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汉江散文
那是一九七九年六月,风华正茂的我,告别了我人生第一次工作的地方——喜河镇,回池河镇去准备考学。刚好有船去县城,于是,我便搭乘轮船先到县城,再转车回家。
虽然老家离汉江不远,但这也是凭生第一次乘坐轮船。过去也只在电影里看过坐轮船的情景。因为是货船,也根本没有座舱。刚开始很兴奋,所以在甲板上站着,欣赏两岸风光,胜是惬意。
那时的交通不太方便,石泉至喜河镇只有一条一九七五年修建的简易公路,每天一趟班车,不是人满为患,就是因故停班,时有时无。过去的航运也因上游修了石泉水电站的原因,不能正常通航。有时开闸放水,就抢时间跑一趟船,到了枯水期,全面停航。多少次我都是沿汉江边上的公路步行往返。当然,经常步行往返的还有常年在几个镇子来回赶集的商贩。每次结伴而行,他们都会指着江对岸石头上的花纹讲着很多帮事,什么鲤鱼上坡,蜈蚣下河,莲花石等等传说。由于离得较远,看得不是十分清楚。今天有幸乘船,又是上水船,自然要近距离仔细观看一番。
刚开始船还是航行的较快,很快喜河的镇子、码头渐渐变小,两岸倒映在碧绿的汉江水面上,真是风光无限。可是没走多久,河道开阔了许多,两边河床上布满了白花花的石头,可有水的航道却变得很窄,比船宽不了多少,且水流湍急,船头左右摇摆起来,船尾喷着浓浓的黑烟。只见船老大一声招呼,几个赤身小伙子拿着纤绳跳到了岸上,迅速套上绳索,就拉起纤了。大约走了六十多米的样子,纤绳就成了弧线,纤夫又迅速解下绳套,回到了船上。
船到比较平缓的水面上航行还是很惬意的,也可从河道这个角度欣赏两岸风光。来到香柏岩地段,从河道上看去,那青油油的山显得格外雄伟,上面长满了青翠欲滴、四季常青的青坛树,山势陡峭,山的中部还悬突了出来。说到这地名也是颇受争议。一些人说,早年这里生活着一群香獐,每当乘船路过,就会看到香獐扒在岩石上吃树叶,所以起名香扒岩。也有人说,这里盛产一种带香味的柏树,因地势险要,无人能砍伐,所以柏树长年而生,船只行到此处便能闻到其散发的香味。因此,称为香柏岩。
走过香柏岩,航道又变到了靠北岸的岩边,正好看到大理石岩石上有一条三十多厘米斜纹石英石带,从山上斜插而入江中,而中间有断裂的`地方,正好呈现出一条一二米长的蜈蚣状白色花纹,特像一条蜈蚣向江中爬去。这就是有名的“蜈蚣下河”。大约走了千米左右就来到了“鲤鱼上坡”。由石英石风化而成的鲤鱼有三条,最大的一条在最前面,后面两条,一条比一条小,仿佛真的是一条大鲤鱼带着一家向山上游去。真是鬼斧神工,连鱼身上的鳞甲都维妙维肖。
船,走得真慢。大约走了四个多小时,才到了后柳镇,也没停歇靠岸,一直向上游进发。渐渐地,没有了先前的兴奋,枯燥乏味的情绪袭上心头。
大约又走了两个多小时,也许是大家都饿了,全船的人都打不起精神,三三两两地都坐在了甲板上。渐渐地天也黑了下来,再也看不到两岸的风景。我也索性钻到舵舱后面的小床上睡了起来。一直到夜里十二点多,船老大将我叫醒,他们要休息了,我这才起来到外面去。正准备出舱,船老大又递给我两个长长的装蚕茧用的白布袋:“拿上吧,江山风大,夜里很凉。”
江面上风的确很大,而且很凉,我真想把随身带着的被包打开盖上,可想想夏天,天亮得早,就几个小时,熬一熬也许就过去了。睡在甲板上是越睡越冷,直到最后两个茧袋全部都盖在了身上。
江面上的夜色也是十分美丽的。皓月当空,静影沉璧,只是少了渔歌互答。静得只能听到江水拍打船体的声音。两岸的山体在月色的映照下显得更加朦胧,近处的山体,呈现一片黛色,而远处的山呈现一抹淡蓝色,隐隐约约……
江风悄无声息,可就是越睡越冷,也许是又冷又饿的缘故,直到四五点钟才迷迷糊糊地睡去。
