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旧式缝纫机散文

时间:2022-08-28 10:56:42 散文杂文 我要投稿

旧式缝纫机散文(精选21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经常看到散文吧?散文是抒发作文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相信很多人都觉得散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旧式缝纫机散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旧式缝纫机散文(精选21篇)

  旧式缝纫机散文 篇1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旧式缝纫机的声音从阳台传来,一如过去,我便知道老太又在折腾什么东西了。

  我走进阳台,看老太神情专注地在缝纫窗纱。这窗纱是我最近安装新的窗纱而剩下的边角料。老太不想扔掉,想把它们拼合在一起,可以讲究再做成一扇窗纱。

  我说:“算了,扔掉它吧!这东西也值不了几个钱!”

  她说:“拼拼还能凑合用。”正说着,缝纫机跳针,又断线了。老太忙着穿针,老半天也穿不进,对我说:“老头!你帮我穿一下。”我接过线,左穿右穿,捣鼓了好一阵子才穿进针眼里。我感叹道:“我们真的老了哟!人老了,这缝纫机更老了。”

  老太跟了我吃了一辈子的苦,就像这旧式缝纫机一样,已经折腾了三十六个春秋,可从没有过高的要求,不知道索取,只是默默奉献自己的一生。

  沉睡的记忆,渐渐被我唤醒。

  这台缝纫机,是老太年轻时与我结婚的见证。那是她父母陪给她的最好嫁妆。在那物质极其贫乏的年代,计划经济的社会,一切都要凭票供应。她找了很多的熟人,弄到十几张票,才买到南京产的“熊猫牌”缝纫机。婚前她是苏北农村一个农家姑娘,白天参加生产队的劳动,晚上还要抽空学习缝纫活。自从她学会了缝纫,家里缝缝补补的活儿都被她揽下了,有时还为别人家做一两件不象样的衣服,连钱也不收人家的。

  在我完成学业,参加工作不久,我们就结婚了。她要把自己心爱的缝纫机带到我家来。千里迢迢怎么运过来?这成了我和她最头疼的事。那个年代交通极其不方便,不过她家紧靠着小县城,离火车站不远,我们就用两个大木箱,把缝纫机拆卸开来,分别装在木箱里托运到南京,再从南京转运到句容天王寺。(那时,句容天王寺客运班次多)没几天,缝纫机货运到了,对方通知我们办理领回的手续。从句容天王寺到我家有几十里的路,而且还是山路颇多,原本就不通车,也没通车的路。我那时,年轻好胜,血气方刚,楞是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挑着两个大木箱,从句容天王寺车站出发翻越浮山,中途也不知卸了多少回,竟花了我整天的时间,才把那东东挑回家。到家我是精疲力竭,近乎瘫痪。我的那位可心疼死了!给我烧水洗澡,煎荷包蛋、炒油炒饭,关怀备至!

  从此,这台带着北方气息的缝纫机落户我家,几乎都没闲着。她就依靠它做些缝纫活,贴补自己家用,维持不富裕的生活。她无论白天,还是夜晚,除了做完家务活,她就一门心思的扑在缝纫机上;无论是严寒,还是酷热,她都离不开缝纫。给我印象最深的:她与我的一亲戚做缝纫,坐在小集镇的马路边的铁皮棚子里,棚子外的温度在33度,那棚子内的温度可想便知了,简直就是坐在火炉边上呀!别人热得受不了,都走人了,可她还坚持干活!冬天的日子,她更苦了。白天短,夜晚长。她有时为了尽早赶好一件衣服,常常是熬到深更半夜,手脚冰凉。我在沉睡中时不时听到“哒哒哒哒……哒哒哒哒……”缝纫机的声音。我披衣起床,催促她早点休息,她说:“做完这件就睡!”,每回这样,如是话语。为此,我还时常埋怨她!她太喜欢自己的缝纫了。她与这缝纫机有着不懈的情缘!

  回忆影影绰绰地交错,缝纫机的声音拉长了我整个的记忆。如今,老太很少做缝纫了,因为现在的生活较以前不知好了多少倍,更因为缝纫机老了,做缝纫的人也老了。我看着老太拼做好的窗纱,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我此刻觉得自己的想法有点不可理喻。

  这旧式缝纫机尽管老了,可也是老太的老伙伴呀!它和这个充满现代气息的社会很不协调,老太却能尽其所用。这旧式的缝纫机,早应该成为废铁,卖给那些整天吆喝的小摊贩,可它是老太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一生的深刻记忆。

  我不记得那位哲人曾经说过:生命的过程注定是由激越到安详,由绚烂归为平静。我觉得我们不需要追逐现代时尚,只要朴实、平凡,正如这旧式的缝纫机一样。这是一种情怀,一种风致,一种依赖,一种信仰与忠诚!

  旧式缝纫机散文 篇2

  周末,好友相聚,喝茶聊天,一姐妹说起她家曾有过缝纫机,我心头泛起丝丝暖意,想起了我们家那台被闲置好久的缝纫机。缝纫机转动的声音清脆美妙,时时在我耳畔萦响;缝纫机转动的日子甜蜜美好,如一沓泛黄的老照片,又一次放电影似的一帧帧在我眼前铺展。

  我家的缝纫机是蝴蝶牌的,黑得铮亮的机头上装饰着黄色的蝴蝶图案。坐在缝纫机前,轻踩踏板,曲柄带动皮带轮转动,皮带又带动机头飞旋,响起轻微的“嗡嗡”声,此时机针也有节奏地上下跳动,“哒哒哒哒”,“哒哒哒哒”,清脆柔和的声音犹如一支好听的乐曲。或花或素的各色布料在针下流淌,针脚细密匀实。

  缝纫机购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据说上海缝纫机厂用蝴蝶作为牌子始于1966年,如若是真的,我家的缝纫机便是第一代蝴蝶牌了。当时的缝纫机可是紧俏物品,凭票购买,一票难求。年轻的父母结婚没有买一件新衣,没有置一桌酒席,两人却倾其所有,辗转托人从遥远的上海购得此台缝纫机。我无法想象父母当年是怎样的欣喜,却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这台缝纫机是父母爱情的唯一信物,是我们家很长一段时间里最值钱的物件。当年,我们家的小屋子里经常会响起哒哒的缝纫声,我小小的眼眸里经常会看到父亲或母亲坐在缝纫机前劳作的身影。

  我的父亲异常聪慧,凭借一本裁剪书便承担了我们一家人所有的衣着。我和弟弟妹妹夏天穿的短衫短裤,冬天穿的棉衣罩衫,肩上背的书包,都是父亲自己裁剪自己缝制的。每年过年,父亲都会给我们做一套新衣,这在当时很不易。衣服一做好,父亲就喊我们试穿,我或者弟弟妹妹穿上新衣,在父亲面前站着,转着,母亲也停下手中的活计在旁边看,一家人的脸上都笑开了花。七十年代末的一天,他看到县城里有女孩穿裙子,立即买了一块绿色的花布,为我和妹妹各做了一条,我和妹妹便成了小镇上率先穿裙子的人,至今还记得当年的花裙子引来了多少羡慕的眼光啊!最能体现父亲缝纫技艺的是他给自己做的一套中山装。中山装的领子口袋都很考究,穿在身上既要贴合身体的线条又要挺括大方,很有难度。父亲先用卡纸剪出衣领和袋盖的样子,再放在衣料上裁剪。缝制时也是格外精心。衣服上身后,那个合身啊,绝对超过裁缝店里的专业裁缝。父亲的同事围着他一边细细观看,一边啧啧称赞,有人当即要求父亲也给他们做一套。

  母亲不会裁剪,但能熟练使用缝纫机。她会从街上买回大块格子布缝床单,父亲裁剪好的布料她也会帮着缝成衣服,做鞋子时她会用缝纫机给鞋面滚边,更多的时候她是帮我们补衣服。在那困难的年代,穿补丁衣服很寻常,我的小伙伴们的衣服上常常是一个窟窿又一个窟窿,而我和弟弟妹妹总是穿得整整齐齐,这得益于父母的勤劳,得益于家中有台缝纫机。

  父母对缝纫机珍爱有加,尤其是母亲,每次使用后都会小心翼翼地收起,罩上她自己缝制的套子。她还经常给缝纫机加油润滑,因此我家缝纫机的声音总是那么清脆柔和。有一次邻居借用缝纫机,不小心把盖板掉在地上,盖板有点变形,放在机身上不再严丝合缝,母亲心疼之极,不停唠叨,虽然后来父亲将变形处磨平了,也没有让母亲的唠叨立刻停止。八十年代,新人结婚时兴“三转一响”,三转中就有缝纫机,缝纫机成了家家户户必备品。然而会使用缝纫机的新娘并不多,于是将缝纫机搁置一段时间后有人向母亲求教了,母亲欣然前往,手把手教人家使用。回来后总是不无自豪地夸我们家的缝纫机是老牌子的,比新机子好使。是啊,有母亲的精心呵护,怎么能不好使呢?

