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山村纪行散文

时间:2021-01-05 15:35:24 散文杂文 我要投稿

山村纪行散文

  十一假期第二天,兄弟姊妹一行人驱车来到妹的大姑姐家玩,妹说来吃豆腐。往年也邀过,我一直没往心里去。今年妹又邀,正值十月好天气好时节,就一同前往。一路上瞅瞅不太宽的马路两旁,虽然田野里庄稼已经收完,但路边绿树青草郁郁葱葱,依然草木香味十分浓郁,带着大自然的诱惑,叫人倍感凉爽。

山村纪行散文

  进入山村,第一惊喜就出现在眼前,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印象中的山村吗?村前硬化路面宽阔如小广场,容纳万人不成问题 ,而且洁净得很。村中道路纵横交叉,一色水泥和沙地面,无一脏物,一如照同样尺寸裁剪出来的长带子,将村中房屋院落隔成许多方块,每个方块里有十几户人家,房屋宽窄一致。每家院里都是树影婆娑,树不太高,一般是各类果树。就连路带两旁的下水沟道都是铺设嵌好的,几乎没有一点异味。一进村就感到舒适,给了我好心境。

  妹说,村前这大门楼的就是大姑姐家。 一行人拿上物品,往院里走去。主人早在门前迎候。一阵相互问候过后,我们进到院里。第二惊喜又展现在我面前。 院里一色水刷地面,一尘不染。院中摆满了盆栽的花花草草,有铁树、茶花、菊花等等,以绿叶植物居多,花形状极好,长势旺盛,就知道主人管理得很用心。也有土培的牡丹和芍药。院中有自来水龙头,清水缓缓流进水桶。东墙根下,晒着一些松果,让人感觉出一点山村的特征。整个院子上空拉起了丝网罩着,这样可以减少灰尘进入,还可以遮阴乘凉。进到客厅,发觉很宽敞,十分整洁。整整两间屋的面积,装修得极好,木地板铺地,吊顶天花板,进门口处放置一款玻璃大鱼缸,里面有近十条各色金鱼嬉戏玩耍,制氧机制氧,水流循环更新。姐姐说,这些大金鱼都是在半山腰的水塘里钓来的。大屏幕液晶电视靠西墙摆放在别致的电视柜上,一张茶几安放在靠近北墙的沙发跟前 ,客厅中间还能摆一张大圆桌,十几个人围坐吃饭不显拥挤。

  来到后不久,大家落座喝茶,姐夫作陪,姐夫热情好客。不一会午餐上来了,满满一桌早准备好的菜。小妹端上姐姐做的豆腐。这是山村给我的第三惊喜。这儿的豆腐,是用山泉水烧锅,用本地特殊制法做成的,口感十分鲜嫩,香喷喷,热腾腾。一盘热豆腐很快被大家吃完,主人又端上来几盘,大家拿本地特产红薯煎饼卷上豆腐,再加点白菜丝拌虾皮,还有海带丝,那口感甭提多美!爱吃辣子的就将豆腐蘸满香油酱油拌的辣椒末来吃。这里的红薯煎饼特薄,甜中带香,白白的,好看又好吃,做时要将新鲜红薯去皮,用电磨磨成糊糊,然后在平地上支起鏊子,用草生火,火候要大小适中,还得让鏊子受热均匀,恰到好处,这时就用手将团成光滑一团的红薯糊糊在热了的鏊子面上依次序滚动,滚动速度要均匀,太快了会出现空洞和划破的现象,太慢了则烙出的煎饼皮厚影响口感。有人烙这种煎饼在外面卖,价格很高。

  大家边吃边喝边谈,谈这里的`山水和庄稼,谈这里人们近年来干什么。这才知道,这山村的人们都干石材生意,开矿的开矿,拉石的拉石。我们来时就看见山里修起了通畅的公路,公路上大小车辆来往不断,尤其是拉石材的大车,特别多。山里人的生活发生了变化,不再只是光着脚丫下地扛起镢头上山的日子了,开掘石材成了人们的致富之道。“靠山吃山”,有了新时代的新解。

  午饭后,姐让我到她的炕上休息了一会。这炕是用特制的木质板做成的,一点也不显硬,躺上去感觉又暖和又舒适。支好这样一盘炕,若请人支,得花费几千块钱。这屋里,炕上也好,地上也好,都洁净得不得了。外屋的锅灶一律是白色瓷砖铺砌,擦抹得一尘不染。小侄女在炕上跳舞唱歌,一会又让我给她讲故事。

  而后,弟和妹夫以及孩子们,在叔叔带领下,去半山腰上的水塘边钓鱼,刨红薯,我和两个妹妹则到叔叔院里砸栗子。栗子,是这山村给我的第四个惊喜。长这么大,第一次见这么多带栗蓬的栗子,堆成一大堆,有千把斤重,用厚厚的草捂住,说是这样待到一定时间,可以沤烂栗壳,就很容易剥出栗子了。这时的栗蓬还是青青的,上面的刺能刺穿人的皮肤。小妹用铁锨将栗蓬铲出来,我们就开始用各种工具砸栗蓬,甚至用穿着皮鞋的脚底连搓带踹,好一阵忙活!功夫不负勤快人,用了半个多小时的时间,就剥出了三方便袋的栗子。将栗子装进后备箱,洗洗手,喝点茶,又欣赏了一会叔叔家盆栽的山茶花、桂花,回到姐姐家,等弟弟他们回来。

  斜阳映照,就要离开这美丽整洁的小山村了,有点恋恋不舍。姐姐一家殷切相送,嘱咐下次再来。我们也向姐姐一家热情相邀,期待再一次的相聚。

【山村纪行散文】相关文章:

记红山村瀑布散文11-19

乡恋之——山村如画散文11-11

转山包之山村贫得令人窒息散文11-19

《阿里山纪行》优质教学设计06-14

山村语文教学反思01-21

暮过山村唐诗鉴赏01-30

彩色的山村700字03-07

雨过山村的唐诗鉴赏02-05

《阿里山纪行》优秀课堂实录06-20

《阿里山纪行》教学反思三则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