,悬挂被面。我在电梯口等待,她跑进来,站在我的身边,双臂交叉怀抱双肩,低头看了一眼,问,这捆大葱多少钱?我看向眼前问话的女子,女子三十几岁模样,清瘦。我告知价钱。她告诉我,今冬还没有储备大葱。储备?我愣了一下。她说,冬天不出门,在家烙葱花饼,或者包些饺子过冬。我点了点头。微笑。冬眠二字,瞬间,溜进脑际。

  我提前走出电梯。女子在我楼上。早出晚归,与女子素未谋面。片刻遇见,女子外貌渐渐模糊。但,冬眠,一个词,两个字,像秋天的叶,在我的眼前飞来飞去。

  女子年轻,生命的旅程,不会远于我。这样年轻女子,冬天懒于出去购物,可不常见。外界诱惑,生活需要,冬眠家中,那要储备多少过冬食物,可以躲过寒冷季节?如今,生活水平提高,商品富足,不必囤积过多用品。超市、便利店随处可见。即使严寒冬季,各个季节蔬菜全部具备,何必冬眠?电梯里短暂对话,倒念起童年,北京的冬天。

  时间倒流。

  每年冬天,冬储大白菜,煤炭已成京城百姓冬天必不可少事宜。马车、130汽车、拖拉机,装满大白菜。车子刚刚停稳,不一会儿的功夫,买白菜的队伍,拉得很长。菜农取下沉重铁秤,逐人称。买白菜的人很多,为储备白菜,从天亮排到天黑。不是人们爱吃白菜。冬天蔬菜种类单一。白菜、土豆是主打。白菜炖豆腐、醋溜白菜、熬白菜、腌白菜,三天两头吃上一回。

  那时,我家住在护城河岸,路边小巷深处。冬储的大白菜,放在房檐下面,铺上草帘或者废弃棉被。天气晴朗,母亲总要重新码放,逐棵检查,生怕有老鼠啃噬,或者天寒冻坏白菜。储备的大白菜,从冬天吃到来年开春儿。

  隔壁点点的父亲,在院墙里用砖头盖起半米高,一米宽的小房,储存的大白菜,一一摆放里面。偶尔到点点家玩耍,临近做饭时间,总看见她弯下腰,打开木板小门,从玩具房子里掏出白菜,掸掸土,剥去外皮,露出鲜嫩白帮绿叶。

  婆家居住南城古老院落。百年以上历史。面积极大。房前有一个防空洞。我从未打开进去。他说,那一带,几乎每家都有防空洞,遇到防空警笛,他的祖辈躲进洞中,以备飞机空袭。后来,防空洞失去本身功能。冬天储备大白菜,全部放到里面。和他相识两年后,老房废弃,举家搬至北城。我猜想防空洞,必是黑暗潮湿宽大,否则,怎么容纳几口之家?

  冬储白菜,各家储藏方式不同。相同的,晚饭时间家家户户飘来飘去的白菜味道。

  高中时住校,与青结下友谊。假期到她家偶尔居住,见其母亲洗净一个个玻璃瓶子,将西红柿做成酱,备冬天蔬菜紧缺食用。方知有些蔬菜可以储藏一季。后来,有人家夏天晾晒豇豆、拉秧的豆角、茄子皮。晒干后储藏。冬天和肉炖在一起,调剂单调乏味饭桌。如今,逢年过节,绿色蔬菜礼品盒中,时常出现干豇豆。不承受食材紧缺补充食用,俨然成为时尚调剂口味蔬菜。我用温水将其浸泡到柔软,肉炖豇豆。做出来的豇豆味道,与鲜豇豆很是不同。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百姓人家,鲜有人制作西红柿酱,晾晒各种可以储存的蔬菜。即使冬天,依然可以吃到各种新鲜蔬菜。

