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年趣优秀散文

时间:2021-03-16 12:17:14 散文杂文 我要投稿

年趣优秀散文

  对于身在他乡的游子来讲,回家过年是期盼已久的大事。我的心也同别人一样,只等假期一定,即刻携妻带女汇入回家的滚滚人流中,当时那种归心似箭的感觉比任何时候都要强烈。

年趣优秀散文

  尽管旅途的颠簸,其中的劳累,经受的甘苦无法溢于言表,但是期盼与家人团聚,共同过一个吉庆团圆、平安祥和的新春佳节却是当时真实的心态。一进村庄,老的、少的、熟悉的、不熟悉的乡亲,都热情地招呼着“回家过年来啦!”,纯正质朴的桓台方言把一路风尘的心熨敷得温热清爽。乖巧的女儿跟在我的身后,一双黑葡萄般的大眼睛望着热情好客的乡亲,抿着嘴腼腆地笑了。

  晚上与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团圆饭,唠唠家常,谈谈工作,回顾一年来的得与失,说说家乡的巨大变化,心中自然感慨万千,顿觉时光飞逝,转眼又是一年。转眼到了年根,四处响起零星的鞭炮声,村庄里处处弥漫着浓浓的年味,左邻过油炸菜,右舍杀鸡炖肉,家家蒸起花高山、枣卷子,这炸的是年味,煮的是年味,炖的是年味,蒸的还是年味,蒸着煮着年就到了。

  年三十,春联一贴,鞭炮齐响,全家人的心情就象下到锅里的饺子,欢快着,翻腾着。此时我会时常想起儿时过年的情景。那时,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我,由于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那段艰难的岁月,所以盼望过年成了我的追求和最大梦想。因为过年是一年之中最快活的日子,除了有新衣穿,有鞭炮放,最激动人心的还是有好东西吃。腊月二十三一过,家中开始蒸黑面卷子,吃惯窝窝头的`我开始体验到改善生活的滋味。腊月二十八一过,就有点迫不急待的意思了,崭新的纸灯笼已经点过试了新,一挂小红鞭炮也不知道拿在手里抚摸过多少遍,掰着脚指头数的是那永远也盼不来的年三十。现在,每每想起当时的情形,自己都会有种很甜蜜的感觉。

  大年夜,母亲早早起来,把家中打扫得干干净净。当刚出锅的水饺端在了桌上,我与爱人早已准备停当。在家中的大北屋,面对辛劳一年的母亲,我们总要郑重其是地给她老人家磕一个响头。凝重的气氛中包容着对母亲的感谢,平和的心态中感谢她老人家的养育之恩和她一年来对子女的殷殷关怀。

  大年初一,是最为忙碌的一天。因为这天邻里、亲朋之间要相互拜年。在我们这里的农村,拜年又叫“磕头”。不过这种“磕头”要实打实的磕,这样才能体现出农家人的实在、质朴,认真、粗犷。在农村拜年,又有赶早的习惯,天不放亮,一家人早已穿着停当,打扮得整整齐齐,家族之间要么同辈相邀,年龄大者为领队,辈分小者,同族人员又少,只好父子一道,挨家挨户相拜,一天下来累得大汗淋漓,腰酸腿疼,连连叫苦不迭。

  在我记事起,东邻的王奶奶是特别注重拜年这一习俗的。大年初一这一天,她起个大早,迈着粽子小脚,将自己家中院子内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屋内铺上了凉席、编织带等,然后泡上一壶香茶,眯着小小的三角眼,一幅老态龙钟洋洋自得的喜像。伴着关切的问候声和实实在在的磕头声,她慢慢睁开了眼睛,品着泡好的香茶,轻轻地哼着,心中累计着拜年的人数,姓名、家族等。若缺少谁家,她会逢人便讲,说某某翅膀硬了,刚出去几天,看不见人了。某某年纪不大,却不懂礼节,非要让晚辈低头认错为止。

  拜年最有趣的当属那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儿童,他们只知道蹦蹦跳跳跟在大人的屁股后面,凑个热闹。要么拣些瞎爆竹,挣些瓜子,花生,糖果或者压岁钱,看到大人跪在地上,也跟着跪在了地上,那幅装模作样的认真和虔诚,引来大家的哄笑、夸奖和鼓励。

  自年初二开始,走亲戚的习俗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在农村,正月十五没过完,年也就没有过完。自然那种喜气、那种开心、那种欢乐的气氛,洋溢在脸上,写在心中美好的记忆中。

  作为平凡之人,我时常想,过年其实过的是气氛,过的是民俗,过的是团圆,过的是吉庆祥和。可现如今的小孩子对过年已经没有什么好感了,平日里,要吃有吃,要喝有喝,真是天天都在过年,月月都在过节,或许这是社会发展的标志罢。

【年趣优秀散文】相关文章:

《鱼趣》散文欣赏04-29

嵌名联拾趣散文04-30

《龙永图趣说WTO》优秀教案05-18

问优秀散文12-11

幸福优秀散文11-10

闲情记趣作文03-07

物外之趣-读白鹅有感10-26

趣答的寓言故事12-04

年味散文11-19

梁衡散文《夏》优秀教学设计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