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渔趣的散文
过去走在江河边,在急哨口处常常能看到一个倒八字形的石墙钉着几个木桩上面横着几根木棒,木棒上放着柳条编成的帘子,这就是渔民俗称的鱼亮子,不管是大鱼小鱼在倒八字石墙的作用下,一起来到倒八字水口处。
此处的水被人工做成了急流,还有一个不小的落差,鱼到此就无法控制动作,一下子就冲到了亮子上,顿时与水隔绝。第二天一大早,下鱼亮子的人就可以收获鲜鱼了。那个时候你看吧,小鲫鱼、泥鳅、胖头等,鱼都在鱼亮子里,起鱼的人嘴角挂着笑意,拿着鱼篓子,悉数笑纳。
我的故乡在讷莫尔河畔,是典型的鱼米之乡,在讷莫尔河两岸居住的人们大多数会捕鱼,有的甚至是职业捕鱼人,也就是渔民。
而这里很有必要介绍一下捕鱼的工具。
除了鱼亮子,还有鱼坞子等一些渔具,鱼坞子使用柳条编成的一个口小肚大圆囤子,固定在鱼亮子的墙口下,将来水全部接住,这样所有的鱼都被收进囤子里,第二天将囤子起出来,就会大有收获。
这两种捕鱼方式过于残酷,后来人们就用旋网、挂子等工具捕鱼。旋网通常是用细线绳编织,织成后用猪血煮透晾干,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结实牢固煞水。旋网上部的眼子粗,叫插三插四,就是能够插进三四个手指头,往下编织要把眼子逐渐缩小,还要逐渐增加眼子的数量。织到够长时要保证能够平铺到地上,成一个宽松的大圆片,然后再底部装上坠儿(一般都为铅制),这叫封网。
封网一般是二封一,就是两尺封成一尺,封完底要把底圈窝上去二十公分,形成一个网兜。当网撒在水里往回收,各个网兜就张开了,被圈进网里面的鱼就全部进入网兜里面。
要说捕鱼的`工具还有挂子、搅捞子等等。
挂子通常是由蚕丝织成,一般高度在一米左右,长度在十四五米,眼儿的大小也有手指衡量,如三指四指,最小的叫做‘扫地穷’,编织挂子也是二封一,上下同时封,上面有漂子,下面使用铅坠儿,封成的挂子中间有兜,横江拦上,被水一冲就自然形成了大兜。
到了冬季,河面冻冰,渔民大多数就采取用冰镩子在冰面镩眼然后用搅捞子搅动捞鱼的方法进行捕捞。
有了捕鱼工具,下一步自然是捕鱼。
撒网是个技术活,要分三把手、有两把、两把半。两把手是把渔网提起来,在八九十公分高处握住,在怀里这面提起网的一角搭挂在手腕子上,再把剩余部位分开用两手握着,然后提起来摆动,摆动均匀了撒出去,整张网就形成了一个大锅盖铺在水面上,在网坠儿的作用下迅速下沉,就可以捕到鱼。
两把半手是在两把手的基础上提起靠怀这里面的一角,搭挂在胳膊肘子上,再两只手分开抓剩下的网,提起来摆动甩出去就可以。三把手网是在两把手的基础上从外面提起网的一大角挂在左肩上,然后甩摆出去,而这需要肩头与胳膊肘的相互配合,才能把网撒圆了。
很小的时候每每去县城路过大河通常都会看到一些渔民在小木船上撒网捕鱼,一网下去通常收获颇丰,而我在羡慕的同时也分享着收获的喜悦。一些熟识的渔民通常会大度把一些鱼分给乡亲,不必花钱买。
我是不善于使用渔具捕鱼的,通常也只是在秋季落水的时候摸鱼而已,目的也不为食用,而是一种乐趣。
前一段时间我驱车回故乡特意去看看那条河和曾经的渔民们,遗憾的是现在河里的鱼逐年减少,河两岸大部分被开辟成了水田,渔民大部分转行种水稻,捕鱼自然难得一见。以往的渔具也大多束之高阁或者毁弃,这不得不成为一种遗憾罢。
【乡村渔趣的散文】相关文章:
《鱼趣》散文欣赏04-29
乡村的集市散文05-03
乡村之门散文欣赏04-29
嵌名联拾趣散文04-30
乡村最美丽的风景散文11-30
记忆散落在夏日里的乡村散文11-14
苍南渔寮游记01-18
趣答的寓言故事12-04
闲情记趣作文03-07
电影周渔的火车经典台词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