  岁月悠悠,缝纫机哒哒的响。父母亲坐在缝纫机前,他们手中的布料变换着花式,他们缝制的衣服变换着款式。他们用这台缝纫机缝着生活的艰辛,缝着家庭的欢乐,也缝着明天的希望。缝纫机——父母爱情的信物,陪伴他们度过了一个个日出日落,同时见证他们心心相印、相互扶持着走过一个个春夏秋冬。

  我从小就喜欢缝纫机的哒哒声,经常在父母使用缝纫机的间隙跑过去,坐在凳子上胡乱踩踏踏板,往往是刚刚一踩,就听到咔嚓一声,线搅在一起了,针被绞断了。奇怪的是母亲并不恼,而是抽掉线拿掉针,放任我踩个够。大一点的时候,我会在针下放一块布条,在布条上踩出一条条笔直的线。上初中时,我看父亲裁衣,居然也看懂了裁剪书。我工作不久,父亲就因病离世了,失去经济来源,家庭一下陷入困境。姑妈心疼我们,带来了许多布料,我就拿起父亲的裁剪书,在春节前用缝纫机给家人每人做了一条裤子。这是我第一次尝试做衣服。那年的春节对我们家来说异常寒冷,而我做的裤子在每个人心里都添了一点暖意。后来,我自己也买了一本裁剪书,摸索着做了好几件衣服。其中有一件花连衣裙,海军服似的披肩,喇叭形的袖子,喇叭形的裙摆,胸前饰一蝴蝶结。这款式在八十年代是非常新潮的,穿到单位,同事们赞不绝口。

  结婚后,我有了自己的家,再加上生活水平提高,成品衣服款式新颖价格便宜,我就不再自己做衣服了。后来母亲年纪大了,眼力不好,也不再使用缝纫机,缝纫机便被闲置起来。不过,母亲还是会定期给缝纫机加油润滑,定期让缝纫机转几下。弟弟购置新房,不会使用缝纫机的弟弟和弟媳深知缝纫机对我们家的意义,扔掉了许多家具,却毫不犹豫地将缝纫机搬进了新居。如今,缝纫机静静地立于弟弟的新居中,似一位老者,沉沉地睡着了。

  这台缝纫机在我们家整整半个世纪。当年,它悠悠转动,缝制着岁月的芳醇;今日,它寂寂独立,厚载着生命的柔情。

  看中央台《家有传家宝》栏目,我常常会想,缝纫机不就是我们家的传家宝吗?它身上有我父母互敬互爱的精神,有我家人团结和睦的精神,有我们家在困境中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的精神,这些精神应该代代传承。

  旧式缝纫机散文 篇3

  奶奶在慢慢老去,愈发变得慈祥可爱,而她的那台锈迹斑斑的老式缝纫机,摆在屋子里,夹在日渐现代化的家具当中,显得那样不协调。

  今天,奶奶又戴上那副“上了年纪”的老花镜,坐在缝纫机前,为我缝补校服。只见奶奶一手扶着可以转动的方向盘似的铁轮子,一手把校服摊放在穿过线的针头下面。轮子转动的同时,奶奶的双脚也在快速地蹬着踏板,缝纫机“嗒嗒嗒”地响起来,快乐地工作着。别看这台缝纫机老了,工作起来,还是那么自然、流畅。奶奶将身子斜趴在缝纫机的台面上,双手按住校服,不停地往针脚下面送着,又时不时地扶扶老花镜,认真极了。

  我满脸好奇地询问起缝纫机的年龄和由来,奶奶慢慢地摘掉老花镜,笑着说:“这台缝纫机比你爸,不对,比你大姑还大呢。缝纫机是在你大姑出生后买的,你大姑快五十了,算起来这台缝纫机来咱家也差不多五十年了。”我继续追问:“这台缝纫机在哪买的啊?”“你大姑刚出生时,家里穷。你爷爷就去城里给人家当帮工挣钱,补贴家用。有一回,你爷爷看到主人家里有两台缝纫机,便诚恳地对主人说:‘我家内人在家每天要下地干活,还要照顾孩子,大人孩子的衣服沒时间做,烂了也没时间缝补,您就把缝纫机卖给我一台吧。’那家人念及你爷爷在他家干得年头多,人也实诚,便卖给了咱这一台,花了你爷爷整整一个月的工钱呢。在那时,有台缝纫机可了不得,半条街的人都到咱家借用缝纫机做衣服,补衣服。”说完,奶奶满脸洋溢着自豪。我嫌弃地撅着嘴问奶奶:“奶奶,你看,这缝纫机都旧成什么样了,换新的算了。”“虽然这台缝纫机旧了,有些生锈了,可是它用起来顺手,换新的我反倒不适应。再说,它跟了我几十年了,就像我的孩子似的,哪个母亲会狠心舍弃自己的孩子呢?给,你的校服缝好了。"奶奶意味深长地说。我拿着校服仔细地看了看,似乎看不到破洞的痕迹。奶奶的手还是那么巧,缝纫机还是那么管用。

  我的心头莫名袭来一股暖流,我觉得,那台缝纫机老了,褪去了光鲜靓丽的外表,却依然能够缝补衣服;奶奶老了,没有了年轻时的美丽容颜,却仍然为我们操劳着。我应该用心守护着奶奶,用心呵护着奶奶那台老式的缝纫机。

  旧式缝纫机散文 篇4

  我家的缝纫机是上世纪70年代末买的,距今已有40年了,上次回老家看望母亲,见它像一个失宠的娇子,静静地挺立在堂屋的一个角落里。看到它,就想起了40年前我学习扎枕头套的往事……

  上世纪家乡遭遇“75.8”特大洪水浩劫后,国家对灾区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给予了大力的支持,衣食住行更是雪中送炭,灾区三年大变样,不论是大集体还是个人家庭,都有了一定的经济积累。家庭有了富余,年轻人结婚就开始流行“三转一响”(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富余的家庭也逐渐添置了这“三转一响”。我家人口多,穿衣是个大问题,所以父母亲节衣缩食,于1978年春购买了一台“蜜蜂”牌缝纫机,它是一家人的宝贝,母亲爱不释手有空就学,我也是跃跃欲试。

  那年我还不到20岁,对新事物接受十分渴望,听说隔壁的发小已学会扎自己的一对枕头套,还拿出来在我跟前炫耀,我说啥也不能落后,死磨烂缠母亲让我也扎对枕头套试试。开始母亲认为我是个大男孩,学做衣服不好看,父亲更是怕我把新机器捣弄坏了,不让我学。越是反对我越扭,我就偷着学。结果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我就把一对枕头套给扎好了,尽管针线走的不是太直,但是大样上还蛮不错的。我把它看成宝贝似的,一直珍藏到现在都没舍得扔掉。每当看到它,我就不由地想起了当年的那段美好的往事。

  提起这台缝纫机,还有一段故事哩!我小舅刘来成和我同岁,比我结婚早得多。当年和小妗子定亲,除了彩礼外,非要一台新缝纫机不可,否则不嫁给小舅,刚发罢特大洪水不久,姥姥又过早病故,家中生活维持都紧紧巴巴的,哪里再掏几百块钱买它呢?这可愁坏了姥爷和小舅。姥爷来我家一说这事,母亲就和父亲商量,把俺家刚买回不到两个月的“蜜蜂牌”缝纫机抬给了小舅,成全了这门亲事。后来小妗子得知真情后,看我们孩子多做衣困难,结婚后攒钱坚决要还我们,父母执意没要,后来又买了一台“蜜蜂牌”缝纫机,就是现在还存放的这台。这台缝纫机没少给我家出力,不但母亲,而且两个妹妹和妻子也学会扎衣服了,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不必要的家庭开支。

  到了1993年,我工作调动到了正阳县,爱裁剪会做衣服的妻子也把家搬了过来,我们又买了一台“飞人牌”缝纫机,成了她的专用工具。两个孩子的衣服都是她来做,大人的衣服也有缝缝补补的时候。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人小孩都买着穿,缝缝补补的任务便少了,很多人家的缝纫机都受到了冷遇,甚至长年累月闲置着。可是,在我家不同,会勤俭持家且心地善良的妻子没有冷遇它,经常用它来扎衣服,缝缝补补,穿针引线,或给新裤腿锁边,或大衣改成小衣,或帮邻居的小孩做婴儿衣,或给同事的衣服修修补补,它总是闲不着。

  缝纫机用久了不能使唤了,妻子总是闲不住,总想找台缝纫机做活。这不,我们的五楼邻居家有台缝纫机,长年没人使唤,妻子得知情况后总是到她家借用,邻居说,干脆你搬到你家,做衣服什么的不再来回跑了,搁你家你使用更方便,我有需要去你家。妻子也不客气,真的把它搬过来了。几年来,妻子义务为大家服务,耽误时间不说,还陪进去不少的线、纽扣、针、缝纫机油等,但妻子心甘情愿,乐此不疲。每当完成一件缝缝补补,她心里就像喝了蜜一样甜。

  缝纫机不但给妻子带来了无比的乐趣,而且还成为连接邻居的情感纽带。可以说,我们家的人缘,绝大部分是由这台缝纫机一针一线连接起来的。

  旧式缝纫机散文 篇5

  我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在我儿时的记忆里,家里就有一台缝纫机。那时,村里百余户人家,有缝纫机的很少。母亲说,咱们家的缝纫机那可是全村最早的。

  白天里,母亲要下地干活,只有在夜晚,母亲便坐在缝纫机前“哒哒哒”的缝着衣服。缝纫机很出活,做出的衣服针脚很细密,母亲却说,自从买了这台缝纫机,把人都惯懒啦,不论有点什么缝缝补补的活,都不想去用手缝,全赖在这台缝纫机上啦。

