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寒梅飘香散文

时间:2021-05-25 19:03:41 散文杂文 我要投稿

寒梅飘香散文

  去见作家“梅洁”老师的时候,心里一阵阵紧促,忐忐忑忑,双腿还有点颤颤抖抖。乡下妞没有见过大人物,听淅川县摄影家协会主席王洪连老师介绍梅洁老师是一级作家的那刻起,这颗心就扑通,扑通跳开了。

寒梅飘香散文

  握着梅老师的手,一股暖暖的热流传遍全身。带着高度紧张而来的心也逐渐放松。不安,害怕,胆颤,都随之而瓦解。静静地看着眼前的她,一种亲和力笼罩着大家。如果一定要给眼前的大作家一个称谓,我却不想称她为作家、学者,而想称她为母亲。

  梅老师剪一头齐耳的短发,用发卡把头发拢起,让我一下子想起了解放前的女学生。如果不是因为年龄偏大,我想,梅老师就是一位清纯的女学生。她的矜持,她的浅笑,她的语音,都是那么的亲近,那么的善和;屋内的氛围,很融洽,很温馨。回味,亦如淡淡清香拂面而来,甜甜的,甜在心里。

  一部巨著《大江北去》,把梅老师和鄂西北、豫西南两省人民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同饮一江水,身为一家亲。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启动,大批移民的迁安,再次把至亲至善的梅老师,引领回到丹江大河边上。

  这条大河,亘古至今,滔滔不息,她不仅哺育三省六县市数百万人,而且文化深厚,源远流长,早在商周时期,就有楚人在这条大河流域生活,建立国都,这里是楚文化的发祥地,这片神奇的土地,神奇的丹江河,积淀了雄厚的文明文化基础。

  丹江河养育了许多勤劳善良的儿女,他们一边儿大声嗨呀、嗨呀地吆喝着号子,一边儿撒网捕鱼,在河边开垦土地,种植庄稼,一代一代的丹江儿女勤俭持家。清澈的河流,源源不息地流动着,流出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流出一个个文明的传说。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一个伟大工程的始建,南水北调,打破了丹江两岸平静的`生活,几十万丹江儿女背井离乡,迁徙异地,开始另一种人生。梅洁老师的故乡,郧阳古城也因为南水北调,淹没在丹江水库下面,面对着消失的故乡,每个生活过在这片土地上的人都会滋生太多不同的感受。

  尤其在新中国还不富裕的六七十年代,几十万大规模的移民,抓一把故乡的黄土,折一根故乡的柳枝。艰难的迁徙路上,汗水,泪水、血水,演绎一幕幕悲壮的场面。很多移民因为水土不服,当地人的欺生,又折返回丹江湖畔,千里的路程,徒步前进,很多移民把生命丢在了回家的路,灵魂飘荡在异地他乡,殷殷血,斑斑泪,早期移民的艰辛一笔怎能描述详尽。

  一部分人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回到了家乡,可是,一片河水淹没了曾经的家园,滔滔的丹江水库岸边。他们搭建草屋栖身,锄头,嬐罚开荒种地,荒山野岭,忙时种地,闲时要饭,半饥半饱过日子……

  乡音,乡情,乡愁,在梅老师的内心呼喊,这位从大河边“逃”出去的女作家回来了。她在父老乡亲中间穿梭,她记录着他们的诉说,记录着他们隐藏在心底的苦难。经过三个多月的走访,收集资料,移民的血泪融进了这位善良的女作家心里,她的心伤了,痛了。丹江河抚养的女儿,用她手中的笔,写出了这部令鄂西北、豫西南人民争相拜读的著作《大江北去》。

  《大江北去》让淅川人民牢牢记住了梅洁老师,南水北调工程的启动,大坝的加高,丹江儿女开始二次大规模的搬迁。“梅洁”老师再次来到了淅川,她把一腔真情带进了移民村,冒着大雨深入移民中间,给他们排忧解难,提供帮助,她像一尊佛,在移民村闪光。

  眼前的梅老师,声情并茂地叙说她在移民村所看到的见闻,动情处,泪水潸然而下,提到给移民帮助时,她又开心地笑了。她说,能用自己的力量帮助到移民是她最高兴的事。她的心,她的爱,她的情,尽数给予了丹江库区的移民。

  宾馆内,大家争相与梅老师合影,站在梅老师旁边,挨着她的肩头,她柔声说,来,拉着手,可亲热了。我们的手拉在了一起,触碰到她的手,皮肤稍微松弛,软软得,凉凉的,我侧身看着梅老师,她抿着嘴,微微的笑容,慈祥极了。我的眼睛忽然想湿,这是一位多么可敬的学者,如此炎热的天气,她千里迢迢来到偏僻的淅川小城,又不顾旅途劳累,直接奔赴在移民村,就连晚上唯一的休息时间还给我们占用了。而她的脸上一直挂着笑容,没有显示出一丝一毫的倦意。

  二次拜访梅老师的时候,她与我们谈起了苦难的人生经历,那个特殊年代,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她儿时的家园,少年的“逃亡”,以及她的文学创作之路,虽然她轻描淡写,可是,透过梅老师的眼镜,我们还是感受到了她内心的伤痛,那个年代给老一辈带来的伤害是无法抹去的。

