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大港埠上的三塘村散文

时间:2021-05-25 09:53:55 散文杂文 我要投稿

大港埠上的三塘村散文

  又是一个令人惬意的春末,阳光和熙,我驾车送老朋友梁老以及他的母亲回三塘村老家。

大港埠上的三塘村散文

  三塘村距县城大概10公里左右。从县城到三塘一般是走徐三公路。其实我的家就在徐三公路距县城2公里、距三塘8公里的地方。从县城到三塘要经过我的村庄。

  三塘港埠附近海域,盛产马蛟、西刀、对虾、胶腊、鲶鱼、蚝等,且鱼儿、贝类都很肥美。记得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三塘人捕捞到的海鲜就得挑上县城卖,我村庄的村民常常是半路拦截买鱼。小时候我的母亲也常常要我拿饭碗到路口的井头边等买三塘以及四塘人拿上街卖腌制的蚝,5分钱一小盅,一般一碗可以装两盅,补上一盅蚝汁,一毛钱,端回去可一家人伴饭,味道香香的。值得一提的是我的父亲,每到西刀鱼春,几乎每年都到三塘或四塘买两条大大的西刀鱼用扁担吊挑回来,来回走了16公里的路程,足见父亲的爱心和艰辛。也是从那个时候起到我长大以至到现在都喜欢吃腌制的海蚝,以及清明节前后的西刀鱼。尤其是三塘海域海床及岩石上凿出腌制的蚝和捕到的西刀鱼。

  记忆犹新的是上世纪的八十年代中期,我在城南小学当老师时,应当时三塘小学校长、也是我的同届高中同学邀请,我们几个吃客曾到三塘吃海鲜,摘椰子吃椰子水,酒饱饭足之后到海边兜兜风凉爽凉爽,观潮看海。回想起来,从那个时候起至今已有40多年没有到过三塘村了。

  因为我是那边水土的人,出入同走一条道,对三塘村从久至今心里总是存有思念。这次老朋友之邀,即完了我久违的心愿。汽车从县城开出,到我的村,经过博爱仔、五里、锅盖岭、官井、竹山,转向关三园就到三塘村。

  到了三塘入村口,坐在车上,映入我视线的是一个简朴而又大方的村牌坊。据梁老说,该牌坊在徐闻县来说算是一个建的比较早的村牌坊。不过后来被施工车辆不注意撞倒后重建。现在屹立在我眼前的是重建后的村牌坊,高大雄伟,气派十足。穿过村牌坊沿着水泥村道主路在有店铺的地方停车,在梁老的带领下到了他的家。

  梁老的家地处村中心偏东南,有水泥村路通过家门口。梁老的家和其他人家一样,普普通通。从大门进入,只见其家正屋为一字三开间的瓦房,坐北向南,面朝大海,东为屋手,也为瓦屋。家屋四周用石头,也有用珊瑚石砌墙围起,非常的原始,凸现出浓浓的渔家风情。城内植有龙眼、苞萝蜜、杨桃、椰子等热带水果,椰子树上挂着沉甸甸的果实,家中存放着舍不得丢掉古旧的东西,如对臼、簸箕、鱼竹篓等,似乎古董,庭院清洁卫生,没有落叶和尘埃,绿树掩映,空气清新,更没有城市的.喧嚣,只有海的歌吟和鸟语花香,这里绝对是一个宜居的地方。

  三塘村是一条建在南海边上的渔埠大村,人口近5000多,村庄依海而建,坐北向南,南濒琼州海峡,对面是海南省,与海口市隔海相望。村子环境优美,绿树成荫,水泥村道四通八达,路巷相连,户户相通。两层乃至两层以上的楼房比比皆是,单然也不乏有很多还未改建的民居瓦房。这些民居瓦房似乎向来者述说着那岁月的苍桑。这些瓦房人家也像梁老家一样,在县城都建有楼房。梁老介绍说,三塘村到眼前为止,就有1000多人分布在县城,尤其是分布在徐三公路县城路口(也称“三塘路口”)附近居多,都建有自己的楼房。老屋也就成为他们挥之不去的乡愁,成为他们的根,成为他们灵魂寄托和处栖的地方。每逢初一、十五他们都不会忘记祖宗,都要回来上香,传统节日还要宰鸡烧猪烧纸钱元宝祭拜祖宗。在人口最集中的地方、在村中心路水泥主道两旁开设有小店铺,一间挨着一间,形成村庄的小集市,自然地成为村民购物、休闲娱乐最热闹的地方。