  我说,缝纫机做出来的衣服针脚细密,质量好,有了缝纫机谁还用手缝呀。母亲不屑地说,手缝的衣服比缝纫机缝出的衣服还要好,针脚更细密。我说,这不可能。母亲随手指着床上的枕套说,看看,这上面绣的牡丹花,是妈妈用丝线一针一线绣出来的,缝纫机能有这样的针脚吗?当下,我便对母亲的话信服无疑了。

  母亲很爱惜那台缝纫机,每次做完衣服,都要对缝纫机的部件上油,然后将整个机体擦拭一遍,再用一块布将缝纫机盖起来。

  那时候,记得我家的缝纫机几乎没闲过,经常有邻居上门坐在那台缝纫机前做衣服,母亲都是很客气地对前来做衣服的邻居说:“用吧,机子闲着也是闲着。”

  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村里几乎家家都有了缝纫机。此时,新买了缝纫机的人家经常请母亲教缝纫机的用法,母亲每每回来说,咱家这台上海牌缝纫机是老牌子,质量就是好,用了10多年了,比村里人家刚买的缝纫机还好使,而且缝纫机至今崭新崭新的。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成品衣服很是便宜,做一件衣服的面料甚至和买一件成品衣服的价钱一致,而且买来的衣服样式好,于是,农村已经很少有人再做衣服了,此时,母亲也很少坐在缝纫机前做衣服了。

  如今,家里的缝纫机已闲置了约有三十年。每每探亲回家,都看不到母亲床前的缝纫机。母亲说,现在的人都买成品衣,还没穿旧就买新衣,缝纫机早就没有用场了,放在屋里占地方,就放在柴房里了。

  我去了柴房,看到那台缝纫机的整个机身上捆绑着一张大大的塑料纸,塑料纸上却满是灰尘。这台曾经做出过我童时全家六口人的穿穿戴戴的缝纫机,如今却静静地躺在柴房里,几乎被人遗忘了。看着这台缝纫机,我又回想起灯光下,母亲坐在缝纫机前的身影。那“哒哒哒”的声音是那么的亲切,在月光下,在微风中,缠绵悱恻,不绝如缕。那声音,奏出了农家妇女缝衣足实的天伦之乐,也吟唱着农家妇女养家糊口和日夜操劳的艰辛与心酸。如今,这台缝纫机早已被时代的步伐所淘汰,可母亲依然保存着它。

  前不久,我的上衣一个纽扣掉了,让妻子帮着钉上。妻子说,家里哪有针和线,重买一件新的穿吧,谁家衣服穿到纽扣掉了还钉上再穿。我的女儿今年十八了,不要说做针线,就连给针上穿条线都不会。想想母亲当年的艰辛,我常常感叹:“当今的女人呀,太幸福啦!”

  旧式缝纫机散文 篇6

  我家有缝纫机啦!买缝纫机那天,全家乐得像过年。

  至今不忘40年前的情景:1973年一个周六傍晚,在县城机关工作的父亲骑车回来休礼拜天(那时是单休)。听街门吱呀一声,我在土炕上拉开木棂窗户向外看,见父亲推开街门进得庭院,车后座上摞捆着一大一小俩纸箱,我赶忙跳下炕穿鞋。一家人呼啦啦从屋里冲到院子迎接爸爸;围上去扶车解绳,有说有笑别提多快活。原来是买缝纫机啦!我围着大纸箱转来转去,急着看箱上的图文介绍。解下纸箱抬进屋,我和哥手忙脚乱地拆箱,按父亲的吩咐急火火找来螺丝刀扳手钳锤等工具,手扶机件一块组装,我边装边摸来摸去爱不释手、啧啧赞叹。一会儿装完,开始轮换上机,试用尝新……

  父亲先蹬空机示范,讲脚踏位置、如何用力、怎么个蹬法。我把纸箱的图文看了又看、拔不下眼睛。首先上机的自然是母亲。哪知道坐上去一蹬,根本踏不转:哎!这怎么了?可不是我弄坏的哈!母亲有些惊异胆怯。原来,曲柄连杆机构正好赶在极限点卡住了,大家不懂、以为坏了,还拱头去看飞轮踏板;母亲不是瞪得反转;就是“死点”上憋住了;只好使闷劲蹬,或突然蹬动了,突突突地疯转、吓人一跳;要么皮带蹬掉了,脚踏板大飞轮呼呼空转……

  接着,一家人挨个上机尝新过瘾,个个洋相百出既喜又怕却很开心,小心翼翼怕损坏机器,把她当宝贝似地宠着。难免有时提心吊胆弄得一惊一乍,不时嘻嘻哈哈笑成一团。爸爸提醒,不要用太大力气哈、那个细铁棍(连杆)能蹬断;小心机针扎手。

  母亲学缝纫机挺费力,在农村生活,从未摸过什么机器,没有机械操作基础。为了省线,还不舍得用,先以破布条条练习“空跑”。等真正用线缝纫试验时又断线;要么上下线一紧一松;或线、布、针缠绕成一堆一团,解不开扯不掉;还老是撞针甚至断针、教人胆战心惊的。反正,开始阶段不知费了多少讲究。越生疏越是毛病百出、大小故障结伴儿一起跑来凑热闹、欺负人。开始还怕机针扎手,以前就听说过,村里有人缝纫时被机针扎透手指。接下来,母亲有空就上机练习,终于学熟了。

  缝纫机,简直带来了母亲和姐姐第二次解放。有了缝纫机,要数母亲和姐姐最高兴,再也不用为缝缝补补带灯拉夜、出力遭罪了。有什么针线活,掀开罩套坐到机前,哒哒哒一会儿工夫就得了。不仅快捷,缝得也好,针角均匀还平整。全家终于穿上机器缝的衣服。虽然母亲的手工针线活做得漂亮,可还是不如机器“跑”得标准。

  农家手工缝补旧衣裳、做新衣服多费劲哪!至今不忘,母亲一年到头,从来没有闲散时候。除了洗衣做饭、杂乱家务事;其余全部时间,几乎都耗在缝补或新做服饰、被褥上。每天,忙完别的,母亲便会翻箱倒柜找出破衣烂衫、碎旧鞋袜、破布条条,摊在炕席上;盘腿坐上土炕,扯过线笸箩,开始缝补衣服鞋袜被褥;而藤条编织的大针线笸箩,总是放在土炕边或墙角,天天都要用。母亲把块块条条旧布料剪来切去、修补破衣烂衫。那时大多数衣服都是补丁摞补丁;有的地方补丁好几层,又厚又硬。

  母亲最累的是,每年秋冬要为全家人拆洗翻新棉袄、棉裤和被褥,还需做春节穿的新衣服。那个年代,还不兴买成品衣裳,也没有卖的;乡下没有私人裁缝铺定制服装;镇上有,却舍不得花这块八毛的手工钱。我们姊妹四个加父母爷奶共八口,光是每人一套外衣就有16件新衣,画线剪裁、手工缝制,每件就要不停地缝几天,总共要一两个月才能干完;记得,母亲引领着针线在布面上、蜗牛般一针一线爬行,带灯熬夜黑白忙活在布衣经纬间、老牛似地耕耘跋涉。而今,缝纫机登门了,这一切迎刃而解。

  旧式缝纫机散文 篇7

  说缝纫机解放了母亲和姐姐,那是场面话。其实,现在想想,买缝纫机最开心、收益最大的也许根本不是母亲,而是我——13岁正处于贪玩好奇年龄,没有正经买来的玩具;从她进门那天起,一直是我的心爱之物,随即成了我最好的玩具。她是我家的第一台机器,还那么大!故然,只要闲着,我就赶快上去蹬崴两下过过瘾。在当年那蛮荒闭塞的眼界里,缝纫机周身一切都显得那么完美漂亮,好玩极了。特别是电镀部分锃光瓦亮。光是看着它就高兴,好像那快乐是顺着目光直接流到心里。尤其头些日子,有机会就靠过去围着她转悠,看过来望过去、瞅瞅这摸摸那。特别是小巧精美的梭子,玲珑剔透特别好玩;还有精美的机针、压脚、商标牌、弹簧夹、摆动臂,都叫我爱不释手;我还喜欢倒线绕线,可以取下梭子尽兴地欣赏把玩,双脚发力倒线、两手休息,悠然地看着两个线辊飞速旋转、紧张忙碌得不可开交,像两个玩具,煞是有趣。

  缝纫机台板同样令我喜爱,珠光宝气、好看又好用。长这么大可是从没见过这么光亮的塑面台板;脸贴上去,还凉津津的,是暖心的凉而爽;凑近细瞅、溜光水滑,什么材料这么漂亮?特别是,不用时还可把机头折叠沉进机箱,把台板变成一个桌面,太妙了,太有创意了。每天放学以后,干完家务杂事、自留地或菜园农活,总愿意在缝纫机台板上写作业;虽然背光阴暗,明明有三屉厨和小饭桌,偏要在缝纫机台板上写,就因为喜欢;写一会瞅瞅这摸摸那、左看右看看不够,写着作业心里喜滋滋的;兴致高了,写作业也不觉得乏味;有缝纫机陪伴,枯燥的学习像游戏似的意趣横生、有滋有味。

  其实,此前是见过缝纫机的,村里已有一台私人的。但那毕竟不是自己的,况且从来没捞着碰过、摩挲;只是垂涎三尺地行过注目礼、远远地看人家用,心里那份好奇与艳羡甭提了。现在,自家有了,有机会就想去摸摸,只要母亲、姐姐不用,我就上机蹬瞪。那时的我们,可不像现在的孩子、什么都见过!我的双眼空空的、里面没有什么东西,饥渴得像两个低三下四身份卑微的“乞丐”,看见什么都喜欢!