  文友提到了她心中的困惑,女性创作,都会把自己的个人情愫带进文中,这样是否可以?是否会有负面的影响?就这个问题,梅老师解答了大家心中的困惑。她说,每一部作品,大都隐含着作者的影子,或者她身边的人和事物,文章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因为女性生活的空间比较小,没有男士的空间大,视野广。因此,很多女性的作品都是围绕自己的感情而起,这些并没有什么不好,只要放开了,大了,不是小女人的情怀,那就是好作品。

  她说,散文创作,一定要注意语言的灵动、鲜活、智慧、激情。平静的表达,会使散文充满魅力。饱含感情的文章才能打动读者。

  她谈到了她的作品《童年旧事》,虽然她也是第一人称而写,却代表了那个时代,能引起时代的共鸣。《童年旧事》写的不仅仅是她这个人,而是那一代人都这样的,这部作品被收录在《中国散文一百年》,各大国内杂志以及海外刊物,四十多家分别刊发。

  梅老师说语言的艺术化,生动化,是写作的基础,掌握了这些,就能写出好的作品。

  梅老师谈起了她的家庭,她的信仰。她满怀深情地讲着她和爱人的挚爱情结。和善的梅老师属于特家庭的那种女性,爱家庭、爱丈夫、爱孩子胜过爱自己。她说,当家庭和事业两者发生冲突的时候,她会先放下事业,以家庭为主。作为女人,首先是做好妻子,做好母亲,最后才是女强人。她笑着说她是传统型的女人,很多外界朋友都认为她事业这么成功,一定不会做家务。而她恰恰是个喜欢做饭的女性。锅台边上,转来转去,给丈夫,孩子们做一桌美味佳肴,是她最幸福的事情。

  谈到爱人离开她的时候,梅老师哽咽了,大家都沉默,听着梅老师的哽咽,我们的眼睛也都起雾了。梅老师说,为什么他(爱人)这么早就要离开呢?她是那么爱他,一生愿意为他洗衣做饭,可是,他还是走了。梅老师流泪了,我想这就是真爱,是现代年轻人不能理解的真爱。如今的爱情像小孩子过家家,围城内外,一片硝烟弥漫,谁能浅深解读前辈的爱情呢?

  随后,拜读了梅老师的博客。《我的丈夫走在那片青山绿水间》一文,我是在凌晨两点拜读的,寂静的午夜,窗外有雨滴落,雨滴落在我家窗外楼下那个坟头大树的叶子上,滴滴悲鸣。一介弱女,心中有悲愤产生,芸芸众生,我知道自己连沧海一粟都算不上。可是,面对生命,我的心很疼痛,什么是游戏,游戏的潜规则又是什么?为什么航空、铁路、就不能变通呢?生命终究在那些冷漠的推脱,那些措辞中没有了,爱人在一条长长的铁道上逝世,梅老师的爱伴随着长长的铁路而去了。

  我哭了,伴随着午夜的雨声,显示屏在雾霭茫茫的双眼在模糊,我想说点什么,留言栏里,手颤抖了又颤抖,却始终终敲不出一个字。那些饱含真情,泣血的文字,让每一位读者为之落泪。我也理解了梅老师为什么聊到爱人的时候,就哽咽得说不出话了。他们的爱情就像天山上的雪莲花,真挚,纯洁,经久不衰。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执子之手,夫复何求?”那一刻,我似乎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这句话的意思。

  在痛失爱人的情况下,梅洁老师毅然完成了长篇著作《大江北去》,她又是何等坚强的女性啊!因为爱,所以爱,心中有爱,就能跨越生与死的界限。家庭和事业,羸弱和坚强,梅老师是两者并存的伟大女性。

  梅老师信仰佛,她谈到了佛的博大精深,说佛教是哲学中的哲学,她正在潜心修炼,她谦虚地说自己还没达到六根清净,她的情感还在红尘之中,但是她已经淡泊了很多。佛曰:“世间一切,为我所用,非我所有。”信仰佛的梅老师已经看破淡了世上的功名利禄,她说,一切均如过往云烟,如粪土,只想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梅老师就是一尊佛,在淅川移民村,移民拉着她的手,说长道短,絮絮叨叨。她听着,记着,和移民老乡们一起流泪着。忍受远离故乡的辛酸和痛楚。

  记录了满满本本,梅老师回去了,就像《大江北去》一样,回到了北京,她把鄂西北、豫西南几十万移民乡亲的心带回了北京,如同清澈的丹江水一样,流淌到北方。而梅老师,这朵洁白的傲雪的梅花,却把馨香留在了丹江湖畔,留在了这条大河边上……

【寒梅飘香散文】相关文章:

栗子飘香散文11-11

茶余飘香散文11-17

粽子飘香散文欣赏11-05

槐花飘香恋你如初散文11-13

有你情暖飘香散文11-03

槐花飘香、满千里散文11-09

赞美寒梅花的诗句11-30

傲雪寒梅的古诗句02-08

年糕飘香心情日记03-10

语文《花瓣飘香》教学反思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