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冰窖巷忆旧散文

时间:2021-01-10 19:20:48 散文杂文 我要投稿

冰窖巷忆旧散文

  第一次知晓,偌大的古城西安,竟还有一个叫做“冰窖巷”的街名,那还是很早以前的事情。

冰窖巷忆旧散文

  今年暑期,依然是在“热气沸腾”的西安家中煎熬度过。我一向对所有的家乡美食都非常感兴趣,只是经常受制于经济条件,也不得满足自己一时的口腹之欲罢了。

  我还是不计室外高温的“炙烤”,仍旧一意孤行,我行我素,于今年的八月,天气最炎热的时节,终于去了一趟位于西安小南门报国寺的小巷,一家招牌上写着“春发芽”的葫芦头小吃店。大快朵颐了一番,也了却或满足了一回久违的“馋意”。

  等我也过足了“瘾”,悠悠然从那家巷子口出来,再转另一条街道前行,走着走着,忽然无意识地朝街边事物,看了又看,一块由陕西著名作家平凹先生题写的某培训中心的竖牌,也便映入眼帘,接着,又似乎多走了几步,一块普普通通通,如果不仔细看,有可能也极易错过,印着“冰窖巷”名字的那块标牌,也即刻闯进了我的视野。我顿时停下脚步,也往那条极为平凡的巷子,用似乎隔着时空与回忆的眼神和目光,即兴朝巷子伸进去“打量”,亦瞅了瞅。巷子并无变化,依旧如记忆中,当年的“模样”与“容颜”,“简洁”和“肃穆”地默默静立,这座拥有上千年历史文化的古城,毫不起眼的一角。如果不是与这条巷子有着所谓的不解之缘,如果不是今天亦怀着满足自己一时口腹之欲的急切来到这里,自己未必再会惦记起来,这条毕竟充满着自己回忆影子的巷子。

  那是大约二十年前。我和父亲也因为要托人办事,便不远千里,从那座已经生活很久日子的高原腹地,也颇有些风尘仆仆地来到这座古城。记得,那时我们家的条件境况一般,也通过父亲当年的一位关系很是不错,至今仍时常与我的父亲电话往来问候的同学,经过一番牵线搭桥的努力,也日渐感情“联络”上父亲这位同学的哥哥。父亲这位同学的哥哥,当时便是古城省高院(法院)的一名副院长。自然在当时那个年代来说,我们一家无疑也遇上了令我们自豪,甚至些许向外人夸耀般的资本,所谓宝贵又可遇不可求的人脉资源。为了拜访这位我们家至今感激不尽的“贵人”,拿什么给人家呢,在这件事情上,却让我们一家也犯了一回难。思来想去,我们终于一致同意,最后做出“决定”,就利用我们在高原环境生活的仅仅有限的一点“福利”吧。在当时来说,我们做出了给这位还远在异地,父亲已经见过面的,当时十五六岁的我,并未有幸谋面的陌生“伯伯”,带些当地特产的高原牛羊肉了,也作为我们的“见面礼”了。

  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那一年的.冬天,我和父亲终于经过百般忙碌,也历经诸般颠簸,在火车到达古城西安的第二天,也放下担心被“蛇皮”包裹不大一块的牛肉“消融”的思想顾虑。当我和父亲,在第二天有些寒风凌厉的清晨,也不断打探这条叫做“冰窖巷”的,位于古城的何处。父亲此前通过获悉,也大略知晓,这条当时还是省高院家属院的这条巷子位于古城朱雀门附近,却不知具体的街巷地处位置。我和父亲最终经过一番向路人的问询和打听,也如愿地找到了这条深处古城不起眼一角的普通巷子。

  那天,当我和父亲,又被那位伯伯的儿子,驾车送我们去古城西安火车站的路上,天色也逐渐暗了下来。那时,我也仅仅十五六岁,只是在父母身边,在距离他们并不遥远的草原,上一所普通的师范。我至今也忘不了,那天,第一次在那位显得毫无一点官架的伯伯家做客的情形,他简单朴素的家庭布置甚至显得比较“局促”点的住房,以及他鼓励亲切般的对我讲的那些话。


【冰窖巷忆旧散文】相关文章:

《南柯子忆旧》古诗鉴赏01-20

《南柯子·忆旧》古诗原文及鉴赏01-23

双调风入松忆旧纱元曲02-05

《江上望青山忆旧》译文及注释鉴赏01-17

《雨巷》赏析06-08

《雨巷》教学反思12-09

《雨巷》教学实录10-12

雨巷现代诗03-19

《雨巷》教学设计范文12-10

人教版《雨巷》教学设计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