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炊烟的抒情散文

时间:2022-08-11 10:06:58 散文杂文 我要投稿

炊烟的抒情散文(精选13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散文吧?散文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你知道写散文的精髓是什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炊烟的抒情散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炊烟的抒情散文(精选13篇)

  炊烟的抒情散文 篇1

  在城里呆久了,对烟雾一直没有什么好感,这次回到家乡,却被故乡的炊烟吸引了。望着袅袅升起的炊烟,我的思绪不由地回到了难忘的童年。

  从我记事时起,家里非常穷,每到冬天我们都穿“空身子”棉袄(就是没有内衣直接穿棉袄和棉裤)。那时候早晨屋子最冷,母亲就早早起来为我们升火盆。先将前一天的灰倒掉,再将细碎的柴草放到盆里,装到一大半的时候用脚踩实,等饭做好了之后,再将灶内的余火掏出来,装到火盆上面,端到里屋。烟是自然少不了的。母亲说,烟是热的,她就用这烟来熏我们的衣服。先是爷爷奶奶的,后是我们的。等衣服和屋子熏热了,我们才起炕。说也奇怪,有这火盆的炊烟和母亲的热情,我的童年从来没感觉到冷。

  在我六岁那年,农忙时节,家里的人都要去生产队挣工分,我不仅要在家看侄女,还要为全家十几口人做饭。那时没有钟表,要靠太阳的阴影来判断时间。“黑老虎”(太阳落山后的阴影)一进村子,我就开始做晚饭。记得有一次,天没有一丝的风,灶子非常不好烧,烟不出,火也不进。侄女还老哭泣,鸡也叫,猪也闹。弄得满屋子是烟,呛得我直哭也没把晚饭做熟。等到母亲回来的时候才发现,鸡窝洞里的小鸡全被烟熏蔫了,尽管母亲全力抢救,还是有五只小鸡被烟呛死了。那时候,鸡是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失去了这些鸡,我整整哭了一夜也没人理我,那苦涩的滋味永远地印在了我的心头。

  炊烟知晴雨,炊烟也是风向标。风中的烟、雨中的烟都是乡村最美的图画。那时候农村的柴草少,我们拿牛马粪当柴烧。清晨,我们几个小伙伴早早起床,背起粪篓,按照炊烟的方向去找牛马群。冬天冷,牛马会根据不同的风向,夜宿不同的沟头。收拾起牛马打的盘,背起满满的粪篓,谈论着哪家的炊烟高,哪家的炊烟早,再走向炊烟升起的地方。伙伴们用勤劳收获着喜悦,用汗水磨炼着意志,用坚强培养着品质。

  静静地沉浸在炊烟笼罩的村舍,细细地品味着浓郁古朴的民风,我觉得村子四周的树木明显地高大茂盛。这炊烟不仅是草木灰的精灵,还是生命的养料,精神的图腾。

  炊烟的抒情散文 篇2

  滴雨的时候,有几分微凉。看看天气,向晚。昏鸦枯树,小桥流水。有小雨淅沥,有清寒扑面,暮然间,感觉人世之薄凉。一抹微云,远山涂抹,一际溪流,围绕村郭。当一缕炊烟慢慢升起,立时,心底顿觉生暖。看鸟儿,匆匆的急着归巢,看虫儿家禽儿各种小动物们也行色匆匆,都急着往家里赶呢。那么人儿呢,也仿佛被缕缕炊烟催促着,有种回家,回家之感。

  炊烟,莫要小看了这炊烟,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观,就是这袅袅的炊烟,那“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看似虚无缥缈的景色,其实真实可靠落笔的也还是这炊烟。那“炊烟漠漠衡门寂,寒日昏昏倦鸟还“再不用多言了,很明确了,就是这炊烟,已经接地气的令人想不销魂,也难。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已经喜欢上了这炊烟,也不知什么时候起,已离不开这炊烟。小时候,家就住在北大荒,那一个个的杨木杆围成的小院,那一片片红瓦红砖的房屋。整齐,有序。亲切,安暖。

  几乎每家每户都差不多的样子,最是欣喜之处,就是晨风里的炊烟袅袅。好似军号吹起似的,那般一致的步调一致,几乎同一时间,几乎同一个方向。在蓝天白云下,舞动成了最美丽的一道风景。催促着人们早早起来,早早吃饭,去工作,去上学去忙碌。

  而到了夕阳西下。又那般的一致,灰白色的炊烟,在夕阳下,在火红火云窑烧下。一缕缕,袅娜的如扭着小蛮腰的女儿家似的,一缕缕从红砖的烟夕里飘出,升腾在红瓦房上。仿佛间,在呼唤着晚归的人儿,好似能听到那声音:回家了,天黑了……

  儿时的我,喜欢到处玩耍,却从来也没误了回家吃饭,就是那炊烟向我发出的信息呢。只要,看着自家的烟夕升腾起缕缕炊烟,就知道妈妈已经下班回家了,妈妈已经在做饭了,家里就要吃饭了。不再贪玩耍,赶紧回家。妈妈早已在家,等着我回家吃饭了。

  哥哥们若是闯了祸,不敢轻易回家。怕被爸爸责备,怕挨爸爸的打。就躲在外面,远远的盯着家的烟夕,只要有炊烟升起,那就是妈妈在家,就不害怕爸爸打了。因为妈妈总是用说教来教育为主,不会轻易用棍棒来教育孩子的。

  炊烟,不仅能告诉你母亲在不在家,还能暴露一家的勤劳与懒惰呢。勤劳的人家,那炊烟就似缕缕祥云,轻盈飘飘,如行云流水,在房屋上空轻松愉快的飘飘荡荡。

  而那懒惰的人家,那炊烟就似乌云翻滚。沉重的好似一头笨牛,哞哞的憋得好似犯着肺病,举步维艰,慢腾腾,踟蹰不前。

  原因很简单,人勤,柴禾就干燥,在澡堂里哔哔啪啪好似开心小鞭炮,爆着火花呼呼的着,火旺烟就轻盈。而懒人家的柴火总是不干燥,雨湿雨淋,不晾晒。或者家里总也没有干柴烧,总是等米下锅了,才想着去弄柴回来烧呢。柴湿半烟半火,知道的是在做饭,不知道的还以为在放火呢。半个天都被他家的黑烟熏染得黑沉沉的,连鸟儿也不喜欢去那家檐下垒巢,连只蝴蝶也拐着弯的飞到别处去了。

  很小的时候,母亲就教育我要勤劳,要节俭。好日子是一天天过起来的,不是等来的不是靠来的,父母不会给你很多,只给你一个好身体好习惯。一切要靠你自己,去闯去干,能闯个什么样就什么样,但,无论怎样,要走正路,要活得理直气壮。

  父母亲都非常勤劳,每天都起得很早。他们一直坚信勤劳人家,定会过上好日子。母亲从来也不惯着我睡懒觉的,只要她起床,就把我们叫醒,就算不干什么活,也起来,哪怕是出去走走路,也不要窝在被子里。

  因此,早起已成习惯。这么多年,无论我在哪里。无论上学工作,成家立业。早起,都已成习惯。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因为自己很笨,更是要笨鸟先飞吧,我会很自觉的早起。