  等到手练熟了,就急于“跑”东西,我可用她缝东西了。念大学和就业后,做了数不清的鞋垫、坐垫、其他用品,还有床边垫。本来这些都是妈或姐做,但我为了练手、过瘾,偏偏自己办。后来我手修成“正果”了,其实缝得比姐姐、妈妈还强。妈和姐可夸我手儿好了!鞋垫基料是妈妈以浆糊裱糊的纸板破布“阙子”,外表包上破布缝成。就业后,住宿舍时大家经常穿着脏污的工作服坐床边闲聊,为保持床单褥子清洁,我专门跑了个床沿垫布;没有新好布料,就把废弃的旧床单剪下一截,转圈缝包边,在布面上缝出三个隶体空心大“您请坐”。

  但是,等过了“保鲜期”以后,就忘了似的不再碰机器,稀罕够了。用她时才想起来。

  旧式缝纫机散文 篇8

  缝纫机在今天早已不算什么。可在那个年月,家庭买缝纫机却是件大事;著名的家用——第一代“三大件”手表、缝纫机、自行车,是当时所有人梦寐以求的理想目标!但不好买。首先没钱,对一般农村家庭,全家七八口人撅腚扒胯吭哧几年,除了吃穿,省吃俭用剩下的钱也买不了一台100多元的缝纫机或自行车。即使有钱也买不到。计划经济时代,物质匮乏不说,什么都得凭票;票儿稀缺得要命,像缝纫机、自行车等家庭高档耐用品更得凭票供应。

  记得为买120元的青岛牌,还是买130元左右的上海蝴蝶、蜜蜂牌或钻石牌,父母反复掂量讨论半天;想买名牌又不舍得多花这10元钱。名牌可能会提高身份,而非名牌经济实用实惠。最后只买了青岛牌。可别少看这10元!10元钱在当时可不是小数目。大致是一个农村家庭全年的零花钱。那时,农村整劳力累死累活干一天才值一到两毛钱,一年干300天才30到60块;工厂学徒工一月工资才约12至18元;一本连环画五分钱,一块糖一分钱;新鲜大鲅鱼才四毛八一斤,一斤猪肉七毛八,后来提价才涨到七毛九;一件无袖棉背心,5到10元就可买断。

  至今不忘,村里最穷的几家,有的欠大队接近1000元饥荒。大家就私下议论说,他家这辈子是还不上这些债务了。

  过了些日子,街坊邻居相处不错的,有不少来蹭机做针线活儿,都是免费,母亲从来没有想过要什么费用。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母亲总是尽全力帮扶乡亲们。我家的缝纫机是村里第二台。前一台也是家人在外工作的。

  后来,缝纫机逐渐多起来,村里把部分个人的缝纫机集中起来,成立村缝纫组,给一些报酬;为村民或外村人缝补衣裳,酌情收费。既方便了村民,减轻家庭妇女手工缝制的辛苦,机主还有了一定的创收。村民只要舍得花几毛钱,便可穿上机器缝的衣服。可谓多全齐美。

  70年代末80年代初,公社也有了缝纫组,面向社会承接加工衣服。

  现在想想,那应该算是乡镇企业的萌芽、先祖了。后来,公社还有了专业“被服厂”——当时还没有胆量叫“服装厂”;专门承接对外加工被褥和服装;同时也制作各种服装,供给一些商铺、市场销售。

  村里和公社的缝纫组,还专门买来电熨斗——那时候可是奢侈品!个人根本买不起或舍不得。熨烫的衣服,哎呀溜平溜平的,真是羡慕人啊!特别是姑娘们,更是趋之若鹜;那看熨斗的眼光,就像看着心爱的恋人!那时候大都是纯棉料,新的还可以,洗一水后总是皱皱巴巴不像样。电熨斗使旧衣服也能保持平整弥新,熨烫过的衣服格外好看、熨帖、漂亮,简直像新的,穿身上感觉就是不一样。

  可惜,绝大多数人不舍得到公社缝纫组花钱缝衣服,为了省块八毛钱一件的手工。母亲也是,虽然她不如裁缝铺缝得更专业熟练,也没有熨斗烫平;但是母亲总有土办法“摆平”,做好的衣服放在枕头下面压,或在被子垛下面;有时急用,母亲织花边时,叠好的衣服放在屁股下面,一晚上就压平整了。

  旧式缝纫机散文 篇9

  以后,逐渐地,各县市区都有了自己的专业服装厂,既可去量身订做,亦可买现成的衣裳。他们的成品衣服摆上了各大百货商场的柜台、货架。自此,城乡人民的服装,才逐步走上正轨的流水线、工业化大生产。将人们的穿戴水平一下子提高几个档次,带来质的飞越。

  这才几年?仿佛就在昨天!从千百年来手工缝纫,到缝纫机、机械化大生产的划时代进步,竟然一步穿越!真是巨人的步伐啊!

  现在,社会迅猛发展,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有条件吃好穿好、穿戴更讲究了。别说自己做衣服,费事受累还不一定做到好处;就算能做也不做了!到商店、市场什么样的衣服没有?各样质料、做工、花色、款式应有尽有,要啥有啥、挑着样买;有钱了,谁不想轻松一下、享受优质舒适高雅的生活?有现成的衣服可买,又做得漂亮,谁还自己辛辛苦苦做衣服?

  现在,缝纫机在农家,也几乎淘汰了;使用的人很少,也就是个别人家。更不用说城市。家用缝纫机的逐渐边缘化,从反面体现了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生活的提高、物质的富裕。她是与那个特定时代相伴的产物。像60岁就退休一样,让位给后来者、新生代。

  缝纫机的面世,对城乡家庭妇女而言,简直称得上是一次革命,一次服饰穿戴、生活的革命。一个巨大进步。用机器缝衣服,使广大妇女大大减轻了繁重的缝缝补补、家务劳动强度,节省了时间体力,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纵向看,有了缝纫机,才渐次有了缝纫组、服装厂。如果没有她,我们至今也穿不上像样的衣服。这对所有人,对整个民族、国家、世界,都是不可小视的大事情。甚至可以说,是缝纫机改变了人们的容颜、一部分外在形象,美化了人类,妆饰了世界;是她开辟了人类的一种新生活,奠定了一个穿着、服装新时代,让城乡人民的生活上了一层新台阶!

  旧式缝纫机散文 篇10

  初秋一过,父亲今年就七十有一了。对于一个古稀之人,虽满头白发,皱纹平添,但精神矍铄,身体康健,用父亲的话讲:还经得住事!

  小时候,父亲家里姊妹弟兄多,在五岁时,因患病引起眼痛,爷爷奶奶靠为人缝制衣服养家糊口,迫于生计,父亲眼痛的病情并没引起他们的重视,错过了及时送去医治的时机,最终造成右眼球坏死萎缩,落下了终身的残疾。小学还没毕业就缀学在家,做了爷爷的关门弟子,也算是子承父业。虽父亲文化低浅,但聪明好学,吃苦耐劳,身残志坚,在18岁那年就完全接手了爷爷的缝纫店,真正开始了裁缝这个行业的营生。

  父亲凭借娴熟的裁缝手艺,得到了大家的口碑相传,一年多光景时间,小店的生意日渐的兴隆起来,“刘裁缝”在小镇上也是小有名气。一把尺子、一个熨斗、一把剪刀、一盒划粉和一台脚踏式上海飞人牌缝纫机就是父亲当年营生的写照。

  计划经济年代,人们都是凭票供应买布找裁缝做衣服。那时的父亲,为赶制衣裤,常常“哒哒哒”的在缝纫机上挑灯夜战,似乎总有使不完的劲。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贸易自由,商品交易灵活,人们的需求更加多元化。父亲的裁缝店渐渐门庭冷落,几个拜于父亲门下的徒弟也都各自改行干起了其他的营生。来做衣服的人一天比一天少了,父亲经常沉默不语,落寞的神情也许只有那台陪伴了父亲太多岁月殊荣的老旧缝纫机最能明白和了解他的心境。记得那时,给缝纫机加油、擦整是父亲最乐此不疲的事,一台老旧的缝纫机也因此而变得异常的光亮。

  物是人非事事休,缝纫店艰难的维持到2000年,父亲索性关掉了经营了大半辈子的裁缝店,时时都在哀叹自己老不中用了。其实我知道父亲的叹息声中,更多的是包含了做为一个手艺人,儿女们都没有跟他从事裁缝这个行业的无奈。

  一次,一位邻居大婆到父亲那里,诉苦说,自家的缝纫机长久没用转不动了,要缝补点什么也不方便,想请父亲过去帮忙看看。说到缝纫机,父亲眼前一亮,二话没说,到工具箱里拿上扳手、螺丝刀就跟大婆去了她家。下午父亲回到家时,不经意间,我看到他脸上洋溢起了久违的笑容。

