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谋的散文
近日读《史记》,看了不少人物的传记,诸如萧何、陈平、张良等。他们都是跟随刘邦一起打江山的人,并助刘邦建立了大汉王朝,自然都不是些省油的灯。譬如说萧何吧,我们知道有个成语叫“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里的萧何就是大汉朝的丞相萧何。话说萧何推荐了韩信给刘邦,助刘邦夺得天下。后来韩信要反,又是萧何献计助刘邦除掉了他。韩信之所以名震天下,是因为有萧何这个伯乐。韩信之所以下场凄凉,还是由于萧何。这也就是所谓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由这八个字,便知萧何绝非泛泛之辈。
帝王凉薄,自古皆然。患难之时,刘邦得到这些人相助。一旦登上帝位,却怕这些人对自己的皇权不利,千方百计地防着他们,甚至不惜加害于他们。伴君如伴虎,聪明如萧何自然是明白的。虽说他一心为国,终究还是免不了受到刘邦的猜疑。萧何为了解除刘邦的'猜疑,时不时也干点坏事,让刘邦放心。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在汉朝的开国功臣里,萧何不但一直身居高位,而且还得了善终,如无非凡的智慧又怎能办到?话说回来,处在权力的中心,又有几个人没有城府呢?胸中有韬略,方能自保。
萧何为国鞠躬尽瘁,对大汉自然是功不可没。治国,萧何自然是其中翘楚。若论智谋,则略逊张良一筹。刘邦曾评价张良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子房即张良也。
张良体弱多病,并非将帅,而是谋士。他为刘邦出谋划策,助他一举平定天下。有一句俗谚: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此处的张良,即汉朝的留侯张良。话说张良无意中得到姜太公的《太公兵法》,从而助刘邦登上王位。不管传说是真是假,有一点可以确认的是张良这个人智慧无双。
刘邦登帝后,宠爱戚夫人,便想废掉太子刘盈,改立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朝中众臣劝谏无果,吕后找张良问计。张良计策一出,果然助刘盈保住了太子之位,并顺利登基为帝。张良当时并没有直接劝谏刘邦,而是教吕后的人去找到当时三个有名的隐士,再通过这三个人打消刘邦废太子的想法。聪明的人,知进退,不撄其锋。若非张良,谁还有这个本事呢?
张良与萧何不同,他不贪恋权位,也不慕荣华,更深懂急流勇退的道理。晚年好黄老之术,曾有一段时间辟食五谷,静居行气,欲轻身成仙。吕后感念张良保刘盈太子之位的恩德,劝他吃东西,张良最后听从了吕后的劝告,又开始进食。后,张良病逝。
聪明如张良,应该知道修身成仙乃虚无缥缈之事,不过他仍旧希望自己修炼成仙。可见无论一个人智慧如何,都难以堪破生死。
比起张良, 陈平就世俗的多。他是将帅,也是谋士。刘邦困守荥阳时,陈平建议捐金数万斤,离间项羽群臣,使项羽的重要谋士范增忧愤病死。后来,他又建议刘邦伪游云梦,逮捕韩信。此后,又助刘邦脱困于平城。陈平之计,屡屡凑效,可见其深知谋略,智慧超群。
司马迁评价陈平说:“陈丞相平少时,本好黄帝、老子之术。方其割肉俎上之时,其意固已远矣。倾则扰攘楚魏之间,卒归高帝。常出奇计,救纷纠之难,振国家之患。及吕后时,事多故矣,然平竟自脱,定宗庙,以荣名终,称贤相,岂不善始善终哉!非知谋孰能当此者乎?”
行走于乱世,若无谋略,即便是功成名就,也难善始善终。诸如陈平、张良、萧何之辈,都是善谋之人,不但能明哲保身,还能成就千秋功业,吾深佩之!
【智谋的散文】相关文章:
形容描写智谋智慧的成语01-15
友情的散文08-22
土地的散文08-20
曾经的散文08-19
老屋的散文12-08
李树的散文12-04
秋蝉的散文12-03
日出的散文12-03
倾听的散文11-12
信念的散文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