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我的回乡偶忆散文

时间:2020-11-27 11:37:21 散文杂文 我要投稿

我的回乡偶忆散文

  故乡,是每个人心中最温暖的摇篮;故乡,是每个人心中最安全的港湾;故乡,是每个人心中最弥久的芬芳;故乡,是每个人心中最柔软的挂牵……

我的回乡偶忆散文

  工作后这几年回故乡的次数一双手都能数得过来,我对故乡的思念是一年胜似一年!故乡,便时常肆无忌惮地闯入我的梦里、我的回忆里!

  春节回乡,照例和儿时的伙伴相聚。工作、家庭、生活是席间被抛到桌面最多的关键词,随着年龄的增长,觉得《最近比较烦》这首歌越来越有味道:正如现在我们几个朋友坐在一起调侃、有的朋友的头发真的只剩从前的一半、天大的麻烦久而久之也早已习惯……

  北方的冬夜是漫长而孤寂的!

  散席后只身走在路灯照耀下的乡村街道上,除了我,竟然找不到第二个人。在我年少时,这个时间点应该是孩子们追逐打闹正疯狂的时候,可现在的孩子们去哪了?想必是要么看电视、要么玩电脑,以前的孩子是一脸汗满身泥、看个露天电影甜如蜜;现在的孩子是一把椅子一张桌、电脑手机赛工作。

  当然,不同时代的孩子自然有不同的玩法。

  时代终究是不同了。

  点上一支烟,一任往事流!

  (一)

  童年总是让人留恋!

  那样的岁月简单得不能再简单,除了学习便是玩,比如跳绳、摔纸牌、过桥、听故事……

  要论起讲故事,讲得最好的当属我的邻居瞎爷!

  突然间想起瞎爷,仿佛他从来就没有在我的生命中出现过,却又仿佛我的童年记忆中全都是他!瞎爷什么时候去世的,我实在是记不起来了,就好像人们从来就不记得瞎爷是什么时候瞎了一样,只是曾经听老人们讲过瞎爷在很年轻的时候已经看不见了。我曾经问过瞎爷:“你看不见,难受吗?”瞎爷摇晃着光头一笑:“难受又能咋办?还不是照样一天三顿饭!”

  我记忆最深的是瞎爷的光头和他手中的那条大约有一人高的拐杖——他儿子精心挑选约有擀面杖粗细般刮了皮的槐树枝,刚开始的时候拐杖是白色的,慢慢的就变成了土黄色。胡同里经常传来瞎爷用拐杖探路的“哒哒”声,在大多数这样的情境中,总能听见瞎爷抑扬顿挫而又略带着点古怪的的腔调喊道:“恁这龟孙腌臜孩儿,又来摸我哩头咧!都别跑……”然后便是孩子们哄笑着四散奔逃的声音和瞎爷的笑声。

  瞎爷在村子里的辈分极高,我爷爷见到他都要叫声“爷”。瞎爷是村子里最闲的人,除了吃饭便是溜达,于是他也就和村子里另外的一群闲人——孩子有了交集。好几代的孩子都是听着瞎爷的故事长大的!瞎爷讲故事张嘴就来,而且还不重样,我常常疑惑他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故事?后来我发现了,他一个人的时候经常听收音机,里面有人在讲评书。我也是那个时候知道了什么是评书,从此我也喜欢上了听评书甚至一度痴迷!

  (二)

  由于瞎爷的缘故,我彻底泡在了评书的世界里。那个年代的中国除了五十六个民族,还有一个在当年很流行却饱受争议的“追星族”,而我则是“追评书族”——犹如现在守着网络的“追书族”——只是当时没有流行起来这个“族”。

  虽然评书不是真正的历史,却激发了我想去更多地了解每段评书所处历史大背景的兴趣——姐姐的书便“遭了秧”。姐姐比我大四岁,我便趁着姐姐上初中寄宿学校的便利作案条件,翻箱倒柜找出了她用过的课本……

  那个时候的农村物质还是比较贫乏的,平时吃一包五毛钱的方便面就美得足以在小伙伴面前炫耀一番,经常能看到几个小伙伴拿着方便面里的调料包——我们口称的“辣椒面”撒到馒头上吃,又辣又咸还有点类似味精似甜非甜的古怪味道,弄得一个个咧着嘴伸着舌头“呲呲哈哈”美了吧唧的傻乐着。

