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寄孔宅散文
孔祥熙宅院被列为文物分割了出去,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离开它已经好几年了。尽管孔宅看起来跟我没有实质性的联系,但听到这样的消息,还是增添了一些失落感,心隐隐地感到疼痛。仿佛自己喜爱的东西,突然间被人抢去了。
一个消息的力量,有时真的很大,它可以把一些尘封在时光深处的东西,很轻易地牵引出来。有关孔宅的点点滴滴,就这样突然间被拉长、放大,成为我记忆里蓦然回眸的温暖片段。
孔祥熙宅院在太谷有两处,一处在农大校园,一处在师范校园。事实上,它是太谷师范的一部分。感情上,它与师范该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孔祥熙宅院,座落在太谷师范校园的北端。由正院、厨房院、书房院、戏台院及小花园组成,它由多个横向排列的套院组成,每个套院均沿中轴线方向分割为多个四合院。它既有北方民居的特点,又有南方园林的特色,是南北住宅和宅园融为一体的实物典范。一条长长的东西过道,把它与南端的办公楼隔开,这是现代与古典的风水岭,但我却不认为那是不伦不类,相反,正是历时弥久的建筑,增加了学校的厚重,而宏伟的教学楼,又赋予孔宅时代的朝气,历史的韵味,缠绕着校园的每一寸空间,扑面而来的都是文化的蕴味。行走在其间,我总会想起腋下夹着书本、匆匆奔向教室的民国女学生,想起一些过往,想起一些岁月。
午后的阳光,变得慵懒而羞涩,将温暖一点点铺开,青砖壁瓦被镀上光晕,这是小院最美的时刻,妩媚而温情,有一种清淡脱俗的美,有一种暖暖的感觉。可能,朦胧,让一些古老的气息散发出独特的韵味,整个孔宅被这种味道覆盖着,是一种悠远文化的高雅,而不是日常的低俗。当这种韵味穿透时空抵达的时候,常常让我着迷,我喜欢这时的孔宅,很大程度上因了这些味道。
暖暖的阳光变得昏昧时,我把我自己置在时空的深处,那是一种情不自禁、接近于习惯的举动。吃过午饭上自习前,孔宅的厨房院,是我常常光顾的理想之所。喜欢站在圆圆的门下,或倚着灰色的墙壁,静静地看那一排排整齐的厢房,青砖壁瓦,白灰勾缝,陈设简单而古朴。这样的时间、这样的光线,很容易让我的思绪穿越回到久远:厨房院的忙碌场面,在一片黄昏里变得热火朝天:做饭、打扫、劈柴、淘米洗菜,忙碌的姿势、穿梭的身影,在冉冉上升的炊烟里被时光定格成命运,折射着孔祥熙家族的奢华和富贵。一个家庭需要如此多的下人,而如此多的下人却这么忙忙碌碌地伺候着这么一个家庭,隐隐地生出一些不平衡的心理,为那些忙碌别人幸福的下人,为他们无法主宰命运的悲怜,拼命地工作换取极少的报酬,许是他们的`幸福吧。心中便想着孔祥熙应该不是一个为富不仁者吧。当出现了老师们的身影时,思绪才被拉回,才顿悟那一排排的厢房,已被割成了一间间的教师单身宿舍。
孔宅院子里长着很多丁香树,特别喜欢那些丁香花绽开的春日里,身袭花香,拾级而上,坐在那青砖铺就的宽宽的墙上,那清清浅浅、淡淡雅雅的或粉色、或紫色的丁香花,在一片树叶中时隐时现,满眼的缤纷,满眼的青翠,淡淡的花香,丝丝缕缕沁心入脾。与花园里的各种花香氤氲着,缠绕着,孔祥熙的整个前院,仿佛被围在香气里,绵长而久远。
对面的戏台,失去了往日的繁华,在春光里静默成一种寂寞。昔日书香之家的小姐太太们看戏嬉笑的场面,跌落在时光的隧道里,如烟般消散,而今已物是人非,落满了时光的灰尘。坐落在孔宅后院的小花园内,春草竞长,百花吐蕊,一派盎然。我不免插上想像的翅膀:在这样一个温情的花园,在这样一个被夕阳染得妩媚的午后,在花园漫步的孔家小姐是否会燃烧爱意?是否会演绎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我常常疑惑草丛中散落着一双眼睛,多情而忧郁,在黄昏里发着怅惘愁怨的光。
