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鱼传尺素淡写流年的散文

时间:2021-03-27 17:28:05 散文杂文 我要投稿

鱼传尺素淡写流年的散文

  整理旧物,意外地发现箱底一沓厚厚的信笺,不禁激动万分。一一启开,指尖触及,恍若隔世,那些逝去的岁月如这启开的信,一页页展开,往事如潮水般袭来。

鱼传尺素淡写流年的散文

  我上小学的时候,哥哥已经在县城读高中,那时候没有电话,与家里联系的唯一方式就是书信。每次收到哥哥寄来的书信,全家人都视若珍宝,爸爸妈妈嫌我们给读信不过瘾,他们戴上老花镜一个字一个字的品味、揣摩,读一封信往往要花费半天的时间还是不愿放手。那个时候,给我家送信的邮递员是一位大约四十左右岁的男人,他又矮又胖,骑着一台绿色的自行车。由于经常给我家送信,和爸爸妈妈很快熟悉起来。由于村子太大,邮递员叔叔那时一般不挨家挨户送信,多数时候把信放到村政府或者学校。但是我家的信,他总是亲自送到家里来。每次信差不多快送完的时候,他清脆的自行车铃声就会在我家狭长的胡同里响起,然后爸爸妈妈高高兴兴地迎出来,热情地招呼他进屋歇歇脚喝喝茶。时间久了,这位矮胖的邮递员叔叔成了爸爸妈妈的好朋友。也是在那个时候,我开始用稚拙的文笔给哥哥写信,附在父亲的信封里一起交给胖叔叔。就这样,从哥哥读完高中大学一直到博士毕业参加工作前夕,十几年的时间,哥哥都是用书信向家里汇报自己的点滴进步。那小小的信封里,装载过哥哥的大学通知书,装载过哥哥的优秀成绩单,也装载过爸爸妈妈溢于言表的不由自主的骄傲,更装载过我们全家人的快乐与希望。

  后来,我自己上了高中。由于爸爸妈妈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供哥哥读大学已属不易,再供我和二姐读高中显然非常吃力。读完高一上半学期正赶上村里有人招工,我毅然决然地办理了休学手续跟村里人一起到城里打工。工厂坐落在一座海滨城市的远郊,刚刚安顿好我们就投入了紧张的工作。忙碌、紧张、劳累的程度令我始料不及,也击溃了我之前对于新生活的所有美丽的憧憬。我开始后悔自己的冒失和唐突,后悔离开家乡离开家乡那美丽的校园。这时候,我认识了婵姐——一个比我大3岁的女孩。她是乘船从山东来到了这座滨城和我一起打工的。也许是因为我们有共同的爱好共同的话题,婵姐和我特别投缘。她以长姐的细心和宽厚不仅照顾我的生活,想家的日子里更给予了我精神上最大的鼓励与安慰。她爱好文学,常常写下一首清丽的小诗让我跟她一起分享。她的床头上总是有一本本的诗集和各种文学杂志。工作闲暇的间隙里,我们一起欣赏诗歌阅读杂志。在那枯燥单调的日子里,这些书成了我离不开的精神食粮,给了我一生最宝贵的财富!一年的时光稍纵即逝,转眼就到了年关,我们依依惜别分别回到自己的家乡。回乡后,我又重新返校读书,我们开始书来信往,倾诉彼此的思念,分享彼此的快乐与忧愁。婵姐好文笔,每次读她的书信不只是亲切,更像是品味一篇名篇佳作。那时候,我几乎每天都盼着婵姐的来信,每天都往收发室跑。每次收到她的信时,感受她殷殷的挂念、细心的关怀、真诚的鼓励,我时而感动得热泪盈眶,时而幸福的感觉溢满全身…….

  高考结束后,我不幸与梦中的象牙塔擦肩。无奈之下,我又开始了打工生活,过着居无定所的日子。由于没有属于自己的固定地址,和朋友们的联系也是时断时续。等到生活工作基本固定下来之后,我开始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部手机。但是,物是人非,已失去了所有朋友的联系信息。回到乡下妈妈家,妈妈拿出一封信给我,我迫不及待地拆开来看,那熟悉的笔迹,亲切的语气,不用看署名我就知道这封信出自于我的同窗好姐妹悦之手。悦是我读高中时候的同桌,和我一样,家境十分贫寒。三年高中生活,贫寒的日子里我们一起吃一起住,我们一起分享彼此从家里带来的每一份干粮和每一瓶咸菜,说是同甘共苦一点都不为过。悦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女生,凭自己的艰苦努力考取了省城的一所大学。由于我没有固定的地址,自她上大学后我们一直很少联系。没想到,在这个移动通信已经渐渐盛行,很少有人提笔写信的年代,仍然是一封信成了我们互相联系的纽带。于是,受悦的启发我翻开长久不曾翻过的通讯录,按照他们以前留下的'地址也和悦一样用最原始的方式给我最在乎的同学好友们发出了一封信。这一封封书信,像一个个使者,再一次为我联系上了我的朋友们,使我重拾了珍贵的友谊。

  书信作为我国优秀的文化传承,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在我国古代就有“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的佳话。讲的是:南朝陆凯与范晔交好,尝自江南寄赠梅花一枝,并附诗一首:“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梅。”这便是“寄梅”的由来。“鱼传”句则典出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这两个典故实际上是喻指友人之间频频书来信往,天涯知己,互诉衷肠。

  如今,刷微博,聊微信,网络时代的感情交流越来越便捷。手机通讯录上存满了亲人朋友的名字,却很少联络,即使偶尔打个电话也是寥寥数语,不知从何说起。逢年过节彼此发个祝福短信算是证明没有忘记彼此的唯一方式。打开电脑,qq面板上一串闪亮的头像,有至亲、有同学、有昔日的好朋友,现代科技的结晶让远隔天涯的亲友们仿佛近在咫尺。但是,却很少有时间和心情相互沟通交流。有人说,现在的人都是“言而无信”。语带双关,让人回味。是的,当移动通信、网络平台渐渐取代了鸿雁传书,那浓浓的亲情友情却已在不经意间被流年冲淡。

  好想回到给朋友写信伏案疾书的时代,好想重温阅读来信时激动得眼含热泪的情景。就像现在,重新品味这厚厚的一沓信件,里面记录了我青春的往事以及学生时代的纯真和迷惘,那熟悉的字迹让人觉得信其实就是带着温度的纸,幸福的回忆足以让我温暖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