  物质如此贫乏,更不用说精神层面了,最典型的就是课外书很少。书包里的书除了课本就是作业本,很难得到课外读物。在小伙伴中间最流行的书籍是小人书,特别便宜,—本新书几毛钱、旧书几分钱。谁有小人书谁就成了小伙伴们争相讨好的对象——待见谁才有可能把小人书借给谁。而我,是不需要讨好他们的。相反,他们会讨好我,因为我不仅有父母给我买的小人书,还有作文书、童话故事、寓言故事。

  当然,这些书的数量也是有限的,一本书能被我翻看无数次以至于不知不觉中都能倒背如流了。没有别的书可看,我也就瞄准了姐姐的书,在我小学毕业的时候,姐姐初中三年里学习过的历史、地理、生物的课本已经无数次地遭受了我的“毒手”,这便是我上初中时这三门学科的成绩总能在同班级中独领风骚的原因!

  (三)

  多读书,总是好的。

  多读书使我成了名副其实的孩子王!每次晚饭后和小伙伴们在街里追逐打闹累了,他们便围着我听我讲故事。我都是把父母给我买的课外书、姐姐的历史书、瞎爷讲的故事、听的评书杂揉到一处胡编滥造,一番手舞足蹈、吐沫横飞,换来了他们对我犹如滔滔江水般绵绵不绝的崇拜!

  当然,我给小伙伴讲故事的方法是从评书中模仿来的。从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听的第一部评书《薛家将》到高中时听的最后一部评书《水浒传》,我着实记不清听了多少部。《白眉大侠》、《童林传》、《明英烈》、《隋唐演义》……很多情节到现在还记得很清楚!那些喜欢听评书的同学,总是在上学放学的路上争论诸如“罗士信和李元霸到底谁的武功高”之类的话题,有些时候竟然争到面红耳赤。

  在这些评书中,我印象最深刻的配角是《白眉大侠》中的“海外老剑仙”陶福安,无数次梦想着能拥有像他那样在百步之外运用内功伤人于无形的“百步神拳无影掌”——路见不平不用一声吼,只需轻轻地挥一挥手——而且还不容易被发现,比背后拍板砖的含金量高多了!每次想到老剑仙陶福安,总能想到瞎爷——他俩都姓陶,都过着隐居的生活。只不过一个隐居在海外仙山、一个隐居在寻常巷陌;老剑仙陶福安的眼睛不瞎、瞎爷也没有传说中的那种绝对精彩和浪漫的身手!

  (四)

  瞎爷还是有独门“功夫”的——斜躺在地上睡觉头却不挨地。在酷暑的凉荫下、在严冬的暖阳里,总能看见瞎爷随意地斜躺在地上或者柴禾垛边打盹儿,姿势是唯一的:双臂交叉把拐杖揽在胸前,头真的是悬空的——我无数次好奇地贴着地皮观察过!这个时候若有哪个淘气的孩子去摸瞎爷的光头,他被弄醒后必定是真的.恼怒的,总会骂几句诸如“谁家的龟孙”之类的话,甚至抓起拐杖顺着地皮划拉一番。

  瞎爷是孤独的!

  所以瞎爷一直在等待——等待孩子们打闹厌了围过来听他讲故事;也总喜欢往人堆里挪,侧着耳朵听别人聊天,时不时还自言自语一番,若是有人和他搭两句话,他便兴奋得歪着光头使劲想要睁开根本就睁不开的双眼。

  瞎爷也有自己的那份宁静!

  所以瞎爷在休息时尤其是兀自躺在地上打盹儿被淘气的孩子闹醒时,他也会发怒——不是真的要打那些孩子,而是想让那些孩子明白这个时候的他不想被打扰。

  人,需要偶尔的独处!

  群居久了、喧嚣惯了,总会感觉到一丝疲倦,便想着能“偷得浮生半日闲”。自己一个人静静地待着——什么事也不做、什么事也不想——就是静静地一个人,放空自己,细细地守护和品味那完全属于自己独有的一缕空间和片刻宁静!