  一连好些天,父亲到商店买回来好多钳工才用的工器具,开始倒腾起他的缝纫机来,而且还拆起了他的“心肝宝贝”。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才明白,原来父亲是在凭借多年对缝纫机操作使用经验,自学维修缝纫机。一张已经泛黄的缝纫机结构零件图,也不知啥时候父亲一直保管着,还用透明胶带进行了粘贴。不停的对比,不断的研究,那台老旧的缝纫机是拆了又装,装了又拆,蹲在缝纫机机架上一埋头就是一整天,银发下闪耀着汗珠,真有点老当益壮的气派。

  功夫不负有心人,上门找父亲维修缝纫机的人多了起来。因为在那个“三转一响”的年代,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缝纫机这个物件,而经历过那个年代过来的人也都或多或少会点缝纫方面的手艺。虽时过境迁,但好多家里也没舍得把缝纫机扔掉,也算是留给那个不可磨灭的时代烙印过来的人心存的一点念想,现在偶尔用用它,也能给生活带来便利。但因长久不使用,很多的缝纫机都不能正常使用了,要找人修理也没有像维修家电那样好找的修理师傅。

  经过半年的维修经验积累和实战演练,一天,在饭桌上,父亲说要走街串巷去专门维修缝纫机。母亲、妹妹和我都极力反对,毕竟60多岁的人了,而且父亲也有养老保险金,外面日晒雨淋、餐风露宿的,身处异地,万一有一个什么三长两短,怎么办?父亲说他身体硬朗不碍事,不光可以为需要的人上门服务,而且还可以到处去走走、看看,就当是锻炼身体!

  劝阻无用,一向固执的父亲这次是铁了心一样的要坚持去做这个事,我们仨也奈何不过他。直到当我看到父亲吃力的拉着那个自制的、装满了各类零配件、重达三、四十斤的铁皮工具箱出门时,我才终于明白,父亲这那是去锻炼身体!这分明是老父亲难以割舍的缝纫机情结啊!

  由于收费低廉,父亲的缝纫机维修又是绝对的上门服务,大家遇到缝纫机方面的故障都喜欢让父亲看看,每次看到缝纫机修好后,那熟悉的“哒哒哒”的缝纫机的转响,是父亲最感到欣慰而有成就感的一件事。老式脚踏缝纫机的维修父亲可以说是轻车熟路了,渐渐的,电动式缝纫机开始多了起来,为满足大家的维修需求,父亲就买来一台旧的电动缝纫机,开始了对“新生物件”的熟悉。由于电动缝纫机的零件更加的微小精细,本就患有眼疾的父亲就买来放大镜进行揣摩、研究、查找和学习。最终,父亲秉承着“万变不离其宗”的想法,又“啃”下了电动缝纫机维修的这块硬骨头。

  父亲从63岁到今年71岁,风里来雨里去,八年的缝纫机维修岁月就这样匆匆而过。川南的多个城市乡村、大街小巷、乡舍农家都留下了父亲的身影,连乐山马边、云南昭通等少数民族地区也印下了父亲深深的足迹。记得父亲有一次回家,很荣耀的跟我们说到,他在宜宾的一个小县城里为人修缝纫机时,一个胸前挂着照相机的人为他拍了照片录了像,说是新闻记者,要记录下老手艺人的影像。遗憾的是,他当时由于满手的油腻,没来得及看看自己上不上镜。

  随着父亲年岁的增大,我们也无数次地劝他放弃外出去维修缝纫机,可每每此时,父亲总是笑呵呵的说道:我还经得住事!再干几年,八十岁了就“退休”!

  “想想您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您地双手,我摸到了艰辛……不知不觉您鬓角露了白发,不声不响您眼角上添了皱纹,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生活的苦涩有三分,您却吃了十分,这辈子做你的儿女,我没有做够,央求您呀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对面楼窗里隐隐传来的一曲《父亲》,使我幡然顿悟,作为一个残疾人,父亲的坚强和不服输的品格是留给我们做儿女最宝贵的财富,作为一个一辈子做裁缝的手艺人,老父亲是有一种怎样浸入骨子里的缝纫机情怀啊!

  当又一次听到父亲在收拾行李和整理配件的声响,当再一次看到父亲拉着那个沉重的手拉车出发的背影,忍不住,我也潸然泪下……

  旧式缝纫机散文 篇11

  我家里有一台古董,看到这里你肯定会大吃一惊并且告诉我,你要发财了吧,哈哈其实不是的,其实呢,说是古董,又不太算的上是古董。是什么东西呢,就是我妈结婚时姥姥给妈妈买的嫁妆——一台缝纫机。

  可能不少人都见过吧。我从一记事起,这台缝纫机就安静的立在我家屋里。这台缝纫机是黄色的,牌子是牡丹的。妈妈说当时她们结婚的时候这可是个大件呢。谁结婚的时候有一台那肯定是一件特别有面子的事情,因为妈妈在家里是最小的一个,所以姥姥狠了狠心就给妈妈买了一台当嫁妆了。

  记忆里,妈妈总是坐在缝纫机前给爸爸和我做衣服,伴随着登登登,登登登的声音,妈妈总是把一件件新衣服递到我和爸爸手里。小时候因为自己好奇爬到缝纫机上一阵捣乱,把缝纫机弄的不出线了,或者线出的不均匀,针断了,等等一系列问题,妈妈总是能轻而易举的把缝纫机修好,当然我也躲不过一顿数落。

  小时候家里也穷,记得有时候妈妈去集市上买上很大的一块布,带花的,然后回来再用缝纫机加工成被套或者床单,妈妈的手特别巧,剪剪缝缝,缝纫机一加工就成了。那个时候我还觉得缝纫机特别的神奇,布往那里过一边就缝住了。一直到现在我也搞不清楚什么原理。

  再后来妈妈便不再给我和爸爸做衣服了,因为买的衣服既好看又便宜,所以妈妈的缝纫机也不再用来做衣服了,但是妈妈依然用它来缝缝补补。记得有一次我羡慕同学有漂亮的毽子,我自己便找出布剪成一块一块的打算用缝纫机做成毽子,因为第一次用缝纫机,自己做的一团糟,妈妈看到以后,不仅没有责骂我,还帮我做毽子。记得那次做的毽子特别漂亮。

  现在,家里的缝纫机几乎不用了,只是扔掉了又觉得可惜,所以只好放在家里当摆设了。上次我们搬家,妈妈看着缝纫机语重心长的说了一句,我们结婚的时候缝纫机还算是一个大件,现在也避免不了被淘汰了。最后缝纫机被放在了储藏间的角落里。再后来有一次妈妈收拾储藏间又看到缝纫机,妈妈执意让我们抬上楼去。我想大概是因为妈妈想起了买这台缝纫机的时候的事情吧。

  社会在发展,经济在发现,我们都在进步,有的东西也会避免不了被淘汰,让新的东西进来。这样也说明了,我们一直都在进步。唯一让人难以忘记,难以舍弃的应该是当时的心情吧。

  旧式缝纫机散文 篇12

  “踏踏踏……踏踏踏……”奶奶的房间里传来了什么奇怪的声音?我好奇地走进去一看,奶奶正在踩着一个大大的机器。“这是什么呀?”我问奶奶。奶奶说:“这叫缝纫机,是用来缝布做衣服的,代替手工缝制,又快又好。”

  我走进一瞧,缝纫机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有一张桌面,桌面上是一个圆形的转盘和纺织机器,下面就为脚踏板,上下之间有一根皮带连接。奶奶只要用小工具穿好针线,一来一回踩动脚踏板,皮带就会带动转盘快速地转动起来。只见针快速地在布料上进进出出,奶奶灵巧地转动着手里的布料,一分钟不到,一个小香袋就缝好啦!她把香袋展示给我看,哇!好整齐呵!一个个小小的针孔中白色的线有序地穿过,要是人工缝制的话,不知道要缝多久了。好神奇啊!我也跃跃欲试,随手拾起一块废布料,准备跟奶奶学一学。

  奶奶让我在缝纫机前坐下,先试着空踩几下,呼噜噜,上下两个轮子像风车一样飞快地转起来,好轻松,好简单。我得意极了,恨不得马上开始,一直催着奶奶穿线,我要在废布料上实战操作。奶奶不紧不慢,娴熟地拿起线穿好,把布料对折对齐后平铺在针下,拉动几圈转盘后示意我可以开始踩了。我信心满满,猛用力踩了几下,只见转盘飞快地转起来了,心里无比激动,可是一看手下的布则完全不动!“停、停、停……”奶奶眉头紧蹙,大声喊道,“转盘转反了,倒针了,线都打结了!”我被吓得满头大汗,生怕弄坏机器,连忙停了下来!奶奶并没有责怪我,只是耐心地剪着线,理清线路,把一切准备好之后,示意我重新开始,我小心翼翼踩着踏板,眼睛紧盯着转盘,转盘终于顺着方向转动了起来,我连忙跟上节奏,用力踏着踏板。“踏踏踏……”我沉醉在这个美妙的机器声音之中。“停停停……”奶奶又喊起来了:“跑偏啦!”我定睛一看,手下的布料走线完全歪了,真是顾了这头忘那头。这次我吸取教训,重新调整好状态,一手按住布料,一手拉动转盘,脚顺势跟着节奏踩动,这次果然顺利了许多,布料一点点向前移动,我也慢慢得意起来了,只听“啪”一声响,线全断了,突如其来的状况让我很受打击,我似乎有点泄气了,真想甩手不学了。奶奶一边帮我重新穿线,一边说:“干这种活最需要的是耐心,遇到的这些状况就是增长自己的经验,你慢慢就会成为熟手!”我觉得奶奶的话很有道理,失败是成功之母。一个下午我一直在练习,最后终于在布料上打出了一条完美的白线,还制成了一个小口袋,那种成功的喜悦真让人开心,就像一颗久旱的小苗喝到了春雨。

  小小缝纫机难不倒我,以后的困难也不会难倒我!

