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音乐了解我们的散文
有没有想过,为何人们会被感动?
——题记
德国哲学家阿多诺在聆听贝多芬时,有一句:
当我们自以为与它最亲的时候,它对我们说话,带着伤心的眼神等我们回答。
为什么最亲的对象,会伤心?
它会担心自己不过是不相干的,别人怎么会接纳?它认定,在靠近的路途里,会有层层阻碍。哪怕彼此是相亲的。
这些猜疑,真的'就让它却步了。宁可停留在适当而安全的距离里。
其实打破猜疑并不难。只要抵制怀疑和忧郁,坚持前行。
那么不仅是距离缩小了,连明明存在的阻碍也推排开来,为信念让出一条路来。
这么感性的写法,出自杨照《呼吸》一书。他真的在写音乐。
作者的内心要柔软到什么程度,才能看万物都带着感情。
才从自然史中学到:生命的完善程度,要看它的情感的完美程度。
那么现在你知道,成熟不意味着尖利无情,而是如水包容。
音乐如果有感,一定是这样。
让我们走到内心深处去听音乐。
巴赫或者舒伯特,作曲的时候并不认得我们,所以并不是为我们而写。
但历史的车轮转动,时间的尘埃飘散,有条深沉的伏线。
不论在哪个时代,哪个阶段,人们总会有自己最在意的人,事,物,上面寄托着莫可名状的情感。
借由单纯的聆听,听那些旋律突然对我们说话,诉说的内容可能是一段往事,一段情缘,甚至是我们自己都不知道结局的故事。
在音乐面前,我们无从隐瞒。也只有从不隐瞒,它更加了解了。
不走过去,音乐就永远是别人的。只能远远观察。
体验不到,有种语言可以用听的;体验不到,有种激荡就在键盘或琴弦。
回到题记,为什么人们听音乐会被感动?
因为音乐,帮助我们和自己内在最深刻的情感重逢。
听者讲了解音乐并不困难,难的是被音乐了解。
被音乐了解,需要敏感,需要勇气,来构建彼此的连接。
如果喜欢,别让音乐带着伤心的眼神等待,而要率先伸出柔软的触角,与它亲和,捕捉音乐散发的曼妙气息。
向它去,不悲戚。
【是音乐了解我们的散文】相关文章:
看吧,我们的青春散文01-25
我们要成功励志散文01-30
我们是好朋友童话03-15
今夕是何年散文05-01
我不懂的是我散文11-11
我们是苹果还是金子的励志故事04-02
读书是我们必须的生活励志文章01-27
故乡,萧条是你的含义散文12-01
理想是朵美丽的花散文02-01
我是大山的女儿散文欣赏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