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时间的散文
近日读周国平散文《有所敬畏》,感慨颇多,尤其是看到步履蹒跚、疾病缠身的父亲,更是对时间有了更新的认识、更深的理解。人生在世,还是应该有所敬畏,比如敬畏天地、敬畏法纪、敬畏师长、敬畏时间……常怀敬畏之心,人生的道路才会宽阔,幸福的柴门才会为你开启。
当你呱呱落地的一刹那,你的生命就已经开始了“倒计时”。成长,就是在消费自己的时间;成熟,就是在增加自己的“年轮”。阅历由时间的碎片堆砌,经验由生命的点滴汇集。
时间是最公平的,不管你富裕还是贫穷,不管你是贵族还是庶民,它给每个人的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时,一分钟只有六十秒。它对谁都一样,不会因为你跑它也跑、你停它也停它既不慷慨,也不吝啬,就像慈父贤母对待自己的儿女一样,不偏不倚,一碗水端平。它是永恒的流动,不管是攀爬峭壁,还是跨越险滩,它都保持一种姿态,宁静而潇洒,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
心中有神圣,行为有敬畏,手中才会有收获。敬畏自然,必然山青水秀、风轻云淡;敬畏时间,必会惜时如金、奋起直追;敬畏父母,必须心存善念、知恩图报。
一位朋友曾说过:每天少睡一个小时,生命其实就延长了一个小时。当然,他是针对那些吃完了睡、睡醒了吃的人讲的。我觉得朋友说得很有些道理,如果一个人整天只是在家追追美剧、吃吃薯片、点点外卖、喝喝小酒、睡睡大觉……看似闲适自在、快活安逸,实则是在浪费时间、消费生命,且最终会消磨掉意志,从而毁掉幸福的生活。
梁实秋先生从美国回到台湾后,许多朋友经常邀请他聚会,且推杯换盏热闹到深夜。梁先生恰好是利用晚上时间工作、学习、写作,而几位朋友又都是“夜猫子”式的人物。对于朋友们的盛情,梁先生也不好生硬回绝,他在席间对朋友们说:你们请我吃宵夜,我请大家吃早餐。明白梁先生的用意后,朋友们也就不再经常“打扰”他了,梁先生从而回归了过去的生活习惯。大师用智慧谢绝了无聊、兼顾了友情、赢回了时间。
记得一篇文章中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懵懂的小女孩发现多日不见了慈爱的外婆,就问母亲“外婆去哪了”,母亲不好用“外婆睡着了”“外婆出远门了”这些话语来哄骗小女孩,就直接告诉女儿说“外婆死了”。对生死没有任何概念的女孩又问:“什么是死了啊?”母亲说:“死了就是一个人走完了自己的时间。外婆是这样,妈妈也会这样,所有的人都会走完自己的'时间。”小女孩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时间就是生命!一个人只有在自己有限的时间里一边认命、一边拚命,生命才有可能变相拉长,生命的价值才会变得有意义、有价值。
时间很奇特,它无私地给了你阅历、经验与福祉,同时也无情地给了你衰老、皱纹和消沉; 它一天天让你变得成熟、稳重,也剥夺了你对青春的渴望、眷念;它让曾经的美好永久留存、回忆,也拉大了你与“倩影”的鸿沟、距离。再姣好的容颜也难抵御累月的风霜,再强健的体魄也经不住经年的消蚀,时间一定会在你的头上、脸上、手上……身体的每一个角落留下沧桑的印记。
经常会听到人说:等我有时间了,就可以好好读点书了;等我赚够了钱,就可以孝敬父母了;等我发达了,就可以做慈善了……殊不知,当你以为自己什么都有了的时候,其实你可能已经什么都丧失了。等你有空了,你也许眼睛花了、不能久坐了;等你有钱了,也许父母牙掉了、胃坏了,纵然是山珍海味也吃不动、消化不了了;等你发达了,也许你的心态也发了变化,可能会想获取更高的职位、拥有更多的财富,仍然在日复一日的应酬、年复一年的忙碌。千万不要等,一等白了头,到头来只有“空悲切”了。
时光如梭,光阴似箭,但有些时间还是可以“浪费”的。比如陪父母聊聊天,同妻子逛逛街,和孩子做做游戏,与家人叙叙亲情,邀朋友侃侃大山……甚至还有可能在与亲友的交流中,在休闲娱乐时,在独坐养神里获得灵感、捕得商机,从而丰富自己、成就事业。
敬畏时间其实就是敬畏生命。对于碌碌无为的人,时间可以忘怀;对于伟大崇高的人,时间却能使之永垂不朽。我们有幸生在这个伟大的新时代,更须以时不我待、不进则退的紧迫感,用有限的生命奋斗出属于自己的辉煌、创造出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