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人性的散文

时间:2021-03-27 11:26:53 散文杂文 我要投稿

人性的散文

人性的散文1

  甲午马年农历二月初一晚九时,春城昆明火车站广场上人群熙攘,人们或漫步于铜牛雕像周围,或笑意融融的谈论着美好的故事。恋人们相互依偎着窃窃私语,孩子们在广场上嬉笑玩耍。有的人在售票大厅排队购票,有的人在候车室里等候踏上新的征程。车站广场旁高楼林立、霓虹闪耀;海棠花开,春意融融。春城三月的夜晚是那么清新、那么的迷人。

人性的散文

  然而谁也不曾料到,一场噩梦正向善良无辜的人们袭来。九时二十分,一伙蒙面歹徒突然挥舞大刀冲进昆明火车站,他们见人就追、追上就砍。王宇的母亲在奔跑中被椅子绊倒,追赶上来的歹徒狠心的将其割喉杀害;一名男子不幸摔倒,后背被歹徒狠狠地插上一刀;一个几岁的小男孩也未幸免于难,两腿间鲜血淋漓……这伙歹徒人性泯灭,丧尽天良,对手无寸铁的无辜百姓实施了令人发指的杀戮,制造了惨无人道的恐怖暴行。

  面对歹徒施暴,勇敢的保安队员为了保护群众,不顾个人安危拿起棍棒与歹徒对峙、周旋。老刘勇敢的截住一名歹徒却不幸被刺中了前胸,倒在血泊中;保安小丁一棍打在一个歹徒身上,却被五名歹徒紧紧包围,乱刀砍死;派出所张立元副所长为了引开歹徒,高喊着“喂,你们几个来砍我!”被追赶来的歹徒砍断了左手手指;潘华兵为了掩护年仅六岁的女儿,自己的咽喉却被割了一刀,血流如注;为了营救被追杀的无辜群众,邮局冯师傅毅然打开了大门、沿街店铺和餐馆的老板果断敞开店门,接纳了大批惊慌失措、无路可逃的群众,这些地方变成了临时庇护所。

  暴恐事件发生后,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次日凌晨即赶赴昆明,看望和慰问伤者;北京、四川、云南迅速派出医疗专家,制定救治方案,全力抢救被害伤员;血库告急!昆明大学城的大学生来了;昆明的解放军战士来了;数以千计的昆明普通市民来了,人们争先恐后,踊跃献血,仅仅一天时间献血量就达到五十一万毫升,保证了抢救伤员血源所需;三月二日夜晚许多市民自发来到昆明火车站广场,为遇难者献上花圈和鲜花,为遇难者点燃蜡烛,守夜祈祷。

  人性,在这里有了新的诠释。

人性的散文2

  翻着那带着淡淡清香的书页,静静品尝那醉人的书香。

  从我上学到现在,它一直陪着我成长,教会我认识字,教会我做人做事,教会我如何面对挫折。在书香的天空下,我知道了生命的意义与人性的美丽。

  习惯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或许你会渴望一份宁静的交流。那就是和书一起,它会让你的人生更有价值。

  小时候,是外公将我带进书的世界。外公教我背唐诗宋词,童年最美好的画面就是外公给我讲美人鱼的故事,小小的我依偎在外公温暖的怀抱里,听着外公那金属般磁性的声音,翻着那带着淡淡清香的书页,品着那微微醉人的清香,脑海里浮现出美人鱼变成泡沫消失在茫茫海面上的情景。

  外公看着我凝望的样子。说:“宝贝,别担心,美人鱼一直想变成人,但她并不知道,在她为别人的快乐而舍弃自己的生命时,她就已经是最美好的人了。”

  而美丽孩提时代的读书之趣,早就烙在脑海在深处。更令人留恋的是外公那份抑扬的读书声,与书芳香揉碎在一起,酝酿成别样的芳香,这是一种亲情的读书之味。

  长大后,我更热爱书了。在书中我可以明白“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习方法,让我明白“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读书乐趣。

  还记得那几次,外公带着我来到了钱塘江畔的六和塔,位于西湖之南月轮山上。从塔内向江面眺望,可看到雄伟的钱塘江大桥和宽阔的江面,一览无余。

  然后携一本书,坐在荫荫大树下,谈“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谈红楼梦的“花谢花飞花满天,红销香断有谁怜”的,谈水浒的“山岭崎岖水渺茫,横空雁阵三两行”的,谈西游记的“三阳交泰产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的......

