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风散文
转眼间,师专毕业已经快二十年了。二十年弹指一挥间,往事随风往事如烟。学校发了一本魏书生老师的专著《我是怎样做教师的》,看到封面身穿白衬衣精神抖擞的魏书生老师不由得拉开记忆的帷幕。
1996年秋天,我读师专二年级,学校组织学生去水泵厂礼堂听一个讲座,这是我第一次听专家讲座。长征街上核桃树的叶子已经枯黄,青皮核桃还有不少挂在枝头,蔚蓝的天空偶尔飘过大团的云朵。在学校久了,出门就跟放风一样,感觉什么都是新颖的,连空气都是那么的清香。到达之后才知道我们的讲课老师就是魏书生老师。
还记得读高中时一头白发即将退休的政治老师说过的`一席话:不管你愿意不愿意,读文科的大多数得做老师。我那时真是对于自己职业生涯也没有什么规划,走哪算哪!也应了他那句话,同班同学们还真是做老师的多。带着十二分不情愿上学去了,却把图书馆里能借阅的图书都读了,连同宿舍同学借阅的书也都读过了,一年下来凡是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书本上出现过的作者的原著代表作几乎都读过了。蓦然发现海量读书也没有给我带来什么,对于自己即将从事的职业是茫然甚至恐惧,因为我是个内向的人,要走上讲台是多么不容易。
而弟弟却早我一年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现实是那么现实!忽然间,我才知道我得上班啊,我拿什么去教学生,难道我一上课就跟他们讲《资治通鉴》讲《苦菜花》、《油菜花》或者讲《变形计》?不能啊!
这一次的讲座魏老师一直讲了三个小时中场没有休息。直到那一刻我才知道像我们这帮学生,毕业后多数从事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工作,我们的任务就是教会学生语文知识迎接中考助力他们考上一个理想的中专或者高中。那一次,我才真正明白我该做什么。虽然已经不记得讲座的题目和具体内容了,但是那一次的讲座却把我从浩瀚的文学书籍中生生拽了回来,我开始关注我的职业了。
对于魏老师所讲的内容来说还是有些印痕的。我一直奉行的“以人为本”、“快乐学习”也许就是源于此吧!只记得当时对我触动挺大,原来老师还可以这么做,这和我以前教过我的老师的做法截然不同。
等到回学校后我找到我的电教老师,老师把那一天魏书生老师讲座的录影带给我,我反复看了两遍,还是不过瘾。还记得那时在学校门口一家卖录音磁带的店中买了几盒空白的“四海”牌磁带,一边听一录音。前几天回老家还翻到这些磁带,只是年代久远了,家中早已经没有录音机了。磁带,恐怕只能永久的沉睡了!睹物思人,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不由自主地浮现在眼前了,一切就如昨天一样历历在目了!
往事如烟往事如雾,如果不是看到这本《我是怎样做教师的》这本书,恐怕就会尘封这一段往事了。我一直在寻思为什么我脑海里有那么多东西需要表达,也许这就是岁月的积淀了吧!那么就越来越觉得阅读的重要性了。所以一日不读书就感觉少了好多东西。微信上转过的文章都不错,但是多是支离破碎很难成为一个体系,我所喜欢的大致分为三类:学术性质的,这个是工作所需;家教性质的,为自己孩子储备;自己的,用来监督和审视自己。从漫天飞舞的信息中提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是一个阅读筛选的过程。所以在微信中转一些文章并不是刷存在感,的确有些东西需要储备,当做“U”盘来用还是很不错的。
用了两个下午的时间重读《我是怎样做教师的》,有些内容还是可以会忆起来的。记得当时魏书生老师讲:我家谁是领导啊?听谁的啊,听孩子妈妈的,孩子妈妈听孩子的,所以我家领导是孩子。当时听的时候就感觉是绕口令,后来的后来才发现,我们不缺乏对多个子女教育的经验而是缺乏对独生子女教育的经验。学校教育难做也就难在“独”上了。他把学生当做“人”来对待,这种思想和做法对我影响也不小。初中语文教育,学生家长社会需要什么,我们就给予什么。而那“说明书”既是惩戒的利器也是锻炼写作能力的法宝。所以这个方法也用在了我这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了。
往事知多少?连点带线带面!付出多少就有多少往事可以回忆起!
【往事如风散文】相关文章:
往事如风墨染流年散文11-15
关于往事何须伤怀的散文11-19
其实我还在回忆那些往事散文11-05
往事如烟,浅笑而安散文11-24
前尘往事俱抛下散文欣赏04-29
往事从叶子的脉络里浮出散文赏析11-05
青春如风高一优秀作文04-23
往事随风作文08-23
往事高一作文09-09
往事高二作文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