  炊烟,伴着我一天天成长,伴着我读书写字,伴着我歌唱跳舞。好似没有留意,忽然就长大了,就离开了家乡。

  住进了城里,住进了高楼大厦,很少见到炊烟,以为会淡忘。其实,那炊烟却愈加清晰起来。而且,离家越远越久,那袅袅的炊烟就越是缠绕在心头,久久不肯散去。

  炊烟,好似一幅画,那画轴横在心海里。稍有风吹草动,就会被抖开。一卷思乡的山水画图,洇润在游子的山河岁月里。不依不饶的生了根似的,春来一片片如茵草绿。秋来,一贴贴叶红秋江,鸿雁传书。冬来,恰好似一片片雪花,夹裹着家乡的炊烟缕缕,不断向我袭来,袭来。似花香缕缕,似鸟语声声,牵引着我的思绪,一遍遍行走在家乡的山山水水间。立刻,那小小村庄,那杨木小杆围成的小院子,那一排排整齐的瓦房,那房上烟夕里袅袅升起的炊烟,现了在眼前,溢满了心底。

  哦,还有那么多的伙伴,曾经一起野地里挖野菜,山上摘野果子,河里洗衣摸鱼儿……还有白雪飘飘的时候。一起打雪仗,一起溜冰,一起滑雪,一起进山套野兔。甚至一起去寻找过冬眠的狗熊,看看冬眠种它的样子。也好似商量着一起去寻找过狼,好想弄一只小狼回来养着。

  也经常在想,那些山里的狼和狗熊们,是不是也羡煞了我们家家户户的炊烟呢?因此才三番五次暗暗造访村庄,因此才恋上了村庄附近的山林,不肯远去。是否,也好想过一下炊烟袅袅的普通百姓烟火日子。

  炊烟,记得离家的早晨,父母亲一直握着我的手,送到村口很远很远。母亲不停的抹泪,行囊里沉重的提不动了,母亲还是觉得有好多的东西没有给我带上。

  母亲一句一句嘱咐,没完没了,我就点头说:记住了记住了,放心吧。最后,父亲回过头指了指家房顶上的炊烟说:“妮儿,记得如果有一天,在外迷了路,这就是回家的路标。”

  哦,炊烟,家的方向,有爸爸妈妈的地方,最温暖的地方。那里有袅袅的炊烟升起,有香甜的饭菜;那里有一个檐下,有一个避风遮雨的屋檐;那里有老父老母,有一双慈爱的父母亲;那里有一个温暖的家,有一个可以避风雨的港湾。

  炊烟,一副自然天成的水墨画;炊烟,一首无韵无平仄的诗词。炊烟,风吹来家乡的气息,十足的烟火味道。炊烟,雨飘起,细雨润物无声的慈母老夫的牵挂,十十足足的家的味道。

  我想,炊烟的时候,回家。沿着炊烟升起的路标,依旧是彩霞满天,燕子低飞。炊烟袅袅,老父老母灶上忙碌。猫儿在花树下戏耍,牛羊在栏圈里反刍。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

  而我是归人,不是过客。而我是回家,是归去来兮。其实,我的心一直就住在家里,心一直就安放在故乡的热土上。合着缕缕炊烟一起痴缠,一起缭绕。从没离开,从没走远。一直都在,一直守着旧墙老屋,一直守在老父慈母身旁,守着山水依依。一直一直,就如那炊烟,暖暖的飘在家的屋顶上,永远,永远。

  炊烟的抒情散文 篇3

  有一些人出去后就再也回不来了。路没有尽头,他们越走越远。起初是因为梦想和渴望走向远方,后来是因为想着回来而走到了远方。

  再一次回到黄昏暮色里,那些缭绕在村庄上空的娜娜炊烟还在;她仿佛多少年来一直漂浮在我的心中,久久不能散去。

  我有时会乘梦回去,徘徊在远处的山岗之顶,久久俯瞰着阔别多年的乡村。我看到农人从田间回来,牛羊从山坡回来,他们踏着自己的足迹,向自己的家园归去。

  我闻着菜肴香醇的味道,空气中飘散着喜悦和温馨。梦还没有醒来,而我却想在梦里又一次入睡。

  那是一个古老而漫长的时代:在崇山峻岭之间,有着无数个遥远的山村,那里有一直重复讲述着同一个故事的木梨和老牛。一切都充满古朴神秘的色彩。那里的人们把庄稼像孩子一呵护,和牛羊像朋友一样相处。有时候,山花、野草会向您招手和微笑;有时候,听着虫鸣鸟嘀的声音,就会忽然看到,还有一个世界藏在这个世界的尽头。

  炊烟仿佛是一个朦胧庞大的笼,时光在那里进进出出,人们也在那里进进出出,在绵延的山道上,不断重复着离去和归来。

  每个人都有一条通往村外的路。你看到了吗?在村外的山间、田野上,那些属于他们的路,细小如线、伸向远方,看不到尽头、和岁月一样漫长。一个又一个清晨,一群又一群孩子走出山村、走向自己的路。他们在不停的向前赶着,似乎在追寻什么;舍不得搁下一个清晨和夜晚。从出生开始,在成长中行走,只到老去。

  那些想着走出家门就不再回来的人,从清晨出去却在黄昏时又回来了。有人说,这就是命运,就像在黄昏的暮色里分不清山岚还是炊烟。在望不到头的路上,他们一直在一个如过眼烟云的景象里挣扎、苦恼。于是他们带上农具和种子,在自己走过的路上种上庄稼,又收获粮食。路越走越远。开始是一个人走,后来有了妻子儿女,只能拖家带口一起走。

  那些清晨出去黄昏时有又回来的人,最后都死在自己的村庄里。他们没有走出去,就连尸骨化成的尘埃也回落到自家的院落里。

  可是,有一些人出去后就再也回不来了。路没有尽头,他们越走越远。起初是因为梦想和渴望走向远方,后来是因为想着回来而走到了远方。

  像炊烟一样飘向远方;像雾一样,笼罩着别人的村庄。

  在远方,他们听到了母亲的呼唤。“孩子,回来啦,回来吃饭啦”。他们仿佛看到黄昏里依然站在村口等待自己归来的瘦小却伟大的身影。

  泪流满面了,炊烟不见了,我的身影消失了。

  深沉的夜色吞没了黄昏,只有星光隐藏了岁月深处。

  炊烟的抒情散文 篇4

  坐在时光的深处,一杯香茗陪伴,让思绪越过万水千山,顺着天边的那朵白云,奔跑在地域宽广的大平原上,望着分布零散的村庄,和村庄里的袅袅升起的炊烟,源源悠长的大河小溪,涓涓清冽的小桥流水,承载着我儿时曾经的梦想和成长的经历,缓缓奔向远方…——题记

  家乡永远是最好的凝望,那种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如涓涓流淌的溪水,奔流在隔山隔水的心田,那缕缕的炊烟裹着乡愁,绕在心间,在丝丝的忧伤中旋转,感觉是那么的唯美,幸福和温暖。

  炊烟是宁静的、纯洁的,轻盈的,缥缈的,它是人们殚精竭虑后想不朽的灵魂的显身,淡蓝色的炊烟,是柴草火化的幽魂,是村庄的声息和呼吸,朴素、温暖而芳香。它弥漫着家的味道,裹着手拉风箱的呱嗒声,和锅碗瓢勺碰撞的交响曲。炊烟是亲人的等待,母亲的期望,是家的导向。

  在我们小的时候,不像现在的人们都过着幸福的小康生活,家家都烧液化气,有电磁炉,有抽油烟机等,那时社会还处在贫穷的年代,经济落后,物质匮乏,人民群众的温饱还没有基本的保障,农村还没有通电,平原地区离煤矿又很远,交通不便,没有山林,每家门前种几棵树,就象宝贝一样,盼望着长大成才盖房子用,舍不得烧锅。乡村人的一日三餐,全靠一般的柴火,农作物的秸杆儿和秧子就成了燃料的主要来源。每家每户都用的是泥巴糊的大锅台,为了节省柴火,排走烟气,房顶上都垒一个很高的烟囱,这样的锅灶,农村叫吸灶锅,吸灶锅烧起来,烟雾都顺着烟囱飘向空中,人口大一点,除了吸灶锅,还有一个燎灶锅,燎灶锅没有烟囱,为了不让屋里烟气太大,锅台旁边安一个手拉风箱。