  到了周末,我回到家,摊开书,一个人静静地坐在书桌前,窗外是如同金豆豆一般蹦跳的阳光。此时此刻,我似乎在恍然间来到了蓬莱仙境,这是一片金色的花海。明媚的阳光照耀在我心头,微醺的夏风迎面吹拂过来,芬芳的花香沁人心脾,我的衣袖和裙摆微微拂起,在这微醺的夏风中飘舞……

  书,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体会,更多的是人生启示。一本名著,一段文字,一个书中的人物,都能启迪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这是一笔无价的财富,谁拥有了书中的知识,谁就能获取无穷的人生财富。

  书,如同一个无声的世界,让你在无声之间得到启迪与经验。

  现在,每每回想起来,这是何等的乐趣啊。而所有这些美好的记忆,都是我亲爱的外公留给我的。

人性的散文3

  美国《探询者》杂志邀请了一位年轻性感的女演员做了一次有趣的试验:由这名叫萨莉马林斯的22岁姑娘独自扮演5种不同的角色,在同一地点手举“停车”牌等候救援,以验证何种“色相”对男人更具有吸引力。 第二次她装扮成孕妇,2.5分钟内驶过100多辆车,却没有一辆车停下来。 第四次她戴上彩色假发,穿着大花衬衫,一副嬉皮士打扮。想不到15分钟内驶过了353辆轿车、摩托车、货车,竟没有一辆停下来,甚至连车速都没减。 这就是赤裸残酷的现实,人性里的光辉或者灰尘,都会让我们吓一跳,因为“无记名”,因为太真实。不同的角色可以有不同的“获得”,当然是在不同的时空里。如果转换时空,索求的不是搭便车,我相信,目的不同,结果也是不一样的。所以,不要对人性抱悲观态度。人性里有善也有恶,还有的是不好不坏或者可以随时改变性质的东西,我们应该学习泰然面对,然后尽量“激发”他人的善念。

  我们的生活或者生命,都是要趋利避害的,是另外一种高级“趋光性”。我们不仅要了解人性的优点,还要尊重人性里的种种不完美,以更好地保护自己。人生有许多无奈,比如老去,比如渐渐被人忽略……但是,你可以在尊重人性的种种可能之后,学会更洒脱地面对这些大家都要面对的公平问题,然后让心灵取得平衡。是的,人生在世,很多时候的“好”,不是得到什么而满足心灵,而是放弃些什么让心理平衡。

人性的散文4

  草草涉猎一遍,为什么故事质朴自然,叙述手法毫不夸张,却可以让我们深陷其中,最大的理由便是共鸣。与另一部异曲同工的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不同,他从一个遭遇不幸的平凡的年轻人出发,或许这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也或许这其中的奋斗历程与我们的人生有多处重合,那便是引起我们触感的地方。

  本书的主人公菲利普从小残跛,失去双亲的他由伯父伯母抚养长大,而两人也期冀他能成为一位神父,第一重宗教的枷锁便无形钳制了他的童年,虽然他酷爱学习读书,但在学校饱受歧视,于是逃赴海德堡学习,因此他的童年可谓痛大于乐太多。认识了海沃德和威克斯使他对神学有了质疑,这便是对第一重枷锁的打破。此后,菲利普有过多段情史,假期回家和威尔金森互有好感但未曾相爱,回得后便不再联系,伦敦学画期间有对自己芳心暗许的普莱斯,但最后却被逼自杀,弃画学医期间爱上米德尔,却遭无情拒绝,米德尔随后流落风尘,一次次的感情经历将菲利普带进了第二重枷锁,情感,同时投资的失败,伯父伯母的离世让他对人世早已看穿,一切都已再无波澜,陷入第三重枷锁,人性的枷锁,还好结局有点尽人意,菲利普获得伯父遗产重回医学院,与多次帮助自己的萨利结果,打破了二三重枷锁,人生也算一个圆满。

  或许人性天生就有多重性,人本就是一个矛盾体,理智与感性,情感与纠纷,欲望与控制,自由与束缚等等,在不同的时期,经历不同的事情,处在不同的环境,或许会因为一次次挫折而怯懦,或许会因为一次次失恋而不相信爱情,或许因为一次次欺骗而失去信任,但同样会因为一次次失败而成长,因为一次次失去而获得,生活本就只是为了生存,而你的生存有可能就是幸存,既然幸存,那便是幸运,何必过分执着于生活的意义,其实生活本无意义,每个人生而活之也不需要目的,因为无论怎么努力,到最后大多数人都会发现,你活成了自己当初最不喜欢的样子,而你却浑然不知…

  所谓枷锁,其实并不存在,它不过是人类有了思想以后的多余产物,过分追求完美,想要管制他人,道德上的束缚等等,若真能做到人生也不过是格局而已,生活既无意义,也无必要,生活只是为了满足一个人的乐趣罢了。既然满足了自己的乐趣,理应快乐和幸福,又何来枷锁的束缚…

