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散文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穿越平整的碧绿菜畦,走过两边枯草的田间小道,迷离着浑蒙的云天,渐次步入眼帘的是一个高大的石碑,碑后一丘大大的土冢,淡极静极。那一刻,心仿佛被紧紧攫住,几至于窒息。
他叫杨小洪,是我的恩师。一年前的9月5日,写就了60岁的生日之歌:《湿地蛙声》。这本书是我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帮他整理的。
书的序摘编了杨老师用手机发我的微信:
夏日的朝阳,热情地从亿万里之遥,准时地来到我的窗口,让我在病榻上依然感受到生命的激情。她的呼唤,激起生命的本能。愿那些经历着战争、恐怖、灾难和磨难的人们,能够在晨曦中振作起来,迎接新一天的太阳。
晨起,暗夜、寒冷、疼痛,自然地画上了一个句号。
记得我的字典里曾经写满了勇敢、坚强和坚持,但是几个月的病榻生活,改变了我的态度,让我的字典里出现了平和与接纳。接纳生命的降生,也接纳生命的逝去。
在阿姨的搀扶下坐便,虽然排泄物依然油光带血,但我感觉到肠道蠕动的节律。那节律告诉我自己依然平静的活着。
这是自然对生命的呵护与滋润,让生命的每一颗种子都有同等的机会,既享受自然的阳光雨露,也经历狂风暴雨。
走在生命的路上,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在接受自然母亲的启示。
这段话收录时做了删改。编辑说,开头出现病体,读者会感觉不舒服。
又是9月5日,躲在似是而非的平静里,对着暗淡的天光观音——锦瑟的声音隔空而来。李商隐说锦瑟有五十根琴弦。是五十种思念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如此执拗,不是思念是什么?“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如此绝望,不是思念是什么?丛集的“念”伴着殷红的“思”,平淡而静默。心,随着弦音颤动。樽前花落,殿西凉风,所有的美丽慢慢耗散至虚无。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养护的逍遥不游不动,只是平和地接受生态中各种自然生发出来的小草、蚂蟥、螃蟹和小虾,还有琴瑟和鸣的动听音律:呱呱,呱呱。这是杨老师发自心底的歌声:
身体委弃在病榻上,我坦然、欣然,滩涂的原生态,在心中不断向大海拓展。
在梦想的空谈中,我更愿意将我心灵中的一切混凝土,深深浸入水里,用无坚不摧的柔弱的水,包裹之,浸润之,分解之,让一切人为的建构,轰然倒塌,委水成泥。
天空中曾经飞过那些精灵,已经找不到滋养和呵护生命原始需要的滩涂。在人工的绿化带,能听到的只有麻雀的啾啾,乌鸦的嘎嘎,还有几只婉转的黄鹂。但是鸿雁没有了,天鹅没有了,天空中只有短平快的振翅。
眺望窗外的'蓝天白云,想起奥运期间的北京蓝。政治的需要,可以暂时遏制人心的贪欲。但是我们在谈论梦想飞翔的时刻,是否思考过梦想赖以起飞的滩涂?