  冬储煤炭。

  年少时,家家户户使用煤炉。家境不好烧煤球,家境好些烧蜂窝煤。北京各个区域都有煤场。立冬,家家户户相互借用车子,到离家最近的地方买煤炭,预备充实家中煤炭,以备冬天取暖。后来,煤球炉子淘汰,蜂窝煤炉上场。遇见火灭,拿一块冰凉漆黑的煤炭,到邻居家,换走红彤彤的煤块。那时,邻里之间,因为一根葱,一块煤,一碗酱油,一勺盐的互助,增进感情,相处融洽。

  家中火炉放在堂屋,寒冷冬日,放学回家,写完作业之后,一家人围着火炉坐。父亲沏上一壶茶,边喝茶,边哼小调,哼着哼着他的眼睛开始打架。有时,一边喝茶,一边给我们讲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姐姐织毛衣,勾桌布;我安静在炉火边看书。炉火的光,照红照烫我们的脸。有时,母亲把红薯放在火口周围,不多久,薯香飘来,还没熟,我就忍不住诱惑,吃起来。

  冬天衣服放在室外,不多久,冻得如尸坚硬。父亲手巧,找来较粗铁丝,用钳子扭来扭曲,做一个半米多高的罩子。我们洗的`衣服,放在上面,小心看护,不一会儿,衣服就散发出洗衣粉,洗衣皂好闻香味。我洗的小手帕,方方正正,搭在铁丝罩上,我看着潮气在布间上升,直至水分蒸干。我左右对折,方方正正放入衣袋里。有时,闲的无事,也会坐在炉火边,手帕放在腿上,折叠小老鼠。

  北京冬天极冷。少年时,几乎人人穿棉鞋、棉衣。百货商场里,有卖棉鞋柜台。棉鞋是细条绒面,各种颜色。我最喜欢红底小花棉鞋。每次穿上好看棉鞋,高兴得像过大年。即使穿棉鞋,脚还是冻得不行。

  北京冬天是真冬天。只穿一个小棉袄仍旧不保暖。我穿姐姐穿剩下的好看棉猴。初中时,时兴穿军大衣,我软磨硬泡,父亲终于答应我的要求,为我买了一件。棉袄外面穿大衣,方可保暖。如今想来,多沉重的棉服过冬天。

  冬天的冷,看那些雪就知道。大雪压松枝。街道极少有汽车,自行车也少,马车倒是偶尔驶过。有的人家用一块不大的木板做冰车。下雪了,人坐在木板上滑雪。父亲没有为我们姐妹做冰车。他说,那是男孩子玩具。姐姐在我前面,背对我,我蹲着,姐姐站着,拉着我的手,在马路上从南滑到北,我再拉着她,从北滑到南。现在的孩子滑冰需要到固定场所,花钱,路远。我的童年,冬天有天然雪场。这是大自然赐给孩子冬天丰厚礼物。

  天晴雪化。天一冷,家家户户的房檐上挂满晶莹冰柱。中午温度升高,冰柱一滴滴滴下水来,在房檐下汇成细流。

  少年时,北京四季分明。游乐场所极少。即使有,也不是平常家庭所能消费得起。数九寒天,人们蜗居家中,苦熬一冬,迎接春天。难怪朱自清这样描写春天:“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那种欣喜无以言表。

  寒冬腊月,北京天寒地冻,人们难以忍受冬寒,向往温暖而冬眠。

  立春,大地苏醒。熬了一冬的京城百姓,逐渐脱去沉重棉服,清爽爽地走出去。风暖了,草绿了,花开了,人美了。还有什么不令人欣喜的呢?

  南城远离市区繁华。如今,这里的百姓依然保留原始生活习惯,晒被、夏日楼下喝茶叙话、选取一方土地,种植丝瓜倭瓜。年轻女子冬眠,也不足为怪。不知人群密集住宅楼,有多少人选择原始过冬方式。好在,免去冬储劳累,食物单一带来味蕾贫乏。

  冬天,冬眠。

  一家人安居温暖房间,看电视,玩游戏,听戏,阅读,打牌……闲散生活。不远行,与爱的人在一起,相亲相爱。想来,其乐融融。冬眠,在我看来,被赋予另一层意义。冬眠么?好,冬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