  青春是面对现实想象的能力,而不是按照别人的想象来欺骗自己。不要等到好不容易发现自己的平庸,但却为时已晚…

人性的散文5

  人性的虚伪也堪称是一种品质,虚伪是人类后天慢慢形成的一种品质。人的身上具备着多重品质,只是虚伪这一品质运用起来比较容易些。什么是虚伪呢?从字义上来分析,就是虚假的含义,就是不真实地表达自己内心态度的行为。

  其实人都有两面性,每个人都有虚伪的一面,但只要不过自己的底线,不过头,大概人们还会说你懂事儿,懂礼貌,说你热情好客,这是人们通常比较能够接受的一种虚伪,也可以说是你人际交往中的润滑剂,这是介乎于礼貌和虚假两者之间的一种虚伪。

  有一种人的虚伪,永远让我无法笑对。对着你笑,笑里藏刀;背着你讲,话里带刺。他们无法相信别人,就用语言用暗行去攻击别人,可是却还要用笑脸去欺骗这个被他攻击的人。这样的人,不止虚伪,更可悲又可恶。

  有一种人的虚伪,会让我为他们感到悲哀。为了名利,为了所谓的面子,做着自己不喜欢做的事,骗着自己,骗着别人,只为了得到那短暂的荣誉。风光的时候,对别人的锦上添花竟也感到快乐,殊不知那是别人对他的虚伪。这样的人,虚伪得可怜,但是,有一点却是好的,最起码他们不以攻击别人作为自己虚伪的动机。

  有一种人的虚伪,是一种无奈。要在这个社会立足,有时候你不得不学会虚伪。虚伪应对着自己不喜欢的人群。比如:某人登上领奖台时,感谢完了张三李四,再感谢王五和赵六,恨不得把他认识的人全感谢个遍,其实这些人压根儿就没有帮过他什么忙,可是他如果不这样说行吗?不行啊,别人会说他不懂事儿,除非他决定把这次获奖作为终端奖。他敢说:这奖我早该得了,这是我努力奋斗的结果,恐怕连张艺谋登台也不敢这么牛吧。可是在面对自己的亲人,自己真正的朋友时,他们会真诚以待。对什么人用什么态度,是这种虚伪的人的原则。

  还有一种人的虚伪,因保护自己而生出的几许虚伪,面对自己讨厌的人却还不得不用笑容面对。所以我常常在想,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就要面对无尽的人际关系,繁索的礼节和社会道德。这一切都约束着、压抑着我们的个性。

  当我们真实地出现时,只能在一次次碰壁、一次次头破血流。我们也只好收起真实的自己,去伪造一个适应现实的虚伪的外壳。将自己严严保护起来,学会做人的温良恭谦让,得意时不能放纵地大笑,失落的欲哭无泪时,你还要做出一副无所谓的平静。

  生活告诉我们,人们讨厌虚伪,却又不得不虚伪。虚伪的本质毕竟不是事实,不是人的理性,也不是人的肺腑之言,虚伪关系到了人的品格和人格。这种虚伪往往还会让人们在它的一派风雅的假象下看不透它的叵测之心。故而,这虚伪的品质便堂而皇之的峥嵘上市,融入到人们的品行中去了。

人性的散文6

  要是骂起人来,我估计算得上毒舌界的一股清流。只因我一般不骂人,一旦骂人,必是事实如此,有理有据,让那人无法反驳。我热情,但我不贴冷屁股;我善良,但我不软弱;我不狠,但我狠起来要命;我不怕死,所以别人都怕我。

  那些贪生的人啊,做了孽,害了人,谋了财,所以才怕死。真正的勇士,一定是活得坦坦荡荡的人,贫困和欲望,是无法打败他的。他不会为了五斗米而放下尊严,亦不会为了活下去而丢掉良知。

  有人说,得抑郁症的都是好人,我也如此认为。毕竟,坏人几乎从来不会压抑自己的情绪,他喜欢把这些坏东西洒向无辜的人,让别人也感受着他的痛苦和不幸。好人刚好相反,她觉得将自己的坏情绪释放出来会无意间伤害他人,她宁愿选择自己慢慢消化,也不会找无辜的人发泄。所以,好人的内心既承受着坏人带给她的痛苦,又承受着自己的痛苦,当那些痛苦多到好人无法控制的时候,她便崩溃了。她开始怀疑自己,对自己失去信心,对生活失去兴趣,对未来失去希望,对生命失去向往。她艰难的活着,可能随时的一个小打击,都能让她奔向死亡。

  人类既脆弱又坚强,坚强的是她可以承受很多的不幸,脆弱的是,压死她的可能只是那不幸中的很小一部分。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的底线在哪里,也许有一天,我们忽然就撑不住了,再也无法站起来,任由那悲伤吞噬自己的内心,找不到出口的方向,迷失在痛苦里。