  有时候遇见连阴天,柴火潮湿,不能充分燃烧,出一股股儿的黑烟,熏的人两泪涟涟,就得用上手拉风箱,一边往锅里填柴火,一边呱嗒呱嗒不停地拉着风箱助燃,弄的脸上灰头黢脸,这就是乡村人的日子。

  农民们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保证一年到头,每日三餐都有袅袅的青烟冒出,人们除了正常的'生产劳动,都不失时机的储备柴火和野草,在适当的季节,凑着一早一晚的时间,割草,铲草,摊在路边晒干,到了秋天,玉米杆儿,芝麻杆儿,棉花杆儿,黄豆秧,绿豆秧,和干草,每家每户门前都有一个或大或小的柴火垛。全村就属我们家的柴火垛最大,垛的最漂亮,最结实,就像三四间房子那么大,那是母亲从夏到秋的心血和汗水啊!是一家人生活的保障。

  每天清晨,大公鸡梗着脖子,一声声高亢洪亮的歌声,唤醒了沉睡的村庄,天边流动的彩云,变换着美丽的姿态随风飞舞,一轮红日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太阳光线穿过村头的树林,斜在村子里,此时的母亲已经早已起床,把整个院子打扫的干干净净,梳洗完毕,开始燃起了灶膛里浓浓的火光,红了母亲的脸庞,屋顶上的烟囱冒出淡蓝色的烟雾,随着微风飘荡,一圈圈一缕缕,袅袅上升,厨房里飘散出饭菜的浓香。

  树上的喜鹊梳理着羽毛,不停的喳喳喳的叫,给人们报喜,象是告诉人们新的一天开始了。小村顿时沸腾起来,孩子们早早背着书包欢快的上学堂。被圈了一夜的小鸡小鸭,一个个忽闪着双翅,伸伸懒腰,唧唧唧,嘎嘎嘎的追逐嬉戏,抢食着主人撒过来的食物儿。各家各户的炊烟陆续升腾起来,时聚时散,掺杂着各种柴草燃烧的香味,缭绕在村庄的上空,轻轻的亲吻着村庄,如同一幅美丽的动态画面,那一缕缕的炊烟,象倩丽的少女,扭动着娇娆地身腰儿,在树叶间隙里飘舞,留恋着从老屋里飘出来的菜香,就像古老的村庄,深呼吸后呼出的淡然。袅袅飘散的炊烟,给村庄增加了生机和活力,给沧桑的老屋带来了一份肃静和安然,勾画出美丽和谐的村庄,田园。

  那轻轻飘动的吹烟更是小村的消息树,田间地角劳作的男男女女,看到飘飘袅袅的炊烟,心中突然都有了一种归属感。一屡屡炊烟袅袅,轻若云雾,随风飘浮,那是对游子温暖的呼唤!

  炊烟随着四季的转换,用不同画面装点着平原,村庄,和人们的生活。在寒冷的冬天,广域的平原沃野千里,白雪皑皑,成了雪的世界,远远望去,分不出村庄和田野,然而那屋顶袅袅升腾的炊烟,丝丝缕缕,成了归家的方向标。炊烟融化了冰雪,升入苍茫的天际,也给小小的村庄增添了温馨和静谧。特别是到了春节时候,炊烟里弥漫着一股浓浓的年味儿,把整个乡村都熏醉了。在炊烟缕缕里,看到村民们为迎接新年忙忙碌碌的身影,有杀猪的,宰羊的,磨豆腐的,贴春联儿的,女人们在炊烟中,蒸出来一锅锅又白又轩的大蒸馍,枣花山。

  炊烟,是一盏盏永远不熄灭的灯塔,那里有母亲从炊烟里捧出一碗碗的饭香,有母亲无私的奉献,对儿女们的深深爱恋之情。

  我的母亲干活特别麻溜,更是做的一手好茶饭,不管什么饭从母亲手里出来,就有别样的味道,无论杂面或是白面,母亲擀出来的面条象丝窝一样扯不断,放上葱姜蒜花儿,滴上小磨油,咸淡可口,秀色可餐,一顿准能吃个两三碗。最爱喝的是母亲熬的玉米子汤,母亲把玉米糁儿磨得细细碎碎的,皮子抓的很干静的,用小火儿一直熬的又黏又香,就着母亲用智慧和创新做出来的豆瓣酱,那味道让人百吃不厌,口留余香。

  在那些贫穷的日子里,母亲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慧才智,想方设法,把生活调剂的多样化,满足着我们的胃口。无论盛夏酷暑,还是严寒的冬季,每天放学回来,母亲就已经端上可口的饭菜。

  母亲孕育了我生命,把我带到了这个世界上,给了我幸福的幼年,童年,和少年。为了我母亲历尽了艰辛,吃尽了苦头。那缕缕飘袅的炊烟里,裹着深深的母爱。那母爱比天高,比海深,母亲的舔犊之情,像一朵温润的花朵,永远绽放在我的心上,幸福而温馨。

  这么多年以来,一直喜欢在闲暇的时候,坐在时光的深处,一杯香茗陪伴,让思绪越过万水千山,随着飘在天边的那朵云,奔跑在地域广阔的大平原,望着分布零散的村庄,和村庄里的袅袅升起的炊烟,那源源悠长的大河小溪,那涓涓清冽的小桥流水,她们承载着我儿时曾经的梦想和成长的经历,缓缓奔向远方。

  每天清晨,鸡舍里大公鸡梗着脖子一声声高亢洪亮的喔喔声,唤醒了沉睡的村庄,和村庄上的人们;枝头上的小鸟儿,欢快地歌唱,家家户户房顶上冒出一缕缕裹着饭菜香味儿的袅袅炊烟;春天在婀娜多姿的柳树下,小伙伴儿爬到树上,些柳树枝条儿拧一拧,做成一个个直筒小喇叭儿,粗的,细的,长的,短的,含在嘴里,轻快的吹出童真快乐的绿色音符,编一顶柳条帽儿,碧绿晶莹,戴在头上;一片黑黝黝的田野里,劳作的耕牛,脖子上响起一串串清脆的铃铛声,时儿一声声哞……哞……的长叫,小牛犊儿应声跑到母亲身边,母亲伸出舌头,亲昵的在它身上舔一舔,呼哧一声长叹,小牛犊幸福的跑到一边,饲养员时不时在空中甩了个响鞭,呓咿喔喔的吆喝着;夏天坐在悠悠的小河边,把双脚伸在哗哗的流水中,听着树梢上的夏蝉高歌猛唱,和河里的蛙鸣,看着一群群鱼儿嬉戏玩耍,时不时在脚丫子上啃一口,吓得一激灵;门前的向日葵,张开灿烂的金黄色笑脸,从早到晚跟着太阳转动着脖颈;各种眉豆葫芦,丝瓜,南瓜二丑花,爬满了篱笆;夕阳西下,一片绿洲的小村里,一缕缕如白雾一样的炊烟,顺着烟囱升起,袅袅婷婷,笔直的身腰儿被风一吹,瞬间变得婀娜多姿,在夕阳彩霞的照下,那些零零落落的果树,矮矮的土坯房,小鸟的合唱,羊群的咩咩,罗马的欢叫,小狗摇着尾巴,到村头迎接干活回来的主人,小村如一副仙境神话,如梦如幻,绚丽多彩;晚上孩子们唱着勾月亮儿歌:勾,勾,勾月亮,勾出来月亮明晃晃。一群孩子聚在一起,把自己的两个小拇指勾在一起,两个食指和别人的食指勾在一起,勾成一个大大圆圆的月亮,和天空的月亮比美;玩儿累了,大家坐成一个圆圈丢手绢儿,调皮的孩子总是悄悄地偷看,把手绢藏起来,急得大家团团转。一幕幕五彩斑斓的画面,像电影胶片一样,在脑海里轻轻的掠过。

  家乡如一坛永远喝不尽的陈年老酒,散发着悠久绵远的醇香,蕴含着童年的幸福,少年的轻狂,青年的执着和悲伤,或寂寞或璀璨。那一抹抹的乡愁啊!是多少年来的思恋,下了眉梢萦心间。

  哦!恍然中,仿佛又看到母亲笑容满面,蹒跚着小脚儿,从一缕炊烟中缓缓出来,用粗糙的手,摘下顶在头上的蓝色毛巾,擦了擦脸上的汗水,摔打掉落在身上的烟尘,理一理凌乱的头发,站在门口前的土墙边,拉着长长的声音,亲昵的喊道:妮……子……回家吃饭啦!

