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时间:2021-01-07 13:51:18 散文杂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远去的习俗俵换茶散文

  俵换茶,是我老家一个很有意思的习俗。

远去的习俗俵换茶散文

  在我老家方言里,这个习俗叫做“biaohuancha”。我考究该用怎样的汉字来表述,翻阅字典,找到“俵”字,读音与我老家一样,意思是把东西分给别人。而“换茶”一词,在江西和湖南的有些地方是指糕点、点心。于是,老家这个习俗可以用汉字表述为:“俵换茶”。

  在我老家,过生日有“大生日”和“小生日”之分。所谓“大生日”就是整数生日,比如十岁、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逢十进一。比如四十岁,就是四十一岁。整数之外的生日就是“小生日”。凡是“大生日”都要办酒席,请来亲朋祝贺。

  做生日酒席,男女有别。男人过“大生日”,来祝贺的亲朋一般是带来两斤肉、两斤或四斤面条,六到八个鸡蛋;嫡亲祝贺,除了带猪肉、面条、鸡蛋之外,还要送一双新鞋子、一匹布。如果是女人过“大生日”,一般亲朋也是猪肉、面条、鸡蛋之类,娘家兄弟姊妹除了这些,还要送一担“换茶”。这一担“换茶”里有糖果、饼干、干红薯皮、粑糍(一种用健米和糯米参和起来做的糍粑,再切成片,晒干以后用白色的细沙炒爆或者用菜油煎爆)、荡皮(健米荡成面块,晒干剪成棱形,也是用白色的细沙炒爆或者用菜油煎爆)、爆米花等等。

  男人过“大生日”办酒席,“换茶”就是自家准备,女人过“大生日”办酒席,“换茶”都是娘家亲戚送来的。

  生日酒席开餐之前,先是围桌吃“换茶”。众人边吃边聊天。如果那些粑糍和荡皮吃起来既蓬松、清脆又咸甜适当、花样好看,就会获得众人的“好手法,好手艺!”这是对主家或者娘家妇女贤惠能干的肯定。因为做粑糍和荡皮,都是妇女们用手工制作,佐料的调配、花色的配搭、厚薄的分寸都是有讲究的。

  “换茶”吃得差不多了,酒席正式开餐。吃酒席的时候又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程序----男女分开坐。因为妇女吃酒席的时候会自带一个大碗。她们会自动推荐一个年长的为席长,厨房里的“走动”(专门负责端菜到桌上的人)每送来一个菜,席长挨碗平均分菜,妇女们就只吃自己碗里的菜。

  酒席散去之后,办酒席的.人家就开始“打发”。也就是在送贺礼的篮子里都装进一些“换茶”,决不能让吃酒席的人空篮子回去。农村里礼尚往来,任何时候都绝不“空蓝”,这是最基本的礼数。

  打发“换茶”也是向村里人炫耀富裕、大气的最好时机。家境好且又大方的,“换茶”的样式就更丰富多样。后来,分田到户以后农村经济活络起来,“换茶”的样式就换成饮食店的包子或者是糍粑,也有买橘子、苹果的。而如今都是特制的寿面加两瓶饮料。

  那时候,小孩子最盼望亲戚家和村里人办酒席了。每每吃完酒席回来,母亲都会带来一碗“贺菜”,也称“杂贺菜”,因为酒席上的“八大碗”或者“十道菜”,每一道菜都分有,掺杂在一起。

  吃“贺菜”是我们儿时最美味的菜。那时候,母亲去吃酒席分明是去给自家孩子讨来一碗美味的“贺菜”。作母亲的吃酒席分得来的“贺菜”谁舍得吃啊?家里几张小嘴在等着美味呢。所以母亲们一般都是倒点菜汤和着米饭吃完酒席,带回家的“贺菜”和“换茶”就是孩儿们最奢侈的美食。

  中国母亲的贤淑与仁慈,在吃酒席上就可见一斑。

  如果是女人的“大生日”办酒席,我们小孩又多有一份“换茶”吃。

  主家待客人回去以后,开始挨家挨户“俵换茶”。“俵换茶”的队伍都是清一色的女子,有的是自家亲戚,有的是邻居帮忙。每个女子提着一个篮子,篮子里分别装有各种“换茶”,一前一后提着篮子走在乡间小路上,银铃般的笑声也随之在乡间荡漾,整个村子里洋溢着一份喜气、祥和的气息。这些女子遇到熟人,清凌凌地唤一声:

  “来,吃换茶!”