  旧式缝纫机散文 篇13

  每一样东西,身后都是有它的小故事。有一样东西,随着了我爷爷半辈子,到现在爷爷还不舍得丢弃它,有时候还用它帮亲人做几个贴合的衣服裤子。这台缝纫机,就好像爷爷的老伙计!40很多年的风吹雨打守候,40很多年的艰苦过程。

  在家乡房屋拆建的情况下,大家从爷爷卧房里翻出了这台历经沧桑的缝纫机。这台缝纫机机头和外壳上的铁早就锈蚀。战甲仿佛一张长实木桌子,机头像一个大的钉书机,机头上有一个小车轱辘,在其的身上却有一个大车轱辘,踩着下边的脚踏板,大车轱辘推动小车轱辘,上边机头就可以逐渐运行了。

  大家把它提心吊胆地搬离了屋子,放到外边的混凝土场中。黄昏,落日的余辉洒在哪台原木色的老缝纫机上,我缓缓的触碰着那层浅浅的余辉,时代感一下从我心里冒出。

  爷爷总不舍得丢弃这台缝纫机,在其中一定有他的'不平凡故事!求知欲迫使我一定要探个到底!我终于说动了爷爷,爷爷的方便之门才渐渐地打开了:“我呀,十二岁去做学徒,三年就出师了……”我禁不住插一句:“爷爷,你做学徒艰辛吗?”爷爷不慌不慢地说:“苦啊!那时,老师傅家中膳食并不太好,每日只能够和老师傅一起吃泡饭,在饭里天赋加点萝卜条和萝卜咸菜。”爷爷间断了一下:“有时呀,衣服裤子做得不太好,还得挨老师傅骂。”

  我关注地问道:“爷爷拜师后,好啦些吧?”爷爷一声声哀叹:“唉!拜师后,我一直要想一台上海市蝴蝶牌的缝纫机!遗憾家里穷,没钱买!只能从师哥那边买下来一台二手缝纫机。呶!便是这台。”爷爷指向夕阳西下的老缝纫机,眼光里满是柔情似水。

  记得我仍在幼稚园的情况下,院校要举办中国戏曲赛事,我表演唱戏曲,遗憾沒有剧装,爷爷了解后当晚赶做。深夜,我醒来时,朦朦胧胧地见到爷爷的屋子里显出一丝明亮。“嗒嗒嗒嗒”的响声从爷爷屋子里传出……原先,爷爷仍在繁忙着。第二天我醒来时,醒来一看,我的衣服裤子早已齐整地叠起来在卧室床了!我开心采烈地跑出屋子,见到爷爷黑着眼眶、喊着打呵欠,他熬了一个夜里,合都没闭眼呢!这时候又在日夜兼程地工作中了。

  我的眼眶湿润了,喊了声:“爷爷,感谢……”爷爷转过头来,笑眯眯地说:“你能穿上衣服去赛事啦!”“爷爷,您去歇息一会儿吧!您熬了一个夜里啦!一定累垮了!”“爷爷舒服!”爷爷仁慈地抚摩着我的头。此刻,我的心里泛起了一股暖流……

  现如今,这台缝纫机早已光荣退休了。但每每想到这一段幸福的时光,我的脑海中便会浮现那样一幕:一个男孩儿、一位老爷爷、一台缝纫机……这一段温暖的时光将始终留记在我心里,不论是十年、20年還是30年……我还将始终不容易忘记!

  旧式缝纫机散文 篇14

  清晨,天边泛起了鱼肚白。破晓的阳光划破了宁静,天很快就亮了

  一阵响声吵醒了我,我揉着眼睛爬上阁楼,咦,奶奶在擦拭那台搁置许久的缝纫机。我轻轻地走过去,端详着那台蝴蝶牌缝纫机:上面用金漆画上的蝴蝶图案几乎完全脱落,转轮上生了厚厚的红棕色的锈。我轻轻地踩着上面的踏板,听着它发出吱呀吱呀的呻吟,这声音可太熟悉了。恍惚间,那只金色的蝴蝶好似飞了下来,翩翩起舞,将我引进那回忆之境

  听爸爸说,这台缝纫机是在一个春天来到我们家的。在那个时候,家中有一台缝纫机可是件了不起的事。奶奶踩着缝纫机,制作、缝补一家老小的衣衫,再洗得干干净净。在我的记忆中,偶尔会有一些亲戚或者邻居拎着糕点或者拿几个鸭蛋来我家,请奶奶帮忙缝补。那时候奶奶便会说:不用了,不用了。乡里乡亲的,帮个忙不算什么。

  过了几年,奶奶突然决定把缝纫机搬到村口的大树下去。我把缝纫机搬到外面好了,乡里乡亲来缝补东西也方便,给大伙帮帮忙。奶奶的提议得到了全家的支持。家里的缝纫机搬到了大树下,奶奶继续快乐地踩着它,看村里的小朋友们聚集在大树下做游戏,听三姑五婶们聊着东家长西家短,让累了的庄稼汉坐下喝一杯茶。前来缝缝补补的乡亲会笑着说一声:王奶奶,麻烦啦!奶奶每次都乐呵呵地应一句:没事儿,搭把手帮个忙。

  渐渐地,缝纫机的吱呀声开始沉重起来,奶奶的动作也迟缓了,父辈们的鬓角渐渐染霜,当年的孩子们也长大了。渐渐地,来树下补衣服的乡亲越来越少,爸爸劝奶奶还是不要再踩缝纫机了,多在家歇歇吧。奶奶摇摇头,有点失落。没有人察觉到,缝纫机上原本展翅欲飞的蝴蝶也逐渐开始褪色。

  后来,乡镇改造,我们村的不少乡亲都搬进了城里,我们家也搬走了。在奶奶的坚持下,我们还是带着那台缝纫机进了城。那台缝纫机终于安静了下来,在阁楼上静静地落灰。

  正想着,一个声音将我从记忆中拉回现实。王奶奶,听说您这两天闪着腰了。我给您带了盒钙片,补补钙。隔壁的李阿姨提着菜篮子经过,您又准备踩缝纫机啦?李阿姨笑盈盈地接着说,看着这台缝纫机,我也有很多感触。这些年我们都没少麻烦您呀!您帮我们家小宝做了不少衣服呢!哪里哪里,举手之劳,举手之劳。以后家里有需要缝补的,你还拿过来。奶奶摆摆手,一如既往地说。

  我看着放在缝纫机上的钙片,似乎明白了什么。

  从瓦房到洋楼,从充满补丁的破衣服到现在五花八门的潮牌,从充满淳朴乡土气息的村口树下到小区门口充满暖意的爱心墙科技在发展,时代在改变,我们的吃穿用度与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但无论是从前的乡舍还是现在的小区,那浓浓的邻里友善之情却是永远没有改变的。奶奶的缝纫机缝补了我们的衣服,见证了时代的变化,也温暖了人心和人情。

  旧式缝纫机散文 篇15

  每一样东西,背后都有它的故事。有一样东西,伴随了我爷爷大半辈子,到现在爷爷还舍不得丢掉它,偶尔还用它帮家人做几件合身的衣服。这台缝纫机,就像是爷爷的老伙计!40多年的风雨陪伴,40多年的艰辛历程。

  在老家房子翻建的时候,我们从爷爷卧室里翻出了这台饱经沧桑的缝纫机。这台缝纫机机头和机身上的铁早已生锈。机甲好像一张长木桌,机头像一个大的订书机,机头上有一个小车轮,在其身上却有一个大车轮,踩着下面的踏板,大车轮带动小车轮,上面机头就可以开始运作了。

  我们把它小心翼翼地搬出了房间,放在外面的水泥场上。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那台木色的老缝纫机上,我轻轻地触摸着那层淡淡的余晖,历史感一下从我心底涌出。

  爷爷总舍不得丢掉这台缝纫机,其中一定有他的不平凡的故事!好奇心驱使我一定要探个究竟!我终于说服了爷爷,爷爷的话匣子才慢慢地打开了:“我啊,十二岁去当学徒,三年就出师了……”我忍不住插一句:“爷爷,你当学徒辛苦吗?”爷爷不急不慢地说:“苦啊!那时候,师傅家里伙食并不好,每天只可以和师傅一起吃泡饭,在饭里加点萝卜干和咸菜。”爷爷停顿了一下:“有时候呀,衣服做得不好,还得挨师傅骂。”

  我关心地问:“爷爷出师后,好了些吧?”爷爷连声叹息:“唉!出师后,我一直想要一台上海蝴蝶牌的缝纫机!可惜家里穷,买不起!只好从师兄那里买下一台二手缝纫机。呶!就是这台。”爷爷指着夕阳下的老缝纫机,目光里满是柔情。

  记得我还在幼儿园的时候,学校要举行戏曲比赛,我表演唱京剧,可惜没有戏服,爷爷知道后连夜赶做。半夜,我醒来,迷迷糊糊地看到爷爷的房间里透出一丝光亮。“嗒嗒嗒嗒”的声音从爷爷房间里传来……原来,爷爷还在忙碌着。第二天我醒来,起床一看,我的衣服已经整齐地叠放在床头了!我高兴采烈地跑出房间,看到爷爷黑着眼圈、打着哈欠,他熬了一个晚上,合都没合眼呢!这会儿又在马不停蹄地工作了。

  我的眼眶湿润了,喊了声:“爷爷,谢谢……”爷爷回过头来,笑眯眯地说:“你可以穿上衣服去比赛啦!”“爷爷,您去休息一会儿吧!您熬了一个晚上啦!一定累坏了!”“爷爷不累!”爷爷慈爱地抚摸着我的头。此时此刻,我的心里涌起了一股暖流……

  如今,这台缝纫机已经光荣退休了。但每当想起这段美好的时光,我的脑海就会闪现这样一幕:一个小男孩、一位老爷爷、一台缝纫机……这段温暖的时光将永远留记在我心里,无论是十年、20年还是30年……我都将永远不会忘记!

