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走进孟庙散文

时间:2021-05-24 20:05:39 散文杂文 我要投稿

走进孟庙散文

  1

走进孟庙散文

  一次偶然的机会,陪同几个文友前往汝阳,参加那里的孟庙祭拜仪式。可惜的是,我们抵达的时候已入午时,盛大的祭祀活动刚刚结束。那些还没有完全散去的人群,满地的纸屑,飘扬的彩旗,以及空气中弥漫的浓浓的硝烟味儿,都让我们觉得有些遗憾。

  来不及细细参观,就到了午饭时间,主人早已准备好热气腾腾的大碗炖菜。入乡随俗,我们也和乡亲们一道端着大瓷碗蹲踞在地,或者站立一边,啃着馒头,就着稀饭,吃得津津有味。那半汤半菜、酥烂浑厚的鲜香味儿,那若有若无的烟火味儿,那曾经熟悉的乡村味道,让我们大快朵颐。

  2

  孟庙坐落在孟脑村后公路边的高冈上。从公路上仰视,庙门倒也气势不凡。看那门楣上题写的名字,古朴雅致;门柱上的楹联,大气端庄。

  登上几级台阶,踏入庙内。从一块长长的红地毯上走过,前后左右不过数十步,正面的亚圣殿高高在上,两边两座庑殿,左右对称。亚圣殿,绿琉璃瓦覆顶,双层歇山飞檐,雕梁画栋,庄重威严。两旁的庑殿,也是重檐斗拱,富丽堂皇。正殿前有一道长长的廊檐,廊檐下立有两块功德碑,密密麻麻刻满了捐献者的名字。院子正中有一个神龛,聚宝盆里积满了厚厚的香灰、锡箔纸屑。院子四角还有新植的柏树、桂树等,生机盎然。这里昨夜刚下过一场大雨,院子里却没有太多的泥泞和积水,沙砾的土质,踩上去松松软软的。

  这里的孟庙占地并不大,方方正正的院落,只有三座建筑,不论规模、气势和名望,都不比山东邹城的亚圣庙。小院雅静秀丽,称为孟氏宗亲的族庙似乎更合适一些。但庙不必论大小,只要能寄托情感、表达虔诚、承载信仰就可以了。

  传统的庙宇似乎大同小异,凡是庙内该有的,譬如建筑、雕刻、铸造、绘画、香炉、烛台、蒲团、泥塑、幡帐等,这里也一应俱全,不必再详加赘述。但是很明显地可以看得出来,这座刚刚落成的庙宇,还没来得及更多更好的布置。一些石碑、拓片,一些地契、家谱等珍贵的史料,没有来得及条分缕析;还有一些匾额、楹联、横幅、条幅等书法作品,也没有来得及悬挂张贴。

  一种思想,一种精神,一种信仰,加上隆重的宗教仪式,便会显得庄重而神秘。这座由孟氏宗亲戮力筹建的孟庙,维系着他们的血脉与亲情,承载着他们的寄托与信仰,展示着他们的荣耀与自豪。而这种朴素的文化追求,又何尝不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

  3

  从旁边的侧门出来,踩着松软的沙砾路,顺着一道田塍,来到庙后的麦田中。麦子已经秀穗,长势喜人。远处都是一望无边的田地,再远处,连绵的群山隐约可见。群山环绕,幽静如画。

  孟庙前方正临一个小湖,水面倒映天光树影,楼宇房屋,如摇晃的墨玉一般。湖水并不深,可以看得见半池蒲苇的根茎。沿湖边小路向上有一道长长的湖汊,溪流潺潺,清澈见底,细虾、游鱼往来嬉戏。两岸水草丰茂,绿树苍翠,青藤缠绕。湖对岸的高冈上,正是孟姓后裔聚族而居的村落。他们已经在此地居住了数百年。

  村庄在前,庙宇在后,是守护,也是依托,更是支撑。这里清幽,肃然,神圣,庄重。这里不仅有浑厚的历史遗韵,更有孟氏祖先的在天之灵。村民们喜欢来到这里跪拜、倾诉、祈福。这种行为已经成为一个生活习惯,一次思想洗礼,一种心灵寄托。

