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家属劳动连散文
地处金陵东路,与石油机械厂一墙之隔的通华公司,单位不大,效益不错。三百多人的大集体企业,年产值达七千万元。随着中国事业的飞速发展,通华公司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通华公司的员工都是宝石子弟家属,多年来,通华公司一直为宝鸡石油机械厂的生产做配套服务。通华公司的前身是家属劳动连,从建立到如今,已有六十多个年头了。
一、创建期的家属服务队
解放以后,上班的工人,按劳动保护条例,有了劳保用品,发放了工作服,我厂是机械加工企业,工人的工作服,沾的油渍较多,难以洗涤,带回家中洗涤很不方便,工厂就组织部分家属,成立洗衣组,集中免费为工人洗涤工作服。每周按一定的顺序,到车间生产现场收取,洗好后,再送回各车间。那时讲勤俭节约,工作服破了,还可由洗衣组免费缝补。
有一段时期,职工家中供应的生活用煤不够烧。工厂就组织待业在家的职工子弟,到工厂来,将锅炉房没有完全燃尽的工业炉渣,筛选出来,用架子车送到需要的职工家中,每车五角钱,既是工费,也是运费。他们组织的名字通称:家属服务队。不要小看这些拉炉渣的成员,他们当时可都是清一色的高中毕业生,大有来头。经过磨炼培养,他们中间还出了一位大名鼎鼎的厂长哩。
二、兴盛期的家属劳动连
上世纪50年代后期,随着国家五年计划的实施,国民经济发展很快,大庆油田的发现,带来了石油工业的飞速发展。宝鸡石油机械厂的生产规模也逐渐扩大,在市区的金陵河东新扩建了二十多万平方米的东厂区,新建了不少车间。由于各生产车间任务繁忙,出现了辅助工短缺现象,一度影响了生产。新建的铸钢车间,炼钢用的生石灰、焦炭以及铸钢铸铁模型用的水玻璃等材料也因供应不足,经常影响生产进度。
怎么办?
当时,厂里有不少职工的家属没有工作,有人提议把家属组织起来,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当时也没有考虑大集体小集体这些体制问题,那个时期好些事情都是先干起来再说。
这一建议首先得到了广大家属的热烈响应。大家喊出了“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家里吃闲饭,要为石油来服务,没有工资我也干”等热情的口号,迅速成立了家属劳动连,大队长就是薛翠兰(已故),副队长杨幼莲(已故),统管400余人。
一切都是自力更生,白手起家。自己动手建“干打垒”房子,自己动手建炉窑,家属工们在闫应环师傅的指挥下,硬是把石灰石烧成了适合炼钢用的生石灰;把劣质烟煤炼成了冲天炉急需的焦炭;用简单的化工原料自己熬出了铸钢铸铁模型使用的水玻璃,解决了工厂生产上的燃眉之急。
在其他方面,家属工也是一支生产军,比如,替供应科送料到生产现场这一项,也是值得提一提的。因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工厂从全国各地采购回来的原材料、标准件、配件等,都是这些家属工用人力架子车一车车、一件件,从库房运送到生产车间第一线的。
就在人们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忽然传来了一个消息:劳动连无法拿到工资。计划经济的局限性在这里暴露出来了。
为什么呢?因为当时工厂发工资,要有劳动部门的工资总额,要事前经银行主管审批,方能兑付现金。劳动连在劳动部门没有编制,在工商部门没有营业执照,在银行没有户头,所以无法通过银行开支兑付。
怎么办呢?天无绝人之路,办法总是人想出来的。那时候,宝鸡市渭滨区有个运输社,是拉架子车搞运输的,那个小单位常年为我厂零担接站送站,有比较频繁的业务联系。劳动连就通过他们名义上的管理,挂靠在渭滨运输社。通过人家的账号,来办理我们劳动连自己的收支账目。劳动连当时每人每天只有1.2——1.6元,工资很低,所以对方提出的要扣除百分之五的`管理费用,尽管是雁过拔毛的做法,工厂还是全部替劳动连承担了。
熬过几年,总算见到曙光。北京一声春雷“工业学大庆”,给石油工人增添了活力,给我厂家属工也带来了喜讯,从此他们才卸下了“黑人黑户”的帽子,名正言顺地挂出了大牌子,有了公章,有了账户,有了自己的管理办法。
三、五花八门的综合工厂
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属就业岗位也发生了变化,加上又有相当一部分职工子女就业无门,需要关怀,上世纪70年代以来,劳动连又相继组建了造纸厂、劳保鞋厂、橡胶密封件厂、印刷厂、铆焊厂、钢屑压块组、牛奶供应点、养鸡场,还能从事相当规模的机械加工等,劳动连的名字落后了,注册时改为综合工厂。
其中组建较早、劳动强度较大、直接支援宝石厂炼钢的首推石灰窑。笔者少年曾亲临窑场,看到他们的劳动状况,确实感人,至今难忘。他们在窑炉点火烧窑的时候,人也不闲着,大家手抡大锤,将大块大块的石灰石,砸成适合入窑的小块,个个累得汗流浃背,又一次我也想动手试试,结果实在不如他们。他们就这样砸着、烧着、拉着石灰源源不断送到铸钢车间,保证炼钢月耗50吨石灰的需要,还要支援一部分给厂里基建部门做建材用。
我厂矿区服务部主人时万兴同志的母亲金淑英同志,就是当年石灰窑的主力军。她是我的邻居,问及她在石灰窑干了多少年?她说:1958年建窑,第一批就参加了,一干就是27年,直干到石灰窑拆窑,我也到年龄该退休了。当年人人手上都磨出了厚厚的一层茧子,皮肤粗糙得像锉刀。
讲起劳动连的劳动强度,当时曾经有几句顺口溜流传,说是“正式工不如临时工,临时工不如家属工。”尽管讲得有些夸张,也是对当年家属工们艰苦奋斗、爱岗敬业拼搏精神的写照。
由于时代的前进,工厂规模的扩大,综合厂原有场地没有了。造纸厂质量虽好,石灰窑供应及时,但它们坐落在市中心,与环保要求不适应,均先后停业停产。几代从业的家属工们也相继进入高龄期,先后退休。现在退休人员已达340人,完成了他们的历史使命。改革开放以后,综合工厂再次更名为通华公司,接替他们的职工子弟家属,接过了接力棒,成了通华公司的员工,继续为石油服务。
当年,家属劳动连的汗水没有白流,在宝石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有他们光辉灿烂的一页。如今,他们也获得国家承认的“医保、劳保”,享受着退休职工一样生活待遇。据说早先曾在劳动连工作过的家属工,随丈夫调出的,就没有这个待遇。
我们衷心祝愿原家属劳动连的同志们晚年幸福,合家欢乐。工厂不会忘记你们对宝石做出的贡献,你们创下的家业,正在不断发展壮大,你们身上体现出来的宝石精神,将会代代流传。
【回忆家属劳动连散文】相关文章:
那段回忆散文欣赏05-02
库伦的回忆散文05-01
走错门的回忆散文11-15
即使回忆都苍老散文11-05
高三的那些回忆散文11-03
在回忆里感谢你散文05-02
等待回忆的日子散文欣赏04-30
回忆过去的咸菜缸散文04-29
回忆在江南的岁月散文04-29
其实我还在回忆那些往事散文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