  旧式缝纫机散文 篇16

  “吱吱吱~”一大早的这缝纫机的声音就太不合时宜地回荡在我的房间里,惊扰了我酣甜的梦,但我并未因此而生气,因为我知道,制造噪音的“罪魁祸首”就是我妈妈。

  也许你会感到奇怪,在这科技日新月异的21世纪,怎会还有分缝纫机这样的“古董”在我家,这就得从我的妈妈说起了。

  妈妈小时候家里穷,没上什么学,也没什么谋生的技能。幸得家里有台缝纫机,妈妈便没日没夜地在上面摸索着。或许是妈妈天生就有这样的禀赋,又或许天道也宠爱母亲,总之最后她是练就了一手缝纫的绝活,从此,妈妈便靠着自己的一双手养活了一家老小。直到她嫁给爸爸,她才舍得了这缝纫机。

  去年我家买了新房子,房子装修得很漂亮,家具也买的很时尚,简直是高端大气简约又大方,然而在这样的布局里,妈妈偏要将她的老古董——缝纫机搬进来,而且还要放在这客厅最显眼的地方,我和爸爸坚决不同意,找了各种借口来反驳,然而最终还是拗不过她的一句:“那是我的青春。”所以从此以后那缝纫机便像一个怪物一样蹲在我们家客厅,破煞风景。

  好几次放学回家都看见母亲拿着碎花布在缝纫机上面吱吱作响,我疑惑的看着她,停下手中的动作转身对我说:“你奶奶不容易啊,母亲去世得早,吃了不少苦头,虽然啊,嫁给你爸爸生活好转了些,我看见她衣服破了洞,她又不买新的,我买了她又不要,说是浪费钱,所以我想做件衣服给她。”说着说着我看见母亲眼里泛着泪花。我脚一下僵住了。走向了自己的房间。

  后来爸妈为了养家糊口出去工作了!母亲就把缝纫机搬到了我房间里!走之前还恋恋不舍的一下没一下的抚摸着。还不忘叮嘱我不要忘记照顾好她的“宝贝。”他们坐上客车走了,我微微挥手,轻轻的说了句:“再见。”

  爸妈走了俩年,终于回来了,妈妈回来就生病了,进了医院,进医院之前妈妈对我说:“那你要你要看好缝纫机啊!照顾好你爸”我强憋着泪走出了病房。在医院照顾了妈妈俩天就回家读书了。

  我在学校浑浑噩噩过了几天,得知母亲的病情在好转,我的心情也好多了,今天早上我就听见那熟悉的不能在熟悉的裁缝声,我闭着眼睛嘴角忍不住的往上翘。

  后来我才得知缝纫机是外婆年轻时的东西!在母亲11岁的时候外婆就去世了把东西留给了母亲!原来缝纫机不仅是外婆母亲的青春,也是母亲最亲切的怀念。

  旧式缝纫机散文 篇17

  小房间的窗台边,奶奶的缝纫机“哒哒哒”“哒哒哒”响个不停。

  当我推开门,走进那间房,第一个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台老式缝纫机。缝纫机上盖着一层绣花布,花布的边缘,露出了缝纫机漆黑的,光滑的一角。天晴的时候,阳光照进房间,那层绣花布上的花纹和光影便交织在了一起,让人觉得温馨。这小小的房间,便是奶奶一个人的“缝纫铺”。

  我安静坐在缝切机前的板凳上,脑海中浮现出了奶奶缝衣服的样子。右手边存放着整整齐齐的线团,我的思绪不由地顺着这长长的丝线,滑到了很远的地方。

  记得儿时,我总不明白缝纫机是怎么动起来的。我对奶奶的缝纫机充满了好奇,总想找机会试-试。后来呀,我还曾自作主张地当过一回“裁縫”呢。

  那天,我偷偷摸摸地来到缝纫机前,装模做样地坐好。一边回想着奶奶的做法,一边悄悄打开抽屉我先拿出一小条布片来,再找来一捆线,小心翼翼地穿进缝纫机后面的小孔里。一切准备就绪,我用脚够了够下面的黑色踏板,却怎么也踩不动。记忆中“哒哒哒”的声音并没有响起来,我有些气恼又有些不甘心。于是又用手转侧边的转盘,这样一来,上下的转盘都要靠手转,一边要不断地把线往缝纫机里送,一边又要防着乱戳的针头,真把我忙坏了。我急得手心冒汗,但是仍然没有成功,无奈我只好苦着脸收拾起来。离开时,我才发现原来奶奶已经站在门口看了我许久,她笑眯眯的,脸上没有半分生气。我一愣,有些不好意思,冲着奶奶吐吐舌头,做了个鬼脸,赶紧溜走了。

  后来的一天,我又看到奶奶在缝纫机前修修补补,于是赶紧走上前去。奶奶把一条裤子垫在针头下边,-旁,青色的一条长线已经拉好了。奶奶坐在那儿真是合适极了。她略弯双腿就可以踩到下面的踏板,她一伸手就能转起侧面的把手。台下的大黑轮子前后摇着。针头飞速地从裤子上跑过,针头与细线交融,留下一长串的脚印。整台缝纫机在奶奶的手里就像活了似的。“哒哒哒”“哒哒哒”熟悉的声音终于又一次响了起来,这声音仿佛浸泡在了我童年的时光里。我在墙边看了许久,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不知道为什么,缝纫机那“哒哒哒”的声响对我来说悦耳极了,那声响是那么富有节奏,是我永远也忘不了的......

  小房间里,窗台边,奶奶的缝纫机,“哒哒哒”“哒哒哒”响个不停。

  旧式缝纫机散文 篇18

  我最忘不了的便是外婆和她的缝纫机。

  缝纫机小小的,不大。它的下面有一块踏板,摆在缝纫机边。只要踩着它一前一后的摇动,缝纫机就动了起来。

  我最喜欢听缝纫机“哐当,哐当”的声音。一下,又一下的“哐当”,那是外婆在做衣服,小小的心似乎一下子就填满了。

  小时候,外婆便用那台缝纫机,给我做衣服裤子。早上,阳光斜斜地从窗户撒进房间时,外婆开始裁剪衣服。她用划衣片划出大大小小的布块。然后拿着一把大剪刀,“咔嚓,咔嚓”的剪起来。布料和阳光撒了一地。剪完后,外婆便把那些布块分成一组又一组。然后用缝纫机来缝纫。她把布料拿到缝纫机边,然后戴上她那副老花眼镜,凑近缝纫针眼,手中拿着一根线,轻轻地穿了进去,拉着线绕到另一边。外婆踩着缝纫机的踏板一下又一下地前后摇动起来。缝纫机外面大小不一的轮子快速转了起来。外婆推着布料向前,身子慢慢向前倾。缝完一块,外婆就把它放一边。每次做完后,外婆总是献宝似的给我。每每得到外婆新缝纫的衣服,心里都想要马上穿出去炫耀一番,好好地展示一下新的宝物。就这样,来到学校之中常常被小伙伴们围着,指着这崭新的衣服羡慕不已,而我这小小的虚荣心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缝纫机转着,转着,我从当初的小不点长成一名学生。“哐当,哐当”的声响中,外婆一点一点的矮了下去,头发一丝一丝变白,脸上牵出一丝一丝的皱纹。

  我快要去军训了。外婆特意去布料市场找很久,最后买了许多淡蓝色的布。淡淡的蓝色,就像天空一样,是我最喜欢的颜色。她决定为我做一床被子。被子太大,桌上搁不下,外婆就蹲在地上裁剪。好熟悉的画面——我很小的时候,她就经常在那裁剪。外婆一下一下地剪着,鼻梁上架着老花眼镜,不时地滑下。就这样,我坐在一旁,看着外婆一刀一刀地裁剪着,那份认真和熟练一如从前,虽然由于年龄的增长,有了一些不稳定,动作也没那么利索了,可还是看得出是个特别厉害的行家,我不经看入了迷。外婆就这样停停做做,累了就和我掰扯上两句,休息够了就继续奋战,那份认真让我心里不禁发酸。

