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秋城散文

时间:2021-02-14 12:58:56 散文杂文 我要投稿

秋城散文

  这个世界上,有的地方只有一个季节。在此我宁愿臆造一座秋城,作以玩味。

秋城散文

  他们是后来移居到秋城的人。就像渔人误入桃花源,是一种幸运的偶然。事实上这一群人的集聚一直是一个谜,他们始终是当局者,钟情于秋凉这一感觉。他们有着各异身份,背景。迁客骚人屈居于此,也有许多草根平民情愿默默隐居。他们是安逸的,因为他们能在城中寻得一种理想状态。

  秋城中的人很少交谈,虽然他们同是炎黄子孙,但时代不可避免地演化成了一种隔膜。因此城中所有人都感到兵荒马乱,无法投入正常的生活。大家身着不同服装,每个人的眼光都是审视的,没有人敢大胆地认为这是东晋的陶潜所谓的桃花源,反之,他们对于战争敏感的神经开始作祟,因而谨言慎行。

  秋城中没有四季的概念。风是千篇一律的萧索,景色亦是颓然一片,在这城里,凋败是永恒的主题。然而城中人潜意识中似乎默认了这一点,抑或是偏爱于此。他们溺亡在自己的悲怆心境中,无可自拔。

  范仲淹因为被贬而流浪到这里,在得知自己的境遇时,他不想被放逐到一个孤独的地方,更不想在自己的人生低谷中越走越深。他要跋涉。蹊跷的是他邂逅了秋城,并得以寄托心情。这里没有朝野上的阴影与钩心斗角。他仿佛在一幕幕秋景中释然,他开始怀念友人,那些同他品咂寂寥的生命中的过客。这已经是他在这里待的第21天了,然而天气没有更加寒冷,他写作时也不用被寒气折磨而缩手缩脚。范仲淹暂且不想离开秋城,他觉得还不是时候。

  秋城的水也是一副将枯之景,没有汨汨而流的闲适,也没有波涛的汹涌。它的体温始终冰凉。此刻,屈原正在水边好奇的张望,他觉得自己闯入了无人之境,这周遭的一切都不是楚国的模样了。他想着奸诈人的阴诡,想着已成残局的楚国的境况。忽而有了文思,他便小坐,推敲斟酌,字字句句宛如秋水的行迹,让人心生凉意。这时,一个穿着长袍的人蹑足走来,他的表情暴露了他的忐忑。现代文学的代表郁达夫显然不敢相信他眼前的一幕。这个人的背影真的太像屈原了。他颤声问道:“屈原先生?”实际上紧张早已使他无法思考,他疑惑屈原是否能接受这个称谓。然后郁达夫看到了一张布满沧桑的`脸,鬓角有了许多的银丝,郁达夫的第一感觉告诉自己这就是屈原,是迎着风站在汨罗江畔的那位先哲。他一瞬间无法记起那些繁文缛节,只是拱着手以表敬畏。

  郁达夫对屈原谈了自己家乡的秋天,虽然几经斟酌,但两人的交谈仍不是很顺畅。但屈原似乎非常欣赏这个一脸清秀的年轻人,对他口中的秋天也颇有感觉,他甚至说很想去体验一下秋雨,更想置身于秋晨深深呼吸,摒弃浊气。屈原同样一吐不快,他将政治的黑暗一一披露,言语间是难以掩饰的愤怒。郁达夫的思想飞快地着,他在聆听着。两束奇异的思想火花借助中国的文明相碰撞,是这般酣畅淋漓。在这过程中两人暂时忘记了各自的身份,思想的交汇冲破了所有隔膜,成为超越一切的力量。

  我为何能执笔记录这一切?因为这些场景都被我远远的见证了。我同样是一个钟情于秋的人,徘徊在秋城中的同时,我目睹了这不可思议的相遇。每个人心中的秋都有着不同的味道,或悲怆,或伤情。因此人们吟咏着,默念着,那些言语支离破碎,被风带到远方。而他们的思想便融在了脉脉夕阳中。

  秋城不会凭空消失,永远会有人滞留或是离开,他们是羁旅中的过客。

  而城中的人并不得知,他们的心中,同样筑着一座秋城。

  不断瓦解,不断重生。

【秋城散文】相关文章:

济南,这座城散文11-06

秋之景散文11-15

秋萧萧散文11-03

秋之韵散文02-03

怀念一座城散文12-03

度园梦秋散文11-17

秋末的寂寥散文11-13

散文一雨知秋11-10

秋至为题目的散文05-02

有爱城自芳散文欣赏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