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散文
这两天我去了甘肃灵台,顺便用手机拍了些风景。这里虽不是名山大川,但名胜古迹确历史久远,镜头里面是满满的夏收时陇东黄土高原的美。
夏夜,穿城而过的达溪河,流淌在连绵的青山下,蜿蜒在重叠的柳荫里,低吟在皎洁的明月下。就像一首清幽美妙的诗,一幅清新悠远的画,是一首清丽悠扬的乐曲。这里平静安逸,烟雨朦胧,晚十点后,游人渐渐的少了,河边静俏俏,翠绿的芦苇,正开的蜀葵,红白相间在节节的叶枝上,一阵微风吹来,不由勾起了我思诸万千……
数年前,在中医院做院长时,每年都有数次到过,我的同学也在县医院做院长,曾是外科一把刀,救了无数的病人,可在十五年前的早上在还在手术台上为病人做手术时,他的11岁后儿子在做青霉素皮试时发生严重过敏休克确没有抢救过来,每每到灵台来,这真是我们做医生的永远挥之不去的痛。如果孩子健在的也已大学毕业了。
灵台不大,在甘肃的最东面,东南与宝鸡,咸阳接接壤,与相邻的古安定泾川县一样,都属黄土高原沟壑地带,灵台气候温和,生态良好,环境优美,是“全国绿色名县”和“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是“甘肃省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而县城也大不到那,多年前被人戏为抽支烟可走完的小城,虽小,确名声很大,且与中华民族的重大事件息息相关连。
站在县城的古灵台上,这里青檀古楼幽静,人烟不多,红墙内外,古柏苍天,雌雄古银杏树,枝干遒劲,叶繁枝茂,如果在深秋当树叶变成金黄色或红黄色,在夕阳下一定会显得苍老和深沉。乐所筑。也许这里的人们总会想起公元前11世纪商纣时期,周文王征服了位于今灵台县百里镇一带的密须国后,为祭天昭德、与民同的壮举来。
阳光下的灵台两侧碑林并不大,山亭两层,牌坊门一座,台、亭、廊、坊谐对,上下左右贯通,脊兽明柱,要人名家碑碣荟萃的游览名胜。碑林总面积548平方米,镶石碑200余方,有领袖人物书选,各级党政领导题词,当代名家墨宝,历代名碑复制,民国政要旧碑,零碎碣碑荟萃。而(先秦)佚名的诗看就是个复制品,摘录以鉴赏:“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翯翯。王在灵沼,于牣鱼跃。虡业维枞,贲鼓维镛。于论鼓钟,于乐辟雍。于论鼓钟,于乐辟雍。鼍鼓逢逢。矇瞍奏公"。
自然是最美的,灵台这个地方,山川,花草,云雨,树木,春夏秋冬无不透发着醉人的美,这美来源于天地日月之精华,也来源于赏美人纯净的心灵。清晨,曙光里,荆山森林公园里,满山荆花灿烂,古灵台、荆山门、三贤祠、德化廊、朝晖亭、夕照亭、日月亭、关公殿、灵通门、玉皇阁、东沟景观湖一字排开,三贤祠里凭吊灵台三贤,一是晋代针灸鼻祖皇甫谧,研精覃思,所著《针灸甲乙经》,声名远播国内外;二是唐朝著名宰相牛僧孺,牛僧孺因李党之争,在唐潮历史上都有重重的一笔彪炳史册,所著《玄怪录》开创我国传奇小说之先河;三是隋代牛弘会写了光照千秋的不朽乐章;朝辉亭里感的是唐时皇甫松、牛峤的诗文,还有素“天下春秋第一人”的明代杨重以其优秀的作品。
站在这里,才能真正感受到这片黄土上的'历史悠久、地灵人杰。自然的美,需要静静地去体会,而厚重的历史需要悉心地发现,出生在这里的世界针灸医学鼻祖皇甫谧、在国外与孔子齐名;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学者,在文学、史学、医学诸方面都很有建树。古人曾赞云:“考晋时著书之富,无若皇甫谧者。”《帝王世纪》、《高士传》、《列女传》、《玄晏春秋》、《年历》等在中华文学史上留下了厚重的一笔,也影响着古往今来。尤其是首次提出的“厚养薄葬”的理念在当今更有现实意义。
我喜欢旅游,但讨厌人流如潮仔旅游景区,那里有人气,但失去了自然美。在喧闹嘈杂的环境中,我的心也会变得浮躁而不定,美的触角也显得十分迟钝。而每次到灵台,静静地站在这块土地上,心一下子就都了下来。白天看这黄天厚土,晚上翻翻灵台县志,百度搜索灵台,让人置身于这里,真能感悟到一些东西来,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古人如此,现代人也应如此。
夏夜里,在这达溪河边看水,看的是静。也不会产生“此时相望不相闻”的凄惶;品味“水流宛转绕芳甸”的幽美恬静,不再有“昨夜闲潭梦落花”的凄然;至于这里400多处齐家、仰韶等各个时期的古文化遗址,珍贵文物1万多件,其中西周青铜器、北魏千佛碑和唐代舍利石函等文物被誉为“中华之最”,著名的“玉人俑”曾多次走出国门参展,也只有静下心了去欣赏了。
【灵台散文】相关文章:
张祜《集灵台二首》古诗赏析02-02
《集灵台二首选一》张祜古诗鉴赏01-19
黑与白散文11-06
资格散文12-25
梦想_散文11-20
《父爱》散文11-20
尘缘散文11-19
年画散文11-19
行者散文11-19
期盼散文11-19