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皇家后裔重石李家散文

时间:2020-11-27 14:01:38 散文杂文 我要投稿

皇家后裔重石李家散文

  “白墙黛瓦,千峰竞秀,好一处人间仙境。请问那座是什么山?”

皇家后裔重石李家散文

  “国家4A景区——上饶灵山!这里是田园灵山福地!”

  作为上饶人,“睡美人”、“鲲鹏展翅”,是记忆中灵山的经典画面。现在我站在这里,我又一次为灵山惊艳了,江南水乡的温柔和灵山石峰的挺拔,相互映衬,相得益彰,难怪这个灵山脚下的村庄有一个很特别的名字——重石李家。

  李家自然村隶属江西省横峰县龙门畈乡钱家村,原名“重石畈”,因远眺灵山、山峦叠翠而命名。这里风光秀丽,景色宜人,吸引了皇室后裔——大唐李氏来此定居。据李氏家谱记载,李氏始祖为李渊第十三子李元懿,封为郑王。在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迁居此地,己历41代。因此,李家族人均系“皇家后裔”,李家村得名“皇家后裔·重石李家”。

  车到李家,已近黄昏。阮长庚,龙门畈乡党委副书记、重石李家上一任的第一书记领着我们走进了重石李家的田野和村庄,走进了李氏家族的历史和文化。

  一、水墨江南

  水墨江南,一见难忘。

  白色的房屋,高高的马头墙,灵山群峰矗立,是她壮丽的背景;池塘碧水倒影,是她梳妆的镜台。一条细细长长的砂石路,沿池塘曲曲弯弯延伸在田野之间。在这里,你可以细心感受江南水乡的韵味,也可以尽情欣赏田园灵山的静美。

  砂石路中间是一块又一块的圆形巨石,巨石上有一个洞或两个洞,还有密密的成扇形向外辐射的齿纹,但边缘和纹路又不太规整清晰,留下长年累月使用后磨损的痕迹。

  多么熟悉和亲切,原来这是慢慢淡出现代人视线的石磨盘。以前磨豆腐磨米粉磨果浆,是家家户户必备的生活用品。记得我家磨得最多的是豆子,小时候,爸爸或妈妈负责推磨,我站在石磨边,守着盆里提前一天浸泡好的豆子,石磨每转三圈,就往石磨上面的添料孔里,倒一瓢带着水的豆子,白花花的豆浆,顺着磨盘的边沿层层叠叠地滑进下面接着的大木盆里。

  只是我家的石磨早就不知去了何方,有心的李家人却把它收集了起来,在这里铺出了一条浪漫的乡愁之路……

  二、悦来亭

  悦来亭,是上至广信府(上饶)下至九江码头的一个驿站。驿站是古代百姓避官、歇息的地方,始建于清嘉庆年间,上面每一块砖都印着捐资人的手印,每一根梁都刻着捐资人的名字,还刻着建造悦来亭的木匠石匠的名字,为阅来亭出资出工出力的人全都亭上有名。

  有一年,悦来亭东门拱形门顶被雷电击碎了,造成了整个梁顶倒塌。李家祖先们认为是自己做善事还不到位,因此遭到了“天神雷公”的惩罚。同治三年(1865年),重石李家群众组织“重石中元会”重修“悦来亭”,将原东门拱形门顶改用木材,并在左侧增加了耳房,使过往行人小憩更加便利了,还在西门500米处建了一座5米高六角菱形的天灯,便于路人夜行。

  重石李家祖先的善行,几百年来方便了无数风雨兼程的旅人。如今交通发达,古老驿道已经荒芜了,但李家祖先积德行善的朴素理念,不仅给后世子孙留下一座珍贵的驿站博物馆,更是李氏家族家风家训的最好传承。

  三、李氏宗祠

  走进李氏宗祠,从天井上投下来的光线还算明亮,屋顶盖住的部分已经昏暗不清,但仍然可见雕梁画栋,处处体现出精工细作。

  李氏祖先端坐在正堂上,见证了李氏宗祠的几毁几建,更见证了李氏后人自强不息的团结奋进。

  李渊后裔重石李家一族为彰显先辈激励后代,修建了独具特色的李家宗祠。几百年来,这座李氏宗祠先后因战乱被多次焚毁,李家人则屡焚屡建。最能标榜史册的是乾隆二十一年(1755年)重修,直到光绪六年(1880年)才彻底建好,先后耗银两千两,耗时一百余年。光绪十五年,又利用捐助到的木石砖瓦,将耳房等全部建好了,并刻石以示后人。

  用一百多年的时间,花两千两银子,建一座雄伟的宗祠,这对于现有农户133户、人口506人的重石李家的祖先们来说,真是一项凝聚人心的浩大工程!

  四、托山背

  “重石李家有一处神秘的地方,叫托山背。航拍时发现,村后长长的古樟林带,围出一块椭圆形的空地。经过土壤检测,这座高出村庄许多的托山背,土质和村里其他地方明显不同。”

  站在古樟环绕的偌大草坪上,乡党委副书记、现任重石李家第一书记夏承禹的讲解,激发了我们浓厚的兴趣。

  “古墓?”