  终于,她缝完了被子。做完的被子像天空一样,让人觉得很安谧;软软的感觉,很舒服。我知道,那就是外婆的味道。

  缝纫机如原来一样,一声声地响着,缓缓地转着。转过往昔,转过岁月,缝在了我的心里。

  旧式缝纫机散文 篇19

  国庆节回到外婆家,看见外婆戴着老花镜,手中拿着一个小塑料瓶,对着一台缝纫机在捣鼓。看她那专注的样子,我小声问外婆:“外婆,你在干嘛呢?”外婆转身对我说:“我给缝纫机喝点润滑油,它年纪大了,得好好保养保养。”“它年纪大了,也不好使了,再说了放在家里还占地方,不要得了。”“使不得使不得,这可是你外婆我的嫁妆呢。那时候,有一台缝纫机做嫁妆可风光哩,好比现在结婚时陪嫁一辆奥迪轿车呢!”外婆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我仔细端详起这台比妈妈年纪还大的缝纫机,乌黑的身子透着明亮的光泽,金色的蝴蝶镶嵌在乌黑的身子上,显得格外的耀眼。旁边“蝴蝶牌”三个字立即映入了我的眼帘。外婆满面笑容地说:“这可是名牌呢!那时候就数这个蝴蝶牌的缝纫机最好用。八十年代初,我在服装厂里上班,白天用的是厂里的缝纫机,傍晚就再带点活回来,用这台缝纫机继续干活,补贴家用。到了八十年代末,改革开放了,政府鼓励大家自己创业,我们家开了个保暖鞋作坊,请了两三个工人,用的就是这台缝纫机缝的鞋帮子做保暖鞋。没想到,第一年生意就好得不得了,到年底一算,赚了一万多元,万元户呢,把你外公乐的呀!都合不拢嘴了呢!那也是我们家的第一桶金,后来我们住上了小洋楼,还买了小轿车,日子呀过得一天比一天红火。”

  外婆的回忆也勾起了我的记忆。小时候,就经常看到妈妈坐在外婆的缝纫机前,东捣鼓西捣鼓的,妈妈说,她小时候就这么看着外婆摆弄缝纫机的,她那时觉得缝纫机是一个魔术师,能够变出新衣服、新鞋子……所以她一直梦想自己长大后也有一台这样的缝纫机。等到我上幼儿园了,妈妈买了花布,坐在外婆的缝纫机前,为我做了漂亮的新枕头、新被子。拿到幼儿园,小朋友们的眼睛都绿了,问我哪里买的?我说是我妈妈亲手做的,看着他们那羡慕的眼神,我心里特自豪。到了六一儿童节前夕,妈妈又坐在缝纫机前,没过一会,一条漂亮的裙子出现在我的眼前,我穿上妈妈做的新裙子,又是蹦啊又是跳啊,开心极了!

  “嗒嗒嗒、嗒嗒嗒”喝完油的缝纫机在外婆的操作下发出了清脆的运转声,我的思绪也被拉回到了现实,看着外婆又专注的在那用缝纫机缝东西,我心中不禁感慨,虽然现在条件变好了,外婆的缝纫机用的越来越少了,但是它永远是我们家的功臣;虽然日子过的越来越红火了,但是这也是通过不断努力才能得到的;虽然人民的生活越来越美好了,但是这也是祖国富强了才能拥有的。

  旧式缝纫机散文 篇20

  外婆的卧室里,放着一台缝纫机。这台缝纫机,也有四五十岁了,放到现在,也算是个稀罕物。我一直觉得现在商场里什么样的衣服都有,根本用不着什么缝纫机。可外婆依然不死心,她认为早晚会有用处的。从小到大,什么衣服、裤子破了,妈妈总是摇摇手,不以为然地说:“破了就扔了吧,下回去商场再帮你买新的。”每当这个时候,外婆就会急冲冲地跑出来,就好像事先有预料一样,一把抽过旧衣服,不停地唠叨:“丢,丢,别忘了我还有缝纫机呢!你们能省就省点!”说完,一边认真观察着破衣服,一边走进房间。没过多久,“吱嘎吱嘎”的声音传了出来,外婆正踩着踏板,与缝纫机共同演奏一首绝妙的乐曲呢。

  这些年来,外婆用这台缝纫机为我们省下的钱没有上千也有几百。只是时间太过于漫长,让我们不易察觉罢了。所以这台缝纫机在我心目中的地位还是可有可无的。直到这件事情,让他在我心中的位置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九岁那年的某一天,我们合唱团要去外面进行汇报演出。演出服是一件很漂亮的衣服。一拿到手,我便爱不释手,把它穿在了身上,不顾家人的劝阻,出了门。我来到小区一个鸟语花香的一个林子里,享受着温暖的春风,衣服的绵柔轻轻的滑过我的身体。突然,“吱啦”一声,衣服被树枝划破了。这下,我惊慌了起来,抬起腿往家跑去。妈妈看到了,忙上了网,想再为我买一件。可是没想到,这衣服是独特定制款的,没有相同的。就在我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外婆走了出来,看了看衣服,骄傲地说:“放心!我还有缝纫机呢!”我看到了希望,把衣服交给了外婆。我跟随外婆来到了她的房间里。外婆戴上了老花镜,小心翼翼地打开古老的缝纫机。缝纫机里边的针板、下插线钉已经泛黄了。外婆踩着踏板,扶着缝纫机左侧的上轮,移动着衣服,任由针线在我的衣服上跳跃着,丝线就这样一圈圈地缝在了我衣服上。不一会儿,衣服就缝好了。如果不凑近一点仔细看,绝对看不出它是被缝补过的。衣服上的凤凰在花一般的金边上方,展翅翱翔,显得更加生动了。我一个劲地感谢外婆,外婆却摇了摇手,微笑着说:“你还是去感谢一下缝纫机吧。他虽然老了,但还是很有用的,要是没有他,我还真缝不好衣服。”于是我来到缝纫机旁。他正静静地立在那儿,盖上了一层布。我贴近他,看看、闻闻,轻轻地抚摸。

  我想,此时此刻,他应该能感受到我心中的谢意与敬意。

  旧式缝纫机散文 篇21

  在柔和的月光下,在昏暗的老屋里。

  “哒哒哒、哒哒哒”盘旋在耳边,弥漫在空中,隐隐约约,唤起我走向从前。旧式缝纫机的声音从这栋乡间的小平房里传出,脚踏板疲惫却喜悦的颤动,轮儿轻巧而卖力的扭动,还有线儿无力沙哑的声音,一下一下,一踏一踏。模糊了岁月,清晰了思念。

  姥姥身材瘦小,干瘪的手皱皱巴巴的,可她总能把笨重的缝纫机驯得服服帖帖,针头总对上姥姥的节奏,在我看来,它们更像一对舞伴。最爱的是沉寂的晚上,这时缝纫机的声音就会萦绕整间小屋,简约而清脆的声音有令人中毒的魔性,缠绵在室中,倾注在心田。年幼的我每到这时会特别兴奋,我会和着它在房里乱窜,会乖巧地绕着姥姥蹦蹦跳跳,会躺在床上摆动胖乎乎的腿儿,调皮享受与音调的合作。“哒哒哒”它是我心中永恒的旋律。儿时,每当我望向窗外,好像能拨开云层,能触到月亮,一丝丝银白的光辉洒进来,安稳地立在床头。缝纫机声侵泡在月光中,多了份令人沉醉的柔情。偶尔会把头好奇地伸出,看针头一刹一刹,卷起宁静,滑走浮躁,与布匹交织起来,与彩线融合起来,一道道美丽的印记,在布匹上驰骋,每一个小孔,把幼时这份恬静的美好,细致地埋下。再看呻咛的橡皮带,跳跃的线团,简单的音符像跳着华尔兹的恋人,让空气流通都漫了下来,像是呼吸着甜蜜与幸福。

  姥姥是一个满腹经纶的故事囊,她会边做活儿边讲着故事,我就会趴在桌子上,撑着胖乎乎的脸蛋,饶有趣味的听着。姥姥粗糙的手指绕着白线,脚儿有条不紊地踏着,手掌时不时把滚轮往前推推,把布匹往前挪挪。看着看着,时间一长,眼皮开始伴随着节奏分明的缝纫机声打架,姥姥微笑着,偶尔抬头看看昏昏欲睡的我,想起,这些事是多么有趣。

  后来,姥姥离我而去,我也要回城里了,悲伤的父母把缝纫机遗留在了乡下。我心中五味杂陈,只有说不尽的感伤。夜是那么安宁,每当我望向窗外,只能看见高楼大厦,灯海车流,黑夜唤起了我的回忆,像是又呼吸到了甜蜜与幸福,可时光不能倒流啊,失去了姥姥的时光令人惆怅,令人心酸!“哒哒哒”缝纫机声好像又在心中响起。可姥姥的模样已多久没有探望。

  爱,那么深,它烙在我心底,不是华丽文字所能表达,就如安宁美好的缝纫机声,永远留在心上。

  在温暖的梦里、心里、声音在这儿,爱在这儿!

【旧式缝纫机散文】相关文章:

情感散文:旧式的情感04-13

母亲的缝纫机的散文05-21

我家的缝纫机散文05-23

我家的缝纫机的散文05-22

妈妈的缝纫机散文05-25

母亲的缝纫机优秀散文02-23

奶奶那台缝纫机-散文欣赏04-03

一依旧式成语解释12-18

被退休的旧式电冰箱作文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