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来的巨变散文
从吃穿住行方面看变化
三十年前,我们吃的是“红薯渣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年少的我,天天盼望着吃白面面条,偶尔吃一顿,还不能吃饱。心里常常想,这白面面条什么时候管吃饱呢?更不用说吃猪肉饺子了,那只是在过年时的头一天早上才能吃到的美味,平时你想都不要想。有时甚至连过年那一顿肉饺子也吃不到呢!一年到头都是早晚红薯馍,中午红薯面面条。红薯馍又黑又粘,刚出锅时用手抓粘手,用筷子扎着吃粘牙,及至晾凉了,又吃不动了,硬得像干粪蛋。中午的红薯面条也是用刚出锅的热红薯馍压成的。压面条的东西是用一块厚木板做的。在厚木板的中间凿个圆榫孔,下面钉牢一个铁篦,把木板架在两个凳子上,下面放一水盆准备接面条。在圆孔里装进热红薯馍,然后赶紧把一个和榫孔直径一样大小的榫头对着榫孔压下去。榫头安在一根长棍上,压面条时至少需要两个人才能完成。如果是一个人,把木棍那头绑在一棵树上也能压。就这样一个“面条机”,每天中午,村里人都是排队等着使用。把压制成的面条下在锅里,放些盐,撒些葱花,就盛进碗里吃了。至于白面馒头,那是生病的老人和吃奶的孩子才能享有的“圣品”,或者闺女逢年过节回娘家时蒸几个白馍,用篮子给娘家爹妈挎过去孝敬父母的,一般人是吃不到的。平时街里来一个卖烧饼麻花的,他一吆喝,就跑出来一群小孩跟着他,看谁家的小孩买了吃,馋得喉咙一动一动的直流口水。
三十年后的今天,鸡鸭鹅鱼,白面馒头,吃啥有啥,倒是又不想吃了,吃烦了。有人还天天发愁吃啥呢!一个个都吃成胖子了,又开始寻找方法减肥。身体都吃出“三高”了,肥肉鸡蛋油炸类食品也不敢多吃了。成箱成提的奶油制品,加工的肉类食品,各种罐头,应有尽有,却不知道吃啥好了。现在的亲戚朋友谁家待客,各种菜肴摆满一桌,吃一半剩一半。吃掉的大部分是青菜水果,剩下的全部是大鱼大肉。说实话,三十年前的县乡级干部,都不可能比现在的老百姓吃得好。
再说“穿”。三十年前,我们穿的大多是粗布衣裳,而且破了补,补了破,补丁摞补丁。常常是哥哥穿过了弟弟穿,姐姐穿过了妹妹再穿。夏天的衣服脏了还能洗洗,冬天的棉衣棉裤脏了,想洗也不能洗,棉花一吃水,就不暖和了。漫长的冬天常常穿得身上生了许多虱子。就常见一些老头,在太阳地里褪下棉裤棉袄捉虱子,两个指甲上挤虱子挤得满是腥红的虱子血。过年或者走亲戚时要是能穿一件新棉袄棉裤,那是十分风光的。夏天里谁要是有一身“的确良”布的衣服,绝对神气的不得了,比现在的人穿一身貂皮都让人羡慕。小伙子长大了,该娶媳妇了,相亲时常常要借有钱人家的衣服穿一下。姑娘只有在找了婆家定了亲以后才有新衣服穿。那个时候娶个媳妇只花几十元钱,给女孩买几件常穿的'衣服就算定亲了。
看现在人们穿的衣服,不但样式繁多,而且讲究名牌效应。夏有夏装,冬有冬装。夏装无论是款式,颜色,还是材质,五花八门,让你穿着既凉快又舒坦。人群聚集的地方,放眼望去,五光十色的衣服,恍如置身于花的世界里,衣服如花,花似衣服。冬装也是层出不穷,不单注重保暖,而且讲究美观,羽绒服,夹克,毛衣,保暖内衣,围巾甚至貂皮,什么都有,再也不会让你在瑟瑟寒风或漫漫飞雪中挨冻受冷了。现在的衣服不但多,而且美观耐用,基本上不会有穿烂的衣服。款式略显过时,色泽稍不新鲜,就随手丢掉了。所以,我们经常看到路边上坑塘里到处都有丢弃的衣服,有的甚至买回来连穿都没穿就丢掉了,里面还不乏名牌和高档的。现在想一想,三十年前的县乡级干部,明星大款,也不可能有这么多这么好的衣服穿。
接下来说“住”。三十年前,我们住的是什么房子?蓝砖小瓦,外熟里生,门和窗户又窄又小,屋里的地坪没钱硬化,墙角床下老鼠打了许多窟窿,到处堆积着尘土。屋子里面连一件像样的家具也没有。除了两张沉重的老式木床,上面铺着用高粱杆织成的笆可以睡人外,就是几个低矮的木凳,来了客人可以坐一坐。当时也还没有用上电,更不用说什么电器了。后来用上了电,有个别人买上了电视,天黑以后放电视,整一个村子的人都跑去看。我家人口多,家底薄,有人和我开玩笑说:“你家什么时候买电视呀?”我窘了一下,对他说:“买电视需要架天线,我家里的树小,等将来长到一搂多粗,五六十米高时,架天线信号好,我们再买。”这分明就是个梦想嘛,个中的酸涩只有自知。一大家人住在几间房里,孩子大了,没有了睡觉的地方。夏天好凑合,拿条席子,和几个同龄男孩睡在街边上或者村头的大树底下。冬天呢,就睡在生产队的牲口屋里。牲口屋里上面用棍和木板搭成棚,弄些草铺上去,沿着梯子爬上去在上面睡觉。