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源于一种情结散文
一
家,源于一种情结,是因为母亲!
儿时的记忆,懵懵懂懂,但能记起的,时而隐隐约约,时而却那么清晰。似梦,却,不是梦。
小孩子就是喜欢扎堆,三五成群地,为随便的一件事情,能热闹上好半天。
记得四、五岁时的一个夏日,依旧和许多大一些的玩伴们,跑出了离家很远的地方看热闹。说是很远,也只是儿时的印象,其实现在想来,也就约莫不到一里的路程。
大家玩得正起兴的时候,天边兀地钻出大片的云,黑压压地,向我们的方向涌来。大一些的孩子们口里喊着:有暴雨了,赶紧跑!就一下子都呼啸着往各家的方向狂奔。
对于一双小脚丫,想要跑那么远的路程,谈何容易?但现在回想起来,却还能依稀看见,那个开裆裤的小男孩,跟着一帮大孩子奔跑的情景。那撅着的小屁股,摇摇拐拐,就像是一群鸭子的尾巴,深一脚,浅一脚地,不多久,就被撂在了后边。
还没等跑到一半的距离,豆大的雨点挟杂着彻耳的雷电,哗哗地下了起来,那“尾巴”也被越甩越远了。那种突然下来的暴雨,浇在被晒得坚硬的黏土地上,还来不及渗进地里,就将地面泡得十分滑溜,一不小心,就会摔倒。
长大后才知道,凡遇到那样的地面,得将脚趾弯曲着,抓住地面。可那么小的年纪,别说不懂,恐怕脚趾还弯不过来呢,于是跑不了多远,就连续摔了好多的跟头。
想象那模样,估计,鼻子早已经不是鼻子,眼睛也不是眼睛了。但,方向还算摸得清,只是,莫大的恐惧感,使得哭声早已经超过了雷声。
可就在极度的恐慌与万般无助的时刻,不远的前方,迎面跑来了个熟悉的身影,那是母亲!记得母亲飞一般地跑近我的时候,就一把将我抢入怀中,仿佛害怕那凶猛的暴风雨夺走了自己的孩子。
躲进母亲怀抱的时候,自然就没有了恐惧,可哭声却愈来愈大了。那一刻,是娇嗔和激动的爆发,或者就是共振!
那第一次隐约懂得家的感觉,是源于母亲的怀抱!
二
长大后,离开家的日子越来越多。
先是初中。由于忙于上重点,在不远的学校也不能常回家吃饭。于是母亲总会在百忙中,力所能及地做一些可口的饭菜,让父亲赶到学校送饭。遇到农忙,父亲送来饭菜的时候,都已快是下晚自习的光景了。可父亲却总是耐心地等在教室外面,然后看着我吃完后,再赶紧回家填自己的肚子。
那时候年岁也不算大,可也醒事起来。每每看到父母那般忙碌的身影,心中难免会泛起阵阵的'酸楚来,但却,很无奈。
再后来,上高中,是在离家较远的县城。
由于家乡条件不算好,道路交通十分不便,更没有公汽的概念。
记得每次开学的时候,父亲就要借一辆自行车,载着我,要骑上近三个小时的路程,才能将我送到学校。每到寒暑假,父亲则能很准确地打听到放假的时间,又借辆自行车接我回家。
这样度过了漫长三年,那三年,是我与父亲相互期盼的三年,也是母亲朝朝夕夕思念的三年。
上大学以后,离开家,就成为了常态。
或许那时,母亲就已感觉到,此去后,儿子呆在家的时间也将会越来越少了。于是当父亲将我送出门的时候,我能感觉到,身后的母亲,那泪眼,将儿的身影牢牢地套住,直到消失在远方。
此后,因为节约邮票的原因,儿子只能每月一封家书,也就成为了母亲的思念。每当村口有自行车的铃声,母亲总会下意识地久久张望,可多数时候都只是过路的,即或有邮递员进村,兴许也是别人家里的事情。
每每这种情形,母亲却并不失望,因为她知道儿子每个月只有一封书信,但她对自行车的铃声,或许就结下了一种特殊的情结,就像儿子对母亲怀抱的依恋。
母亲的这种情结,源于对儿子的思念!
三
父亲没等到完成他一生的夙愿,就撒手人寰,也丢下了我那年迈的母亲。
母亲坚强了一辈子,可就在父亲去后不久,却因中风躺在了床上。
将孩子们都培养成人,是父母的最大心愿。可当所有的子女们都进城了的时刻,母亲却一病不起,身边也没得人照顾。这就反倒成了儿女们最大的心病。可母亲说,人总是要死的,不要为了一个老家伙,误了年轻人的大事。
母亲没读过书,但说出的话,却掷地有声。最后,只能将老人送进福利院。虽说条件不太好,可终究有人照看,更有诸多同龄老人作伴,也算解除了老人的寂寞,更了却了儿女们的担忧。
想来,这样的结果,或许是儿女们的悲哀。可儿女们,又怎奈何得这个现实?
为方便联系,给母亲配置了一部简易手机,总能隔三差五地跟母亲说上一两句话。母亲却总是说,少说两句,免得糟蹋钱呢。
但儿女们总是知道,母亲每天都在期盼电话铃声。渐渐地,手机的铃声,也就成了母亲晚年的另一种情结了。
母亲说,想死了,活了这么大的年纪,够了;一天不死,就得儿女们记挂着,费事呢。
儿子不止一次地做起了老母亲的工作,告诉老人家,再苦再累,也得活着。
其实,母亲,就是一个家的概念。母亲若不在了,儿女们的家,也就没了。
母亲听了这话,在理,那就活着吧。却,成为了一种痛苦。老人为了儿女们的家,撑着活到今天,不容易。
可母亲哪里知道,儿子总盼望着能有造化的那一天,总想着哪一天能好好地孝顺一下。可,天知道,这一天,得等到什么时候?
子欲孝而亲不待。这道理,搁到谁身上,大凡都得汗颜。但殊不知,天底下,又有多少心愿,在等待中熄灭呢?
但,家,却还是成了母亲最后的心愿,或许,也是儿子对家的另一种情结?
的确,母亲,就是一个家!
【家源于一种情结散文】相关文章:
瑶胞的寻根情结散文11-11
一直延续年少的情结散文11-13
《散文家谈散文》说课稿精选05-19
《散文家谈散文》表格式教案06-15
粽子情结作文03-07
百家姓最早起源于哪个朝代04-08
俯身,是一种境界散文11-07
忧伤,也是一种美散文05-02
《散文家谈散文》教学反思三则06-27
梦中温馨的家散文欣赏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