人性的散文7

  对于安平,我最早的记忆,是圣姑台的传说。因为从我记事起,每逢初一十五,我就随着母亲跪拜圣姑的香炉。在哥哥结婚的那一年,我知道了安平沃堤村,还住着我的一位嫁到地主人家的姑姑。虽不曾来往,可是父亲那时骑着水管车去请亲的时候,年老的姑姑也到场了,给我们家捎来了很多旧粗布。她丈夫死了,单纯靠自己纺线织布揽些活,维持生计。我记得我上学的时候,穿着姑姑拾给的旧衣裳改成了补丁摞补丁的衣服,也很惬意。毕竟,我感谢远方的安平,住着我的一位少有的亲人。这也许是我和安平最早的关联。

  每当母亲跪拜圣姑的时候,我就想到了一位好心人姑姑。也许圣姑的香烟,同时也把我们笼罩,牵连着人间难舍的真情。后来父亲去过沃堤,却带来了姑姑的发旧的纺车和几个青釉色的瓷盘。

  姑姑走了,也许被圣姑接走了。那几个古董的盘子,母亲却当成了喂鸡的器皿。我想姑姑从此以后在圣姑台上也会看到我。多年后,我慢慢懂得有些东西,正象母亲把那些珍奇的盘子当成了普通的器皿,当一天失去的时候,才知道它的珍贵。

  母亲教育我,人就是受苦来了;活着,就要有人的言行和情感,别造孽,到了百年就会有一个美好的地方。我问母亲,去圣姑台吗?母亲说,也有比圣姑台更美好的佛陀世界。天啊,我想象不出,什么样的人才能通往呢?我们七八个兄弟姐妹,每天都受着贫穷的日子,吃上顿饱饭都很难。谁还在意我天真的事情,当然做圣姑台上的一棵仙草花,也是很美妙啊。

  我要做什么样的人啊?要在这黄土艰难的苦中跋涉一辈子。哪里是头?从那时到现在,时常成为了我生命的思考和寻找的答案。

  当我读到安平文联主席王彦博的.叙事纪实《哑哥》的文章,我真切看到了作者的哑哥王彦朝,在我面前竖起了一面人生的镜子,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也照亮了我的灵魂。就在我从小崇拜的圣姑故里,我看到了一个好人的故事;就在我燃起香烟跪拜的方向,我和他相遇在黄土路上;然而作为一位同行的陌生人,他已走到了尽头。

  我想如果时光可以倒流,从此刻开始,我将拥抱他的心,做最知己的兄弟,去彰显生命的真理。现在我只能通过文章《哑哥》,阅读他的人生,释怀那一潭翻滚在我内心的湖水的感悟。

  20xx年春天,我有幸认识了王彦博老师。那时我刚刚完成历史文化诗歌集《饶阳有座诗经台》的写作,听说他主编了《安平文学》,我通过友人把我写的几篇文章寄给了他。我们从未谋面,我从心里佩服他。我知道,他是一位有使命感的文化人,对安平文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曾主动参加命名孙犁路,冠名孙犁学校,修建孙犁故居和纪念馆,打造全国诗歌之乡,建设了许多文化工程和设施,他的心血付出和功绩,有口皆碑,深受我仰慕。相比之下,饶阳作为毛苌传播诗经的故里,却没有一处纪念毛苌的文化场所,不能不令我失意乏味。我曾闭门谢客,专致于毛苌诗经台文化的研究。很少应酬交友。但是对王彦博老师不同,我却主动和他联系会面。他首先是我心目中的文友,另外也是我历史文化研究的老师。所以,去年“五一”过后,我们见了面,我亲自聆听了他做文化的真见卓识,令我受益无穷。

  到今天为止,将近一年没有见过面了。也很想念。饶阳和安平地界相连,在地域文化上也有扯不断的文脉相通。正如我小时候安平姑姑拾给的补丁衣裳,穿在了饶阳一个丑娃的身上;正如我跪拜的圣姑台,点燃的香烟,也是安平人的敬拜。当我读完王彦博怀缅三哥的《哑哥》,我的心里一个难得的“好人”的形象油然而生,这个好人就是王彦博的哑哥王彦朝。

  怎样才能算个好人呢?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回答。从王彦朝的身上,我首先看到的是做人的诚实善良。这种诚实善良,是黄土人顶立天地的法则,是根植安平这一方水土,也源自圣姑带来的孝德文化。王彦朝就是这样的好人。

  王彦朝是作者的三哥。他从小聪慧,上学之前就认识了几百个汉字。大概上二年级的时候,在一次和小伙伴们游戏中发生了意外事故,失语失听,变成了哑巴。这也许就是母亲告诉我的所谓的命,从此爱唱爱笑的三哥变成了哑哥,开启了无声的世界。这是怎样的一个惨痛啊。生命的一个苦字,从八九岁的孩子开始煎熬。