  沿着村主道经过三塘小学、村委会办公楼往南走就到海边,出现在我眼前的是一个蜿蜒曲折、天然自成的港湾,东、西各有一条牛角似的岬角伸向海面,形成悠长的月芽儿的港湾。港湾内停泊着很多船只,这是捕海归来的渔船。尤其是每逢打台风,渔港更成为渔船的避风良港。站在堤岸上,眺望大海,浩无边际,远处天水相接一片蔚蓝,天空中海鸥高飞低翔。大海、蓝天、白云、海鸥、阳光构成一幅美哒哒的海景,令人为之醉目神迷。

  沿着海岸水泥路一路走去,海风习习。靠村的一边点缀着绿,那是郁郁苍苍、青翠欲滴的绿,好似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海边。最吸人眼球的是海麻树下挂有网床,村民趟在网床里像荡千秋似的,忽左忽右,十分的自在惬意,更有渔民在木麻黄树下牵针引线织着渔网。织网渔民那全神贯注的神情实在令人赞叹。在海岸路两旁,放置着一条条长方体状的白色渔网。梁老说,这是捕捞海鳗的鱼网,把它放在海中海鳗常出现的地方,不经意间海鳗从口子进入网中,因为是长长的网,海鳗想出也出不来,这样海鳗就成为瓮中之鳖,起网了就会篓到一条条白白胖胖的海鳗。听了梁老的介绍,我真佩服渔人的智慧,赞叹渔民用灵巧的双手织出如此形状的渔网。

  三塘村历史悠久,文化积沉深厚。在村南濒海的地方建有庙宇、戏楼。戏楼、庙宇组成院落,形成一个露天戏场。戏场的大门面直大海,吸大海之灵气,柱墩上嵌有“三千子众出路贡,塘渊海阔育蛟龙”的楹联,门楼横额为:“三塘村康平里”。足见三塘村历史的久远。相传唐代建埠,原名叫齐仑埠(港),又名麻仑。据有关书籍记载,早在数百年前,齐仓埠就出现大帆船和小驳船。由于这里地理位置重要,齐仑埠(港)也成为当时以至后来联系琼州海峡和北部湾两大水系的战略要地,大量驻军舟船穿梭于琼州海峡的码头和齐仑埠。从明洪武年间开始,三塘村海湾一带就建有石筑炮台、航标灯塔,其遗址均位于三塘港东南侧。由于三塘自古以来都是海防重地,一直都设重兵把守,清代年间此地置“塘”(兵站),称为“第三塘”,以后至今一直沿用“三塘”这个名称。海南岛解放以后三塘村也有驻军,后来又驻扎一个通讯连。如今,虽然驻军已撤走,但驻军营房依然存在。

  三塘港以前曾是一个大渔港大商埠,海运十分繁忙。如今虽然昔日繁华码头早己远去,但妈祖仍然成为村民信奉的海神。在三塘港湾东北侧早就建有天后庙(妈祖庙)。妈祖,传说她是宋代福建莆田湄州岛人,生于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三月廿三日。因生出时不会哭啼,取名林默。她自幼生长于海边,天资聪颖,娴于水性,经常出海搭救遇难渔民,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日年仅28岁的她不幸被台风夺去年轻的生命。相传妈祖升天后,多次显灵救助海难。为此,每逢农历三月廿三妈祖诞辰日,九月初九妈祖升天日,村民们都在天后庙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祈祷平安。据说三塘村今年妈祖诞辰日祭祀活动较之前年更为隆重,妈祖诞辰日前后请戏班演大戏,连续演好几夜,妈祖诞辰日当天,村民抬着妈祖神像游村,参与人数之多,规模之大,盛况空前,好不热闹。

  离开三塘村,我涌动着无限的思绪。三塘是一座充满海韵椰风的村庄。徜徉其中,挡不住的椰风,挡不住的诱惑,挡不住的阳光,挡不住的沙滩,挡不住的港湾,更有挡不住的感觉。丰富的渔村文化伴随历史遗韵,原始淳朴的渔村景色别有一番风情,给人留下深深的印象!

【大港埠上的三塘村散文】相关文章:

幽幽的夏村散文11-03

村后的杏园散文04-29

这春雨沉醉的上散文11-03

无名指上的戒指散文11-18

黄昏恋上夕阳散文11-12

苏教版九上《14、散文家谈散文》课文04-12

三生石上散文11-08

白洋淀上荷花香散文05-01

九上语文《散文家谈散文》探究练习题06-15

大湾里散文随笔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