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物事的散文
无缘由想起故乡,在这个春雨淋漓的夜晚。
确切地说,故乡是我高中以前的故乡(读初中时,我就住校了)。因为只有在那个时候,我才是故乡原汁原味的孩子。也只有在那个时候,在故乡宽阔的天地间,我活得无忧无虑,摇曳多姿。隔着三十年回望,那些隐退在记忆里的岁月,是多么的有滋有味,有声有色。而那些回忆里的人和事也是那么的恣意飞扬,活色生香。
一、《大湾肚子》
被我称为故乡的地方,是华北平原上,黄河岸边一个普通的自然村。全村近千口人,清一色汉族。共4个队,我家是一队,几近村子的中央。而村子的东面是一湾水,半腰有堤坝半隔着,分东西两湾,呈葫芦状,中间相通。全村人洗衣,浇地,饮牛马牲畜都依靠这片水,名字却起的特别,叫大湾肚子。东湾的东面连着一条南北流向的河,故湾水是活水,常流常新。
很小的时候,常随大人们去湾边洗衣服。蹲在湾边,看水中小鱼虾游来游去,看水里的青蛙和红色的小线虫,蜻蜓在水面上飞着,而那些大脑袋的蝌蚪和纤细的孑孓,也在水的柔波里忽隐忽现。
后来大一点,就自己端了脸盆,约三两玩伴去洗花手帕。天是响晴的,风柔和的如母亲的手。蓝蓝的天上飘着棉朵一样的云。大人们把洗好的衣服铺在草地上,挂在树枝上,甚至,就直接盖在庄稼棵棵上。刚洗好的衣服,干净且鲜艳,花花绿绿招展着,像花儿们在开会。我们也学样儿,把小花手帕搭在小树的枝杈上,看它们在风中颤动,如栖息的蝴蝶,明亮而艳丽。有时也会被吹到草地上,像我们跌落在地上的笑声,简单却清脆。
东湾的南岸有六七株大柳树,枝叶婆娑,根深叶茂。大多一人多粗,小孩子是搂不过来的,更摇晃不动。有一株倾斜着,满头绿发垂在水面,似照影,也似垂钓,几处树根裸露,像老人手上的青筋。我们是喜欢趴在它身上玩的,更喜欢在树荫底下,度过一个个长长的夏日午后。只是可怜了那些小蝌蚪们,小孑孓们,还有树下爬过的蚂蚁和昆虫。
赶上天旱,水少,一村子的男女老少就都去大湾摸鱼。清贫的日子里,过年样喜庆和热闹,我似乎就去过一次,还是未上小学前。站在湾边的浅水里,水面没过我的脚踝,看湾里老少忙的起劲儿。忽然,有东西哧溜一下从脚边溜走,吓得差点就一下子坐在水里。连滚带爬地上岸,全顾不得一脸一手的泥。也就在那时候认识了鲢鱼、鲫鱼、鲤鱼、河虾,认识了螃蟹、乌龟、蚌和滑滑的泥鳅。
捉回的鱼,大的炖了,中的抹上盐晾晒着,小的就直接挂面糊炸了。现在想来,大湾多么慷慨,它给苦劳苦做的人们带来多少福泽和欢乐。也只有大湾!