  “行宫?”

  “古庙?”

  这片草地面积很大,以古樟林为界,一眼望不到边。此处原来是村民的.菜地,现在是大面积的绿草坪,沿古樟林带铺设了一条游步道,而这条保存完好的古樟林带,本身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据李氏家谱和老人口传,托背山是李氏的驯马场,是康熙戊寅年一个叫李永进的人兴办的。过去,清晨牵马上山训练,傍晚牵回来。曾经有人告状到京城,说此处屯兵有马。京城怕民间造反,还曾经派人来核实清查。至于驯马的师傅是谁,有多少战马,谁也说不清。

  历史上常有判贼流寇来攻打、骚扰,李氏宗祠的几次焚毁就是明证。后来,村里设保甲、什长等,加强自保、防范,应对抢劫和各种特发事件。李氏驯马场的存在,也从一个侧面记录下李氏族人保卫家园的英勇和顽强。

  离开托山背后再回头,看见古樟林带的前方,还有等距离间隔的两组古樟林,好似两道大门在把守着……

  五、皇家文化广场

  暮色也深,走出村庄时,发现村口竖着三根旗杆,一共挂着三面旗。中间一根旗杆最高,悬挂着鲜艳的五星红旗。

  “中间一面是国旗,另外两面什么旗?村旗?”

  我一边走一边好奇地向同行的夏书记提问。

  “左边为‘唐’字旗,右边为‘李’字旗,这里是皇家文化广场。”

  唐高祖李渊(566年-635年6月25日),字叔德,陇西成纪人,祖籍邢州尧山,系唐朝开国皇帝。李渊便是重石李家的祖先。秦代陇西郡最早的郡守李崇,后人尊他为陇西李氏(也即重石李家)的始祖。

  到了唐代,李渊委派其十三子元懿的儿子金云、金雾镇守信州,通过走访探查来到了灵山脚下,始觉这里环境复杂、地形地貌神秘,于是便定居在此。

  皇家文化广场占地860平方米,坐北朝南,北面建有照壁,照壁前居中布局李渊铜像,中间用黑石板铺贴为灯笼形状,寓意“天地方圆”,内空用石头阴雕了“重石李氏先祖迁徙路线图”,让李氏子孙寻根问源,更加珍惜和热爱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

  这气势恢宏的皇家文化广场,象征着“皇家后裔、重石李家”厚实的文化积淀,也象征着李氏家族曾经的繁荣昌盛,令人肃然起敬、浮想联翩……

  六、相恋树

  在村中穿街过巷,进一座镶有“陇西第”三个字的大门,过一片正在盛开的桃花林,就来到了李家原来的村口,一株古樟扎根路边高台,高大挺拔,好像守卫村庄的哨兵。离古樟不远,有两棵奇树,古樟的怀中抱着一棵莲子树,村人称之为“相恋树”,它有一个真实的爱情故事。

  重石李家在明朝之时,有一年方十八的英俊小伙子,姓李名显明,与同村十六岁钱氏小姓裕英姑娘,在原村口小径边赠红绳结发,私定终身,后经双方父母作主喜结良缘。裕英姑娘悉心陪伴夫君30余年,让显明心无旁骛潜心攻读医学,终得大成,行医治愈了无数的沉疴宿疾。显明先后荣任天子御医和内阁调剂,尤擅推拿和儿科,医术堪比东汉的张仲景,其六十余岁依然童颜如故,观者莫不惊叹!显明后官至大医院,夫妻二人均高寿而终。

  村里人说,古樟树是李显明,莲子树为钱裕英,两棵树相拥相抱着长在他们私定终身的地方,就是他们夫妻恩爱白头偕老的爱情象征。我久久地凝视着“相恋树”,敬意从心中升起。

  ……

  村里可看的景点还有很多,“参三阁”始建于贞观年间,本用于教育子孙后代的私塾房,现在设为书院文化博物馆。此外,还有错位文化博物馆、农耕文化苑、佛感悟台、“子母塘”,“子母井”等等,但时间太紧,只能留待下次再来细细游览了。

  夜色已经苍茫,我们在暮色中抄捷径沿小路踏高踏低地走向停车场,忽然眼前一亮,大家一起回头,只见皇家文化广场对面,一盏多边形高杆灯大放光芒,让我立即联想到了重石李家的祖先重修“悦来亭”时为方便路人夜行建起的六角菱形的“天灯”。

  环顾四周,广场、村庄、道路、田野、池塘,被照得如同白昼。那迎着温柔夜风飘扬的红色国旗和黄色唐、李旗,在耀眼的灯光下,变得更加鲜艳醒目……

【皇家后裔重石李家散文】相关文章:

后裔近反义词08-26

梦见你爱情散文01-09

梦见散文随笔01-03

洛阳伽蓝记散文05-16

我们要成功励志散文01-30

成功的捷径励志散文12-01

背影经典散文读后感08-14

朱自清的散文读后感04-13

泉城语文散文教学反思02-02

梦见自己最爱的人的散文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