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大前街一个名分散文
不明白也不理解,身份证的家庭住址为何是“采蒲台村阳光大街5号”。也许有人认为阳光大街很好听,很时尚,可我不觉得也不认同。从记事起同村人问“你家住哪儿一头”,大前街的住户都不假思索的回答“大前街”。叫惯了、住惯了有感情了。公元1507年前后采蒲台建村,大前街的名字是否从500多年前叫起无从考证。可不能否认他在采蒲台的地位和存在的意义。
提起采蒲台,第一时间人们会想到:聚龙淀、泛鱼淀、前塘淀、后塘淀、大前街、烈士祠、南长堤、先生坟、碾子院、西大桥、东头巷、孙犁等等。他们之所以被采蒲台人提到,因为世界每一块土地、每一个角落里,都有标榜永恒不变的积淀,小地方采蒲台也是如此。
假如有人把北京前门大街、上海南京路、南京淳溪老街等驰名的地标,改成阳光、幸福、美丽大街等名字,那绝对是在没事生事,抽自己大嘴巴。在这拿采蒲台大前街和它们比,好像是桌子底下放风筝。大前街的.名号变就变了,谁也没法,这似乎是平淡无奇的事。哪天阳光大街叫烦了、叫腻了,换成幸福大街、美丽老街等照样是个名儿。但是不能质疑,无论名字多么响亮、动听和高亢,都不能代替“大前街”这三个字。
大前街北起二层青砖小楼烈士祠,沿途经碾子院、供销社一直南伸至聚龙码头。街面的长度和宽度不打眼,可它是采蒲台政治、商业、人文和交通枢纽等等职能中心。烈士祠传承着红色经典、碾子院积淀着仁义向尚、聚龙码头碑文记载的故事等等。成为采蒲台岛百年变迁,一幅由黑白染变彩色的巨幅照片。
早年间,大前街西南是汪洋一片,源头为聚龙淀,再从小前街弯折与后塘淀汇合。恰似横穿上海滩的黄浦江,又与金沙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沿岸水乡人家姑娘织席、渔民网鱼等生活场景,勾勒出采蒲台小桥流水的风貌。干涸了有十年之久的白洋淀,于1988年重新蓄水,淀水把大前街南端低洼地段倾覆。若干年后水势下降,村里开始围栏造陆搞建设,大前街西南那片水域沧海变桑田,在此镇上兴建采蒲台供销社。从那天起,大前街有了基本雏形。随着改革开放,买卖自由的政策开放,大前街有了一支庞大的收苇班子。每天下午女人们扛着席、领着孩子来大前街交席。那刻大前街成了人和席的天堂,到处都是白花花的苇席和有点土气的采蒲台乡音,热闹快乐到了极点。晚上大前街的两旁早搭好了各种样式的席跺,村里的孩子们像一群猴子,在每个席跺里爬上爬下、钻出钻进,快乐原来这么简单!
到了90年代中期,白洋淀地区迎来枯水期,大前街继续向南扩充至聚龙码头,长度几乎增加了一倍。大前街彻底大换样:红机砖铺地,下雨天再也不用穿雨鞋。电线杆上悬挂白炽灯,点亮采蒲台的黑夜。采蒲台晚市更加的火爆,小岛上的居民再也不用坐船出村,基本上能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原来闭塞的采蒲台近年来在大前街两边兴建——超市、饭店、小吃部、精品屋、化妆品店、玩具店等现代化小店。
历经百年的大前街举步艰难前行,一路走来成为采蒲台最经典、最有价值的一个地标。在身份证填写籍贯和家庭住址的事儿上,执行者应该铭记,给大前街一个名分。因为他是我们一笔无法估量的财富。
【还大前街一个名分散文】相关文章:
穿越芒果街的雨天散文05-01
20年前,N年之后散文05-01
又是一个雨夜散文04-30
梦中的一个女人散文11-15
来去一个样散文05-02
我需要一个了断散文04-30
怎一个情字了得散文11-07
一个人友情散文04-01
给心灵一个停靠点散文02-03
一个人的旅行散文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