  一行滚烫而幸福的泪水滑过脸颊……

  炊烟的抒情散文 篇5

  领略了二月的微寒,感受了三月的微暖,柔软的四月悄然而至。

  四月是花最哀伤的日子,漫天怒放的是离愁感伤,四月是火最神圣的日子,熊熊喷燃着祈愿与祷告,四月是烟最繁忙的日子,咫尺天涯传递着悄悄话,四月是心最虔诚的日子

  静静倾述着思念与牵挂。

  喜欢在依窗而望,让月辉侵染我周遭的空气。虚掩的窗纱随风舞动,如梦的翅膀。这一刻的夜空,与纯净最近,这一刻的心情无所谓快乐与忧伤,那种感觉很美,美的让人感觉到几许的凄楚。这一刻月光散落在脸上,那柔和的光线让自己感觉到丝丝暖意。

  随着夜的脚步,穿行在形形色色的文字之间,总会想起缘。当生命在不经意间来到这个世界上,每看到一眼,听到一个音符,那都是上苍的眷顾,让你得到了很多,即使是很快被拿走,也不要心存遗憾了,因为你真的拥有过。

  四月,是祭奠的季节。看着渐渐灰暗的天空,心也随着片片落叶在不停地颤抖。如今时间又把我送到这黑丝绒满天的四月天,这春暖花开却手脚仍然冰冷的四月天。

  喜欢在这样的夜里,把自己设定为自己故事里的主角,而在别人的故事里只不过是一个过客。很多事,早已知道结果,但喜欢拼命地寻找个借口来忘掉……

  四月,喜欢色彩,希望你可以执一叶扁舟载满属于我的色彩斑斓;四月,喜欢书写,用一份感恩执笔落墨生香……

  .望着床头绽放的康乃馨,诉说着陈年的沧桑,重叠的记忆,在这春天的深夜沾湿了思念的羽翼抱在怀来晃着很多时候会感觉到母亲其实从未曾远离,而是一直陪在我身边,那和蔼的笑容,絮叨的叮咛依旧会期而至,不管我是否爱听,却总会在我耳边响起,关于母亲的文字,没有去翻起,希望它可以静静躺在那个角落里,沉淀着记忆里的点滴。

  春夜的空气中流动着浅淡的花香,桌前的康乃馨并未因我离开三天而枯萎,如果说心情可以埋葬,我真的希望可以把此刻的心情永久地尘封,永远不要打开。人经常说,老天是公平的,虽然老天偶尔也会在不经意间犯下错误,但它总会在犯下错误的同事极力地寻找补救的办法。

  母亲两个字是我不敢去触碰的疼痛,我也从不敢用文字的方式来回忆母亲。那些被深深埋藏在心里对母亲的回忆和思念,是我无法言说的殇。关于母亲的文字我从未曾提笔记录。我的文字里也很少有关于母亲的只言片语。

  母亲离世已二十年有余,这些年对母亲的回忆和思念时常扎根于心底,有时候一个梦会让我泪流满面,有时一个人静静地坐在那里不知不觉的就泪眼婆裟。那种疼——思念的疼痛,我永远无法释怀。

  此刻,凝望远处若隐若现的山峦,我用怀念为纸,用悲痛做笔,用泪水凝汁。我写您,念您,我的母亲。虽然您已离我而去,但您,永远是我生命里最重要的风景,您给我留下了我无数美好的回忆。

  母亲啊,落日余晖下,我用回忆燃起思念的炊烟,让我的思绪袅袅升起。祝您天堂里一路走好!

  很多时候,我们无法预知未来,但当我们走过那些我们曾经的岁月的时候,再回首看从前的自己,回想从前所走过的路,才发现年少时的情怀有时是那么的苍白和无力。我不知道那段时间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有那么一段时间,也许是命中注定这段时间里的我是现实中的感情空白区域,而是心底感情的阴霾区域。

  时间都去哪儿了?三百六十五个日子转瞬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还没来得及邂逅一场浪漫花前月下,还没来得及倾诉衷肠。且让思念斩断忧伤,不再消瘦。花落不悲花开不喜,风来听风雨来赏雨。不再心事重重地望眼欲穿,任它冬去春来日月轮回,淡定的心始终坦然应对。

  四月,一年中的第一个小月,只有三十天。她是春天中的春天,她又一次这样无声无息地滑过指缝,滑过梦想,滑过寂寞,滑过悲伤,感叹时间的流逝事如此之快。自然的会让人想起林徽因的那句:“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四月天。

  四月,天空爱上了大地,当天空的思念和忧伤逆流成河时,天空就会呼唤白云感受他那丝丝忧郁,白云也忍不住泪水,洒下丝丝春雨。四月,她如诗般的心语,似雾、如梦、又像风,蓦然回首,才发现生命里那些丝丝缕缕的疼痛与哀愁,早已深藏。于是,在蔷薇花开的季节里,我将美好的夙愿和对生命的憧憬装入行囊。

  四月,我只想守望春天,静看花开花落,漫步在岁月中,享受一份如风般的浪漫。岁月独美,静雅释然,雪茶让人无限沉醉和艳羡。唯有岁月独美倾情其中。

  有人说,寂寞的人,才爱用指尖记录心情,而快乐的人,每天被快乐与幸福所缠绕,决定不会把时间用在码字上。仔细想想,确实很有道理。不管是孤独也好,还是自恋也罢,总之冬去春来,时光荏苒,匆忙的人们依旧忙碌得行色匆匆。不经意间满目的荒凉已随梦远逝,仿佛一夜间大自然施展神奇,将遍野狼藉的土地装扮得生机盎然。欣喜着黯然的眼,欣慰着落寞的心。闻风而动,小草再不愿蛰伏深埋土中静静休眠。纷纷从松软的泥土探出了娇嫩的身子,想要将这世间的新奇先睹为快。,已经习惯了在这样静静的夜里,独享指尖敲打键盘的声响。

  一生中的许多场景,经历了就会印在脑里,任凭岁月的风浪激荡冲刷,而记忆却象洗去铅华淡去浮云的老照片,一张张粘在情感的幽深处,相隔愈久,而愈加清晰。

  曾经青春飞扬,曾经慷慨激昂,曾经以一种不知愁滋味的不怕浪打风吹的情怀,轻飘飘的,象驾风远行的一粒蒲公英的种子,在祖国山河的锦绣里,青春的梦,认真地寻找着一个落脚地。喜欢穿行于文字之中,那份与夜相伴同行的感觉会让自己痴迷,在夜的相拥下思绪会越走越远,远的让自己最后无法触及,在幽静的夜色下静静聆听一首心曲,回眸浅笑中的一丝悠然,总会让人沉醉其中,岁月的轮回,带走了曾经的色彩斑斓,却无法带走心中的那份情愫,又是一年,在这样一个幽静的夜晚,游走于这个虚拟的世界里,体验着一份惬意,一份淡然。