下面饲养牲口,夜里听着牲口在槽里吃草吃料的声音,嗅着牲口拉屎撒尿散发的馊臭味,好几个孩子挤在一起,睡得也很香甜。后来我们家又盖了几问草房,睡觉的地方才宽敞了,就有好几个发小拿着被子上我家睡觉。父母给我们用草和麦秸打了一个大地铺,我们几个男孩子就挤在这个地铺上睡觉。有几个冬天我们都是在这个地铺上度过的。直到后来我们渐渐长大,生活条件也改善了,家家都增盖了新房子,才各奔东西。当时的草房,几乎家家都有。鸡子鸽子和各种鸟儿经常飞到草房上找食吃,挠得整个房顶乱草横飞。一下雨,许多地方露雨。白天常常听见这家那家撵鸡子赶鸟儿的声音。睡在草屋里,看着露天的房顶,听着淋雨的声音,真有种“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惆怅和幻想。
三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农村居住的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家庭都盖起了几层楼房。最次些的,也盖的是几间大平房,都是钢筋水泥结构。房屋面积大,住着也敞亮。屋子里装修的富丽堂皇,沙发,茶几,组合家具,席梦思床件件不缺。过去的老式大床,破箱子旧柜子早都抬出来烤火了。液晶电视,家用电脑,电冰箱,空调,电动车,电子炉等等家用电器给人们的生活和娱乐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试想三十年前的我们,能够梦想到今天这样的居住条件吗?我们赶上了好时代!这是有目共睹不可否认的事实!知足吧!
最后再说一说“行”;说行先说路,有路才能行。三十年前出门就是土路,好多天不下雨,风一刮,尘土飞扬;一下雨,满路泥泞,坑坑洼洼,单行人都不好走。村与村相连的很多都是小路,赶集上县走亲戚,男女老少大部分都是步行。家家户户连一辆自行车也没有,只有个别在县城上班的人有一辆自行车,爱惜的跟宝贝似的,一般人借不出来,借出来也不会骑。我们当时非常稀奇那两个轱辘的铁东西,人骑在上面竟然不会倒。每逢街里过一个骑自行车的,就有很多小孩撵着看。因为自己没有也不会骑,就非常羡慕嫉妒恨,编了歌谣诅咒:“自行车,跑得快,崩罢里带崩外带”,把骑自行车的人气得够戗。那时候上外村看电影也是步行,远的能跑到二十多里地以外去看。天不黑就拿着馍一边吃一边走,常常是走到了,累得满头大汗,还没站稳当看上几眼,电影就接近尾声了,还得连夜摸着黑拐回来。后来各家才有了胶轮木板车,我们叫它架子车,农忙时男拉女推往地里送粪拉庄稼,农闲时,男人拉着老婆孩子走亲戚。再后来自行车拖拉机走进了千家万户,娶媳妇嫁姑娘,长长的自行车队伍,甚是好看。有好些年,自行车当做了人们主要的交通工具。卖瓜卖菜进城上县都离不了它。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家户户的机动车多了起来。有车才有路,路越修越多,越修越宽,现在村与村相连的都是水泥路和柏油路,又宽又平。很多家庭都购买了小汽车,电三轮电两轮一家几辆,赶上县接送学生时,真的是车如流水,钢铁的洪流。路两边街道旁,到处是停放的汽车。谁家要是有个什么事,单亲戚朋友们的汽车就找不到地方停,真的是车满为患啊!平头小百姓都开上了高档汽车,三十年前的县乡级公路上老半天还不见一辆汽车呢!一乡之长也才只有辆破吉普车坐着上下班,还是公家的。县局级干部也没有属于自己的私家车。翻天覆地!真的是翻天覆地的巨变!我再说一遍,我们赶上了好时代,这个好时代来之不易,是党和国家给予我们的幸福,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同时我们应该教育我们的下一代,爱党爱国爱家,努力学习,积极创业,在这个新时代好时代里大有作为,多做贡献,努力使我们中国人民更加富强,使我们的衣食住行“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让所有的外国人都赞美我们,羡慕我们!
我为我们三十年来的巨变而鼓掌!
【三十年来的巨变散文】相关文章:
卷三十07-11
我和章贡酒三十年之不了情散文11-10
《辽史》卷三十 本纪第三十07-03
通典 卷七十 礼三十 沿革三十 嘉礼十五07-16
大年三十的周记12-09
卷第三十07-11
智差三十里04-22
卷三十·燕策二07-15
通典 卷三十 职官十二07-16
歇后语三十条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