  也许,他们只有来到这里,才能更好地找到心灵安慰,找回文化自信。

  午后,喧嚣的人群渐渐散去,这里开始变得沉静与肃然。再一次仰视孟庙,静静地感受那份不容亵渎的神圣。这里虽然没有太多的古柏苍苍,却也古意凛然。这里有几株刚栽种的幼柏,却是生机勃勃。我们来的时候,从村里中央穿过,可以看得出村子并不富有。但看到功德碑上乡亲们自发捐助的款项,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一种信仰的力量。

  站在孟庙中央,再一次仔细品评门楣上的题字,门柱上的楹联,还有院中的碑刻,以及正殿中悬挂的书法作品,我们陶醉在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当中。这些是有形的、看得见的景象,而那些无形的、只可意会的气场,以及从人们朴实的言谈举止中流露出来的尊崇和敬畏,更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乡亲们可以省吃俭用,可以不计得失,可以放下宿怨,为了共同的目标,自发地凝聚起来,出谋划策,捐款捐物,出工出力。这样一种信仰,不是虚幻缥缈的。这样一种信仰,貌似唯心的,却又是实实在在的。这其中既有对祖宗的追思怀远,也有对传统文化的承前启后。

  的确,信仰的力量是不可比拟的,它可以自觉或不自觉地激发人的意识能动性,驱使人们完成许多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正是因为这样一种信仰,正是有了这样一种力量,即使在这样一个僻陋的乡村,乡亲们也在用缤纷的色彩和宜人的芬芳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装点自己的生命旅程。

  面对越来越多的荒芜的农村,我曾经感到凄然。但在这里,我再一次看到了光明和希望。就像我在其他地方看到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一样,哪怕日渐凋敝,哪怕偏僻落后,只要文化不灭,只要信仰不失,只要精神存在,就会枯木逢春,否极泰来,重新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4

  关子孟子,我们都知道他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与孔子并称“孔孟”,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仁政”、“民贵君轻”以及“性本善”等观点,给后世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然而我们更熟知的则是有关孟母三迁择邻、断杼教子等典故。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懿行淑德的孟母,就不可能有“功不在禹下”的孟子。

  自然,这座孟庙不仅供奉亚圣,而且祭祀孟母。这里,不仅会成为孟氏宗亲团结族人、联络感情、凝聚力量的地方,也会成为弘扬母爱、重视家教的载体,更会成为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纽带。

  孟母“三迁之教,炳彪天壤,子之圣即母之圣”。近些年,有不少学者提议以孟母为形象代表设立中华母亲节。这不是简单的仿效,而是为了维系中华血脉,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需要。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但那满院香灰,一川烟草,漫天风絮,倒是给我留下了一些深刻的印象。那不只是孟氏宗亲的祭拜祈福和慎终追远,更是千年儒家文化的思想洗礼与心灵涤荡。

  孟子不会被人遗忘,孟母更不会被人遗忘。这一天是农历的丁酉年丁巳月戊申日,再过两三天好像是西方的母亲节,朋友圈里刷屏的大多是关于母亲的话题。回来的路上,我们再一次品评欧阳女士特意为这里撰写的楹联:

  育圣一人,浩气流传千古;卜邻三度,懿行垂范九州。

  最后,还要借用欧阳女士词作《西江月》结尾:

  庭内长碑寂寂,风前古木苍苍。残篇断句字几行,欲话一人行状。

  断织懿行传世,卜邻高义流芳。信知教子有良方,万世后人仰望。

【走进孟庙散文】相关文章:

美丽的孟桐散文11-10

孟氏-姓孟的名人-孟姓起名字-孟姓的起源与家谱07-23

望你今夜走进我的梦散文11-19

《禹庙·禹庙空山里》译文及鉴赏04-24

《禹庙》唐诗鉴赏01-22

衣冠优孟的成语故事10-30

《送孟六归襄阳》唐诗赏析03-30

现代诗人孟杨的诗篇05-22

孟小燕打有心工励志故事11-13

白庙的拼音是什么?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