  如果命运不是这样安排,我相信王彦朝的生活会有另一种精彩人生。当我通读《哑哥》全篇后,我发现,凭他的灵秀,在安平大地将会绽放胡林村王家另一朵才华出众,不亚于五弟王彦博的生命之花。

  作者很少表达三哥对自己的影响,很少用形容的辞藻表述内心的世界。作者的为人处世、文化修养和善恶理念,都在他朴素、平白和含蓄的叙事中体现出来,读着他的文字,就如面对面倾听着他的讲述,却表现出了极高的内涵思想。这也许是他的性格和职业习惯。

  据我所知,作者从小文艺天赋很高,长大后考上了师范,做过教师,后来经过自己辛勤工作和取得的成就。从一个农家少年一步一个踏实的脚印,成长为一名科级干部,先后做过安平政府多个部门的一把手。足以见到当地最高领导对他的信赖和才华的认可。

  在他的叙事纪实《哑哥》文章里,我看到了作者把哑巴的三哥装在了心里。他的每一个前进的步伐,我相信,他都是带着哑哥并行。作者的每一次成绩,也都背负着哑哥心中的梦。在作者的家乡胡林村,王家的家教家风,也影响了乡里乡亲。

  读着哑哥王彦朝的事迹,我看到了哑哥始终有一颗好人的心肠。随着年龄的长大,他把挣的钱交给父母,他看到孤老主动去晚上作伴照顾,他看到邻居大伯水缸要干了,马上去担水,他看到哪家乡亲需要攒忙,就去帮活,而他从不惜力气,专拣累活做......这样一个靠眼力、心力自觉帮助他人的人,我们健康的人能做到几分呢?在他身上的诚实善良的品德,不就是一个好人的标准吗?也是古老的文化传统养育我们生命的乳汁。

  我的母亲从小教育我交人交心。曾告诉我,认识一个人很容易,第一眼看他对父母的态度,就知道他的好赖心肠了。是的,我们是带着心肠来到这个世上的,要想我们的生活变得温馨慈祥,首先每个黄土人要有一副好心肠。我和胡林的王家三哥相隔几十里地,我想如果我们认识,肯定是最好的朋友、兄弟。

  哑哥王彦朝只上过两年的小学,他用一生证明做个好人与学历没有关系;哑哥失语失听,做个好人与能说会道没有关系;哑哥身材精瘦,做个好人与自身的力气没有关系。哑哥从小接受父母的圣贤教育,所以我说做个好人,与心灵有直接关系。好人不是脸上的标签,不是嘴皮上画画,而是内心的改变,真正地让生命变得纯粹,美好,从而升华,超越一个普通的人。

  做个好人,这是我们传统美德的传递,是生生顶着神灵的灯火,在我们的黄土生命发芽,从而成为圣姑台上一块块孝德的砖石,能够使我们生命达到更高的境界。

  母亲也曾对我说,当人就是吃苦,吃苦会有好落成。我想哑哥吃得苦比一个健康人要更多,他的落成也会比别人更有收获。当他把苦吃尽、吃断,也就带着他的落成走了。他的落成是什么呢?人在背负苦难的同时,人的幸福也将如期而至。

  他把生活当作了道场,专做善事,不造孽,修心养性,不断的升华了做人的品格,给自己的头颅修炼了灵魂的光环。我想这就是他生命的落成,一朵烙在骨子里的莲花印:以苦为乐,先人后己,甘愿奉献,无私无我......如果有天国,这样的人不去,那它还为谁设?这不仅是对逝者的祝愿,也是哑哥生命最后的归宿。我相信。

  哑哥,不修道已在道中。这是古老的传统文化做人的底蕴,造就了一个好人哑哥神奇的色彩。当然这来自良好的父母身教,也来自哑哥先天的纯洁的心灵。在他七十年来的岁月,敞开了一腔腔美好的情怀,留给了黄土一首首美德的赞歌。

  哑哥十岁开始,就找生活的活路。他用他稚嫩的小手比划着要学梳马尾的技术,母亲怎忍心让他去吃苦。可是哑哥宁愿三年不挣钱,给师傅白干活,不要饭,也要把技术学到手。结果,第二年他就出了徒。这是怎样的心血和信念啊,不也是一种超常的才智吗?一个普通的常人也很难做到。当父母看到残疾儿子的成长,后来成了“哑人艺师”,那不比孩子做个大官还高兴吗?他用自己的能力,养活了自己,还拥有一颗好心肠,即使父母有一天合上眼,也会松心。

  是的,哑哥残疾的只是器官,健全的却是人格。我读到作者写作这个地方的时候,我禁不住停顿下来,我十岁干什么呢?我十岁除了放羊,帮助母亲填填灶膛,还能干什么呢?我每当读到此,都会流下作者隐忍的没有流下来的那颗泪滴。