  有人说生命如昙花一现,有人说生命如蝉,有人说生命如点点燃烧的火光,点亮全身,照亮心房。在人生的长河里,不知要经历多少大风大浪,才能让人生变得充盈而完美。

  在这样的一个春天的深夜里,当不经意间地轻轻触及,那飘渺的思绪开始游动,听花开花落,品云卷云舒,一路走来,用自己的指尖小心地编织着一张心网,驻足停留,静静地守侯,那一份温暖,那一份快乐……到更为珍贵的物与事。如今,半生的时光,燃一缕馨香,熏染着所有的心境,或许岁月带走的不仅仅是所有的曾经,在记忆深处,很多东西被冰冻成永恒的定格,飘在了风中。如今,我又站在时光光的渡口。静看千帆过尽,拥一抹光阴入怀,温暖自己。种一份美好在心底,期待它生根发芽,等待着静静绽放。

  有人说,寂寞的人,才爱用指尖记录心情,而快乐的人,每天被快乐与幸福所缠绕,决定不会把时间用在码字上。仔细想想,确实很有道理。不管是孤独也好,还是自恋也罢,总之,已经习惯了在这样静静的夜里,独享指尖敲打键盘的声响。

  我掬今晚的月光,摊纸研墨,墨黑纸粉,却难摹一幕烟雨,难谱一支心曲。就像云儿流浪着脚步,就像风儿拂过耳际,而我的话却无以言表。

  喜欢穿行于文字之中,那份与夜相伴同行的感觉会让自己痴迷,在夜的相拥下思绪会越走越远,远的让自己最后无法触及,在幽静的夜色下静静聆听一首心曲,回眸浅笑中的一丝悠然,总会让人沉醉其中,岁月的轮回,带走了曾经的色彩斑斓,却无法带走心中的那份情愫,又是一年,在这样一个幽静的夜晚,游走于这个虚拟的世界里,体验着一份惬意,一份淡然。

  喜欢在寂静的夜里,沏一杯清茶,一个人,静静地聆听一首来自于心底的歌,思绪会在那一刻飞越万水千山,飞越春夏秋冬,飞越缱倦流年,与期盼的目光相逢,凝集成一道道美丽的诗行......

  炊烟的抒情散文 篇6

  时间像沙漏里倾泻的沙子,不曾觉察就已经流走了很多。阴冷和轻寒被秋风裹夹微微深入毛孔,马路上小巧鹅黄的银杏叶,东一堆厚厚的,西一撮薄薄的,像一群无家可归的弃儿;硕大枯黄的法国梧桐叶,这一叶蔫蔫的,那一叶抽抽的,像一片片陈旧的干鱼片。碧云天,黄叶地,正是天气晚来秋。

  还是乡村的秋天明丽,丰富。远山一圈常青的松树围着一团褐色的橡树,一片仓翠的松树杂着几棵深褐的橡树,像秋姑娘用绣球随意在山坡上蘸上绿与褐色,就让一座平淡无奇的山富有而厚重,背景衬着一壁千里湛蓝湛蓝的高空,是那么澄澈,那么蓬勃,又是那么沁人心脾的清爽。

  家家户户都有引以为傲的资本。要么院子里橘红的柿子像一个个圆圆的小灯,高高地挂在光秃秃的树枝上,高傲的落寞的,真可谓秋色老橘柚。要么院子里筑起了粮仓,黄灿灿的玉米像一个个可爱的小棒棰整齐有序得堆成了尖,远看象一个个黄黄的小蒙古包。

  我乡下的家是农村千家万户中最不起眼的一户,我家最让我难忘也最具特色的景致是黑铁皮房顶的小下屋,这个小下屋,已有上百年历史了,黑铁皮房顶石头黄泥垒成,木制的门窗都开始歪斜脱落,呈现出一幅老态龙钟,所以它坐落在乡村里格外的低矮破旧,格外的蹩脚。它最初承载着出租贴补家用的功能,从我记事起,它就负责堆放旧木板,爸爸的两个蜂箱、电刨等杂物。

  小时侯两个妹妹在午后总是顺着石围墙爬上小下屋的铁皮房顶上或睡午觉或疯闹,这时胆小的我吓得腿肚子直哆嗦,总是在下面叫着小心小心,有时她们俩也帮着奶奶摘牛腿瓜。今秋一如旧日年年,铁皮房顶上不仅躺着牛腿瓜倭瓜还有冬瓜,它们的毛刺刺大圆叶,褪去夏天浓浓的鼎盛的绿,变得萎蔫枯黄卷曲着,而此时的冬瓜倭瓜牛腿瓜就显出它们各自硕大的身子来。有的似美人弹奏的琵琶,娇俏俏的;有的似爵士吹奏的萨克斯,雄赳赳的;有的似墨绿色的清朝时期的大枕头,懒洋洋的;有的似仕女头上高高挽起的发髻,直挺挺的。它们各逞风姿为今秋装点,它们也各显回报,占据我家冬天的餐桌,成为主打菜。全家人看着它们,双手捧着它们,心理涌动着丰收的喜悦,别提多么过瘾!

  炊烟在这无风的秋天的暮色里依旧升起,缓缓地扭捏地消散于天际。暮秋人烟暖,乡村在嘈嘈的人声里,在脉脉的斜阳里沉沉睡去。

  炊烟的抒情散文 篇7

  对于从农村出来在城市工作的孩子来说,看到什么才会想起家乡?想到自己的妈妈?想到童年的美好回忆呢?我不知道你们的答案是什么,而我的答案,就是:傍晚,家乡村庄上空飘起的袅袅炊烟。因为,看到炊烟就快到家乡了,妈妈做的饭就要熟了……

  此时,耳边又轻轻飘来那首歌: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罩大地,想问阵阵炊烟,你要去哪里?夕阳有诗情,黄昏有画意,诗情画意虽然美丽,我心中只有你……

  无论走到哪里,那袅袅炊烟总是伴随在我心头。十几年了,这份儿时的记忆挥之不去,忘却不了,一直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只因为,傍晚时分,有我的母亲以及更多的母亲站在村头或大门口,等待孩子回家吃饭。那袅袅炊烟是母亲伟大的爱,是温馨的家,更是是一副美丽的中国画,美丽动人而又情意绵长,她定格在我的心屏,永不褪色,永远都是一处美丽的风景。

  乡村最温情恬静的时候,就是傍晚炊烟袅袅飘起的那一刻。远远望去,村子上空飘着不同舞姿的炊烟。有的冒出烟囱时笔直而上,仿佛欲上蓝天接白云;有的则像蛇形弯弯曲曲升起,漫过树梢;有的东邪西歪,似乎急于离开这个村庄走向远方。孩提时的思绪也随着这袅袅炊烟飘向远方,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要好好读书,要考上大学,要像别人家孩子那样进城吃“国库粮”……

  时至今日,那缕缕炊烟虽然在我眼前消失了近二十年,但是那种温馨,那种希望,还有那种眷恋,总在心里涌动。于是,有关炊烟的往事,还是会不经意间悄悄爬上心头:爷爷的慈祥,爸爸的勤劳,乡亲的朴实,村庄的宁静,童年的温暖与生活的苦涩……但是,让我想起更多的是妈妈的勤劳善良,宽容体贴,乐观坚强以及为我们姐弟四人默默无闻的付出。

  妈妈识字很少,因为那时候姥姥家里穷,所以,没能好好读书,一到结婚年龄就嫁给了同村的爸爸。也许,正是因为如此,妈妈即使再苦再难也要供我们姐弟几个读书。妈妈用一双勤劳的手,一颗善良的心,为我们铺平了人生前进的路,插上理想的翅膀,一天天健康成长,一个个成家立业。