  记得那年放寒假回家,我从乡里的车站下车,决定徒步走完剩下的两公里乡路。刚下过雪的天气寒冷而清新!我独自一人踩着雪“嘎吱嘎吱”地走着,麻雀群时而在雪地里蹦跳寻食,时而好像被什么惊动“呼”地争相飞上树枝“叽叽喳喳”叫着、张望着。望着阳光下白雪皑皑的旷野和不时从路旁树枝上“簌簌”飘落的积雪,感觉整个人都是清新通透的,那份在喧嚣都市难以找寻的宁静——久违而又新鲜!

  (五)

  望着清冷街道两旁被风吹得来回摇晃的红灯笼,听着电灯泡碰触笼骨的声音,真有一番“疏影横斜”的意境!只是现在的灯笼已不是当年的那种感觉,那时在春节尤其是在元宵节,家长们通常花几毛钱买个或者是亲手做个纸糊的小灯笼,孩子们点上蜡烛挑着在街上玩耍,经常会看到某个孩子因为不小心弄倒蜡烛烧毁了灯笼而手足无措,甚至有的孩子会因为失去了心爱的玩具而放声大哭。

  现在看不到那样的纸灯笼了,变成了塑料灯笼或者红纱灯笼,里面也不是点蜡烛而是换成了小灯泡。当年的农村对于电是很渴望的,一年到头天天停电,若是除夕晚上没有停电,足以让人们兴奋得难以言表!所以那时的孩子们最渴望过年,可以正儿八经地买身新衣、可以开开心心吃几天好吃的,甚至还可以挤到有电视机的邻居家里看春晚!

  我当时过年最稀罕的就是父亲单位发放的福利——几斤大米和几条鱼,每次看到父亲骑着自行车把福利带回家,我都会迫不及待地蹲在一旁看父亲剖鱼,父亲也总是让我把手指伸进鱼的嘴里逗我玩,虽然我明知道鱼已经死了,但心里还是蹦蹦跳跳地担心万一手指被鱼咬住拿不出来怎么办。

  现在我并不渴望过年,感觉年味越来越淡了。街上冷冷清清的,远没有当年孩子们在人群中钻来钻去追逐嬉戏的热闹。正如现在天天都可以吃鱼,但是找不到了当年吃鱼时的味道,或许是现在吃的鱼很难是野生的缘故;又或许是见得多了吃得多了,便不稀罕了吧。

  (六)

  往事如烟,一缕一缕飘散,飞在天际,落在心田……

  瞎爷走了,静悄悄地走了,很多人并不在意,至少当时的我是这样的。但是,多年以后某个瞬间,突然触碰到记忆深处的瞎爷,忽然发现:他竟然是我童年时光里极其重要的一部分——难以剥离、难以忘却,碰触到了仍不免隐隐作痛、暗暗感怀。

  有人说,八零后未到怀旧的年纪却是最喜欢怀旧。细细想来,应该不是八零后怀旧,而是这个世界发展太快,还来不及将身边的风景看透就已经被拖入了下一段旅程。变化越快,内心的碰撞也就越激烈!大概人就是这样的吧:钟情于不断地拥有,恐惧于不断地失去,既拼命向往即将得到的未来,又在努力找寻已经失去的曾经。

  “逝者如斯夫”!该走的终究会走,该来的也还是要来。

  人,总是在患得患失中走完一生。同事们、朋友们有时总爱聚在一起谈论工作的压力和生活的艰辛,发一阵牢骚、吐一圈槽、甚至来一段调侃,感叹节奏太快生活有点吃力。是啊,谁的人生能是称心如意的呢?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不如意者常八九!与其抱怨、抵触、消沉,不如勇敢面对、坦然接受、努力克服。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人生的意义不应该把有限的时光和精力耗费在抱怨和牢骚中,而是要以一种谦虚的、乐观的、敬畏的甚至自嘲的心态不断地完善自己、壮大自己、突破自己!就如同瞎爷,在正值大好时光的岁月中遭遇不幸,他大概也痛苦过、抱怨过甚至轻生过,但是他最终选择了坚强、选择了接受、选择了乐观,在身体的黑暗中找到了另一线光明!

【我的回乡偶忆散文】相关文章:

《回乡偶书》的古诗鉴赏01-21

回乡漫笔散文11-15

忆散文11-11

小学语文《回乡偶书》的教学片断赏析02-16

忆草场散文11-27

忆如随风散文11-17

小学四年级下册课件《回乡偶书》12-15

小学语四年级课件《回乡偶书》10-20

回乡偶书二首(其二)原文翻译及赏析04-08

忆浙东才女短文散文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