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大院一瞥散文

时间:2021-01-07 08:04:25 散文杂文 我要投稿

大院一瞥散文

  一到乔家大院,我就拿出手机胡拍乱摄,一旁站着的老师大概觉得好笑,忍不住提醒我:“你怎么连垃圾箱都拍,那是垃圾箱,是现代的,不是古代的!”我无言,只是在垃圾箱上面做了一个手势,意思是说我喜欢它的外形,喜欢他的斗拱屋脊!或许是为了与建筑物的气氛相衬吧!乔家大院里的垃圾桶也设计成了重檐屋顶的古屋模样,正是这重檐斗拱让我思绪万千!

大院一瞥散文

  乔家大院设计之精巧,工艺之精细,不是我这建筑艺术的外行所能领悟的,虽然其从外面看,威严高大,整齐端庄;进院里看,富丽堂皇,井然有序。雕梁画栋,堆金立粉。但高10米有余的封闭的砖墙、比正屋低矮许多采光不太好的东西厢房、稍嫌促狭的院子,以及古旧的陈设还是让我感到有些压抑!

  缓解我压抑情绪的正是那精致绝伦的碧瓦飞甍、斗拱翘檐!看吧:那精雕细琢的屋角飞檐直指穹宇,与天相接!与天相接的屋角不能不激发屋主人对宇宙对人生的思索,不能不唤醒他们对人生价值的重新定位!当年他们祖先中的一位能人是不是因为看着这空灵的'、气宇非凡的屋角想到要走出去的呢?极有可能!正是它们使得厚重的乔家大院有了灵动之气,正是他们激活了乔家人传承百年的耕读思想,让他们毅然走上艰难的经商之路,而且走出了祁县,走出了山西,走出了中国,走出了亚洲,整整走了二百年,走出了乔家人大中国大宇宙的信念!

  乔家大院里的陈设古香古朴自不必说,我也无心考究。但一所屋子里陈设的小小绣鞋让我意绪回环:那些做工精致的绣鞋最大的长不过我的手掌,最小的还没有我的手指长!我的手指不是艺术家型的修长手指,只是做茶打饭的再普通不过的农妇型的粗短朴拙的手指,我不能想象这么小的鞋子穿在那样小的脚上是什么感觉!我也不能想象那么小的脚怎么支撑健硕的北方妇女的并不娇弱的身躯!我更不能想象长有这样小脚的妇女是怎么在这偌大的院子里穿来行往、相夫教子、不辍劳作的!呜呼中国的“三寸金莲”!我不由想起作家冯骥才《三寸金莲》中描写的那位美妇小脚不足一寸还能在雪地上踩出花一样的图案,还能在雪地上让小脚像蝴蝶一样翻飞地踢毽子,引得男人直垂涎!我真想把冯骥才的脚削成一寸长小脚,让他为我示范几回那套蜂飞蝶舞的迷人动作,戳穿作家书中那误人入彀的荒诞离奇的情节,夸夸奇谈的美丽谎言!

  我也不由得想起我的小脚姑姑,其实尽管我姑姑的脚不小,从其长度看足能穿36尺码的鞋!比“三寸”不知长多少了!可那纺锤样的奇形怪状却让勤劳的姑姑为此吃尽了苦头——因为这脚,她走路老是弓着腰,吃力的很!在我看来,她健壮、高大的身躯就是长38码大的脚也不显大!可个头足有一米七的姑姑偏偏爱极了她的小脚,并且颇以为自豪。记得有一次我和她同坐炕上拉话,她说:“还是我们这小脚好看!小巧玲珑的!瞧你们那自然脚,脚板子款丫丫的,难看死了!”其实我只穿37码鞋,我的脚并不算特殊大!

  听了姑姑的话,我不解,接着错愕,继而释然。我想起鲁迅的名言:中国人善于在红肿的脓疮上欣赏出花来!是的!古代中国男子畸形、阴暗的审美心理促成了中国女子畸形痛苦的小脚传统,而中国女子在经历一番痛苦的挣扎后也就认同了男人的促狭心理,并以小脚为荣加入了摧残同性的队伍中!

  “齐王好细腰,楚女多饿死”。中国女子的审美观点总是随着中国男人的狭隘爱好变动,如今中国男人喜欢瘦女人,于是在中国诞生了许多腿似竹节,胳膊如麻杆,锁骨像柴棒一样的高高的个子在T型台上晃荡不停地骨感美女来!国人争相追捧,洋相百出!嘻嘻!谁说如今的中国阴盛阳衰?要我看,如今中国男人的地位前所未有!这从有些女人为取悦男人不惜自残身体的做作就可窥见一斑半点!

  也许扯得实在太远了,总之,乔家大院里展览的小绣花鞋让我感到羞耻,压抑,气愤!让我不能容忍中国女子曾经所受的摧残和现在正在承受着的远离自然的贬损!让我思绪万千!不走进乔家大院的花园,你是不能理解“方寸之间见天地”这句古语的真正含义的。乔家大院花园不算窄小,但也决不宽大,充其量也就比现在一般农家的菜园大不了多少。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来到这里,你就可窥见江南园林一角,颇有苏州园林的风范:这儿小桥流水水波如镜,半亩方塘里鱼影绰约;这儿假山芳亭清风徐,垂杨细柳拂花香;这儿廊腰缦回小芜顶,顶上长藤飘绿浪;这儿鹅卵小径通幽处,幽深之处天地别!

  虽然游人如织,但走进乔家大院的花园,就会有与在大院里迥然不同的感受:这里是另一番天地,这里会让我远离压抑、有耳目一新之感。傍依栏杆,静静赏鱼时,我不由得想到:乔致庸的思绪是怎样从这“天光云影共徘徊”的半亩方塘里思接万里走向世界的?这平静如砥的水波怎就激荡起了他那样不平静的巨涛一样的丰赡思想?这窄窄的鹅卵石小径怎么就没有裹住他的脚,让他像晏殊一样“一曲新词酒一杯”“小园香径独徘徊”徘徊在狭小的天地里畅享舒服日子,而是走西口、下江南、出塞外,走出了世界,吟唱了一首“大江东去日夜白”的商界豪放曲?当坐在回廊上,我不由的就会想,乔家的先人是怎样在这方寸天地里号准清代中国的经济动脉从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他们又怎样坐在假山石畔运筹帷幄了商界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啊!不一样的乔家大院给了我不一样的感觉,岂是一篇千字文能涵盖得了的?有空再去看看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