  都说,世界上有一种爱是最无私的,可以向你倾尽所有;有一种爱是最伟大的,你的一生从这里开始;有一种爱是最高尚的,付出从来不求回报。这种爱,自然,真诚,纯洁、不掺杂半点瑕疵,这种爱就是伟大的母爱。

  时间如流光一闪,几十年过去了。在我的记忆中最深的还是年前回家过年的那段时间里,家乡村子上空飘起的袅袅炊烟。

  因为,那段时间是家家户户最忙的阶段。人们忙着蒸、煮、炸、炖,阵阵扑鼻香从不同的方向飘来,这时的炊烟持续的时间会相对比较长。站在村头远远望去,袅袅炊烟就像一片片傍晚的云彩在天空翻腾,然后飘向远方,融入天边,像一座小山,像一朵朵白云,汇成一片大海,汇成一份浓浓的乡情,汇成一首欢乐的歌,让乡亲们去尽情享受着节日的喜庆与欢乐。

  对于孩提时代的我来说,过年是我最盼望的节日。因为,过年我们就会有新衣服,有好菜好饭吃,还能走亲访友,看花灯,放鞭炮,特别热闹。每当这时,也是妈妈最忙最累的日子。离过年还有一个月,妈妈就忙着为我们姐弟几个买新衣服,还要忙着把家里角角落落打扫的干干净净。

  农村过节,几乎每家每户都要蒸馒头,豆包,菜包,发糕之类的,还要炸丸子,炸鱼,炸耦合等等,都放在一个大筛子里,这些都是准备大年三十或过完年以后招待亲戚用的。可想而知,妈妈为了准备这些年货会是多么的忙碌。但是,妈妈做起这些总是有条有序,忙而不乱。

  每当这个时候,我们姐弟几个总是站在妈妈身后,等着她一会往我们嘴里塞一个丸子或是递给我们每人一个豆包,然后我们津津有味的吃着,此时,妈妈脸上总是带着幸福的微笑。

  光阴似箭,从离开妈妈踏上工作岗位到远嫁他乡已经十几年了,走过很多地方,也吃过很多山珍海味,可我还是觉得只有妈妈做的饭好吃,只有妈妈做的菜最香。有时坐在办公室,喝着咖啡,我的思绪经常回到童年,回到生我养我的家乡。

  闭上眼睛,总是会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那是妈妈在操持家务;会看到一个疲惫的身影,那是妈妈在为我们洗衣服;还会看到一个快乐的身影,那是妈妈看到我们健康成长而高兴。

  妈妈的爱,就像春天里的暖风,吹拂着儿女的心;妈妈的爱,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陪儿女度过每一个严冬;妈妈的爱,就像绵绵细雨,滋润着儿女的心田,让儿女们健康,快乐的成长。看那缕缕升起的炊烟,是妈妈最欣慰的回报……

  生我养我的地方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镇,这里,没有桂林甲天下的奇山秀水,没有西湖扬名中外的湖光山色,没有泰山雄伟壮丽的自然风光,没有城市魏然耸立、豪华气派的高楼大厦,也没有霓虹闪烁、车水马龙的闹市。但是她却有一道独特的美景深深吸引着我,那就是,家乡傍晚时那袅袅的炊烟……

  炊烟的抒情散文 篇8

  一片雨敲痛另一片雨,迷离,空寂。碎在窗棂,幻化作泪滴。

  透过那寸泪滴,飘过那层细雨,我看见那炊烟一缕,氤氲如青纱,迷蒙在他乡与家乡的遥遥天际里。

  一种不可解释的记忆,在有意无意间删节,添加又整理,如立在无边旷野中的稻束,天长地久地执拗站立,而飘雨的潮润,终于使它承受不起,一寸又一寸地矮下去,矮到自己的心窝里。

  炊烟一缕,是母亲回眸时的深情,是母亲手中针针线线的绵密,总使我想起,母亲额间嘴角深深的纹理,还有那魂牵梦萦日日怀想夜夜守望的土地。

  那炊烟一缕,像极了初生胎孩的脐带,一头牵着我,一头又连着你,一头是远行的梦想,一头是无言的希冀,正是这梦想和希冀,将我们硬硬生的分离,又分分秒秒将我们连在一起。

  哦,那远行他乡的声声行板中,该有多少炊烟的哭泣。

  雨住虹起。

  踏一双木屐,不,该是一双底薄如衣的帆布土鞋。穿过闹市的喧嚣,走向乡间的幽幽野径里,踩上那片泥泞,灵魂便有了根系,心灵便有了皈依。那潮润润的泥土,滑过薄薄的鞋底,钻入脚趾的缝缝又隙隙,那么顽皮淘气。

  真想甩开鞋子,把裤管高高卷起,奔跑在这泥泞的土地,然后滑倒,扑一身泥,紧贴厚土的刹那,我想起那远在故乡的黄土地。

  黄土地,不比黑土的肥沃深厚,朴素却不贫瘠,即便是贫瘠,它也美丽无比。

  黄土地,不比红壤的紧凑绵密,拾一块放在手里,只那么轻轻一攥,它便四散而起,随风而去,一如远游他乡的赤子,母亲从不牵绊他的步履。

  黄土地,用自己的血液,肥沃着艳艳晚霞下玉米高粱的根系;黄土地,将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都交予农人打理,只播种和收获的时节,撕裂自己的胸膛,奉献无遗。

  黄土地,一如我的母亲,倾其所有的给予,而在我远游四方的时候,又把头垂得很低,不想我看见眼角那寸泪滴。

  炊烟、母亲、黄土地。

  千丝万缕,萦绕心际。

  母亲,如炊烟一缕,黄土一地,悠长飘渺却不柔腻,朴实无华却不粗鄙。

  也许,远行汽笛鸣响的刹那,母亲没有言语,只轻轻挥一挥手,在眼角藏着些微的期许,但接过的沉甸甸的包裹里,横着或躺着的鸡子、大葱、苹果和梨,却不能不使我们泪落如雨。

  也许,还乡轻敲门扉的时候,母亲没有将我们拥入怀中,洒落泪滴,只轻轻将嘴角翘起,漩成爱的旋律。但她身后那满当当的一桌肴菜,和日历上用红勾标注的归家的日期,却不能不使我们跪倒在地。

  炊烟。

  母亲。

  黄土地。

  炊烟的抒情散文 篇9

  在这个衣食丰足的时代,乡愁,似乎被人们甩的越来越远。你站在一座小城的至高点,无论怎样极尽全力地眺望,也很难望得见与生相伴的袅袅炊烟。

  现在的人,一边为物所役,拼命地为财富奔波。一边又惴惴不安的怀恋往日的炊烟,无以释怀的乡愁。

  乡愁,囊括了人们所有的怀恋与过往。比如,那一座历经沧桑的老宅,那一条贯穿前后的幽巷,以及幽巷一旁的池塘。比如,过年喜庆祥和的场面,中秋月饼曾经的味道。比如,不可释怀的家风,袅袅炊烟和老母亲的呼唤。

  人生有多丰满,乡愁就有多么的厚重。乡愁是一片热土,人们从这里下榻于尘世,又在这里汲取一方风水的精华。后来,当穿越一个个时光的节点,又把滋养我们的乡愁,小心翼翼地置放于心灵最深处。无论守望江湖,还是浪迹天涯,那点滴乡愁,那缕缕炊烟,总会不失不忘,常常让你想起,甚至闻到它的味道。