  我记住了一个叫王彦朝的人,作者的三哥,一个聋哑人,一颗跳动的生命火热的心,他的正能量,深深感染了我,鼓舞了我,从而使我五十多岁的人不再蹉跎生命。从即刻始,我勇敢迈出美好的脚步,就是代表一个健康人向他的致礼——我的哑哥。

  上世纪八十年代,哑哥原来的工厂倒闭了。他找五弟王彦博商量,他要沿村卖艺,决不能把千辛万苦学来的手艺丢了。他要传给周围很多乡亲致富,写到此时,我突然想起我的家乡饶阳县影林村第五生产队,也曾组织人们跟着安平人梳过马尾,或许那个师傅也是从哑哥那学过来的手艺。

  我看到,当时作者把写下“王彦朝加工技术简介”揣到哑哥的衣兜,难得的兄弟之情便跃然纸上。这一幅画面,是人间的真情,难舍难分,是无声的世界有声的叮咛。

  作者善于用白描的手法,很少用形容的辞藻,却给读者留给了无限空白的思想和感情,让读者自己去填充、去体验和想象。这也是我喜欢王彦博老师写作《哑哥》的艺术魅力。

  哑哥从1983年到20xx年的30多年的时间,把手上的绝活,先后传给了家乡周围30多个村庄,不仅获得了农民“哑人艺师”的赞誉,也使自己生命获得了价值。他膝下无儿无女,他把自己劳动所得的收入,救济乡亲,帮助日子紧巴巴的大哥渡过难关。他的乡里之情,兄弟之爱,犹如吹进庄户人家的春风,让人想起来都是心头的温暖。好一个好人王彦朝。

  母亲在我小时候对我讲过,我是奶奶从圣姑台上栓来的仙童,我感觉难以为情,好像说神话。我想象的仙童是什么呢?他的道德很高尚,他的头脑很聪慧,他的胸怀很宽容,他的眼睛很透明,他的言语很和善,他的脸庞很端庄,他的牙齿很整洁,当然他的心灵更美丽。

  而自己怎么会配呢?我矮矮的个子,丑陋的脸,两颗大牙露在厚厚的嘴唇。虽然这是我童年的往事,也许是母亲鼓励我抬头做人,我把它默默存放不被人所知的生命深处。五十多年后,当我读罢《哑哥》,我感觉哑哥王彦朝才是我心中的仙童模样,是从圣姑台上也许更远的仙境,落地的一棵金莲,走到哪儿,哪儿光灿。

  哑哥从20岁到30岁参加多次治理海河。他每次参加劳动,总是最早上工地,最晚一个离开。他推得车头最大,装的土方最多,他挣的工分最多,他帮助工友的次数最多。最后每当任务完成,他得的奖状数最多。

  一个失语闭耳的人,干起活来不惜力气,处处超过一个正常人的成绩,你不觉得神奇吗?况且他的心肠那么善良,每当工友生病,他都比划着手语会问寒问暖,到了晚上还要主动陪伴。和他共过事的人,谁没有留下终生难忘的记忆呢?这就是胡林村王家的老三,一个叫王彦朝的哑巴。人们的令爱,谁不会竖起大拇指赞扬呢?这是上天的礼物,赐给王家的一块旷世的珍宝。全村的人们都爱惜他。

  人生就是一场修炼。当他吃遍苦水,心灵变得越纯越美,上天就会有一种回报叫做生命的奇迹。在我反复阅读《哑哥》的时候,我感悟了人生这样的意识。因为哑哥也验证了这样的神奇,我想这是他做人的功力。一个哑巴,多才多艺,还整理发掘了民间艺术,扎制孔明灯,还精通了敲锣打鼓,他的粉笔画和书法曾经上过河北省电视台,一度令广学博文挂着“部长”头衔的文化人五弟王彦博汗颜。

  天啊,好一个哑人,无师自通。他把残疾的身躯变成了健康的意志,他把缺陷的开始变成了完美的结局。这就是哑哥用生命书写的人生的奇迹。啊,哑哥,你入驻我灵魂深处。

  他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却有一个文化人的涵养;他没有要成为什么样人的伟大,却胸怀了一位黄土人的善良;他没有悲怨生命的残疾,却走出了一条超越健康人的道路。

  我相信,凡是读过《哑哥》的人,都会升起一片片美好的感情,情不自禁地对哑哥这样的好人喜爱、尊敬和赞美,而且每一位读者也会自觉地去做一个好人,一个头顶举着神灵的好人。其实两千多年以前的圣姑,也是平常生活中的好人,两千多年后的安平,也出现了无数的好人,正是圣姑台这座孝德的文脉,在胡林村也出生了一个王彦朝,他们唯一不同于常人,是有一颗超越常人美好的心,不断地成就了好人中的好人。这就是人性的力量,感召着我们后来人,去承传,去接力,去彰显人的本性真诚善良,走在这悠悠的黄土,留下一路好风光。