当早晨的阳光暖暖地照在身上,我才睁开眼。此时的汉江真美,江水碧绿,上面飘浮着轻纱般的薄雾,两岸的青山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五彩斑斓,特别是江边被水冲刷过的大理岩石反射着耀眼的光芒。当仔细观看之后,才发现昨夜船停泊在小河口的回水湾里。而对面就是汉江石泉段最著名景点莲花石。莲花石的传说,也是两三个版本。我也曾亲自去过当地同学家,了解莲花石的来历。同学告诉我说,莲花石实际上就是绿豆石上有似莲花状的石英石图案,当地称为白火石,他亲自把我领到现场,果然有很多一朵一朵的白火石似莲花贴在绿豆石上。但是从县志上的记载上看,是因为这段水域突加了一条池河的水,流量增大,水流湍急,由于常年冲刷,行成状似莲花大片石雕一样乱石群,远远望去似大片莲花出水盛开,美不胜收。今日在阳光的照射下更是妙不可言。
不一会,船员们也醒了,几个船员拿着吊桶从江里提上几桶水,一番洗漱之后,又开启了马达,起锚继续向上游进发。这时只见几个船员拿出了好几盘纤绳,一边给我们发,一边跟我们说:“大家一会都帮帮忙,上面水流很激。大家也不要怕,只要把绳子搭在肩上就行,不要拴在腰上,实在拉不动别硬拉,把绳子扔了就成!”
乘客们大多都是本地人,虽没拉过船,但都听说过,拉船的纤夫,很辛苦也很危险,有时拉不住,会被船倒拖回江里去。特别是老式木船,自身无动力,全靠纤夫的人力拉动船向上游前行。自从有了铁船之后,铁船自身有了动力,纤夫这一行当也就消失了。遇上水流湍急的时候大多都是其他船员兼职拉船。危险性也大大降低了。但是不知者依然对拉船有着一种恐惧感。
船在一沙滩边停靠以后,船上只留下了船老大和大副,其他人,包括乘客全都被赶下了船。也不知人多力量大还是人下来以后船轻了,反正没用什么力,船很轻松地就拉动了,大约走了不到一百米距离,船员们就把纤绳解开了,一面收拾纤绳,一面让大家上船。
再次上船以后,乘客们都十分高兴,不见了被赶下船去时的恐惧。我想可能和我心情一样,原以为会有拉不住船的时候。让人没想到的是,只是轻轻松松地拿着纤绳走了一下,就体验了一把当纤夫的感觉。
由此我想到“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过去的纤夫是公认的最辛苦的人,他们的社会地位很低下,纯粹是重体力劳动。而今天,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前进。汉江两岸早已听不见拉船的号子,可是,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中依然停留在那艰苦的岁月中,依然害怕被船倒拖回江中。同时也让我看到团结的力量。如果我们都去贪图享受,不下去拉船,船是不可能前行。那怕是和上次一样只是让几个船员拉船,我们依然在船上,很有可能拉不上去,船还会倒退。只有我们都下了船,也只有我们人人都贡献一份力量,我们所乘座的船才能乘风破浪,逆流而上,永往直前!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也是如此。如果我们每个人不贪图享受,人人都贡献出一份力量,我们的国家将会变得更加繁荣富强,我们的民族一定会实现伟大复兴的梦想!
由于心情的愉悦,又加上清晨的汉江的风光秀丽,大家都兴奋地站在甲板上。这时船老大发话了:“大家都到船尾去,船头重了跑不动!”直到这时,大家才意识到船走得慢了。于是,大家纷纷向船尾走去。
船尾的风景更美,一轮朝阳映照着江面,船舵下激起一朵朵白色浪花,看着两岸青山渐渐远去……
【夜宿汉江散文】相关文章:
《夜宿山寺》唐诗赏析03-11
《夜宿山寺》教学设计12-09
夜宿古寨头心情日记03-07
人教版《夜宿山寺》教学设计12-10
《渡汉江》宋之问古诗鉴赏01-19
《渡汉江》宋之问唐诗鉴赏01-20
李时珍夜宿古寺语文教学反思02-04
《李时珍夜宿古寺》语文教学反思01-21
《除夜宿石头驿》原文与译文03-15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反思3则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