二、《东溜》
大湾肚子的东面是一条小河,小河的东岸就是东溜。字典里溜的意思是水流迅速,而我有记忆的时候,东溜的四面早已是一片旱田。旱田里种满了玉米、大豆、棉花、高粱。也偶尔能看到芝麻和绿豆以及豆角。农忙的时候,小孩子也都派上用场,不过拾拾棉花,摘摘豆角,抑或掰掰玉米,小打小闹罢了。那时觉得有趣,现在想来,都成了亲切的故乡的滋味儿。
溜的中央是一大片草甸子,由于盐碱,只生青草不长庄稼,草也不是多么茂盛,有一块没一块,浓浓淡淡的。这里却是我们小孩子的天堂。最多的时候,是大家天马行空地疯跑,你追我赶,模仿电影里的英雄人物,冲啊冲啊的喊着。除了追逐打闹,也追蜻蜓,追蝴蝶,追蚂蚱,追突然出现在视野里的野兔。那些咚咚咚跑在大地上的声音,是孩子们拔节样在成长呢。
越过庄稼地向东,是一条很出名的河--大寺河,是徒骇河的支流。夏天的季节,水流汤汤,两岸庄稼青翠,蛙鸣虫唱。我们女孩子是不敢下水的,顶多在河边捞几个河蚌,把玩够了,再扔回去,或者从地上抓土块仍进河里,看溅起的水花。而胆大的男孩子,以纯天然的姿势,鱼跃入水,在河里自由的“狗刨”。后来,就听说邻村的三个男孩子,淹死在河里了。从那开始,家里就不允许我们再去河边。那段关于大寺河的回忆就在这里定格了。
同样定格的还有东溜,在记忆的深处,无论什么时候回望,它都是天高云淡,都是艳阳高照,都是一群一群的永远长不大的童年伙伴,还有青青翠翠的庄稼和回忆。
三、《西坡》
一九八八年,我考上了高中。也就在那一年故乡通了电。在通知书到来之前的假日里,我跟着隔壁的.奶奶和一个小姐姐,一起放牛。几乎每天,我们三个人,七八头牛,蔚为壮观,浩浩荡荡奔赴西坡。
西坡是通俗的叫法,因和村子中间有一片南北长条的洼地而得名。那时候村里还没安装自来水管,我们一二队社员吃水都是去村西的甜水井里去取。而水井的西面就是洼地,一般年景种植高杆作物,玉米、高粱、红麻等。一旦五黄六月下大雨,常常就把西坡和村子隔离开来。站在坡上看村子,或者站在村边看西坡,都真是在水一方了。那些水里庄稼,仿佛是《诗经》里的蒹葭了。
坡上是大片的树林,杨树居多,也有柳和榆。这片树林,方圆数十里,前后连接这几个村庄。树林里安眠着一二队的先祖们,也生长着大片大片的青草。我们把牛散在林地里,找个树荫坐下,听奶奶讲古。牛有时候会打架的,有时候会乱跑。我就发明了把它们鼻子上的绳子拴在一起,两两成对。这样它们的蛮力彼此抵消,一般就跑不远,我们也乐的清闲。
太阳从村子顶上升起来,冉冉却有穿透力。洼地的雾气和晨岚,混合着村子里早饭的炊烟,被阳光穿透,五彩、迷幻。整个村子是那么的美。不由就想起陶渊明的诗: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那是忽然觉得,自己竟然生活在这么美的村子里。而此刻我坐在电脑前,清楚地感觉到,这么美的村子渐渐离我远去了。
是的,远去了。渐行渐远。
那个放牛讲古的邻家奶奶早已作古,那个一起放牛的小姐姐,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
而我呢?经过了漫长的求学、工作,再回村,已经有烂漫的儿童看我是外人了。少小离家老大回。新一轮的人成长起来,新一轮的孩子又在这片土地上嬉戏了。偶然回家,也很少去大湾、东溜、西坡玩了。即使去了,也早已物非人非。大湾成浅浅的一池,葫芦变作了梨状,面积缩小了不说,湾边的大柳树早是昨日黄花。代之的是一排排白杨,在风里啪啪拍着手掌。东溜被粉煤灰池子代替,大寺河几近裸露河底,且被截成几段,有的河段,甚至长满水草和蒲蒿。故乡,只能在梦里去复制了。就如我多梦的少年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我站在时间的河流边回望,那个记忆里的故乡,留给我是清冽的月色,和月下的横笛。
这几年,国家修了公路,通了水管,统一规划了房子结构布局。实行了义务教育、合作医疗、家电下乡,还统一安装了太阳能。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过了,我打心眼里高兴。为我们的国家,也为我的故乡。只是,我以曾经故乡孩子的身份看过去,现在的故乡,是那些追逐打闹孩子的故乡了。而我,成了故乡漂泊在外的泥土了。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故乡,我的故乡。我想你的时候,你可否也在想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