  哑哥王彦朝20xx年9月27日去世。他七十多年生命,给我们树立了一个黄土人善德的形象,在他无声的世界,唱响了一首美好的乐章。我感谢安平有这位王门兄弟,感谢王彦博老师叙述纪实《哑哥》,带给了一次我生命的深层思索和升华,我也愿母亲交给我的心莲和哑哥结缘守望,给祖祖辈辈敬拜的圣姑台,增添这一方水土新的景色。

  斯人已去,更多的是怀念。我的哑哥叫王彦朝,是我生命永远的记载。

人性的散文8

  现在距离日本大地震两天了,我始终很关注这次灾情。除去这次地震带给人类的毁灭性灾难之外,我想有很多发人深省的东西值得我们深思和检讨。

  当我在新闻频道看到那些直播的画面时,不禁震惊了:巨大的漩涡出现在海面上、地震引发的巨大海啸正向陆地吞噬而来、很多正在进行航海作业还未来得及逃生的轮船以及陆地上的各种交通工具都被轻而易举的卷入海浪之中……还有那些可怜的人们,他们正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面对失去亲人朋友的痛苦……天哪,这比电影《20xx》还要更真实、更严重、更可怕!

  灾难固然可怕,但是救援工作也在紧张的进行,我们在心中为日本祈福!

  我通过各方面的新闻了解到,在日本受灾地区,几百人在广场避震完毕,整个过程,无一人抽烟,服务员在跑,拿来一切毯子,热水,饼干,所有男人帮助女人、孩子,跑回大楼为女人拿东西。接来电线放收音机,3个小时后,人群散去,地上没有一片垃圾;还有一些受灾的民众自觉地站在城市的绿化带内,确保两旁的道路畅通……为帮助避难,街道上的自动贩卖机免费向人们提供,便利店免费,大超市免费,公共电话免费……

  这就是国家形象,不需要多作解释,这就是对人性的检验,日本人给世人上了重要的一堂课。

  也许我们会说,日本从来都是一个小震不断、大震不减的国家,他们的国民从小就接受防震减灾的教育,灾难的经历较多,心理素质比较好,这是他们教育锻炼的结果。但是,就是这样的教育,这样的素质,才使我们看到了日本人在大难面前还能坚强的露出笑容,才能镇静的回答记者的采访,这些不得不发人深思!

  我从网上了解到,有一些网民针对这次地震发表了幸灾乐祸的感言,我为此感到遗憾。日本固然在历史上深深地伤害过我们,但是我们不能以此为借口去损害国家形象!如果在一个人最脆弱的时候攻击他,那则是最耻辱的失败!灾难无情人有情,这次地震不论发生在哪个国家,我们都应该为他们祈祷!与国界无关,与种族无关,与宗教无关,以生命的名义,尊重生命,祈祷平安!

  在这样的大灾难面前,日本人井然有序,他们没有放弃他们的文明,没有忘记他们的尊严,他们对人性的阐释已经通过行动向我们表达得清清楚楚。在灾难面前,他们确实值得做我们的老师。

  目前我国云南也发生了地震,各项救援行动也在积极地展开,我们一并向他们祈福!

人性的散文9

  看来,面对人性的悲凉,我又该借助于一支秃笔了。

  然而却不知从何说起?正当一颗澎湃的心向着彼岸的红线冲刺的时候;正当人世的喧嚣日渐远离的时候;正当人生的脚步从一种困顿中即将拔出的时候;也许,是自己过于天真过于痴迷过于愚笨,讽刺、重伤、恶意的攻击,甚至波及到刚刚结识的朋友。

  招谁惹谁了?生性的柔弱与孤傲,早已看淡了一切,不曾与人争东论西,不曾与人高声说话,不曾与人勾心斗角,甚至连吃饭都总让着别人先吃。可是,得到的总是一种悲凉,从头到脚,从身到心,连走路都歪了脚,半截腿也随即肿胀起来。无奈中忍着疼痛想借助着果园的绿意来洗掉自己的灰色,而偏偏就有一枝腐烂的杆撞着头顶。我知道,不除去它这满树的果将会被它吃掉。当我决计要锯掉它的时候,锯是锯掉了,也同样锯到了自己的手。一时间,鲜红的血像积压已久的喷泉,泊泊地淌了一大滩。

  女儿流泪了,妻子也哭了,甚至也惊动了95岁高龄的老奶奶。我无法向他们诉说我内心的苦楚,只说男儿生就是要流血的。这大概是命运吧,人是逃不过命运的劫难的,坚守一种贞操也需要付出代价,至于痛,只能忍着,咬紧牙关的忍着。