默默地,心中附和着湿地的歌唱家。
过去式了。此刻,撕心裂肺的思念,不是望断天涯,不是泪眼问花,而是凝眸无语、肃然不动。似乎凄怆无以复加,而是不肯放下。
生命滩涂飞起的的那些鸟儿,那些曾经飞过生命天空去追寻梦想的精灵,如今都去了哪里?我们曾经每日都在晨光与落霞中相遇,如今在高楼遍布的世界里,似乎再也看不到她们的踪影。
远眺,西溪的芦苇开始有了点原始的野性,远山蒙蒙青青,橹摇水波粼粼。港港汊汊残留的古枝,跳跃小小的松鼠,栖息着闭眼的猫头鹰,突然飞起一只白鹭,给心中不断赞美造化的我们,又带来一阵惊喜。啊,这就是人心:既渴望都市生活的尘嚣与便利,又斩不断对自然生态的原始依恋。现代生活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人用毕生的精力去孜孜经营都市生活的尘嚣与浮华,然后又试图以最小的代价回归自然的残片,在其中洗去尘嚣的戾气,感受片刻自然的宁静。
这个世界需要高高飞翔的精灵,但我更喜欢用心灵去恢复飞翔赖以滋养和呵护的滩涂、野草和芦苇。
把《湿地蛙声》轻轻放在石榻上,清风徐徐翻开目录:
序:傻傻的小熊
1.生日之歌
2.小熊的困惑与愤怒
3.人类智慧之树
4.月光下的对话
5.小熊过河
6.对岸的风景
7.山中的探索
8.云中的对话
西溪湿地水与泥膨化一体,不停地冒着小泡,释放着一天吸收的热气。昨夜飞来的一批鸿雁,在水草间嘎嘎呼唤,准备展翅起飞。已经很久没有听到它们的声音,几乎忘却了这声音的意义。湿地在感受鸿雁的气息,在锦瑟中听到了生命久远的奥秘。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对比周围一堵堵墓碑所呈现的身心信息,在遗忘了的伏羲智慧里阴阳交感。
又想起和杨老师一同参与的勇气更新共同体,如今已是第四个年头,酷夏移师曹县,是否也是一种湿地?引领教师读书到了攻坚阶段。教师们的叙事陆续发到平台,每日挤占中午和晚上的休息时间一一点评。对身体和精神的消耗,对个体欲望的限制,让我感到自己在走向异化的过程中,因真的或假的不得已而背叛自己的身体,远离自然,对每日汩汩流动在体内的清泉,披着斑驳的光点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只任心灵悸动于这小生态以外的喧嚣,如孩子玩蹦床或淘气宝,每日欢腾跳跃,直至精疲力尽……直到有一天,突然静下来,发现体内还有一个原始森林。这是杨老师带给我的感悟,是自己慢慢在牢笼中,感到颈椎,腰椎,关节因劳累慢慢起了变化而感受到的小生态的存在。可笑的是,我并不能停止对个体的消耗,难以抑制对生命之外的大生态的渴望。
这就是人的异化吧?
西溪湿地,如同穿越时空的锦瑟,向我们传递生态多样性与自组织的信息:
窗外,38度的高温,暑气逼人。内心的湿地,气温也随之上升,护士的激光温度计,在耳孔里滴地响了一下,定格在37.9度。低烧已经一个星期。在病榻上躺得太久了。今日推针泵撤去,哆嗦着腿,护工搀扶着,在病房的走廊上走了一个来回。头有些微热,但心中依然在想那些清晨起飞的鸟儿,此刻正在哪里歇息?或许它们被放进了抽屉里,如俄罗斯的抽屉文学,或许它们避开了所谓的意识形态,成为第三等级文学。
遥想这一年杨老师的叙事文字,禅意中透着几分豪气。第三等级文学,是人性从濒危中走向自我造化,是人心的迷途知返,是生命的自我修复。
多好!蒙蒙的山,粼粼的水,或软或稀的泥,连同感知,被带往遥远的旷野,谱写各种际遇和体验,在旅途中邂逅朋友。这一切,是用个体的生命在交换,是个体与外部的一种转化与消长,是锦瑟与蛙声和鸣。锦瑟与蛙声和鸣,体味到不可思议的平和,像是幽居深海底部,又像是在讲述某人某事。好想知道“平和”二字现在到底离我有多远,什么时候才能追上它?如果注定没有那一天,“求生”和“求死”到底哪个更需要勇气?
生命化为湿地,只生野草,不生乔木。篁亦无,酒亦无,更无宝剑,拂尘与琵琶。
有蚂蟥,一听水响,便奋勇游向刚下水的人与兽,来赴血的盛宴。
有带着长长尾巴的小蝌蚪,成群结队,在欢快地游动。
有泥鳅,喜欢把水搅混。
有螺蛳,喜欢在泥面缓缓蠕行,留下一串串天书。
有螃蟹,总是钳足高举,肆意横行。
有芦苇的根,有些坚硬。
有菱角的丝与叶,漂浮不定。
有浮萍,干脆悬于水面,随风漂移。
还有——迷人的锦瑟。
这是天然的湿地,有人说它像心脏。
【锦瑟散文】相关文章:
你是锦瑟我为流年散文11-06
唐诗《锦瑟》赏析03-08
李商隐《锦瑟》鉴赏03-08
人教版《锦瑟》教学设计10-23
李商隐《锦瑟》说课稿范例05-12
《锦瑟》原创教学设计03-07
高中语文《锦瑟》ppt05-03
高二《锦瑟》教学教案10-15
高二语文上册《锦瑟》教案12-01
高中语文《锦瑟》教学设计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