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老引散文
老引名叫张引成。1985年考上渭南师专数学系的时候,因补习五年年龄最大,又长着一个秃顶头,胡子也十分茂盛,刚到学校不久,班级的同学就把他叫成老引。从此,在渭南师专88级数学系你找张引成偶尔有人知道,你找老引大家都知道。
老引也以老自居,除了勤奋学习成绩领先以外,在生活上对那些小兄弟也格外照顾,所以,大学三年期间,老引便结拜了兄弟8个,大家自然把他尊为老大。
1988年7月老引大学毕业分配到我们交斜初中任教,因为他面慈心善,为人处世质朴,又和我同龄,我们很快便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从此,我便了解了老引的家庭状况。
老引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村家庭,姊妹8个,上有4个姐姐,下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他为长子。父亲早年离世,家庭的贫穷让他参加工作后,多年都无法找到合适的对象,最后经人介绍和我们村的一位民请老师成为生活伴侣。于是,我们便成了更好的朋友。
老引不愧为科班出身,大学三年他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还磨砺出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
在学校,他一直带数学课,从初一带到初三,又从初三带到初一,年复一年,循环轮回。二十多年过去了,无情的岁月沧桑了老引的青春年华,又把他本来就秃顶的头撺磨得发光晶亮。
他上数学课,很少拘泥于课本上的例题,旁征博引,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寓抽象于形象,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同学们都纷纷说,听张老师的课那简直就是享受。年轻同志敬佩地说,张老师教数学是从骨子里吐出来的,他们只是从皮毛里传授给学生知识。
老引很“懒”,数学教得时间长了,往往不愿意重新备课,只是在旧教案上添一点,在新课本上勾勾画画,因此,学校常规检查,老引的量化得分最低,但谁又知道,老引为了琢磨一道道难题,常常到大半夜。谁又知道,老引经常为了设计第二天早晨的课,查资料,做验算……一熬就是深夜。多少年了,老引便养成了熬夜的习惯,不把第二天上课的教案设计好,不把难题琢磨出来,他难得睡着,难得睡得安稳。
对年轻同行的求教,他很热心。大家遇到难题会来求教老引,他总是热情接待。有一次老引正在房子熬包谷糁,正巧一位年轻同志来问数学题,他正讲得入迷,年轻同志闻到了一股饭焦糊的气味,忙走到锅前关掉火。老引此时的思想没在饭糊的事上,他依然继续着谈论的问题,一直等到年轻同志听明白这才如梦初醒,一边揭开锅用勺子搅一搅,一边微笑着摇摇头自言自语地说,哦,饭糊了,哦,真的糊了。他对数学的痴迷情态感动得年轻人差点流下了眼泪。
有一年学校老师进城多,初三少一位数学老师,校领导反复思考也无法解决这个难题,后来决定让老引带三个班的毕业班数学。要知道在我们交斜初中的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老师带过三个班级数学。当教导主任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来到他房子,把这个困难口口吞吞说给老引时,没想到五十多岁的老引欣然接受了。他笑眯眯地说,谁都有个难处,学校也有难处,初三的孩子耽误不起呀!感动得教导主任在教师会上讲到这件事后深情地说,什么叫无私奉献,张老师用他的行动诠释了这个抽象的名词。最后的中考证明了一切,那年的数学成绩没有受到任何影响。要知道,老引为了带好这三班数学,他每天除了备课,上课外,还要批阅近200本作业,几乎每天都要熬到大半夜。中考完校长感动地说,大家要知道:教师宿舍最后一个熄灯是张老师,早晨第一个开灯的也是张老师,难怪我们的数学成绩没有下滑。
老引处世很低调。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老引本来按自己的阅历和贡献可以在学校谋得一官半职,但他无所求,几十年过去了,领导换了一茬又一茬,有的甚至都是他当年培养和帮扶的年轻人,他仍是个普通教师。对于职称的评定他更是无动于衷。在同一学校工作的.妻子每看到别的同志都纷纷评上了中学一级教师,老引只缺少一篇论文,却没有参评资格。她多次催丈夫去写,他只是口头答应了,就是不肯行动,还在津津有味地琢磨着他的数学难题,气得妻子差点和他吵翻。最后,老引无奈,才硬着头皮着手写教研论文,没想到老引一开写便尝到了乐趣。几年下来,老引有好多篇关于数学的论文在教育刊物上公开发表,有的还在区市级获奖。后来他也如愿以偿,先后被评为中学一级和高级教师。但这些已经被同龄人晚好多年。
老引待人很和善,也很热情。同志家有大事,他也和大家一起随礼。在宴请的酒桌上,大家都喜欢让他先猜拳打关。他也不推让,总是笑眯眯地说,打就打吧,喜事,图个热闹的气氛。还别说老引天生长着一个数学脑袋,他猜起拳来沉着冷静,思维敏捷,出手利落,往往赢得多,输得少。赢了就看着对方喝下一杯酒,输了就自觉地端起酒杯“吱”一声,笑眯眯地把酒喝下去。几个回合下来,他那光溜溜的头顶上就闪烁着晶莹的汗珠,他用手习惯地轻轻抹去,又伸出了手开始。大家都感到喝酒和老引坐在一起热闹和谐也很惬意,更是酣畅淋淋。