少女时代的我,可能就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喜欢编织一些超乎生活的故事,而这些凄婉迷离的故事,需要一片幽静,需要外界的诱引,而孔宅的这截墙,恰恰满足了这些。那里几乎成了我的一个乐园,盛放了我好多不为人知的心事。有多次当我陷在故事里,或者心情被某个情节打湿时,一阵急促的铃声,把我从故事里惊醒,匆匆奔向教室,但心却一直在那里流连:那份宁静、那棵丁香、那个凄婉的故事,心里无名地隐隐生出一份渴望,渴望邂逅,渴望拥有。
孔宅于我,要论最爱,当属书房院。正院和书房院要穿过一条高高的围墙,当走在过道里,抬头,只看到细细的一线天,俯首,是一尘不染的青砖地面,感觉自己就是从历史隧道里珊珊走来的女子,抬起的脚尖里,都是优雅,都是文化,颇真有些红楼梦大观园里的意境,也有些大家闺秀的范儿。
书房院由多个横向排列的套院组成,每个套院均沿中轴线方向分割为多个四合院。对称、中庸思想,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主体建筑斗拱飞椽、雕梁画栋、沥粉堆金,宛如七彩虹霓。勾勾画画、点点滴滴里,都在透漏着这个家族的庞大和富奢。东西厢房被当作学校的书画室,淡淡的墨香,透过木格小窗弥漫在小院,更增加了它的文化底蕴。南北房前各立着四根红色圆木柱子,大红的颜色阳光里很是喜庆,弥补这而今的冷清。我很喜欢站在院子里抬头仰望,青瓦琉璃,一层层如梯田,一排排似雨鳞,缥缈而悠远。此刻,总会想起点什么,至于想起什么全随心境。
书房院的幽静,对我构成了一种诱惑。考前的日子,远离教室,捧一本书,坐在台阶上,靠着红色的圆木,那感觉,绝不仅仅是一所提供学习看书的场所。我选择了幽静,倒不如说是幽静选择了我。身处幽静小院的妙处,那是一种感觉的东西,无法用语言描述,就比如一处风景,要说那种美也没多美,但在你心里就感觉是佳境。身处书房院,只盼望时间就在那一刻定格,愿意一生守候那份幽静。
四年中师生活,转眼就要结束了,有时结束意味新的开始,但更多的时候包含着别离,而别离常常跟忧伤、跟不舍相连。与孔宅的作别,与孔宅里的一切都要作别,这对我来说近乎残忍,然而命运让我有了一些地理位置上的牵连,我注定是离不开它的!我的婚房,因老公是本校的职工仅与孔宅几步之隔,确切地说同在一个围墙内。因墙的定义,大凡在墙内圈起的都是一家,这样,孔宅便是我定义上的家了,这也不能不说是,婚姻给了我超越它范围以上的特权,而这种特权让我感到欢喜,让我有比其他同学多了与孔宅相处的时日,让一些习惯没有被时间隔断。午后漫步于孔宅路径,独享孔宅书房院的幽静,贴近铺满丁香花味的古墙,静静地想一段往事,几乎成了我每天茶余饭后的一种习惯。
我有了女儿后,也常常带着她穿梭于孔宅回廊房舍,也曾给她讲述我在孔宅院子里的故事,也许幼小的她不会明白孔宅对于我的意义,但相信总有一天她会明白的。
阅历稍深,再踏进孔宅,眼里的孔宅,就有了新的视角,那时凭空想像的成份居多,而今更多了一些理性与思考。它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包含着一个家族的成长与没落、繁华与衰败。它不仅仅是一座院落,它的意义超越了它本身,作为一种历史的符号,作为一种时代的标志,将它写入史册、列为文物,理当如此。
如今,孔宅被列入文物分隔出,学校也因此搬迁至榆次,我的居家也随之搬出。远离了旧校,远离了孔宅,但我的情却不曾移走。
此时,我推开窗户,向着孔宅所在的方向望去,窗外却已经飘起了雪花。我想此时的孔宅,在飞舞的雪花中,会显得更幽静古朴、更诗意朦美!
【情寄孔宅散文】相关文章:
蒙山情散文11-09
殇情散文11-05
关于情醉的散文11-18
春去情相惜散文11-13
离合总关情散文11-05
悠悠古泊情散文05-01
淡的香美的情散文11-23
红尘陌路,情何难守散文11-08
慢慢绵山情散文欣赏11-07
为情所重散文欣赏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