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年年的随笔散文
又收到她寄来的贺卡了。信封上,照例只有“本地”字样;落款处,依然没署名,而只落“学生”二字。但我知道,是她——多年前我教过的那个女孩。
作为教师,每当节日,或新年、旧年,都能收到不少贺卡。大多,是我教过的学生,有的刚考上大学,有的则早已工作,甚至成家,虽然各有了或微或显的前程,却没忘我这“曾经”的老师。贺卡里,除祝福外,多半就是感谢,说高中三年,能遇到我,是他们的幸事,云云,虽言过其实,但仍让人觉得温暖和慰藉。所以,每张贺卡,我都精心收藏着。偶有闲暇,拿出来翻看,总不免会有丝缕感触。
其中,最令我感动萦怀的,便是她寄来的那一摞——自毕业后,每逢年节,她都寄。
她是我第一批学生中的一个,成绩中等偏上:各科中,以语文最好;作文不错,常有新意,为我喜欢。组织能力也不错,所以让她做了班团支书,两相往来较多。更难得的是,她极懂事,善解人意。那时,我初为人师,不免自以为是,又常常急于事功。自己觉得,全心全意扑在学生身上,他们便该全心全意回报我。但学生毕竟是学生,要求高了、严了,总不免收获失望。沮丧、气恼时,常能感觉到她用理解的眼神默默地望着我,似乎在说:“老师,别泄气,一切都会好的。”有好几次,她甚至在周记和作文里,也不忘劝慰、鼓励我几句。而我,也往往因此消却了积怨和灰冷,又觉得热血沸腾了。
我指导他们办了个文学社,起名“一痕”——大意是期望大家能在那校园里,留下生命的痕迹。她非常热心地参与了,撰稿、编辑、刻写、油印、装订……自始至终,很认真,也很尽力。她的作文,沉静、端庄、工整,像她的人一样,有种淡淡的忧郁,但并不消极,而总能从忧郁中,见出一丝亮色和希望。我选了两篇,推荐给文化馆办的小报,很快就发表了。到年终,有不多的几元钱稿费,她买了一个笔记本送我,说是“吃水不忘挖井人”。还有两篇,我觉得不错的,曾推荐到外面的报刊,可惜再没能发出来。
对这些,她看得淡。现在想来,她似乎对一切都看得淡,包括学习成绩。曾多次找她,与她谈话,分析状况和原因。她说,自己也想学得好些
,更好些,但不管怎幺努力,成绩都没有大的起色。“或许是笨,不够聪明吧。”她眼里,有一抹淡淡的悒郁。我连忙安慰、鼓励,不过是要她别有太大包袱,尽力而为,只要努力,终有所得等语。她点着头,说谢谢老师关心,她会努力。“尽我所能吧。”她说,“也许,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命中注定。”她平静得让人迷惘。那样的年龄,她怎会如此从容、淡然?真的想不明白。
而她的成绩,依旧没太大起色。
也许因那名字的缘故吧,很快地,那文学社就停办了,果然就只是在那校园里,留下了一丝淡淡的痕迹。而我,也终于不能再上她们班的课了。临近毕业时,学校为了“保高三”,让我退下来,接了新的年级。和她见面的时间,少了许多,偶尔在楼梯上,或走廊里,不经意地碰上,她总有些怯怯的,似乎要躲避,却又终究没躲过,便礼貌地一笑,问一声“老师好”。我也礼貌地点头,算是应答。感觉里,她似乎较以前更沉静、落寞了些,也更郁郁寡欢了些。
新年来临时,我收到了她寄的贺卡。那是她寄的第一张。她纤秀的笔迹说:“每次在该学习而没有学习时看到您,心中总觉得惭愧,不管表面如何开心,心里真的不好过。很对不起您!很想再听您上课,但永远没有机会了。”
就在这样的沉郁里,她高中毕业了。那一年的高三,终究没能“保”住,应届毕业生只两人上线,她不在其列。虽是预料中的事,却仍为她惋惜。本想等她来领成绩单时,安慰或劝勉几句,不料她竟是没来。又以为,她或许会再来补习一年,却也没有来。那年暑假,我一直呆在那小城里,心想或许能在街上碰到吧,却居然也没有碰上。那样小的一座城,那样窄的几条街啊,怎幺就没有碰上过一次呢?想想,命运真的很会作弄人啊。