  不容许你推辞,已经从篮子里抓一些“换茶”放到你的手里,遇到小孩,就会塞一些“换茶”到小孩的口袋里,小孩半推半就地推辞,其则暗自兴奋着呢。“俵换茶”的队伍由“换茶”的多少而定,样数多的队伍就庞大。每走到一户,领头人吆喝着:

  “吃换茶,吃换茶呢!”

  主人笑盈盈地拿出一个笸箩,伸手等待她们一一俵来。“俵换茶”的人很有次序地从提着的篮子里拿出事先商议好的数量,依次放到笸箩里,接“换茶”的人边接边邀请:

  “来,来,到屋里喝杯开水再走吧!”

  “以后来喝开水,今天要俵完呢。”领头俵换茶的一边说着,一边带着队伍轻盈地向另一家走去。小孩们一半出于好奇一半出于嘴馋,也跟着俵换茶的队伍走东家窜西家,说不定跟着跟着,女子们随手抓一把换茶放到自己手里呢。

  还有几种情况下也是要“俵换茶”的。

  新媳妇头一年回娘家和干妈家,娘家和干妈家是要有“打发礼”的。也就是待女子回婆家的时候,娘家人和干妈家要送“换茶”,然后,女子回到婆家,挨家挨户“俵换茶”。

  女人生了小孩,在“满月”和“周岁”的时候,娘家人和干妈都要送贺礼。这份贺礼除了小孩的衣帽鞋子之类以后,也要送“换茶”,然后,又是挨家挨户“俵换茶”。

  还有老人许久没有回娘家了,如果被娘家接去“回娘家”的话,回来的时候,也有“换茶”带来,于是,又要去“俵换茶”。这是很讲究礼数的娘家,也是显示娘家人的富裕。

  总之,女人第一次走亲戚,都会有“换茶”打发礼的,回来以后都要“俵换茶”。

  所以,我们在儿时吃“换茶”的机会很多。那时候温饱都成问题,家里平时更不要说吃“换茶”了,只有过年的时候,家里的“换茶”才会让小孩吃饱、吃够。因此,每每遇到村里有女人过生日办酒席的,或者是新媳妇回娘家或者是孩子“满月”和周岁,我们就知道又会有“换茶”吃了。

  “俵换茶”这种乡俗,今天回忆起来,感觉是如此之美。这种美,是美在日日月月的人之常情之中,美在相邻之间的共享之中。

  “俵换茶”这种分食的习俗,追溯其根源,应该是祖先的“有福同享”的精神内核之一,而母亲们吃酒席带回家的那份“贺菜”,彰显了在贫瘠年代里作为母亲的仁慈与伟大。我们常说母亲是伟大的,并不是母亲做出了一份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在平凡生活里时常传递一份人性的光芒和温暖。这光芒可以照耀孩子的一生,这温暖可以融化冰冷的坚冰。仁慈的母亲,是我们人类最好的老师。

  如今,“俵换茶”的乡俗再也难见,“贺菜”也失去当年的味道。但是,回忆起那份淳朴的乡情,那份仁慈的母爱,还是那么美、那么美啊!

【远去的习俗俵换茶散文】相关文章:

想念远去的亲人散文05-01

远去的船迪声散文04-30

前世的茶散文11-19

与茶有约散文11-19

茶余飘香散文11-17

拾忆冬日茶香散文12-15

赌书消得泼茶香散文05-02

浊世出尘心境如茶散文04-29

小学语文《换一换》ppt04-23

学子远去又见归来字谜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