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优秀散文
在家乡鲁中钢城艾山,有腊月二十三辞灶王的说法和习俗。因为时代的原因,童年时,腊月二十三辞灶的记忆很是记忆深刻。时至今日,在家乡鲁中钢城一带仍然有“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的习俗”。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父亲就会分派我们扫院子、扫屋和擦桌子抹凳子。比如,把不用的农具放好,把屋里旮旮旯旯打扫干净,屋角落灰尘和蛛网全部划拉干净,够不着的,就把竹竿绑上笤箸扫,对猪圈撒沙、垫土,……说白了就是对家里大扫除,以除旧迎新的面貌迎接新年的到来。此时往往母亲在父亲下达一号文件之后,接着是母亲的二号文件:督促我们兄弟六人在腊月里必须完成洗澡、理发,说是把一年的污垢和晦气洗掉;理发则是正月里不剃头,说是剔头会仿舅不长寿。那时因候家里穷,就三间北屋,清扫卫生也简单。记得有一年也是腊月二十三,我的任务是在一根长竹杆上绑一把苕箸,高举着它扫屋顶和壁上的蛛网和黑色灰尘。乡人对这种大扫除名为“扫旧除尘”,亦含有扫霉运之意。每个角角落落都要扫到,寓意“辞旧迎新和旧貌换新颜”的心愿和意思在里面,尽管这种“除尘”方式年年举行,但过的日子亦然如黄莲一样苦,可老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年年从未间断。
去年因赞了十多天假期,便在小年前回到了老家,小年这一天我也按乡里老习俗“扫旧尘”,当然,此时我已是多年的“媳妇”熬成了“婆”,当上了发号施令的“主帅”,“命令”女儿、儿子擦窗户,5元钱擦一个窗户,清洗一个纱窗10元,但女儿不干,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最后包括玻璃纱窗20元成交。刚开始她积极心空前高涨,一个窗户没擦完便想罢工,说我廉价劳务剥削她,价格太低,抱怨我欺负女同志……从上午九点一直到上午十二点,总算勉强完成,算帐时每个窗户又增加了8块钱,她说:要想发,离不开八……不知道这孩子的吉利话是不是跟她妈妈学来的,总之我听了十分顺耳。
在孩子们“扫旧尘”的过程中,男人忙着准备推碾推磨忙着备年,记忆里有流传在过年时那些去世的老人“魂魄”请回家来过年,而老人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所备年货的丰盛与富足,满缸的米能让老人无比欣慰和放心,大年初二再把老人“魂魄”送走。腊月二十四要把家里猪栏,牛棚清理干净添上新土。每年一到这时,我们对其它事都没有反对意见,唯独在这事上便会流露出不情愿的神态。每当这时娘便会哄我们说:“傻孩子!要想畜牲给挣钱,就跟畜牲一样眠。”并说,“畜牲虽然嘴不会说,但他也知道过年,如果不清理干净,来年养猪养牛会发瘟疫的,到时,你们的学费钱从哪来,新衣裳从哪来,好吃的从哪来?”……一说到这些跟我们有切身利益的事上,就是有100个不情愿的`理由也会去做的。
小年这一天娘便从房梁上取下进腊月采购的腊肉,腊鸡、腊肠、咸鱼……洗净,备好。除少做一点解解馋和祭奠灶神,大部分要等到年三十晚上在家堂桌上“供养”死去老人的牌位和“熬午静”时吃。那天娘会做好多菜,腊肉粉条炖白菜,炖阑菜,小鸡炖蘑菇,还有父亲从山上采来的山金针(野黄花菜)炖鱼……一股温暖的味道从香味四溢的锅里冒了出来,在屋里乱窜,从屋瓦的缝隙钻了出去,被冷冷的空气牢牢地积聚在院子的上空,形成一朵温馨的新年祥云。
炖熟的美食还不能马上吃,这一天还有一个重要的祭祀活动——祭灶神。“灶王爷本姓张,一杯水酒三柱香。”乡下多土灶,呈圆弧形,多为两眼,在两个灶门当中的壁上,会留有一个长方形的空槽,那槽内就是灶王爷的地盘。有一张灶王爷的神像,我家前些年还张贴,纸张是那种黄色老历纸,印制也粗糙,有点像现在盗版摆在地摊上的书,但灶王爷形象有点像现在所说的“粗像派”画,灶王爷肥头大耳的,头戴员外帽,慈眉善目,一脸祥和,那里像人人都得防备他上天会打小报告,世人想象的那种猥琐小人形象。不过,话又说回来,中国的神多为人创,人造的神自然会带着人的本性,中国人有一句“知人知面难知心,画虎画皮难画骨”,打小报告也算是中国一大通病,所以这位酷似和蔼的老者也不能逃离这个樊笼。中国人没少吃过打小报告的亏,再说灶王爷也只有一年一回上天向玉皇述职的机会,所以一到这天,老实的乡下人也想尽各种各样的办法来愉悦这位玉帝派出的“包打听”,娘会把他嘴上涂上粘性极强的的糍粑——让他张不开嘴,把他嘴上抹上糖——让他吃人家嘴软。
祭奠仪式上,娘会默默祷告:“灶王爷,本姓张,骑着马,挎着枪,上了天,见玉皇,人间好事要多说,明年下界见吉祥。”末了,还会叫我们跪下磕头。祭完后,就把灶王爷“请”下来,连同那副对联:“上天言吉祥,下界保平安”,一并烧掉,就像一人向某领导受了贿之后,自己还在旁边提醒提醒。灶王腊月二十三子时上天,初三五更回来,就算完成汇报任务,带着吉祥保佑一家过平安日子了。
此时的天空显得无比的祥瑞和祥和,乡村的节日——小年,在腊月二十三真的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