后来听说,她拜了师傅,正在学理发,准备开个理发店。我隐隐感觉到怅然和失落。以她的聪慧,是不该安然于那样的结局的,她应该有比现在更好的生活。在一篇作文中,她曾经说过,很希望有一天,能够走出这重重大山包围着的小城,到外面去闯荡闯荡。
那年教师节,意外地,又收到她的贺卡。特别大的一张,满满一页字。她说:“老觉得,高中一毕业,学校就与我毫无关系了。只是偶尔会想起您——这与我的学习、成绩毫无关系——想起一位良师益友。”最后,她的祝语是:“祝您和全家,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吃得饱,穿得好,睡觉不感冒。”从字里行间,我深切地感觉到她的挚诚和感怀。再有,或许就是那源自内心深处的落寞、惆怅和忧郁。
她真的很快就开了间理发店。在小城很冷僻的地段,像一朵羞涩的花儿,悄没声息地,就开了。我后来上街,晃眼看到过,她正忙碌着。某个星期天,去公园玩了回来,也和家人一道,去店里坐过一会儿。知道她一切都好,还在读书、自学,略略觉得安慰。对自己的现状,她似乎并不特别沮丧,虽然也不十分满意。她说,有些后悔当初的放弃,只是已经无法挽回了。她的言语淡淡的,很平静,似乎又有些无奈。这让我在以后的日子里,没敢再去那里。我有些害怕面对她,无论是平淡还是伤感。有时骑车经过,也总像被人追赶着,飞一般地,就过去了,仿佛在逃避着什幺,就像当年,她在学校里时躲避我。
但她依旧给我寄贺卡来,每年元旦,都有。有时,教师节也寄。目的呢,她说,只是希望我“能感到意外和快乐”。在几年后的一张贺卡里,她曾说,这并不表示年年都会如此。“今年,写这张卡片时,我已感到特累、特淡了。一年的时间会有太多的变化。社会和现实教会我太多的东西。我又一次送去我对老师您的祝福,是因为我还没忘记过去。对于许多美好的东西,我希望我不会忘记。”最后,她说:“也请给我祝福。”我是记着要给她回寄一张的,却一时不知说什幺才好。对她的现在,我颇觉遗憾,却又爱莫能助。
我以为,事情就到此为止了。但第二年,她仍是寄了。言辞简单,而且有些犹豫,或许在寄与不寄之间,颇费了一番踌躇吧,但她终于还是寄了,像往年一般。这又让我忍不住要去推想她在挑选、填写、寄赠这些贺卡时的心情。或许,在她心里,早已把这件事情,当成她每年必修的.功课了,就像当初,她按时上学读书。
实在说,那时真的太年轻,对教育,没有特别的投入,对她,自然也不够用心,甚至没能尽到老师应尽的职责。她并非我的“得意门生”,但私下里,我一直把她当做我“最好的学生”。这并不只是因为她对我的尊敬和忆念,年年都寄来贺卡祝福,还因为她在进入社会,经历了世态的炎凉冷暖后,还能坚持着这份率真、纯朴的情谊。在人心日益冷漠、疏淡的今天,这是很不易也很难得的。从成绩上说,她和那些好学生相差较远,但在尊敬老师方面,她做得一点儿也不差,甚至更好,而我们这些老师呢,却往往厚此薄彼,不能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想起来,真是让人惭愧。
在今年的贺卡上,她说:“许久未见到您了,‘老师’二字,也写得如此生疏——想一想,校园如一张泛黄的老照片,是很遥远的事了。”平淡的语调后面,那份沧桑和沉郁,让人不免凄恻伤怀,心痛心惊。回头看看,那些往事,也确乎有些遥远、模糊了,逝去的日子,一点点冲刷着我们的记忆,但终究,她的那一张张贺卡,让我无法忘掉那点点滴滴的细节。那些时光,在我心里,刻下重重的痕迹。
【祝福年年的随笔散文】相关文章:
梦见散文随笔01-03
爱情散文随笔01-21
关于散文随笔10-13
新年年会祝福贺词01-23
善待自己散文随笔08-24
人生桥梁散文随笔11-03
彩虹之上散文随笔11-03
家乡的散文随笔700字08-04
月下的诗人经典散文随笔07-26
大湾里散文随笔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