  于是,我才看清了那些带给我悲凉的、丑恶的人性:小人的得意忘形、为虎作伥偷梁换柱的嘴脸。罢罢罢了,这才叫真正的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留下的,只有对自己的恨,恨自己错把小人当圣人,恨自己柔弱天真太愚笨,恨自己身处贫贱言语微。莫须有也罢,有须有也罢,心底无私天地宽。热爱是没有罪过的,正像小人们不择手段追逐金钱地位美色和享乐一样,我也不能因为这一场来自人性中的悲凉而丧失自己。

  消失的将是罪恶,站起来的将永远是一个顽强的汉子。

人性的散文10

  那天,他突然180度的转弯,好像换了个人似的。主动问我有多少豆子。我说不知道,有什么事吗?他说只是顺便问问。

  后来他问我可不可以进入视屏斗地主的游戏,我说不行。后来我们一起到一间游戏室的一张桌子上打牌。

  这是许久许久后,第一次和他面对面坐在一起打牌,虽然只是虚拟。

  没有凑齐人,我们面对面坐着。我的心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不知他今天是怎样的良心发现了,对我如此的礼遇甚至是情深呢?

  心激越的欢喜着,因为我心中一直暗暗喜欢着这个年轻的男子,而他今天如此的殷勤而主动,更使我有一种心花怒放甚至忘乎所以的感觉。

  可是,突然,慢慢的,我的心就有点失望了。因为我看到了游戏室页面上他的视屏图像。暗暗的光影下,一个胖胖的男子,满脸的抑郁,与我印象中的记忆有天壤之别。

  我甚至想,他今天之所以这样主动,就是要我近距离的看清他本来的面目,而要我从此不要对他抱以任何的奢求与奢望,就是要我从此对他死了心。

  心有点点的失落,甚至悲哀。有一瞬间,甚至有想一走了之的想法。又想到虽如此,但我们应该依然是朋友。不忍心太伤他自尊,趁游戏尚未开始,我小心翼翼的问他,是不是长胖了,看你的样子好像很不开心的。

  他或许并不知晓我此时心理的变化,毫无防备,说,哪里呀,这是好多年前的照片了。他的话像一个定心丸,使我心又渐渐恢复了平静。

  后来的谈话里,他对自己的相貌是无比的自信甚至是自负。而发来的视屏里他确实是年轻俊朗。

  因为他本来就是年轻俊朗的,所以他自信自负,所以他也敢于露出自己的真容。

  想我自己,面对他的相貌,前后心情的反差是多么鲜明。人说男人好色,女人何尝又不是。

  既然身为女人的我,都如此在乎男人,他的外貌,更何况作为男人的他呢?那么骄傲自负的一个人。

  心里多少还是很自卑了,已经不年轻了,并且本身并不具备多少靓丽的姿容。这样的我,叫我如何去面对他。

  我对他的诧异与失望如此之大,那他对于我的诧异和失望更加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了。

  所以我只能更加深深的隐藏着自己,不让其看到,不让其发现,我是怎样的我。

  为什么要这样呢?这不是亵渎彼此之间的友情么?

  虚伪吗?或许,也或许不算。

  和他之间毕竟不能深刻到足以无视一切外在的程度,至少我这样认为。或许我有我的私心,不可告人的。

  想起和t第一次面对面的情景。

  倾慕他,喜欢他,爱他,看他就如同心中白马王子一样,英俊潇洒的,温文尔雅的,戴一副秀气的眼镜,看着那样的好看而养眼。,简直是美轮美奂,无可挑剔了。

  可是近距离的第一次看,才发现t的脸庞好宽,还有取下眼镜后,好像与印象中的美好有了一些距离。

  是有一点点的失落,可是在一起时间长了,感情渐渐深了,才发现原来所认为的不足原来是那样的微笑细碎,是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的。

  于是长年累月里,终日对着那张脸,有时是开朗的,有时是郁闷的,但无论是那样的,都能以一颗平和宽容的心态面对之,善待之。而从不会嫌恶和厌倦。

  T对我何尝不是如此呢?我的最不轻易示人的一面在t的面前可以毫无顾忌的,以最自然坦率的面目出现,纵使他有揶揄,但也是我所熟悉的、所能驾驭掌控的。而不致使情绪变糟糕的。

  这就是感情了。

  彼此之间没有深厚感情,怎能相知,又怎能相守?

【人性的散文】相关文章:

描写人性格的成语01-15

描写人性格品质的成语04-08

人性论的读后感04-16

《人性的弱点》的励志书籍08-06

《人性的弱点》读后感1000字09-24

《人性的弱点》励志书籍语录10-09

人性的弱点读书心得(精选15篇)04-12

人性的枷锁名著读书心得5篇04-11

人性的弱点读书心得集合15篇04-03

高中人性的光辉记叙文作文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