  去年中秋之夜,我伫立在南面的凉台,凝望着那一轮圆月,感思竟泉涌般的奔流,一条条消失的街巷又浮现在眼前。马市街,东牛角一些穿越了几百年的村落,也就在几个月的时间,拆迁一空,一条贯通邢台东西的建设大街竣工,笔直,宽阔,气派。路两边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这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家园,在城改的大潮中瞬间淹没,又在城建的洪流中快速崛起。那是一个晚霞洒满路面的傍晚,一位中年人问我,东牛角菜市场的南门怎么走,我到那里找一位朋友。我指向那一片错落无致的高层楼群说,那就是原来热闹非凡的东牛角菜市场,最高的哪一栋,就是原来菜市场的南门。没有与朋友联系方式的他有些无奈,我帮他在一家小旅馆住下。

  “美丽是拆出来的”。我欣赏这句话,破旧立新。古村落的老旧房屋,还有居住在棚户区的乡亲们,终于告别简陋的住宅,住上了高楼大厦,成为现代生活的受益者。城市框架逐渐拉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现代都市日渐成熟。

  如果说,美丽是拆出来的,那么,也可以说,“美丽是保护出来的”。拆迁造福当代,保护福泽后人。人,无论浪迹何处,只要能看得见乡愁,望得见炊烟,心里,就会永远安暖。乡愁,即是人生远航的码头,又是远航的风帆。没有乡愁,看不见炊烟的时光,该是多么的忧伤;忘记了乡愁和炊烟的日子,又该是多么的薄凉。

  一座小城,如果处处流淌着乡愁的溪水,那该是何等的美妙,和谐,宜居!当你浪迹了许久,在一个秋雨绵绵的午后,能在最繁华处看到一处复活的老字号,比如,黑家饺子馆,比如,邢台茶庄。假如,在都市一隅,能看到一座重建的古老庙宇,有香火萦绕,你一定会放慢匆匆的脚步,去阅读久违的乡愁。你摇曳的心灵,会在瞬间舒展和柔软下来。仿佛回到了童年,看到了久违的炊烟,甚至听到母亲的呼唤。

  岁月远去,炊烟却不会淡薄。在辽阔无垠的心田里,炊烟,永远是一道最具亲情和不能释怀的风景。

  炊烟的抒情散文 篇10

  清晨站在楼上屛窗远眺,远远的一个小小的村庄进入我的视野,虽然在这里住了一段时间,但这个小小的村庄并没有让我留意,或许是因为白天的喧闹而疏忽了它的存在。也或许是今天的天气特别晴朗,没有雾霾能见度很高,所以能清楚的看见几公里外的村庄。

  最先映入我眼睑的是从每个房屋上的烟囱里飘出的炊烟。它一缕缕洁白如云,在微风的吹浮下徐徐的飘向天空,同样的方向,同样的速度,不停的向天空延伸,它们在村庄的上空汇集,整个村庄便被这浓浓的烟雾所笼罩,小小的村庄如同神话中的仙境,白雾萦绕,若隐若现。

  眼前的景色让我如此的熟悉。仿佛又回到了童年,仿佛看到童年的自己就是这样,站在家乡的山岗上看炊烟升起飘散,仿佛又闻到炊烟里夹杂着玉米渣的香味。仿佛又看见扎着碎花围裙,梳着长长辫子在厨房忙碌的姐姐,额头上挂着汗珠,一边洗菜一边往灶台里添着柴,嘴里不停的哼唱着歌曲。我感觉姐姐是那么的美丽,就好像山野中正在盛开的百合花,清新而淡雅。仿佛又看见肩上扛着农具,从农田里带着满身疲惫,脚步沉重,一身灰土走回的父亲和兄长。洗去一脸灰尘的哥哥坐在炕桌边,大口大口的吃着那简单的饭菜。一碟咸菜、一碗大酱、一盆野菜、却吃的无比香甜,现在想起那应该就是是幸福的味道吧?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几十年的光阴让一切都在改变,姐姐们老了,父兄也已经不在。忽然一种孤独一种寂寞从我的心底升起,现在想想当年哥哥姐姐在一起吵架都是一种幸福。如果时光可以逆转,我依然愿意回到那个艰苦的岁月,虽然艰苦但很快乐,因为有父母兄弟姐妹的陪伴,那便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和幸福。

  炊烟的抒情散文 篇11

  对于一个从小就离乡的人来说:故乡,是一个十分模糊的概念。故乡的人,故乡的事,故乡的情都早已忘却。然而,在记忆的深处有一股味道从未被抹去,那边是故乡的炊烟。

  故乡的烟,那混合着青草的干柴燃出的气味,在喧闹的都市是不会闻到的。缕缕的炊烟,淡淡的青草味,无一不让人回想起那幽静的树林,泥淖的小道,还有永不让人忘却的那带有青草味的空气。没有什么比乡烟更令我思乡的东西了。故乡的炊烟便是自己的故乡。

  还记得,每当春节过年回姥姥家时,自己都会十分兴奋的边走边跳。那泥土和着麦壳砌成的大屋,那古式的灶房都在吸引着我去靠近。每次当姥姥准备做饭时,我总爱自告奋勇的去烧火,望着那火红的焰苗,便欢喜不止的加柴,边加边看着姥姥同亲人们忙碌做饭的身影。那家常的唠叨,那关心的询问,伴着火红的焰苗不断升温。直至当亲人们发现到我的新衣已被灶火烧出了几个洞来后,便再也不让我接近灶房了。然而,最后我带着一身的烟味和白灰高高兴兴的走出去。而那萦绕在身边的烟味更是令我开心不已。

  我爱故乡,更爱那故乡的炊烟。那围绕在篝火边的火红脸庞,那令亲人们懊悔不应烤火而惹来一身的烟,都是我的最爱。那烟融合着故乡的情,故乡的人。颇有“绕梁三日而不绝”的架势。

  繁华的都市,热闹非凡的夜晚,都抵不住那类似与“孤魂野鬼”的游子心。每一个无眠的夜晚,每一个孤独袭身的时刻,唯一能为我驱寒的便是那故乡的炊烟,那已满温暖的炊烟便是我的家,我的故乡。

  曾几何时,每当自己望见窗外的黑烟时,便都会激动的跑过去看一看,闻一闻。可是到了最终还是抱着失望而归,因为那并不是我记忆中的炊烟。不断的希望,不断的失望,而故乡的炊烟在我心中却是越发的深切。

  如今,随着岁月的流逝,故乡的老屋由于姥姥的病情早已上了锁,那曾养育过的灶台,那曾温热的灶台,如今,也只怕寒冷刺骨了。而曾经欢聚一堂的亲人们也早已各奔东西了。那驻扎在我心中的乡烟亦越发模糊。故乡的炊烟,那吸引着我的乡烟,那载着我思乡之情的炊烟,到底是怎么模糊了呢?!

  真希望有一天,能重新打开那或许早已生锈的锁,重新燃起那混合着青草味的炊烟,再一次闻一闻那怀揣着故乡的炊烟。

  炊烟的抒情散文 篇12

  随着夕阳西下,异国蒙古国高原的夜色,缓缓地落下了帷幕。晚饭后,一个人漫无目地,漫步在荒无人烟的蒙古高原,各种惆怅、失意、无助,顿时涌上心头。原以为海拔在2700米的蒙古国高原,被大山的势力,遮挡住了地平线,永远看不到落日的余晖和灿烂的晚霞。可是今天,天公作美,天边飘来的几朵白云,在夕阳西下,折射出了变幻莫测的幻景,海拔的高度,最终还是没有遮挡住缥缈的变换,却变成了灿烂的晚霞。晚霞时而像神话传说中的魔鬼城;时而像被困在笼子的的一头迅猛的野兽,仿佛要挣脱铁笼的束缚,把自己眼前的愤怒,全部释放。

  作为一名异国他乡为生计漂泊的游子,在异国他乡的一片陌生土地上,只不过是一名匆匆的过客,从来没浏览过异国他乡傍晚时分,异国他乡的风景,忽然间,一缕缕夏天热浪滚滚高原的风,夹杂着呛人的黄沙味儿,袭击了我疲惫不堪的心身,禁不住打了一个寒颤!感觉不到异国他乡夏日的晚风,没有一点清爽、凉快,嗅不到淡淡的野花香夹杂着迷人的稻花香,只有刺鼻的风沙味。触景生情,再一次唤醒了我对大西北家乡夏日傍晚时分的回忆和眷恋!