老引喜欢下棋。在师专上学几年,他的那些师弟经常和他对弈,但很少赢他。他也凭着这居高不下的棋艺,没少吃喝师弟的东西。在学校业余时间,他也经常和一些同事决斗。特别是喝上几杯酒后,老引便忘记了一切,一下就是大半夜。有时学校停电了,他便在自己的房间点上蜡烛,继续他的车马炮,尽情地享受着“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的那份生活乐趣。
老引过日子很扎实也很肯干。刚结婚那会儿,家里种着几亩地。他和妻子双休日回去,换上衣服就奔向田间地头。早晨他起床后,妻子烧开水,他泡一壶浓浓的酽茶,喝足吃饱后才匆匆来到地里,一干就是一大晌,从不叫苦叫累。有时地里的人都歇工回家了,他仍然和妻子在地里干着。他知道,双休日不干完农活,就得给学校请假,农时不等人,学生也不能耽误呀!他只能和妻子利用这有限的时间拼命地干,才能做到庄稼和教学两不误。同事们经常看到这种现象,星期天每当快开教师会时,他们俩才匆匆地来到学校,带上笔记本,满脸疲惫地参加会议。过了几年,他们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他在家盖起了三间大瓦房。
老引是个孝子。在家处处担当者老大的责任和义务。80多岁的老母亲患有高血压和很多病,病情一严重,弟弟就打电话,他骑着摩托,回家安排好母亲后,又来到学校上课。有一年母亲骨折住院,他白天上完课,晚上便乘车到渭南伺候母亲。他说,母亲躺在在医院,他不放心。到医院后,他一刻也不闲着,给母亲端屎倒尿,擦拭身子,第二天黎明又乘车回到学校。这样一直坚持了好多天,直到母亲出院回家养伤,他才放心地在学校上课。
老引很疼爱妻子。他经常和妻子抢着干家务,洗衣服、搞卫生、做饭他几乎全包揽了。他这样的行动感动着妻子,也感动着学校的女老师。不少女同志嫌丈夫懒于干家务,就对丈夫忿忿地说,如果你有老引一半勤快,我就千恩万谢了。惹得男同志每当看到老引在水窖边洗衣服,便颇有些怨恨地说,你这样勤快,还让我们这些懒人活不?老引听后只是憨憨地一笑,仍在继续忙碌着。
老引很少与人交流,也很少去串门。他经常一人蜗居在房子,阅完作业后便在电脑上下棋,看电视剧。后来老引竟学起唱歌,大家在他的房门前经过,便会听到五十多岁的老引用浑厚圆润的嗓音学唱着《军种绿花》《为了谁》……后来从他妻子口中得知,双休日在县城他们一起和老同学在ktv唱歌。老引起初不愿意唱,在大家的鼓励下,老引唱了一首老歌,后来回来他便喜欢上了学唱歌曲,为的是下次为大家很好地展示自己的歌喉。
去年六月,老引感觉自己食道咽不下东西,妻子多次让他请假检查病情,他推脱说,现在是复习时间,学生耽误不起,等放暑假了,在县城好好查查。过了十几天他感觉实在咽不下食物,在妻子的说服下,才极不情愿地请假来到县城医院做检查。没想到一查竟是食道癌晚期。
八月份,老引在西安做了手术。在这期间,学校领导没有忘记自己的老教师,多次到西安看望。回来后在学校养病,同事们没有忘记这位和善质朴的老师纷纷去探望,昔日毕业的学生没有忘记自己的恩师,几十位同学联络在一起,带着鲜花和礼品看望老师。
在于病魔和痛苦做斗争的日子,他表现出来超常的毅力和意志。每天晚上他因痛疼不能长时间躺在床上睡觉,只好蹲在地上。为了不劳累着妻子,他晚上从不哼一声,实在无法忍受痛疼了,就偷偷地悄声从床上下来,佝偻着头,蹲在地上,一蹲就是好长时间。妻子发现后哭着说,你实在忍不住就喊出来呀!他强忍着病疼艰难地露出微笑说,喊出来能不疼了吗?惹得妻子儿子只好在一旁偷偷流泪。看到丈夫痛苦的情态,妻子再也无法忍受。她除了想尽办法减轻丈夫的痛苦外,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只好无奈地请来了信教的人。那人做过法事后,让老引每天读《圣经》。那多天老引就像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每天都在一字一句地认真读着。有时候,妻子看他实在没有力气读下去,就要自己代替他读,他有气无力地说,对主要虔诚,你读十遍,不如我读一遍。说完自己又一字一句吃力地读起来,惹得妻儿扭过头不停地抽泣。
20XX年2月12日(农历20XX年腊月24日),天异常的阴晦、寒风凛冽。家人发现他异常,匆匆地叫来医生,医生说把过脉后断定人不行了,就让车把他拉回了老家。当天十六时许,老引走完了自己的人生的最后一妙,溘然长逝。当时,正值寒假,大家听到这个消息,学校领导来了,同志们来了,他的结拜兄弟从四面八方赶来了,闻讯的学生也来了……
第二天早晨,学校举办了隆重的遗体告别仪式。校长声泪俱下地在悼词中念道,张引成同志不但是一个好儿子,也是一位好爸爸、好丈夫,更是一位好教师,他曾用自己渊博的学识,辛勤的耕耘改变了无数学子的命运。“清清白白做人,勤勤肯肯做事”是他一生的光荣写照……一百多人的会场,大家听到的只是一片抽泣声。
此刻,哀乐低回,苍天阴翳,渭水含悲……大家含泪围着他的遗体转过一圈,向昔日的同事,昔日的朋友做最后的告别。愿朋友老引一路走好,愿张引成同志在地下安息!
【朋友老引散文】相关文章:
老妻散文11-06
故乡的老瓜瓢散文12-15
红颜易老世事难料散文11-13
只是朋友的散文12-14
以年轻的心正视渐老的岁月散文04-29
初中散文:久违了、朋友12-24
《归田乐引》宋词鉴赏02-04
《迷神引》宋词鉴赏01-22
《引驾行》古诗鉴赏01-22
《清江引·惜别》元曲赏析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