  大西北我的家乡傍晚时分,家乡的风景是迷人的,深情无限。每当夕阳西下,站在黄昏里,看着西边的一座黄土大山,被夕阳西下染红了半边天,几朵云彩变成个灿烂的晚霞,折射出了太阳的光芒,给一片片整齐的水平梯田地里的庄稼,染上了一层金黄;白天在田地里干活的身影,也逐渐隐没,田野也开始逐向安静;放牧的儿童,甩打的鞭子,驱赶的牛、羊,出现在进村的林荫道上,也看到从田地里归来扛着锄头拖着疲惫的身影;同时,传来一对对妙龄少女,借着干完活,难得消遣时光,一段煽情的话儿:妹妹:“山坡上开满了映山红,尕妹妹生来就是哥哥的人;田地里的庄稼又长高了,心上的那个哥哥吆,该把尕妹妹娶了……”哥哥:“山上的那朵映山红,生长起来不容易,开了花儿却那么红;自从那次在妹妹的门前过,看见了心疼的尕妹妹,腿软的却走不成……”也弥漫了起来。

  随着夜色渐渐降临,建筑在黄土大山脚下,错落有致的的每家每户农舍的屋顶,也升起了袅袅晚餐的炊烟,慢慢地和蓝天、白云,交错呼应,被风儿拉成薄薄的,形状如棉絮般的丝丝缕缕,轻移漫卷,自由、祥和和淡泊。村庄有了炊烟的映衬,一动一静,彰显和撩绕着的是人间的悠闲与繁忙,因为他们巧妙地组成了一幅农耕文明的乡风俗画;随之飘来熟悉的饭香;同时,也传来母亲大呼小叫,亲切的呼唤自家孩子的乳名……

  一缕缕炊烟,犹如黄土地上人的灵魂,无论升多高、多远,离去多久!看到了炊烟,便看到了自己家乡的亲人、山川河流、花草树木、村庄和农舍,此景永远刻在心间眉梢。

  家乡的炊烟,那是与游子连接的纽带,一缕缕升起晚餐的炊烟,都会唤醒在异国他乡漂泊的游子深深的回忆;一缕缕绵绵的炊烟,在眼前袅袅地飘升起来,那淡蓝淡蓝的烟里,满是最平常的人间气息,朴素、温暖而芳香和最熟悉的乡村气息,都会让身在异国他乡的游子,回味无穷。

  炊烟是大西北我家乡的一道风景,它从大山深处升起,飘逸、缭绕,炊烟也是家乡临摹的画笔,在天地间挥毫泼墨,随意、自如;炊烟又是柴草灶火化成的幽魂,在炉火中历练在烟囱里洗礼,婀娜升空、轻灵飞舞;炊烟更是一缕缕乡情,在家乡的这片贫瘠的黄土地土上生根、让漂泊异乡的游子魂牵梦绕!

  今天在异国他乡的游子,看到了晚霞,仿佛看到了大西北我的家乡。那里有蓝蓝的天;那里有绿绿葱葱的树木;那里有绿郁郁的小草;那里有蝶舞蜂忙;那里有遍地的野花香;那里有心地善良的父老乡亲!尤其是傍晚时分,升起的一缕缕炊烟,仿佛飘来了熟悉的饭香!

  家乡的风景,纯粹而清澈,热情而又奔放,她永远伸开宽阔、无私、温暖的怀抱,深深的将我拥抱,拂去了今天在异国他乡为生存奔波满身的尘埃和心灵的伤痕,与家乡的青山、绿水、蓝天相守相望!展现一方恩泽水长,将我的惆怅、无助的灵魂安放!

  大西北我的家乡,那里是我是人生道上永恒的驿站;那里是我精神的寄托;那里可以熨帖游子一颗在外面被风吹雨打、受伤的心灵!

  炊烟的抒情散文 篇13

  炊烟,是文人爱写的题材之一。正如作家、诗人笔下的绿海、明月、阳春、白雪一样,炊烟也是一种迷人的风景,一首意蕴丰富的诗歌,甚至是一部人类历史的协奏曲。当你拖着疲惫的身子走在无边无垠的草原上,当你踏着倦怠的步伐跋涉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上,当你揉着惺忪的双眸漂浮在暮色笼罩的大海上……这时,倘若在不远的前方袅袅升起一缕或几炷炊烟,你定会像久渴逢甘泉般地欣喜、兴奋,因为,你看到了炊烟,也就看到了人家,看到了生气,看到了希望和信仰。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是诗人笔下的意境,其实也是一幅迷人的风景画,如果摄影师能捕捉到这样意蕴幽深的镜头,那定会成为受人青睐、耐人寻味的艺术作品。

  想起炊烟,我又不由得回想到了童年。

  记得那时乡下各家各户用的都是土灶——那种烧柴冒烟的土灶。一早一晚,我们常去山上打柴,或去田野放牛。那时没钱买手表,而炊烟倒成了我们的“作息钟”,告诉我们大致该回家的时间。当我们远远地看到村庄上空一炷一炷、一缕一缕地冒出乳白色或淡青色的炊烟时,我们就知道阿妈、阿婆、阿婶们开始煮饭做菜了。直到炊烟聚拢成一层、一堆,由淡变浓,又由浓变淡,直到逐渐飘散消失,这时,我们估计各家各户的饭菜都差不多做好了。于是,条件反射似的,背着柴或骑着牛,一路唱着悠扬清脆的童谣,回家去安慰辘辘饥肠了。

  纵观历史长河,回顾人类社会发展史,可以说,炊烟始终贯穿于其中。二三百万年前,自从告别那种茹毛饮血的动物式生活,人类便与炊烟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这极其漫长的岁月中,炊烟完成了它自身的历史长卷,从野外篝火到温室灶堂,从乡间农村到城镇都市,从烽火连绵到国泰民安……炊烟,围绕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主旋律,它自己甘愿陪衬为一首永恒的协奏曲,一支集人类与自然于一体的生活赞歌。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电、煤、石油气、天然气等能源的逐渐推广普及,炊烟的身影已越来越少见了。这使得许多原在乡下生活的人转到城市生活后感到烦闷、忧郁,觉得离自然越来越远了;同时,也使不少自幼生长在城里的城市人暗生对炊烟的希冀和遐想,因而,他们常常找机会离开繁华而烦闷的城市,到野外、乡间去野炊、烧烤,去享受那种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惬意与乐趣。啊!这不正是炊烟有形而又无形的魅力吗?

  诚然,从“无炊烟”到“有炊烟”,这是人类历史的进步,而从“多炊烟”到“少炊烟”,这同样标志着社会在向前发展。

  希望炊烟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伴作永恒的协奏曲。

【炊烟的抒情散文】相关文章:

炊烟抒情散文04-28

故乡的炊烟抒情散文04-12

又见炊烟抒情散文03-12

关于家乡的炊烟抒情散文02-16

炊烟暖重阳抒情散文03-11

浪漫炊烟梦抒情散文05-16

故乡炊烟带乳香抒情散文03-12

炊烟下的小木屋抒情散文03-12

家乡,那袅袅炊烟抒情散文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